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3章 少年强则国强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长洲营。

“杀杀杀”

一群十三四岁的少年郎仅仅只是穿着一条裤衩,手中则握着一杆木质的燧发枪,上面先带着一柄木质的刺刀,正在练习着刺刀格斗术。

一名教官则沉着脸望着少年郎,一只手握着木棍,嘴里的哨子不时响起通常少年们的动作出现失误,他就会上前狠狠一棒打过去。

少年们面孔晒得黝黑油亮,身体一改先前的瘦弱,变得十分壮实,而他们的眼睛里则是透着光,显得极为有神。

“现在长洲营有四百多名孩童,其中超过十五岁的都送到了南洋去了,这还是经过了一轮挑选才留下来的”

说话的正是负责长洲营的赵横,他刚刚结束了在鸭脷洲的军校生涯,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长洲营,正式承担起了长洲营的训练工作。

赵源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之前由于他招募了许多流民前往南洋,自然也来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他们无依无靠,如果就这么去婆罗州反而会很危险,于是赵源索性将他们留在了长洲营。

这么一来,长洲营的规模也迅速从过去的一百零八人,迅速扩充到了四百多人,这里外里的花费也骤然暴增了许多,最后还是担心人太多过于显眼,这才没有继续将这些可怜的孤儿安置在长洲营。

当然,赵源也不是白白地养着他们,长洲营的孩子们平日里除了进行训练和学习以外,也会分批抽时间种地种菜,还会养一些鸡鸭鹅,平日里还会组织出去打渔,总体而言也能勉强做到自力更生。

赵源看了一会少年们的训练,忽然开口道:“谁是范若清”

赵横用手指向了前面一名少年,轻声道:“那个就是。”

见赵源提起这个名字,赵横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少年郎堪称长洲营文武第一,学习能力十分强,已经被赵横推举去读第二期的黄埔军校。

赵源点了点头,一个其貌不扬的孩子,但是从他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训练得十分认真,动作完成得最为标准,也是少数还没有挨打的少年。

“不错,长洲营的意义就在于这里,他们虽然没有了家,但是咱们给了他们一个家,至于将来他们想要从军也好,还是做别的,都可以自己选择。”

赵源轻声道:“咱们因材施教是做不到,但是至少可以让这些孩子能为自己活一回。”

赵横沉默不语,他有些听不明白赵源这番话,但是他也认同赵源的想法。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这里已经是梦寐以求的家了。

等到白天的训练结束后,所有长洲营的孩子们汇聚在一起,严格按照各班位置分排坐在地上,望着被围在正中央的赵源。

经过了接近一年的文化教育课,目前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了基础字词,而且对于一些历史典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赵源今天来给大家授课,并没有讲一些大道理,而是分享其了兰芳战争中的细节。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赵源缓缓看向众人,道:“我不会跟你们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走向战争更接近的是死亡。”

众人面面相觑,这一幕似乎与过去的教导不太一样,过去通常都是讲历代的汉家英雄人物,比如岳飞、文天祥,比如霍去病、班超。

赵源没有理会眼中的惊讶,只是轻声道:“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即便战争是残酷的,可是有些仗,我们必须要打,有些牺牲,我们也一定需要学会承受。”

“因为现在不打,将来只会以十倍、百倍的方式偿还回来。”

“当年大明朝百姓亿万,最终却输给了一个小小的只有十几万人的满洲,就是因为有些仗一旦逃避了,那么子孙后代就要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赵源感慨道:“我去过兰芳,我见过那里的中国人,他们每天吃不饱穿不暖,他们每日里辛勤劳作,可是他们所获得的财富,却险些被那些荷兰人、被那些土著给夺走,他们不努力吗他们努力。可是,他们没有去牺牲,没有去打那一场必须打的仗。”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情形,跟明末的百姓一样,跟兰芳的华人一样,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富强,都掌握在了我们的手中。”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席话听得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最后一段少年强则国强,更是瞬间点燃了一众少年们内心的热血。

范若清当即举起了一只手。

赵源看向范若清点了点头,示意他站起来说话。

范若清神情中有些羞涩,但是可以看出他此时内心激动万分,带着一脸的期盼道:“先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赵源环视了众人一眼,沉声道:“你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点,那就是用尽一切力气去学习,去成长,将来的复汉军,将来的中国,需要你们的贡献,也需要你们的一腔热血。”

“先生教训的是,多谢先生教导。”

范若清深深吸了一口气,他重新坐了回去,脸上再无半分迷惘。

一旁的赵横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一切,心中也生出了许多感触。

或许,这才是未来和希望吧。

这一夜,赵源在少年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名叫希望的种子,他们再也不会觉得训练的苦与累,也不会觉得学习有多么痛苦,更是从心底将赵源当成了永远的精神导师。

京城,南苑。

远远处旗幡如云卷云舒,在空中漫卷成一片,下面行帐层叠,其中正中间则是一座明黄大帐,周围站着几名小太监,道光皇帝穿着一身甲胄,手中持着一柄长弓,骑在了一匹白色的宝驹上。

而在道光身旁则有几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他们也穿着甲胄,马背上挎着弓箭,正是道光的几名皇子。

见天色良好,道光顿时便来了兴头,打算考教考教诸位皇子,笑道:“昔日圣祖老人家常常参与围猎,意在让子孙不要忘记以骑射为根本,今日朕也打算考教考教你们,谁猎得的猎物多,朕有赏。”

听到皇帝这么说,几名皇子连忙领命,个个都冲在最前面,意图获得最多的猎物,也好得了皇帝的赏。

其中表现的最为出色的,便是当今皇六子奕,他素来武勇,几乎算得上箭无虚发,让道光皇帝看了也是颇为满意,连连点头。

不一会功夫,众位皇子纷纷骑马返回,马背上也都载满了猎物,尤其是皇六子奕所猎杀的猎物却是最多,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是最让众人惊讶的却不是皇六子奕,而是皇四子奕詝,因为只有他一人两手空空,甚至都没有放过一箭。

道光皇帝自然也注意到了奕詝的表现,当即有些惊讶,道:“老四,你怎么一箭都没射出去呢”

“回禀阿玛,孩儿以为,如今正值春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欲以弓马一日之长与诸弟争高低。”

听到这番话,道光皇帝顿时大为惊讶,顿时赞赏有加,“老四,你这一番话还真有几分为帝者的风采。”

此言一出,顿时全场惊讶,尤其是刚刚还志得意满的奕,此时也低下了头。

人人皆知,当今皇上虽然生有九子,但是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以及皇三子全部早夭折,而剩下的几个皇子当中,唯有皇四子奕詝以及皇六子奕有争夺储位的可能其中皇四子奕詝立储在先且素有贤名,而皇六子奕最为聪明能干,也最得道光钟爱。

而如今,道光皇帝的这一句评价,却几乎将奕打入了谷底,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彻底失去争夺储位的可能。

此时跪在地上的奕詝却轻轻松了一口气,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完全是老师杜受田的授计,杜受田颇会揣测圣意,这一次正好说在了道光的心坎上。

围猎结束后,道光乘着御辇返回了圆明园,他身上披着一件棉袍,斜斜倚靠在榻上批阅着奏折。

“皇上,林则徐请求陛辞。”

小太监埋头走上前,低声道。

“让他进来吧。”

道光皇帝顿时想了起来,已经决定让林则徐前去担任云贵总督,今日正是陛辞的日子。

清朝封疆大吏在离京之前,都会前来陛辞,一方面让皇帝了解下上任后怎么干,另一方面也是表示忠诚。

道光打算批完这本折子,心神重新转回奏折,却感觉视线一片模糊,奏章上的字迹都有些看不清,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果真是老了。

“挑灯”

皇帝随口吩咐道,几名小太监纷纷上前,拨动机关将殿中的琉璃灯灯芯挑起,顿时大殿内又亮堂了几分。

林则徐在小太监的引领下一路走进殿中,他今年也是六十有三,头上一片花白,唯独精神还算矍铄。

“臣林则徐,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道光皇帝看了一眼老迈的林则徐,轻声道:“赐座。”

“谢皇上圣恩。”

林则徐再次跪下谢恩。

不一会功夫,小太监便搬来了一把锦凳,然后便将林则徐搀扶着坐在了上面,不过与其说是坐,倒不如说是只有半个屁股粘在上面,始终保持着一个怪异的姿势。

道光皇帝轻声道:“林则徐,云贵这副担子可不轻啊。”

“回皇上,臣明白。”

林则徐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已经做好死在云贵的准备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