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78章 同盟会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对于此时的郑安而言,赵源在他心中的地位却是又上升了不少。

原因很简单,对于天地会而言,眼下最困难最紧缺的就是武器,尤其是火器,他们为此想尽了无数的办法。

尽管广东民间的火器普及程度广泛,但是民间老百姓所使用的火器并非正儿种用竹子制造成的简易火器,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当然威力也相对比较一般,射程更是非常近。

除此以外,由于硝石、硫黄对一般民众而言并不容易获得,天地会众人想要弄到火药,甚至要从爆竹里面剥取来囤积,这个过程自然十分艰难。

至于火炮,天地会甚至要想办法从沉船上面打捞,在嘉庆朝两广总督曾经向朝廷汇报过天地会的一个案件,就提到七年六月内潜回,适有吕宋夷船在七娘澳洋面遭风沉溺,李崇玉捞获番银一万余两,并大小铁炮二十七位。

可以说,赵源如果能够向他们提供五百杆火铳,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一般的存在,即便为此花再高的价格也在所不惜。

当然,对于赵源而言,给天地会提供火器,一方面为了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便是希望这些天地会洪兵起义能够提前举行将来也好作为策应,帮助一起夺下广州。

赵源跟郑安很快就约定好时间,到时候他再安排人前来通知交易方式以及时间和地点,紧接着便告辞离去。

与来时一样,赵源眼睛同样被蒙住了黑布,饶了几个圈子才送回广州。

但即便如此,赵源心中也隐隐有一个猜测在历史上的洪兵起义茂所部于广州北郊起义,并且在北郊的佛岭建立大营,又在石井、江村等地设立营盘,以此地为中心围攻广州。

看来,他应该是被带到了广东天地会的老巢佛岭去了。

回到了广州之后,赵源心中顿时升腾起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将目前自己核心的团队成员纳入到一个共同组织中来,一方面加强凝聚力,另外一方面这个组织将来就可以顺势转变成反清组织之前的赵源忽视了这一点,却是大大不应该。

好在有了郑安的提醒,赵源现在组织也来得及。

他直接赶往了长洲岛,将汇丰行的核心组织成员全部召集了过来,其中包括二叔赵志、赵简、赵横、亨得勒、薛桂年、于连海、何文慧、弗里德、弗兰克等番。

“同盟会事关重大,若是你们有什么想法,现在尽管说来,但是等我们议定之后,便是要歃血为盟”

赵源看了众人一眼,他对其他人都不担心,唯恐亨得勒、弗里德、弗兰克这三个洋鬼子不愿意加入。

然而,亨得勒却率先赞成道:“赵,我们早就已经成立一个组织了。”

会党组织,对于华夏人而言,多少还有些敏感,可是对这些老外来说,却几乎是家常便饭一样的事情。

弗里德和弗兰克对视了一眼,也都纷纷答应了下来。

赵源笑了笑,沉声道:“我们成立的这个同盟会组织,可不比其他,是要歃血为盟的”

一听到这句话,赵志的神情微微一变,他低声道:“源儿,这事是不是还要再商量商量咱们干这个多少有些犯忌讳”

广东民间好结社兴会,像这样芝麻大笑的组织不知道有多少个,只是大部分会党组织也就是吃个饭就相当于成立,却没有像赵源这般要歃血为盟,因为大清律有明文规定,但凡歃血结拜弟兄者。不分人之多寡,照谋叛未行律:为首者拟绞监候,秋后处决,为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当然,这条大清律也只是大清律罢了,也不见得人人都遵纪守法,有一些会党确实会冒着风险进行歃血为盟,这也代表着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将坐在一条船上,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

亨得勒对大清律的了解并不比其他人少,他的脸色却是丝毫未变,只是像弗里德和弗兰克解释了一番,而这二人听完后,却是丝毫没有胆怯,依然决定要参加同盟会。

见三个洋鬼子都愿意冒风险歃血为盟,其他的几人自然不会有二话,像赵志、赵简、赵横自然不用说,本身都是血脉同族,而薛桂年、于连海又是赵家多年以来的掌柜,早就绑在了一条绳上,唯独一个何文慧时间短一些,但是他也是经过赵源考核已久的成员,对于赵源的忠诚自然毫无二话。

见到所有人都同意下来,赵源当即将早已经准备的香案摆出来,上面还放着一尊关二爷的神像,另外先前还准备了一缸酒,在桌上放了十只碗,一旁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小刀。

赵源作为发起者,他自然率先上前,抄起小刀在手掌心割开了一刀,鲜血瞬间便流淌了下来,被他滴入酒缸中,紧接着二叔赵志也上前来,效仿赵源的做法,将鲜血滴入酒缸里,紧接着众人便依次上前完成这一举动。

待所有人都滴血入缸后,赵源便将血酒分别倒入十只碗内,他举起其中的一只酒碗,沉声道:“自即日起,入同盟会者皆为同志,共约成誓,生死与共,干”

“自即日起,入同盟会者皆为同志,共约成誓,生死与共,干”

众人齐齐学着赵源喊了一声,便各自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至此,同盟会正式宣布成立。

在成立了同盟会之后,赵源便召集了所有的成员,召开了第一届同盟会大会。

在大会上,赵源向众人重申了同盟会的纲领,自然不是什么反清复明之类的东西,他通过的纲领非常简单,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共约为业,身家互扶,团结振奋,生死与共”。

当然这也是给外人看的幌子,主要还是尽量规避风险,等到将来正式举事以后,自然会重新制定相关的纲领。

除了纲领以外,赵源宣布成立决策委员会,主要由三人构成,分别是赵源、赵志以及亨得勒。

当然,如今的决策委员会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东西,因为赵源本身就全权在握,只是他希望通过这个决策委员会,为将来同盟会的扩张奠定一个基础。

在成立了同盟会之后,赵源便将最近以来关于汇丰行的所有事情一一进行了同步,他希望众人都能了解到目前汇丰行的发展状况,而不再仅仅各自为政,这也是加强凝聚力的大好机会。

而对于众人而言,他们心中既有兴奋,也有几分惶恐,所有人都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同盟会绝不是赵源表面上所讲的那么简单,但是所有人都没有表示排斥,甚至在他们的内心里,也隐隐有几分期待。

广东巡抚衙门。

黄恩彤穿着一身朴素的葛布衣衫,手中拿着一柄折扇,望着面前的棋局,落子如雨,信手拈来,一副逍遥至极的模样。

而坐在他对面的中年男子却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举棋不定,久久不得其法,而此人正是奉命南下密查的钦差大臣曾国藩。

望着陷入了苦思的曾国藩,黄恩彤脸上露出几分笑容,他已经有些相信京城里的那个说法,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曾涤生其实是个愚笨之人。

当然,愚笨并不是指曾国藩此人的政治智慧,而是暗讽曾国藩从十四岁一直考到二十二岁,足足连考了七次才考上秀才,而他的老爹曾麟书,更是一个大大的笨蛋,一直考了十七次,直到四十三的时候,最后连学政大人都看不下去,才给曾麟书点了一个县学的秀才,跟儿子曾国藩一起进了县学。

或许是因为血脉遗传的缘故,曾国藩与同时代的天才们相比,智力顶多算一般,像什么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倒背如流这种词汇,跟曾国藩却是完全沾不上边。

后来坊间还流传着一个笑话,就是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挑灯夜读,这时候家里面进来了一个贼,潜伏在屋梁上,希望等曾国藩睡着之后捞点好处,结果他等啊等,等了许久都不见曾国藩熄灭蜡烛睡觉,嘴里还反反复复诵读着同一篇文章。

贼终于等到受不了,他直接从屋梁上跳下来,在曾国藩的面前将这一篇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诵了一遍,最后朝着曾国藩嘲讽道:“像你这么笨的人,还读什么书”

说完,贼人扬长而去,这一举动杀伤力倒不大,但是侮辱性却极强。

曾国藩甚为懊恼,他认为连贼都能背下来,自己却背不下来,说明天资太差,只能继续努力。

当然,黄恩彤倒不会真的无聊到觉得曾国藩一无是处,此人能够考上进士,还能在朝考中得到道光皇帝的青睐,成为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学生,就能充分说明此人不简单。

良久,曾国藩终于将棋子落了下去,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好棋,好棋,这一局却是老夫输了。”

黄恩彤只是看了一眼,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他主动伸手打乱了棋盘,笑道:“涤生老弟,你这一次怕是为了吴健彰一案来的吧。”

曾国藩点了点头,拱手道:“还请黄大人替下官解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