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87章 :另有目的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初春时节,气候开始回暖,从严冬中走出来。

帝都洛阳正处于欢乐的气氛中。

皇帝送出的“新年大礼包”让万民为之喜悦,处处皆称颂“圣君”之名。

不过在具体的法令发下前,唐国的朝堂上实则有不少人颇有微词。

关于废除肉刑,这是保存劳动力,于国有利的善举仁政,没人反对这件事。

可对于皇帝紧跟着废除的几道恶法,就让人有所非议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那道“废连坐令”。

舒欣、张耳等重臣就曾向皇帝接连提出了反对意见。

“昔时商鞅以法连坐,使罪者之父母妻子兄弟相连坐,乃是以累罪者之心,使其不敢轻易违法犯律,维持国家之安定,今陛下废此连坐法,恐怕会使违法犯律者增加,于国不利啊。”

这些臣子并非是为了和皇帝唱对台戏,而是觉得连坐法可以起到震慑罪犯的作用,害怕一旦废除,百姓没了敬畏心,会引起犯罪率飙升,所以才出言劝谏。

对于这些人的忧虑,吴广只淡淡道:“秦以连坐而治天下,罪者少乎?君等岂不见秦时赭衣遮路,囹圄成市,天下仇怨。此去秦未远,其亡之事,岂可不鉴?”

一旦和暴秦扯上关系,舒欣、张耳等人便哑口无言了。

吴广则摇头叹息。

很多人以为连坐能遏制犯罪,但实际上秦法以连坐为主,犯罪率却不低,罪犯数量更是极多。这其中固然有秦法太密的缘故,但连坐起到的作用也不小,这个制度将许多无辜者尽数变成了刑徒。

比如律法中“隶臣将城旦,亡之,完为城旦,收其外妻、子。”

一个隶臣看管做工的城旦,一个不小心被这个城旦跑了,这隶臣就要被贬为城旦,同时他在外面的老婆、孩子全都要遭受连坐,通通收监成为官府的奴隶,终身为官府做工。

类似的连坐还有很多,堪称真正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很可能你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吃饭睡觉不出门,结果家人在外犯了事,你转头就被拉出去变成了刑徒奴隶。

这让天下人对连坐制度痛恨极深,实际上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所以汉文帝除肉刑,废连坐,便被称颂两千年,号为“千古仁君”。

秦以连坐,赭衣遮路,天下怀怨。

汉帝废之,海内安定,万民称颂。

这种经过历史验证,能帮助自己坐稳天下的满分作业就摆在面前,吴广没有理由不去抄。

而且吴广在这方面做得比汉文帝还要更完善一些。

汉文帝尽废连坐之法,但后面被新垣平所欺,又气的灭了对方三族,颇有些出尔反尔的味道。

吴广则直接提前说明了,大逆不道,欺君罔上,叛国谋反等等大罪,以及一些特殊情况都会保留连坐,好威慑人在做这些事前要多考虑一些。

他废除的基本上都是牵连无辜百姓的连坐罪名。

同时在除肉刑上,吴广也是直接一步到位。

汉文帝因为没有经验,除肉刑时将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笞五百,斩右趾换成直接处以死刑。

结果是“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

都不用割鼻子砍脚了,直接就把人给活活打死算了,说是除肉刑,实际上是从轻变重,多将罪者笞杀。

最后是连续改了几次,将砍脚改成笞两百,割鼻子改成笞一百才算是变得合理了一些,切实的减轻了刑罚。

吴广则又在笞刑上再度削减,更加注重劳动改造的时间,让刑徒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

直接抄“千古仁君”的满分作业,吴广自是得到万民的拥护。

经此一事后,他在民间的声望已是无人能及,这时候要是哪个人想不开来造他的反,天下人会跟从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也是吴广在自身根基薄弱的情况下,迅速坐稳帝位的最佳手段。

而且这手段还不仅仅只有这些作用,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带有更隐蔽的政治目的。

吴广的两位心腹谋士陈平和蒯彻便知之甚深。

“韩、魏、齐、胶东等诸侯之民对陛下多无附从之心,现在陛下除肉刑、废恶法,使我大唐诸郡之民皆称善。其各诸侯国若是行陛下之政,则民心声名皆归于陛下。若不行陛下之政,则其麾下之民必定慕我大唐而厌其诸侯。陛下此计,必将使诸侯进退两难,实乃妙哉!”

两人赞叹不已。

心中更是暗道:“皇帝之阳谋,越发熟练了啊。”

诸侯国只是唐国的附属国,并非直辖郡县,其内部都是各自施行自己的律法制度,与唐国通行的并不一样。

现在皇帝除肉刑、废恶法,堪称千古圣君。

诸侯国这时候就有了两种选择。

一个是跟着大唐走,也这样干,但诸侯国的子民都知道这是皇帝开的头,感激之情大部分会归在唐皇身上,提高心中对皇帝的评价和亲附感。

而如果诸侯国不跟着走,那就更妙了,其诸侯国之民自然会厌恶自家君王,同时对生活在大唐治下生出向往之心。

这正是吴广的阳谋所在,一招下去,那些原本和他没什么感情的韩人、魏人、齐人定然都会对他好感大生,稳赚不赔的买卖。

故而吴广在收到天下称颂的“好评反馈”时,目光便转向了那些诸侯国。

“接下来,便是你们选择的时候了。”

……

韩国,新郑。

“昔时唐皇废肉刑连坐,大王欲行观望,而现在天下之民四处称颂,吾等韩国也多有人希冀,已有许多豪杰父老出言请命,大王当速行唐皇之法,并派人前往洛阳请皇帝派法吏前来相助,如此方可安宁。”

张良神色严肃,劝谏韩王成跟着皇帝的脚步走。

韩王成则苦笑道:“这事就算子房不说,孤也准备这样做。吾等韩国离洛阳太近了,国中百姓皆知唐皇之政,若是不从,孤必被万人所唾啊。太近了,太近了啊。不管皇帝做了什么事,我这韩国都是第一个受影响,这大王当的真是……唉,子房啊,孤怕再过上几年,吾韩国之民怕会只知唐皇而不知孤也。”

说着,韩王成一张脸已皱成了苦瓜模样。

张良在旁默默无言。

韩王成说得没错。

韩国和唐国帝都离得太近了,又是洛阳南下楚地的重要道路,每天都有许多唐人路过,将唐国的消息送到这里来。

洛阳那边皇帝刚下了一道命令,可能几天后韩国这边就知道了,这让唐皇在韩人中的知名度非常高。

比如皇帝这除肉刑、废连坐的仁政,早就在韩国闹得沸沸扬扬了,韩人们都知道皇帝施行了利好天下人的善政,心中渴望的不得了,纷纷催促韩王成跟进。

而在韩王成没有下决定的时候,甚至有不少韩人生出了想要活在唐国的想法。

这让韩王成感觉到了危机。

张良心里也清楚。

但有什么办法呢?

“纵使吾颇有智计,在唐皇之前也无计可施啊。”

张良幽幽暗叹。

……

齐国,临淄。

唐皇施行善政的消息也传到了这里。

齐相田光询问齐王田假是否要跟着皇帝的政策走。

田假面色苍白,过年之后他的身体是每况愈下,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在政事上。

对于田光所奏的事情,他颇有些不情愿。

“唐皇更改旧制,没有前例,以后说不定会冒出什么麻烦来。我齐国之前就过得挺好,富甲天下,人人称羡。这证明我田氏祖宗之法乃是最适合齐人的。齐人用齐法,祖宗之法勿要胡改,一切照旧便是。”

田假摆了摆手,打发了田光。

相比于政事,田假日渐衰弱的身体催促着他要将精力放到挑选后继者上面。

他已经老了,日子能过就过,还是不要乱搞的好。

……

齐地东边的胶东国。

胶东王田安在听闻唐皇善政的同时,忙与儿子田怀商议此事。

“父王之位乃是皇帝所赐,皇帝之政必当遵从,否则引得皇帝不满,则我胶东危矣。”

田怀倒是有眼光,一眼看出核心问题。

田安的胶东国和韩、魏、齐等老牌诸侯不同,他是皇帝硬生生扶持起来的新国家。

田安背后的靠山就是皇帝一人,不管唐皇是弄善政还是恶政,他都必须要跟着干,以表达忠心,否则皇帝哪天看他不顺眼了,直接夺过也说不定。

“吾儿所言甚是啊,明日孤便跟从皇帝施政!”

……

韩、齐、胶东等国面对此事,都各有商议和决断。

在距离洛阳不算太远的魏国。

魏人们也很快便知道唐皇废连坐、除肉刑的善政,纷纷羡慕不已。

许多豪杰父老前往“贤相”栾布那里,请求他也劝魏王能够跟着皇帝施行这样的善政,以恩泽魏地之民。

栾布本为唐皇所派,内心自然是支持唐政的,对此请求满口应下,并准备劝魏豹跟着皇帝的脚步走,也在魏国施行这些政策。

魏豹对于皇帝的那些善政并没多大感觉。

他现在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另一个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魏豹已同亲信们谋划好了一个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