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章 海国图志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说起来也是凑巧,在场的几人中,除了康以泰是南海人,其他则都是番禺人,不过换个思路来思考也很正常,因为越秀山本身就位于番禺,学海堂自然也就汇聚了番禺士林的众多名士。

几人在院子里围炉品茗,高谈阔论,除了一些学术上的问题,更多还是关于当今天下局势的变化。

谭莹沉吟道:“如今我看广东城内夷人众多,且行事多有嚣张,怕是取祸之道。”

陈澧也点了点头,道:“夷人自持武力,可横行华夏,自然别无顾忌。”

在场众人没有一个是傻瓜,他们对于局势的判断也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鸦片之战所造成的流毒已经越演越烈,广州百姓对于洋人的态度也越发仇视,而随着这些洋人进一步在广东活动,恐怕将来还会闹出乱子来。

当然,对于谭莹、陈澧、杨黼香等人来说,他们了解到的内情并不算多,看待这件事也只能到这一层。

一旁的康以泰知道赵源对这些夷务非常精通,便主动道:“秀山,不如你也说说。”

赵源轻轻点了点头,道:“几位先生所言有理,我今日不妨做一次大胆猜测,将来夷人恐怕在十年左右还会卷土重来,再侵华夏。而这一次侵入,绝对没有上次那么简单。”

赵源所说的,正是发生在历史上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正是在56年。

当然,对于赵源的话,其他人则都是模棱两可,静静等待着赵源的分析。

实际上,赵源也有相应的理由,他沉声道:“先前夷人入侵我华夏,表面原因是鸦片贸易,而实质上则是因为我华夏长期对其形成贸易顺差,西人需要我们的茶叶、瓷器还有生丝,他们只能拿银子来买,可是他们能对我们形成大规模输出的商品却只有鸦片,长期以来这种贸易结构出现了失衡,导致西方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华夏。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急需打开华夏的市场。”

他继续道:“在上次英夷取得了胜利后,他们就开始了加快在华夏倾销商品,像最主要的洋布,光是依靠价格战就冲垮了松、太一带的布市,导致当地很多人已经无纱可纺,即便织出来的布也很难卖得出去。”

对于生意上的事情,众人所知不多,唯有康以泰担忧道:“倘若如此,那些以纺纱为生的小民,又该如何过活呢”

赵源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洋布质优价廉,大肆入侵的结果,就是无数纺纱小民失去生计他们对洋人抱有敌意也是理所当然,冲突也在所难免。”

赵源继续道:“还有一点,上一次英夷自持武力打开了我华夏国门,攫取了大量利益,可是在这些贪得无厌的洋人们看来是不够的,他们知道大清的虚弱,也势必会在贪欲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再次开战”

杨黼香感叹了一声,“国事艰危至此,确实令人难以预料。”

陈澧沉吟道:“朝廷当有所变革才是。”

谭莹却摇了摇头,道:“当今朝局昏昏沉沉,守成之世,治尚综核,而振敝举衰,非拘守绳墨者所克任也。”

这番话说得一般人就听不太明白,但是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之辈,自然明白这番话指的是谁。

意思主要说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当年的军机处领班大臣曹振镛,另一个就是现任军机处领班大臣穆彰阿。

对于前者,世人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评价。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毋庸。八方无事岁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恭。”

意思很简单,多磕头,少说话,不做事,活成了一个真正的泥菩萨一般的人物。

而后者穆彰阿跟曹振镛在不作为这一点上出奇的相似,都属于那种庸庸碌碌之辈,也坐视大清国势越发衰弱。

指望这样的人变革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了。

说到这里,话题便有些深了,也有些忌讳,便都住口不语了。

赵源却是微笑不言,他深知大清的根本弊政在于以旗驭汉,自然无法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而这一点压根是无法改变的,况且朝廷压根就没有被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痛,现在谈变革还为时尚早。

通过这段时间的谈吐,赵源的见识已经给陈澧、杨黼香以及康以泰带来了相当高的震撼,所有人都在心中给赵源贴上了一个标签,那就是此人是一个不弱于魏源的人才。

几人一直聊到夤夜,谭莹和陈澧这才各自散去,而杨黼香送赵源和康以泰出来时,沉吟道:“秀山,今日你的那些话,可切勿在外人面前提起终究有些忌讳,于你功名有碍。”

一旁的康以泰眉头微微一皱,正准备开口反驳时,却发现赵源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开口,便住嘴不说了。

“多谢黼香兄,小弟也是一时口快,绝不会在外人面前这么毫无遮拦。”

杨黼香微笑着点了点头,“秀山,你的前途甚为远大,为兄也只是担忧你因言获罪,那就不值当了。”

等杨黼香转身离开后,康以泰这个直肠子便开口道:“秀山,你说得有道理。”

赵源笑道:“黼香兄所言有理,这些话咱们放在心里就好,还是不要讲出来的好。”

康以泰点了点头,他性子直爽,但是也分得清好赖。

等赵源回到住所中时,高从哲已经呼呼大睡,而他的床头则放着一本书。

赵源走上前去,翻开书封,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

海国图志。

这个高从哲,还真是有点不服输呢。

赵源摇了摇头,他反而有些欣赏这个舍友,尽管学海堂收录过许多外界的书,但是魏源的这本书才写完没有几年,还真不是那么好找。

赵源拿起这本书,简单翻阅一番,便发现其中有不少错处。

不过这也很正常,魏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相比起同时代的其他文人而言,已经算得上非常开明。

根据后世历史记载,海国图志在国内的影响力其实相对比较一般,但是传到了日本以后,反而对日本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被称之为日本的“不龟手之药”。

所谓的不龟手之药,取自庄子内篇逍遥游,意思指的是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赵源微微叹了一口气,脸上带着几分落寞。

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可是却惊讶地发现,眼下的确处于大变革的前夜,可正因为如此,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开始出现转变,甚至是作为接触外来事物前沿的广州,同样蒙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纱。

倘若现在是1捅就破。

可现在是45年,也就意味着这层纱厚如墙砖,硬若金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