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章 发钞权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潘清菡最终还是答应了赵源,跟着赵源回到了丽如银行。

当晚,罗伯特设宴款待赵源、潘清菡以及亨得勒,一旁陪同的除了亨特以外,还有之前见过的郭实腊,按照罗伯特所说,此人代表了香港总督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而来,具体意图并不明确。

在此之前,罗伯特曾经给赵源介绍过戴维斯的情况。

与这个时代很多来华英国人一样,戴维斯同样是一个中国通,号称精通汉学,刚刚在去年五月份就职香港总督。但是此人在香港的名声并不算好,曾经因为登记户口证、征收地税、专利税、财产税等一系列繁琐政令,受到了广泛的抵制。

当然,这也跟首任香港总督璞鼎查有很大的关系。

璞鼎查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军人,早年间主要在印度活跃,后来被英国政府任命他为鸦片战争时期的侵华全权代表,用来代替查理义律,也就是率先开启鸦片战争的那位英国驻华商务总监。

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被英国人所占领,璞鼎查便成为了首任香港总督。

但是,璞鼎查的港督任期并不长,仅仅只有短暂的一年,且此人更像是一个职业军人,在管理香港时手段粗暴,主要照搬了英格兰的原有制度,在香港成立了治安委员会,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太平绅士,依靠这些人来协助港督府来治理香港。

除此之外,璞鼎查还采用“以华制华”的首单,在华人中实行保甲连坐制度,还利用一些华人来协助他维持治安,甚至还颁布了专门针对华人的宵禁令,严格规定华人不得在晚上十点后在外面行走,但是这些举措反而引起了当地人的进一步不满。

可以说,璞鼎查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烂摊子,等戴维斯接任时,香港问题非常多,秩序混乱,管理不善,最严重的是财政状况已经濒临崩溃,英国政府为了维持在香港的统治,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的金钱,甚至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因此,戴维斯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财政上的问题。

当初说起戴维斯时,罗伯特的脸上曾带着几分不屑,嘲讽道:“这是一个钻进了钱眼里的人,他甚至打起了妓女的主意,在这些婊子的身上也要抽税”

可以说,即便是在香港的其他英国人,对戴维斯的评价也不高,认为其能力有限。

在宴会开始后,郭实腊望着面前的赵源,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赵,我们又见面了。”

赵源脸上微笑,心中自然知道这个郭实腊在打什么主意,无非就是想要进一步拉拢他,成为英国人统治香港的爪牙,他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今天这么巧,竟然又遇到郭实腊先生了。”

言语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嘲讽味道。

罗伯特对港督戴维斯并不感兴趣,对郭实腊也不太看得上眼,便也不去主动解围,只是端着酒杯静静地看郭实腊表演。

郭实腊脸色丝毫不变,他缓缓开口道:“赵,你应该明白一点,我代表的并非我自己,还有总督,他很关注你,也愿意帮助你。今天来这里见你,也是总督的意思。”

赵源摇了摇头,道:“郭实腊先生,我实在难以想象,总督为何会关注我这个无名小卒这一次来香港我只是为了应约丽如银行,如果总督对这桩合作感兴趣,不妨跟罗伯特先生谈一谈。”

果然,此话一出,罗伯特的脸色就变了。

“郭实腊,赵先生是丽如银行邀请的合作伙伴,还请你回去禀告总督,这件事关系到大英帝国在华的根本利益,届时我会亲自回到伦敦跟巴麦尊爵士谈。”

郭实腊脸色微微一变,道:“那就不打扰几位了。”

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宴会。

罗伯特望向了赵源,道:“赵,现在你可以好好谈谈发钞的问题了。”

赵源举起了酒杯,道:“罗伯特,掌握了发钞的权力,即掌握了收取铸币税的魔法,而对于丽如银行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罗伯特转动着手中的酒杯,看着里面琥珀一般的酒液随着杯体转动,若有所思道:“听上去的确很诱人”

在这一点上,赵源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人在发钞问题上的经验,可比西方丰富多了。当然,踩的坑也多多了。

首先,要明确一点,自古以来的货币发行权,通常只有一国政府控制下的中央银行所拥有,尤其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私人铸钱仅仅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也给大部分人带来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只有中央能发行货币。

但要注意的是,在金银本位体制下,政府控制的主要是实体金银,而非纸钞,因为纸钞最早是建立在货币基础上的支付凭证,早期并不具备流动性,就比如宋朝出现的交子。

但是,随着交子影响力的扩大,自身信誉度的提高,也使得交子具备更加广泛的使用范围,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出现了流通性。

问题是,实体天然金银铜货币,本身会受到原料的限制,并不能想制造多少就制造多少,可是纸币却不一样,它本身不具备稀缺性,只要发钞行乐意,它想制造多少就制造多少。

于是,华夏历史上出现的几种纸钞,比如交子,比如大明宝钞,最终都走向了信用破产,沦为了废纸。

人们在吸取了教训之后,开始只相信有限流通的纸钞也就是后来由各个钱庄出具的庄票以及后来的银票,因为它们并不是朝廷所控制,且具备严格的兑付条件,从根本上限制了大肆发行的空间。

而西方早期的纸钞便与银票极为相似,它本身不具备流通性,而只是一种存款票据,且发行方都是金匠铺,不具备法律效应,单纯依靠金匠铺本身的信用机制来维系。

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这些金匠铺便逐渐发展成了专门的银行,也就具备了专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存款票据以及开设支票账户的金融服务机构,而后也出现了放贷业务和吸取存款的业务。

事情演变在这个时候,发钞权其实已经不是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可是被掌握在这些主要的私有制的股份银行手里,他们发行的纸币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反过来通过这些货币来影响政府的决策权。

像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联储、德意志银行和法兰西银行等央行,其实都是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私有银行,他们便是通过发钞权来逐渐控制经济的发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