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42章 皖北英豪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初六,数十万太平军围攻襄阳血战十二天,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伤亡代价后,终于啃下了襄阳坚城。

此时的襄阳经过了漫长的厮杀后,已经形同废墟一般,大量的房屋因为守城需要被拆掉了木头和砖瓦,百姓们瑟缩地挤在一起,带着几分惶恐的目光望着如狼似虎的太平军士卒。

在清军的宣传中,这些长毛们极为残暴,破城后往往会选择屠城报复。

然而,百姓们的担忧却并没有实现,太平军到目前为止始终还是保持着相对交好的军纪,并没有对百姓进行骚扰。

东王杨秀清为此还专门下达了军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踏入民间门口,斩左脚,右脚踏入民家门口者,斩右脚。”

说起来十分讽刺的是,自从复汉军起兵以来,复汉军的军纪最好,堪称秋毫无犯,名声远扬,深受百姓们的欢迎;其次便是太平军,虽然会将百姓们纳入到军中,但是并不会肆意杀戮,往往有所杀戮,也只是对准了城内的官员和富户,对于底层百姓反而多有照顾。

唯独身为朝廷经制兵力的清军,其军纪堪称最烂,被民间深恶痛绝。

民间曾有人声称,清军一旦要打仗,则兵勇拆毁房屋,一作柴薪;捉去归民,为伊搬运;所有店铺,被兵勇辈占据买卖;更有夫役人等,借名砍伐竹木,而实攫取室中器物,百姓房屋完全者十无一二;如此横行,以致归民有官兵不如长毛之叹。

除此之外,清军一旦侥幸有所克复,就会假借搜缉捕盗为名,乘势淫虏焚掠,无所不止,甚至出现了百姓们痛恨清军,而欢迎太平军的情况。

在历史上,湘军等团练的军纪堪称最差,近乎禽兽。曾有人声称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就连曾国藩自己在给李元度的信中,也写着这些话,“无惑于妄杀良民恐伤阴陟之说,斩刈草菅,使民之畏我,远于畏贼”

也就是说,曾国藩主动教导部下不分顺民,可肆意进行屠杀,因此湘军在攻克安庆后,全城男女老幼都被湘军所屠杀,死者多达万人,尸体全部被抛入了长江当中,挤成了一团,就连路过的英国战船都因为尸体的阻碍而不能前进,可见杀戮之重。

历史上,就连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都感觉到残忍,劝谏曾国藩少杀,却不料被曾国藩教训了一通,声称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

总之,清军也好,复汉军也好,太平军也罢,他们的形象已经逐渐清晰化,而百姓们对清廷的痛恨也越发深重,许多人甚至盼望着复汉军和太平军能早日打过来。

原襄阳知府内,洪秀全已经将此地暂做天王府,一众太平军高层汇聚在此地,众人落座后互相敬酒抱拳,脸上则都洋溢着浓重的得意笑容,他们拿下了襄阳之后,也就意味着太平天国的四十万老弱妇孺就有了暂时的安身之所,没有了后顾之忧后,太平军就能顺利地北进中原了

“天王万岁”

众人纷纷向洪秀全道贺,个个端起酒就往嘴中倒去,脸上尽是志得意满。

洪秀全也感觉到十分满意,尽管攻克襄阳损伤十分严重,但是拿下了这里也就意味着中原在望,且拥有大量的财货人口能够进行补充,完全可以让太平军的实力更上一层楼,而更重要的便是将来进入河南之后,还会有大量义军前来投靠

“想那赵源殊为可笑,一路上一个硬仗都没有打过,竟然还假惺惺地前来问候我等战事情形如今攻克襄阳,到让他明白,我太平军已今非昔比,待克服中原之后,本天王便要饮马黄河,攻克京畿,活捉道光妖头”

“为天王贺为东王贺”

一时间,全场太平军高层将领发出欢呼声,他们已经开始畅想着进了京城后的美梦,说不得就能给自家谋得一个开国王侯将相的位置,彻底一改自家的风水

杨秀清的脸上也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他知道一句话,自古得中原者便得天下,前番之所以对复汉军委曲求全,不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刻吗等到将来太平军进取了中原之后,主客之分便要颠倒过来,到时候赵氏纵使有长江天险又如何

自古以来,除了大明朱元璋以外,只有以北统南的份

总之,在他杨秀清的多番谋划下,委曲求全下,终于使得太平军拥有了如今明朗的战略态势,只要接下来顺利攻入河南,再一路北上攻进京城,到时候一马平川之地俱是太平军的天下

没错,清军还有骑兵,还有个满人,他杨秀清也换得起,反之清廷能换得起吗

“拿下了襄阳,咱们整军备战,早一日攻下河南,早一日进军京城”

杨秀清站起身来,他举起手中的酒杯,望向洪秀全淡淡道:“天王殿下,还请速速下令吧”

一听到这番话,众人顿时微微一愣,东王所言倒也没有什么道理,但是这番话似乎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说吧,就好像整个大略计划都是东王所作一般,就连天王也要听东王的命令一样

果然,洪秀全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望向了面带几分傲色的杨秀清,心中竟然产生了些许杀意,这个杨秀清,实在是太嚣张了。

“东王不必多言,本王自是知晓,眼下我军刚刚攻克襄阳,就算要打,也要等休养生息一番再说”

出于场面的考虑,洪秀全最终还是忍耐了下来。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件事也就到此结束了,可杨秀清为了证明自己的威望,竟然步步紧逼,沉声道:“天王,我们在修整,清廷也在修整,复汉军同样也在发展,咱们不如早些行事,以免被人抢了先机”

听到这里,南王冯云山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他冷冷看了一眼杨秀清,沉声道:“东王,弟曾听闻中原非同南方,多有骑兵横行,且当下清军已经聚集河南、陕西之地,若是我等贸然北进,怕是难以抵挡。”

“嘿。清狗有准备,莫非我们就没有准备实不相瞒,近些时日我已经派人去联络豫南捻军,若是得了他们相助,大事即可成矣。”

杨秀清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洋洋的神情。

冯云山顿时有些尴尬,只能退下不言。

洪秀全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他的脸色虽依然通红,但是眼神中却越发显得凌厉。

“既然东王早已有所联络,那想来自然没什么问题。今日就先到这里吧,本王乏了,你们暂且退下吧。”

杨秀清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洪秀全,拱手道:“天王既然疲倦,我等这就告退。”

说完后,他当即扬长而去,走在了众人的前面,而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后,竟然有一半的将领也都起身跟随着杨秀清的身后,便就此离去。

看到这一幕,冯云山和洪仁玕顿时眉头紧皱起来,他们下意识看向了坐在正中间的洪秀全,只见天王的脸色已经黑成了锅底一般。

“嘶莫非还真让赵源预料中了不成我太平军难道真有分裂一日”

洪仁玕一想到这里时,顿时全身上下起了一阵寒意,像这样料事如神之人,真的是他们可以对付的吗

武昌。

赵源自从赶到了武昌之后,便将武昌作为了一段时间的中枢行辕所在,通过侍从室向外发号施令,而罗泽南、左宗棠等人也常常伴其左右,共商国是。

就在复汉军一众高层联络之际,武昌行在外面却站着一名穿着打扮寒酸的中年读书人,一身早已穿旧的黑棉褂,头上则顶着一只瓜皮帽,若非手上还附庸风雅一般地拿着一柄扇子,看上去则更像一名老农。

左宗棠带着一名侍从快步走出了行在,向面前的中年读书人拱手示意,笑道:“敢问贵驾可是苗先生”

“再下实不敢当一个贵字,在下的确是苗沛霖,字雨三,今日特意前来拜见殿下。敢问尊驾何人”

苗沛霖脸上带着几分恭敬,又不失自身气度,倒有几分不卑不亢的模样。

左宗棠仔细看了一眼苗沛霖,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连殿下都知道的杰出人物,不说其他,光是这份心境就值得赞赏了。

毕竟当下赵源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区的学子,而是手握十余万大军,掌控数省百姓的汉王殿下,将来甚至还有可能问鼎至尊,寻常人到了汉王殿下的行在,怕是说话都费劲。

左宗棠微微一笑:“在下湘阴农人左季高,暂为殿下麾下谋臣。苗先生请,汉王殿下已经等候许久了。”

苗沛霖知道这句话有不少水分,汉王殿下那等日理万机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苗沛霖等待想必是面前这位左季高的虚言。

不过即便如此,苗沛霖的心情也有几分亢奋,只要能够见到汉王殿下,那就意味着他终于有机会能够一展所学,便不负此次辛苦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