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6章 暗中密谋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道光二十七年开春,位于广州城内一处唤作江南春的酒楼中,里面传来的杯觥交错声不绝于耳,隐隐约约尚能听到女子唱曲之声。

一名身着裘皮绸袄的中年人迈步走进了酒楼中,此人面相端正白净,手上则套着一只大大的玉扳指,看着倒有些像北面来的豪客。

“这位爷,您请”

一名小二热情地迎了上来,脸上笑得跟开了花一般。

中年人瞥了一眼小二,沉声道:“我是来找徐先生的。”

“哎,您请上楼。”

中年人一言不发,跟着小二便从木质楼梯走上了三楼,此时已经听不太清楚楼下的吵闹声,抬起头更能欣赏一览无余的江面,倒也有几分好景色。

江南春三楼的亭子中,此时正端坐着一名老者,正是当今广州巡抚徐广缙。

等到小二离去后,中年人上前行礼道:“下官粤海关监督彭春,见过徐大人。”

徐广缙轻轻一笑,道:“寿吾兄初到广州,本应该好生款待一番,只是本官尚有一些事情需要跟寿吾兄沟通,故而今日单独请寿吾兄前来赴宴。你我二人今日只是私下相交,倒也不必过于客气。”

听到这番话,彭春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并没有过于拘束,当即直接坐了下来。

说到底,他的职务相当特殊,并没有像寻常广州官员那般惧怕徐广缙。

粤海关监督属于粤海关的主官,表面上直属于户部管辖,主要职责是掌征纳洋船、夷船及沿海贸捕船通关税,但实际上通常这个职位还有一个差事,那就是兼充内务府买办,为皇室进购人参、东珠、玉石等物,因此属于一个大大的美差,历年来只有内务府包衣奴仆来负责这些买卖。

正因为如此,粤海关监督身份十分特殊,一般只由旗人担任,拥有直接密奏权,具备一定的钦差色彩,可以看成是皇帝安排在广东的耳目,跟江南织造有些类似,而在广州的官员排序中,粤海关监督的地位只在总督、巡抚、提督、学政之下,而在布政使、按察使之上。

彭春便是汉军正黄旗出身,过去一直在内务处当差,如今才调来广州担任粤海关监督。

徐广缙轻声道:“寿吾兄,你这一路前来广州,应该也看到了不少东西吧。”

彭春微微沉默,他当即开口道:“仲升兄所言,莫非是那些船只”

就在今日彭春进城之际,刚好看到了广州联合商行的大批船只载着货物前往香港以及新加坡,船帆升起时遮云蔽日,却不知究竟有多少艘船。

徐广缙点了点头,当即便将先前英国商人在广东生事,最终由汇丰行平息等事件告知了彭春,最终才缓缓开口道:“商人能有如此权势,绝非大清国之福。”

彭春微微一笑,道:“按理说此事正应在仲升兄身上,抄家灭族,不过遣一二差役便是。”

什么狗屁商人在大清国,那就是任人揉捏的面团。

徐广缙却缓缓摇了摇头,他沉吟了一番,决定吐出一些实底来,“汇丰行的背后并没有那么简单,恐怕跟那位勾连不浅,去年前来暗查的钦差曾国藩也最终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停止调查回去交差”

听到这里,彭春的脸上露出几分深思。

徐广缙继续道:“若是只有那位倒也罢了,就怕上面担心跟英夷再次发生纠纷,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既然这么棘手,我这个粤海关监督又能做得了什么”

彭春脸上浮现出一丝狐疑之色。

徐广缙笑道:“有些事情从我的角度不能做,但是不代表寿吾兄不能做如今汇丰行已经联合广东大部分行商,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广东联合商行,倒也造成了些许影响,以我之见,与其直接对汇丰行下手,倒不如先从广东联合商行着眼。”

彭春没有表态,但是他心中却暗表赞同,他不仅仅只是粤海关监督,同时也肩负着内务府的差事,为当今圣上搞钱这桩事,任谁也阻拦不得。

此外,对广东联合商行出手,也不会引起英国人的反对。

彭春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并没有问题,才开口道:“仲升兄,那你的目的是什么”

徐广缙深深叹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之色,道:“自从鸦片战争一役后,英国人已经开始肆无忌惮往广东输送鸦片,他们更是屡屡在广东生事,意图打开广东国门,届时汇丰行势必为英夷前驱,岂能容忍更何况,一介商人左右逢源,巴结督抚,却又不喜好奢华,想来定有狼子野心”

这话就说到了彭春的心坎里,点头道:“没错,这些商贾有了钱就想要权,他们想方设法地找朝廷要好处,却不思回报朝廷,是该治上一治”

与此同时,两广总督衙门内,一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中年人通过后门进了府邸,很快便在张禧偕的引领下一路进了书房。

见到此人走了进来,正坐在书房内的耆英摆了摆手,示意张禧偕先出去。

等到张禧偕出去后,中年人这才摘下了自己的斗笠,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小册子,恭敬地递给了耆英。

耆英接过册子仔细看去,很快便紧皱眉头,过了好一会才轻声道:“这些消息可曾属实”

中年人点了点头,道:“回禀督宪大人,此事小人已经通过香港的几个秘密渠道得知,确实有一个叫赵源的带着人占领了婆罗洲的兰芳,并自立为都督府。”

“自立为都督这个赵源可是广东人”

耆英至今都有些不敢相信,一个区区十七地

中年人犹豫道:“是否为同一人,小人确实不知。”

耆英点了点头,沉声道:“此事绝不可再让第三人知道,还有让他们继续在香港搜罗消息,最好能找机会画下那个赵源的画像。”

“是,督宪大人。”

耆英眉头依然紧皱,只觉得头疼无比,倘若不是一人倒还好,可要真是一个人,那岂不是说明他耆英一直在勾结一个对大清别有用心之人

尽管朝廷对南洋之地不太关心,对于所谓的兰芳之主也不看在眼里,可是这种事情一旦曝光出来,那么对于耆英的仕途肯定会受到影响

因此,即便耆英已经得知了赵源有叛逆的嫌疑,却不敢贸然动手,一旦真的暴露出来,到时候他也摆脱不了干系而且这个赵源身后还有英国人,真要动手了说不定还会成为英夷进攻的借口。

对于耆英而言,他眼下最希望的就是平平安安回到京城做官,绝不愿意栽在广州,那么就必须稳住眼前的局势,而如今看来,赵源已经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隐患。

思来想去之后,耆英望着中年人,沉声道:“去找一些人,暗中干掉他。”

中年人顿时一愣,他试探道:“您是说那位汇丰行的”

“没错,但是这件事一定要注意保密,绝不能让其他人知晓。”

“是,督宪大人。”

中年人重新戴好了斗笠,离开了书房。

耆英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

“你别怪我,只有你死了,大家才都能放心”

江南春。

徐广缙举起了酒杯,对彭春感慨道:“寿吾兄,有些话为兄也不知当讲不当讲,但是就今日你我坦诚相待一刻,老兄还真有一肚子话要说。”

彭春心生警惕,他知道徐广缙说这番话多少有自身目的所在,便轻声道:“仲升兄,你不妨直言就是。”

徐广缙沉吟了片刻,道:“寿吾兄,你或许是刚来广州,所以有些事情不清楚,可是我来了广州大半年,却深感当下广东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只叫人心急如焚。”

“而内忧与外患,皆与英夷相关”

“就不说别的,去年英夷商人伤人一事,不知引起广州多少百姓士绅的强烈反对,可是那位却依然选择压制民意民情,致使一场动乱险些发生,后来此事尽管得到平抑,可是百姓们心中的怒火却从未停息。”

“如今英夷以虎门条约为理由,多次强行在通商口岸硬占房屋和地皮,包括广州新豆栏街口,可那位不但不制止英夷之行为,反而命地方官强迫业主议价出让以致于旧怨未平,新怨又生。”

徐广缙深深叹了一口气,语气悲凉道:“英夷辱我百姓,而我等却只能袖手甚至还要为虎作伥,如此置当今皇上于何地我等是大清朝的官,是皇上的官,不是英夷养的一条狗”

“说得好”

彭春击掌表示赞赏,他十分欣赏徐广缙这番做派,但是他也明白,徐广缙言语中所针对的真是两广总督耆英,可是耆英在京城的关系十分深厚,绝不是一个区区徐广缙能告倒,再加上以巡抚告总督,吃亏的绝对是他自己。

想到这里,彭春委婉劝道:“仲升兄,你应该明白,以那位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只怕轻易动弹不得”

徐广缙露出些许笑容,轻声道:“只要寿吾兄愿意助我,此事便已经成了七分”

说完,徐广缙站起身子,朝着彭春深深一礼。

“还请寿吾兄看在广东千万百姓的份上,助我一臂之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