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80章 新文化运动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次日,香港总督府。

会议室内一片烟雾弥漫,如同刚刚进行了一场战争。

叼着烟斗的璞查鼎爵士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一堆资料,最终将它们随意地往前一推,朝着文咸总督慢条斯理道:“总督先生,请问你到底想给我证明什么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满清,而是刚刚被我们亲手扶持起来的赵源”

“爵士阁下,如果你能仔细看完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料,难道不觉得赵源崛起的速度有些太过于迅速了吗”

内心矛盾的文咸最终还是向璞查鼎爵士出示了一些资料,他知道这番作态会让人怀疑他的用心,但是处于对大英帝国和女王陛下的责任,他必须要这么做。

璞查鼎爵士取下了衔在嘴上的烟斗,站起身来打开了会议室的一扇窗子,刚好从这里可以看到英国远东海军驻扎的港口,里面正停泊着十余艘大大小小的军舰。

“亲爱的总督大人,实际上就在几年前我就曾以第一任香港总督的身份坐在这里,望着窗外的战舰静静出神,因此我很难相信你对一个海军几乎为零的势力抱有如此大的戒心,或许你不应该留在香港,而是前往新大陆或者非洲,至少那里存在的威胁要大得多。”

璞查鼎爵士咧着嘴笑道:“我想你已经忘记了我下船时说的第一句话,我可以再重复一遍”

他双眼死死盯着面前的文咸,沉声道:“这一次从伦敦到香港,不仅仅是故地重游,更是肩负着女王陛下的嘱托,大英帝国的荣光必须洒在东方”

“女王殿下对您的能力十分看好,但是我相信她无法接受一个态度经常一百八十度调转的总督,这只会让她怀疑您的用心或许,清国真给您送了一些值钱的礼物呢。”

“我并没有收到过任何势力的礼物,也不是出自于任何人的授意做出的判断,就当是我此时此刻正在梦游好了。”

文咸总督自嘲地辩解了一句,他轻轻摇了摇头,轻声道:“我只是担心一个可能,如果他真的在短时间内就击败了清廷,夺取了政权呢”

“不,他没有这个可能。”

璞查鼎爵士摇了摇头,道:“就算他有这个能力,我们也不会坐视他攻入北方,但是在此之前,两广、福建,或许可以再加上半个湖南,将会成为这位新国王的领土。”

“将来,清国和这位汉王之间将会进行一场持续到没有尽头的战争,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清国还是这位汉王都会屈服于我们,向我们借钱买军火更何况,赵源绝不会放弃海贸,而那时候没有海军的他,只能听我们拿捏罢了。”

越秀山,学海堂。

一片树木葱郁之地,六人正席地而坐,谈天说地。

其中坐在正中间的正是赵源,而坐在一旁的则是学海堂学长陈澧、吴又侠,另外一边则坐着昔日的故交好友杨荣绪、康以泰以及高从哲,众人中间则放着一只小炭炉,正在煮着茶水。

昔日赵源被开除出学海堂门墙时,昔日同窗都为之惋惜不已,杨荣绪更是许久为之闷闷不乐,只觉得少了一个对手,同时也少了一名知己好友。

然而,后面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赵源竟然一举冲天,先是悍然兴兵举起了反旗,更是连战连胜拿下了广东,自立为汉王,成为了一方霸主。

放在那些迂腐之人眼里,赵源此举自然是大逆不道,可是对于学海堂众人而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何尝不是一种大义即便是陈澧也从未说过赵源半个不字,至于杨荣绪、康以泰、高从哲等人也都纷纷表示支持赵源,其中康以泰甚至已经加入了复汉军,打算入黄埔军校就学。

赵源此次上山倒不是为了请贤下山,单纯就是希望能前来拜访几位学长好友,同时他也希望能够跟众人的交流中,得到一些新的答案。

而在今天,陈澧放着朴学没有谈,专门拉着众人谈起了理学。

对于陈澧的用意,赵源有所明悟,却也有一些不太理解。

理学在清朝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清初时期的儒家学者对理学多持有批判的态度,正所谓平日里讲道德、讲学问,正襟危坐谈心性,可是一旦到了国家危亡之际,这些理学家却常常只剩下了一死了之,如此而已,于国于民而言,实在毫无益处。

于是,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都先后对理学展开了批判,其中尤其是王夫之的船山学说,堪称华夏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历史辛亥革命爆发后,无数人都曾经受到过船山学说的影响,被誉为民族光复之源。

顾炎武名气非同寻常,堪称清代朴学之师,更是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后世学派的影响极为深刻。

至于最后的黄宗羲,所开创的浙东学派直到今日依然存在,严格来说赵源所接受的教育便是传承于黄宗羲,算得上开山祖师爷了。

原本在经过了诸多批判后,明末传承下来的理学基本上会被废弃,但是当清廷逐渐坐稳统治以后,却又重新开始推崇程朱理学,像康熙皇帝就曾经声称朱熹所作乃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甚至还将朱熹提拔到孔庙第十一位配享哲人,从而表现出自己的重视。

等道康熙在位后期,康熙更是让学者李光地删节修改性理大全成性理精义,还颁布了朱子大全,使得程朱理学被尊为正统。

在此之后,雍正、乾隆均遵循了康熙的作法,并且还刊行了十三经注疏,甚至给与了朱熹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书中有与朱子言论相违背的都可以删改甚至禁毁,而后理学之风愈发盛行,以致于出现了烈女传、节孝坊等等怪相。

陈澧谈到这里的时候,却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如今理学虽然盛行,但是如今的理学,甚至比起明儒犹有过之,长时间下去,只怕华夏的思想将会渐渐偏移”

赵源轻声笑了笑,道:“诸位,理学之于华夏,可谓酱缸。时间一久,也就散发出了臭味。想要破除理学迷障,就必须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