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03章 复汉军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赵,现如今经过了两个月的训练,这六千人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一支军队,当然目前的训练成果还无法与大英帝国的正规军相提并论。如果等到黄埔军校的军官毕业,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将会不止上升一倍。”

走在一旁的英军教官马歇尔上校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耸耸肩膀,摊开手笑道:“当然,如果你只是用他们去对付婆罗洲的那些土著,我想也够用了。”

一旁的容闳将马歇尔的话翻译成汉话,倒不是赵源听不懂,而是其他人听不明白,这绝非赵源想要的本意。

听到容闳的翻译后,众人也是微微一愣,要知道他们自己可是清楚地知道这两个月是怎么渡过的跟黄埔军校的军官不同,眼前的六千学员兵的训练几乎从早持续到晚,若非赵源每天都持续供应肉食,只怕他们的身体早就扛不住。

像这么高强度的训练下,六千学员兵在两个月时间内迅速完成了正常军队至少半年的训练成果,而这里面光是砸下的银子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让方孟昭都为之咂舌。

然而,在马歇尔的眼里,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也难以与大英帝国的正规军相提并论,这里面所差的不仅仅只是训练,还有更多的是实战方面的经验。

赵源倒也不以为意,一支强军绝不可能只在训练场上诞生,它必须经历足够的战事捶打,才能彻底练就出一柄利刃。

在编制上,赵源并没有完全参考英国红杉军的编制体系,原因也是因为英国陆军的编制十分多变,和平时期总体规模并不大,而战争时期则会选择扩军,具体就表现在非战争时期英军陆军主力步兵的基本编制是一营制的团,这一习惯一直到现如今还存在。

而英军的一个营通常分成十个连,通常由个轻步兵连作为先头部队,而一个掷弹兵连则作为精锐存在,别看英军一个营有这么多连,可是总人数通常只有五百人左右,只有战时才会达到千人级别。

因此,赵源在基层编制上更多参考了普鲁士军队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军,即在常备军的基础上强化了基层编制的概念,加强了小队的战术要求,每个步兵营为五个普通燧发枪兵连,每个连一百五十人人,以及一个精锐的掷弹兵连和一个腾跃兵连,而这两个连则是一百二十人,最后加上营部每个营则是一千人。

其中作为线式战争时代的标志,燧发枪兵连是最为基础的兵种,作战时队形紧凑,纪律性高,以行军鼓令来调控军队的行进和队形转变,战斗时则会根据营指挥官的指令进行开火和齐射。

掷弹兵连则是属于精锐部分,这些人也是专门挑选出来身高臂长,投掷能力极强的兵员,除了装备燧发枪以外,还装备了数颗手榴弹,通常是作为对方阵型的精锐而存在。

而所谓的腾跃兵连则是赵源参考了法军的设置,他们主要由擅长射击、个头不高的士兵组成,通常会在战前组成一支独立军率先发起攻击,这只军队用于攀登山地、尝试突击难以通行的隘口,更类似于后来的散兵作战。

赵源将其中的五千人组建为五个步兵营,最后的一千人则是组建成为一个独立的工兵营和一个独立的炮兵营,各自拥有五百人,像炮兵营共分为四个炮兵连,每个连分别是一百二十人,装备2门12磅榴弹炮和4门6磅加农炮,整个炮兵营一共为二十四门火炮。

当然,这些火炮都是长洲岛军械厂最新研制出来的1文名则干脆直接称呼为长洲炮。

对于这一编制,众人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唯一的问题就是各营连主官的问题,赵源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在军校里组织了一次选拔,暂时选出了一些优异的学生代表充任军官,他们也都是在职学习,也需要完成正常的课业才能进行毕业。

即便如此,这些提前得以担任军官的家伙也让黄埔军校里的学生们羡慕不已,在他们看来这些得到了赏识的军官,只要未来不犯下大错,那么肯定会一直得到重用。

经过了最终一次考核后,赵源也随即公布了军官的人选,这六千人直接组成了一个步兵旅,旅长由赵源担任,副旅长则是由赵志担任,步兵旅下辖两个步兵团、一个独立步兵营,以及旅直属炮兵营和工兵营,其中两个步兵团的团长分别是赵简和方孟昭,每个团各自下辖两个步兵营,分别由军官中的优异者王路亭、许云波、常飞红、高崖担任,而独立步兵营由何文慧担任营长,炮兵营营长由军官中的优异者邓子贤担任,工兵营营长则由陈贺静担任。

除此之外,赵源还抽调了一批优秀军官组成了旅参谋处,其中有几个非常杰出的人才,像陈锦耀、游顺德、龚振夏、符康、裴正、叶作仁等人,都让赵源感觉到颇为惊喜。

至此,赵源也正式公布了新军的正式名称复汉军。

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成为了所有人的共同理想。

等到一切就绪之后,赵源站在阅兵的高台之上,望着一片灰压压的新军,不由得点了点头,不管这支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如何,光是看着面前的这幅卖相就很了不得,特别是炮兵营一溜水的最新式野战炮,就充斥着一种精锐的味道。

“从今天开始,复汉军成立了”

赵源用一口纯正的广东话向面前这些广东汉子高声道:“咱们不说大话,只说实在的话,跟着咱当兵,一个月至少是三块银元,年底还有双饷,平时每个月还有一块钱的菜金,总之,咱们来当兵,绝不会亏待大家,但是你们也得记住,打起仗来就得往前冲,不要怕死,怕死的孬种,老子的队伍不要”

台下的六千新军听到这番话时,固然他们早已经知道这些待遇,可此时依然有些激动,毕竟一年下来至少有三十九块银元,再加上日常的十二块菜金,这加起来可是超过了五十块银元,放在这个年代算是妥妥的高薪了。

在这个年代,任何主义都赶不上真金白银。

赵源继续道:“接下来,大家伙仔细挺好,宣读军规”

所谓的军规其实也是赵源参考了目前绿营军规,再加上英军、法军军规里面的一些条款,杂糅出来的一份东西,内容通俗易懂,但是也足够杀气腾腾。

等到军规念完后,赵源便开始进行授旗,这一点其实也是抄的法国陆军,给每个营专门进行授予带有荣誉性质的营旗,从而最大化提高士兵的斗志和士气。

在军乐声中,赵源严肃地将复汉军第一旅第一团团旗交给了赵简,神情凝重。

“此旗即尔命,人不死,旗不倒。”

“此旗即吾命,人不死,旗不倒。”

赵简也严肃地将军旗接过,第一团的荣光绝非寻常人能拥有,这既是荣誉,同样也是压力。

紧接着,方孟昭代表第二团上来接受旗帜,他过去在绿营当中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此刻却是激动万分,他死死握住面前的团旗。

“此旗即吾命,纵使战死至最后一人,也将守住此旗荣光。”

很快,一面面营旗也被授予了下去,众人脸上红扑扑的,他们心中的激动简直无以言说,恨不得从今天开始就竖旗造反。

赵源满意地看向众人,道:“授旗完毕,大家集体登船出发婆罗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