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章 事业的开端

书名:逆清1845 作者:江南烟雨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自从赵源清醒过来以后,便深刻意识到富贵对一个人的腐蚀有多么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温香软玉投怀送抱,简直让他这个久经后世声色考验的战士都快要沦丧了。

在此期间,赵源也渐渐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对赵家也有了一定清醒的认知。

赵家老太爷赵忠义乃大清嘉庆四年己未科进士,共育有三子二女,其中长子赵诚学业不精,早早便进入了绿营,靠着赵家的人脉一路做到了左翼镇前营正三品参将,次子赵志则兴趣不在官场,也不在军中,而是跑去各地经商,算是赵家商业上的话事人。

在长子和次子之外,老三赵楷算得上赵家最后的读书种子,但是至今却连个举人都未曾考上。

除了三个儿子之外,另外两个女儿则早早分别嫁人,其礼之子,而次女赵月则是许配给了广东粮储道台薛成器的三子,可以说整个赵家在广州府也算得上小有名气的地头蛇了。

可在赵源仔细分析后发现,别看赵家现在这么辉煌,可实际已经面临着败落的危险,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赵家没有再出一个进士,甚至连举人都没有,完全靠着赵家老太爷这个前礼部侍郎的余荫撑着,但是老太爷前年就已经走了,门生故吏的交情用一分就少一分了。

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而对于赵家而言,赵源便已经是第三代子弟,生存危机和家族危机都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

就在赵源思考这一切的时候,洋鬼子亨得勒大夫轻轻敲了两下房门,随后便推门而进。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赵源得以苏醒过来,使得亨得勒大夫深受赵诚的看重,在原来的报酬基础上又加了许多银子,目的也只是为了让亨得勒在赵家多留一段时间,也是为了防止赵源的病情反复。

这么一来二去,赵源也发现了这个洋鬼子大夫的确有几手,二人反倒是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亨得勒大夫自诩中西医结合,无不精通,于是也望闻问切了一番,最终给出了结论,那就是赵源已经彻底好妥当了。

“亨得勒,你上次说会给我带来一本什么自然哲学的书带来了没有”

“严格来说,是牛顿爵士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一本非常伟大的著作,里面阐述了伟大的三大运动定律,它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亨得勒一脸自豪地说道,他很快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本泛黄的书籍,递给了赵源。

赵源随手接了过来,下意识轻声念道:“atheatifnatura phiosophy”

亨得勒顿时一脸惊讶,他下意识低声道:“偶买噶的,你怎么会读英文”

赵源不好意思地摇了地摇了摇头,他在前世的确很擅长英文,严格来说他是一个语言学天才,不仅极为擅长英语,连同德语和法语也有一定的造诣。

亨得勒还以为他接受过西式教育,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饶有兴趣地说道:“你能看懂这本书吗”

“唔能看懂一点。”

赵源也不是谦虚,前世里他也啃过不少英文专业著作,像这种相对比较基础的书籍自然没有问题。

亨得勒笑了笑,道:“如果你真的能看懂这本书,下一次我再给你带一本书来,不过,上帝可不喜欢撒谎的孩子。”

赵源感觉这个外国老头子有还挺有意思,便笑道:“但是年轻人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不是吗”

亨得勒顿时放声大笑,声音极具穿透力,他摇了摇头,道:“源,你跟大部分古板的中国人可是一点都不像呢。”

赵源轻声道:“亨得勒,下一次你能给我带来几份报纸吗我可以花钱买。”

听到这话,亨得勒略微有些惊讶,他轻声道:“没问题。不过你想了解什么”

“一切。”

赵源用汉语说了一遍,然后又用英文说了一遍,他盯着亨得勒,道:“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不想错过一切有价值的消息。”

亨得勒赞许地看了一眼赵源,他发现这个少年真的很有意思。

他轻声道:“我刚好买了一份香港记录报,可以送给你。”

说完,他从包里又掏出了一份带着些许油墨味道的报纸,递给了赵源。

赵源接过来一看,顿时感觉有些失望,相对于后世的报纸而言,它显得有些过于简陋,仅仅有四页单张,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英文。

他简单翻阅了一下,却发现这四页报纸上记载的内容却不少,其中第一页主要写了一些新闻事件,第二页则是一些货物的进口货价行情表,第三页主要是出口货价行情,至于最后一页上面写了库存货物,中间是货币汇率,最下面一行是来往的船期,另外报纸的最后一页申明,本刊每月1日和15日出版,每份单价25分。

赵源脸上带着几分喜色,这份报纸的到来简直太关键了。

尽管赵源来自后世,对于那些大事情都还记得,但是他不可能知道这个时代的一些细节,而那些珍贵的信息往往来之不易,能够有这样一个廉价而稳定的渠道自然显得非常重要。

亨得勒见赵源心思已经全部扑在报纸上,当即便爽朗地表示离开,至于报纸就直接送给了赵源。

等到亨得勒离开后,赵源仔细地重新阅读起来,他认认真真将所有的信息都看了一遍,最后发现上面除了一些宗教和反华内容之外,最重要的信息则是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英国西印度银行改称英国丽如银行,并且马上决定要在香港和广州同时设立分行,主要负责在华吸收存款,并进行国际汇兑和金融周转。

第二件事,一个叫做柯拜的苏格兰人准备在黄埔建造“柯拜船坞”,他在报纸上刊登了雇佣船厂工人的信息。

赵源捏紧了手指,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两件事情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显然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西方人也加强了在华夏的金融活动以及资本输出,特别是柯拜船坞的出现,也说明西方人已经不满足于眼下的利益,他们打算对华夏输出工业,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而在这份利益的背后,似乎蕴含着赵家崛起的机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