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0章 和衷共济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道光倒下了,却给大家伙留下来了一堆烂摊子。

穆彰阿心中又气又急,他急切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法子,只能望向军机处的众人,道:“你们几位倒是也想想法子,咱们一个个这个时候就别端着了”

听到这番话,祁隽藻和陈孚恩对视了一眼,却又齐齐住了嘴,他们本身都是汉臣,这个时候要是再说汉臣的事情,可就太敏感了。

至于其他的几个满蒙亲贵大臣,平时就是大脑里面塞了一堆草的货色,支支吾吾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穆彰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个时候还得看汉臣的表现,便向祁隽藻和陈孚恩开口道:“祁大人,陈大人,这个时候咱们要和衷共济,可不能再有门户之见了。”

“中堂,我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祁隽藻深深叹了一口气,看向众人却语出惊人:“眼下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在了眼里,大清到了如今可谓内忧外患并起,连皇上都病体沉苛,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大清若是再这么下去,怕是亡国之祸就在眼前了。”

穆彰阿皱了皱眉头,他倒不是觉得祁隽藻危言耸听,只是认为这番话并没有什么建设性,便摇了摇头道:“还请祁大人直言吧。”

“既然局势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也只能一件件来,尽人事,听天命。”

祁隽藻沉声道:“首先,最要紧的不是英夷的问题,而是林则徐、潘世恩以及李文安的东南互保朝廷必须得予以承认,若是这个时候否定他们,甚至要给他们治罪,那么朝廷不仅会失去江南,也会让天下汉人对朝廷死心。”

众人听到这里,顿时下意识点了点头。

不错,朝廷在跟天下其他势力争夺民心这件事上,尤其是汉人民心,已经渐渐落入了下风,但越是这样,就越不能放弃,一旦天下汉人士子彻底对朝廷失望,那么他们肯定会纷纷投入复汉军的麾下。

到了这个阶段,林则徐和潘世恩到底是不是大清的忠臣,反而没那么重要,只要朝廷一天不公开指责他们是反贼,那么他们就一直是大清的忠臣。即便是为了生前身后名,他们也会一直演下去。

祁隽藻继续道:“有了两江作为缓冲之后,咱们就必须要跟粤匪实现和平,必须保证他们不会参与到朝廷跟太平军的决战中去,为此再大的代价也必须要答应下来。大清朝已经承担不了输掉一场决战的代价。”

“可是这么一来,粤匪怕是要狮子大张口了。”

穆彰阿轻轻叹了一口气。

祁隽藻却缓缓道:“就算狮子大张口,该答应也得答应下来,咱们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余地了。”

“再说说这些洋人他们的军舰固然到了大沽口,但应该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威胁咱们”

祁隽藻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道:“这些个英夷、法夷不远万里之遥,从欧洲来到华夏,所求者无非就是一个利字,咱们说一句不恰当的话,眼下华夏几分,这些人能从哪里得利还不是从咱们大清的身上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他们不是来了大沽口吗那就请他们上岸,咱们立刻派人去天津谈判就是。”

“请他们上岸要是他们直接打入京城该如何是好”

端华脸上顿时一阵惊愕,他没想到祁隽藻的这个主意竟然这么疯狂。

祁隽藻冷哼了一声,道:“哼哼,大清朝到了这个局面,他们若是还继续相逼,便不妨直言,将来若是朝廷没了,看他们能不能从复汉军那里得到这么多只要英夷法夷不是蠢货,就能明白没了大清,对他们全无好处可言,到时候说不定他们还很努力主动提供一些支持呢”

穆彰阿点了点头,当即环视了众人一眼,道:“眼下该让何人去谈判”

祁隽藻看向了惠亲王绵愉,轻声道:“目前最合适的人选,怕是只有惠亲王了。”

惠亲王绵愉顿时一愣,他有心拒绝,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又忍下去了,说到底这可是在挽救大清朝,他身为大清的亲王,自然不应该拒绝国事。

祁寯藻最后看向了穆彰阿,诚恳道:“大清的国势走到这里,已经命悬一线,关键就在于开封之战说到底,天下正中在于河南,若是寻常地方出现了纰漏,大清朝好歹也能维持个半壁江山的体面,可要是河南也出了问题,只怕大清朝就真完了。”

“眼下光是赛尚阿的兵力恐怕还有些托大,得把能调动的人手都调过去曾国藩不是兵败北走了吗让他跟着赛尚阿一起去河南,也能尽一份心力。”

穆彰阿点了点头,将祁隽藻的建议全盘接纳了下来,他知道里面有些条款是道光一辈子都不会同意的,但是为了大清的未来考虑,他还是咬着牙同意了下来。

祁隽藻又看向了惠亲王绵愉,知道对方有些为难,便主动开口道:“王爷也不必过于担忧,耆英马上就到了京城,到时候让他去交涉吧,洋人要是有什么要求,也让他来签,别污了王爷的手”

就在京城陷入一团乱麻之际,两江清军在赛尚阿的率领下渡江赶往了徐州一带,他尚且不知京城中对这番作为的态度,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便将曾国藩请来过府,一方面曾国藩深受穆彰阿的信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曾国藩过去简在帝心,想要拉拢一番。

此时的曾国藩也的确陷入到人生的最低谷,他在兵败之后险些就要自杀,被阻拦下后心情也十分郁郁尤其是在失败后,曾国藩也被两江官场冷落了不少,当赛尚阿再次向他伸出手时,曾国藩心中的感激自然难以言说。

在同赛尚阿的交谈中,曾国藩也时刻小心谨慎,他显得越发深沉,对于赛尚阿的许多问话,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回答,反而使得赛尚阿对他又高看了一眼。

实际上,在经历了这么一次惨烈的生死考验后,曾国藩也算见识到人性冷暖,世态炎凉,他想起过去几年来的酸甜苦辣,便越发小心谨慎了起来。

二人寒暄了片刻后,赛尚阿微微放下心来,却又询问道:“先前涤生在安庆练兵的时候,本官按理应该先去看看,只可惜军务缠身,尤其是绿营那边,你也知道他们的禀性,稍有放纵便酿成隐祸,便没有多少时间来看顾涤生,还请涤生莫怪。”

曾国藩自然不会责怪什么,他强制笑道:“大人日理万机,没有时间也实属正常,区区小事而已,国藩自然能理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