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84章 北渡黄河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穆彰阿的意思与赛尚阿基本一致,但是他表达得更加巧妙,尤其是将皇帝给摘了出去,仅仅只是说让京城的几十万八旗妇孺迁往盛京,也就让道光并没有过于恼怒。

当然,把几十万八旗迁往盛京也有很大的好处,除了加强满洲根基以外,也能缓解当下京畿的供给压力清廷为了在前线维持三十万军队,就差把底裤拿出来当掉,若是将来两江的物资彻底切断,那京畿连同前线可都要急眼。

道光皇帝沉默了许久,终究还是点头认可,道:“该迁的还是尽快迁走,将来平定了粤匪再回来也不迟朕是不会走的。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穆彰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皇帝愿意松口已经是求之不得,其他的根本不用再去想,他连忙跪下道:“奴才领旨。”

时间来到道光二十九年七月中旬,道光皇帝终于下达了一道名为开垦满洲谕的上谕,“凡系旗人,各写籍贯姓名,赴户部投递,听候察收。有人才壮健,愿入行伍者,给予粮饷,照满洲一例恩养。”

在上谕中,明确规定从道光二十九年八旗兵丁官佐,除去在律不得再领旗饷禄米。无生计者可自愿前往满洲开垦土地,五年内都无需缴纳皇粮国税,且前往满洲者每人会发放二十两银子充当安家费,且这笔钱都由皇帝从内帑银子中支取。

不得不说,开垦满洲谕固然让一部分满蒙亲贵极为不满,铁杆庄稼这下是没了。可是对于那些底层的旗人而言,这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在很多人眼里,八旗入关后就开始享受起被供养的特权日子,整日遛鸟斗蛐蛐乃至于抽大烟,但实际上能够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八旗子弟主要还是王公贵族、八旗官员以及上层旗兵,真正下五旗的底层旗兵还有余丁,日子过得却相当窘迫。

跟绿营极为相似,底层八旗旗兵也会享受到类似的待遇,即经常遭到些八旗将领会私派徭役,役使兵丁为自己作挑水、赶车、牧马等事情,在这一点上跟绿营几乎毫无差别。

而由于八旗子弟都属于兵源,因此他们也不能离开朝廷规定的地方去外地居住,就比如各地驻防八旗兵丁不能离开驻地范围二十里,而京城的旗人则不能离开京城四十里,且旗人代表清庭的脸面,除了当兵以外,也不能从事手艺工作,不得到外地经商,而很多丢了军职的八旗子弟往往会穷困潦倒,还被限制了求生的能力。

其次,底层八旗兵丁和余丁会受到在旗旗主的约束,因为从身份上来讲,他们都属于旗主的奴才,因此一旦违背了旗主的命令,结果往往十分悲惨,严重者甚至会被问斩。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底层旗人的日子可谓十分难堪,连温饱都有些困难,如果一旦被人雇佣度日,那就等于甘心下贱,会损害朝廷颜面,将会被削除旗档,流放边疆。

仅仅只是这些也就算了,底层旗人还有一点极为悲惨。

根据清朝定制,八旗兵丁若是遇到战事出战,像马匹、草料、军装、武器都需要自己准备,而顺治十五年规定出征驻防披甲,人各备马四匹,而当时一匹马就价值银十五两,四匹六十两,相当于旗兵中的马甲两年半的兵饷,再加上日常养马的费用,寻常旗兵马甲也多少有些窘迫。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八旗旗兵为了出征,甚至得去借高利贷来置办马匹军械,为此还得典地售房,其中有个旗人叫茶哈儿兔曾记录过这些花销,买鞍辔和鞍笼用银十七两,弓一张和箭二百枝用银十九两五钱,一把刀用银二两,撤袋一副用银十二两,修理盔甲用银十两,光是这些就花了六十两五钱,再加上四匹马需要六十两,导致他不得不出售房屋。

在历史上,八旗高层对底层的压迫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尤其是嘉道中衰期间,当时就有宗室子弟海康、庆遥等人加入了反清起义当中,他们连同宫中的太监一起给天理教教徒带路,杀进了紫禁城,差点威胁到了嘉庆皇帝的安全,后来还是嘉庆特意下旨把他们杖毙在老祖宗恭亲王的坟墓前,才将这件丑闻给遮掩住。

总之,开垦满洲谕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给了京城底层旗人一条生路,他们纷纷报名愿意前往关外,总好过真饿死在京城里头。

就在清廷求变之际,开封方向的太平军同样也在求变,杨秀清在豫西组织实行的实行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迅速收到成效,再加上北王韦昌辉筹粮不力,使得太平军处境变得逐渐有些被动,杨秀清只能让北王韦昌辉率领五万兵马东征。

然而这一次的东征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苗沛霖和淮北地主士绅在淮北发展了大量的团练武装,且改变了过去原始村落的自然形态,挑沟筑寨,一时间使得皖北、豫东一带大量的圩寨如雨后春笋似地拔地而起,挡住了太平军东征的攻势。

面对这一困境,杨秀清发觉太平军已经处于极端不利的位置,开封三十万清军不用多说,淮北又出现了苗沛霖的团练,曾国藩也在豫东一代发展自身团练武装,再加上南边心思莫测的复汉军,使得太平军竟然没有一个真正安全的位置。

洪秀全也不得不从温柔乡走出来,召集了一众王爷,共同商量当下的问题。

“若是粮食足够,咱们就算在开封相持倒也不怕,清妖在开封维持了三十万大军,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粮草供给,要是再耗个一两年,只怕清妖穷都要穷死。”

冯云山感叹了一声,道:“关键是咱们把豫西都给打穷了,这里已经没有多少粮食能够筹集了,咱们得尽快行动了。”

“真要耗下去,咱们岂不是在给赵源做嫁衣裳只怕他巴不得我们跟清妖在开封再耗个半年,让他好梳理清楚内部要是到了明年开春,复汉军肯定会取四川,到时候咱们的形势也就更加被动了。”

杨秀清有些不满地冷哼了一声,他一直在关注复汉军的内部改革,尤其是对于复汉军提出来的王在法下和宪法颇为感兴趣在他看来,这无非就是复汉军版本的天朝田亩制度,而如今的结果也很显然,太平军在豫西推动不了制度,可是复汉军却显得颇为顺利,这让杨秀清嫉妒之余,也生出了几分羡慕。

洪秀全皱了皱眉头,杨秀清说的这番话的确有道理,如果一直留在开封牵制清军主力,毫无疑问便宜了复汉军,且现在也的确没有继续消耗的余力,要么去强攻开封,要么就得改变战略规划。

对于强攻开封这一点,众人则全部表达了反对,他们在兵力总数上实际要低于清军,且没有多少攻坚的手段,如果强行猛攻开封,只怕会掉进清军设下的圈套里。

“那该如何是好”

“咱们干脆不管开封的清妖,直接渡河发起北征。若是僧妖头胆敢追上来,那咱们就在野战中彻底击败清军”

杨秀清眼神中浮现出一丝狠厉,一旦清军敢发起野战,那他有信心将面前这三十万清军给彻底击溃。

说到底,太平军自从起义以来,野战中除了输给过复汉军以外,对清军往往能形成相当的心理优势,根本没有人会害怕跟清军的野战,反之,对于清军而言,他们现在除了固守以外,任何形势的野战都会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

洪秀全在这个时候也发挥出了魄力,他反而发觉北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即下令全军修整三日,三日后即撤营离开这里,找地方渡河北征。

而就在这个时候,皖北捻军也纷纷响应了起义口号,尤其是从原先的分散斗争趋向联合作战,一众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歃血为盟,力推张乐行为盟主,并且还指定了行军条例十九条,正式组建了捻军。

捻军效仿八旗建立了黄、白、蓝、黑、红等五旗军制,总兵力多达十万人,其中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兼,总白旗主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蓝旗主韩老万,总黑旗主苏天福,几人都是捻军中的首脑人物,而且每个旗主左右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领导集团,表面上是一个整体,可实际上各旗间互不统属,内部山头林立。

得知了捻军成立的消息以后,杨秀清大喜过望,他立刻派人前去寻找捻军寻求同盟,一方面帮助捻军压制淮北团练,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捻军能够出兵,从侧面对清军形成牵制。

总之,有了捻军的崛起,整个中原的形势变得更加混乱,无数人都在看着风暴的中心,等待着这一场决战的爆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