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7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随着江忠源一声怒吼,那些正在盲目溃逃的湘勇们顿时被镇住了,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曾经江忠源手下的士卒,人人从心底里对江忠源感到敬畏,于是这些人都停住了脚步,还有一些人则想着将功补过,硬着头皮重新转了回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从何处飞来的一颗弹丸,直接击中了江忠源的胸膛,在他的胸口处绽放出了一朵血花,而这位湘军创始人径自倒了下去。

“江大人”

一声哭嚎顿时响起,原来是江忠源的一名贴身侍卫冲了过来,他扶起了江忠源的尸体,却发现江忠源怒目圆睁,嘴角则流着血,整个人却没了声息。

当江忠源倒下去后,剩下胆子较大的湘勇兵丁们再也顾不得许多,他们慌乱地绕过了江忠源插下的军旗,手忙脚乱地朝着江边的战船涌去,有些人甚至不等将令,便直接扯帆开船,想要就此逃去。

还有许多湘勇士卒则干脆脱下了号褂,丢掉了手中的火器刀剑,直接蹲在了旁边的草丛树后,而复汉军各营也都渐渐汇聚了起来,他们嘴里叫嚷着,纷纷高声呐喊道:“不可放走了曾国藩”

曾国藩也不知道江忠源已经战死,他在一众侍卫保护下慌不择路地上了船,望着如海浪般压来的复汉军,以及彻底形成散沙的湘勇,忍不住悲从中来,放声大哭了起来。

然而哭声未落,一颗铅弹忽然擦着曾国藩的耳边飞了过去,直接击中了船上的桅杆,深深锲入进了桅杆中。

见此情形,一旁的湘军将领们连忙过来,将曾国藩硬拉到拖罟上,下令立刻开船。

随着湘军乘着为数不多的几艘船只撤离后,其余人则尽数被抛弃在了岸边,众人大呼小叫,甚至还有人破口大骂,却一一被追过来的复汉军击毙在了岸边。

曾国藩坐在了拖罟上,听着岸边传来的喊杀声,又看向岸边正在追赶的湘勇兵丁,再看看自己眼下这幅狼狈的模样,顿时只觉得又羞又愧。

他下意识看向了众将,焦急地询问道:“岷樵呢可曾看到了岷樵”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有人缓缓开口道:“曾大人江大人江大人他已经战死了”

“什么岷樵去了”

曾国藩顿时放声大哭起来,他心中积累的所有委屈与不满都在这一刻倾泻而出,只觉得这一仗打成今天这个模样,实在是羞愧无比。

一想到皇上的重托、赛尚阿的期盼,再想到自己毕生以来的抱负,曾国藩只觉得已经都渐渐化为泡影,他一想到自己就会成为后世的笑柄,整个人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恨不得直接一头扎进江水中,死了算了。

等船行到一半之际,曾国藩推开了舱门,他紧闭着双眼朝着一处漩涡内跳去,而激荡起来的水花声音顿时让侍卫们警觉不已,他们一看舱门大开,便知道可能是曾国藩投水,一边大喊赶紧去救曾大人,一边则跳入了漩涡中,幸好众人水性不错,很快就将曾国藩给救了上来,而曾国藩脸色灰白,不断地吐着江水。

片刻后,曾国藩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看向了众人殷切的眼神,顿时忍不住闭上了眼睛,热泪却滚滚而下。

“你们何以救我”

“大人,咱们虽然败了,可是并没有失去了所有希望,只要能安然返回安庆,将来或许还有可为”

曾国藩轻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已经不可能再去死了,且经过了这么一遭,他也不想再死了,便低声道:“行了,一切等到了安庆再说吧。”

只是当曾国藩躺平在床上后,心中的苦痛却依然在折磨着他,就连一路上的风吹浪打之声,也让他误以为是追兵,直到靠近安庆之际,整个人才惊魂甫定。

张溪镇一战结束后,复汉军一路追击逃散的湘勇兵丁,却足足用了两天时间。

此役中,复汉军近卫师以极低的代价取得对湘军的全胜,尤其是曾国藩下令撤军后造成的追击,使得上万湘军被击溃,消灭了湘军足足三干余人,俘获湘勇则多达万人,还有数干兵丁则散入了各地村庄,逐步被复汉军逼出来,或死或被俘。

在取得了胜利之后,游顺德立刻率军兵围安庆,以避免清军再次进行增援。

时间已经来到了腊月,刚刚逃入了安庆的曾国藩,此时已经接连得到了几个坏消息,一是胞弟曾国葆也战死在了军中,幸而另一胞弟曾国荃安然逃了出来,其次则是除了江忠源战死以外,湘军中还没了金松龄、江忠义等十几名将领,原先的三万湘勇,至此已经只剩下了区区一干余人,在安庆城内苟延残喘。

一想到这些时,曾国藩只觉得万念俱灰,他再一次萌生死志,而这一次他认为既然是奉了皇命来此,就不能不给皇帝和朝廷一个交代,于是便提笔写下了一封遗折。

“臣谨以身殉,恭具遗析,仰祈圣鉴事。臣初八日遣江忠源率陆勇五营前经建德御敌,不料开战半日之久,便全军溃散。臣愧愤之至,轻率湘勇二十余营以力击之,然丧师失律,获罪甚重,无以对我君父。谨北向九叩首,恭折阙廷,即于今日殉难。论臣贻误之事,则一死不足蔽辜;究臣未伸之志,则万古不肯瞑目。谨具折,伏乞圣慈垂鉴。谨奏。”

写完了遗折之后,曾国藩深深叹息了几声,他将遗折仔细看了一遍,便改了数字,紧接着他又想了想,却在遗折后附上了一片夹片,上面称赞湘军中将领勇猛,尤以塔齐布忠勇绝伦,深得士卒之心,请皇上委以重任,并且保举了弟弟曾国荃、彭玉麟、杨载福等人。

曾国藩将遗折收好封匣,又觉得无愧于国事却愧对于家人,便又摊开了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了几行字。

“国荃吾弟,待吾死后,速遣灵柩回京,愈速愈妙,以慰父亲之望,不可在外开吊。受赙内银钱所余项,除棺殓途费外,到家后不留一钱,概交粮台。国藩绝笔。”

写完了遗折遗书后,曾国藩只觉得畅快了许多,他接下来便派人去将郭嵩焘叫了过来,将遗折遗书尽数交付给了对方。

郭嵩焘原本还有些不解,然而当他看到了内容后,顿时大怒道:“好你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曾涤生。不去为国尽忠效力,却反过来效仿那些愚夫村妇,如何对得起朝廷如何对得起伯父大人你就算是死,也是死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曾国藩心中的委屈却涌上心头,他只觉得又气愤又尴尬,便冷冷道:“如今逢此败绩,正该我谢罪而亡,如何算得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哼,那我就解释给你听”

郭嵩焘沉声道:“涤生,先不说伯父大人将你养育成人历经多少艰辛,就说你自二十八岁入翰林院以来,朝廷对你可谓不薄,三十七岁便授予了礼部侍郎衔,官居二品,诰封三代,朝廷对你的恩情,皇上对你的恩情,可谓比山高比海深。如今国难当头,正需要你起身为国,却不料你刚一兵败,就急着寻死觅活,置皇上殷殷期望于不顾,视国家安危为身外之事,更对不起伯父大人一番苦心,你何来的忠孝”

听完这番话,曾国藩只觉得汗流浃背,他呐呐不敢言,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再说说你自己,历经辛苦磨难,好不容易有了今日这个机会,又岂能轻言放弃无非就是三万湘军烟消云散,可朝廷在江南并非没有兵马,待李文安赶到安庆后,你再好生经营便是,将来照样能为国立下功绩。你且好生想一想吧”

郭嵩焘一番话说完后,曾国藩便噌地爬了起来,沉声道:“若非筠仙当头棒喝,还真让国藩误了大事。国藩一时糊涂,还望筠仙海涵,只是眼下兵败,士气低落,还请筠仙予以赐教,点拨一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