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6章: 少府造物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秦之少府,源出周官太府。

其职责一掌山海池泽之税,以养宫廷。二则掌天下器具机巧之事,为天下工匠之主管。

唐军入关,因赵高的主动投降,整个少府机构几乎完整的被吴广接收。

为了便于管理,吴广依旧让原秦国官吏继续在位,同时下令让他们甄别精简,将少府一些负责宫廷供养、园林维护的部门进行裁撤,以减少财政开支。

吴广后续要返回河北,而秦宫中的嫔妃和宫人大多被放了出去,这些部门用处不大,只需留少量之人便够了,没有必要浪费粮食金钱。

唐王一声令下,就有大量人员下岗回家。

唯一被吴广批准全部保留的乃是少府下辖的考工室。

考工室负责管理全国各郡县的工官,同时主管咸阳和各地的工坊、匠人。

秦国的刀剑矛戟、铠甲盔冑,还有各种器械制造都是由考工室负责,对吴广来说,这一部门的重要性远胜于少府其他官署。

而听说唐王将要前来少府工坊视察,考工室令殷昌又惊又喜。

惊的是堂堂一国君王竟然要亲自驾临工坊进行视察,这在秦国时代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尊贵的君王怎么可能会来这种低贱的地方?

秦王只需坐在宫中,一声令下,便有少府前去汇报,何须大王亲自驾临。

惊讶后,殷昌也是喜不自胜。

唐王亲临啊,他若是表现好一些,得到唐王欣赏,说不定还能混一个好前程。

殷昌连忙按照上头的命令,让手下加班加点将各官署打扫干净,同时将各部门的能工巧匠聚集起来,等候唐王的驾临。

“吾等恭迎大王!”

“大王万年!大唐万年!”

唐王车驾抵达,殷昌及诸官吏皆俯首跪拜,山呼万年。

吴广和蔼的让他们起身,这样的态度让殷昌等人受宠若惊。

接下来唐王说的话更让他们惊讶。

“考工室令在前方带路,寡人要看看这工坊里的东西。”

唐王的视察竟然不是做样子,而是真的要进各处工坊察看。

殷昌惊讶之余,忙在前面领路,先带唐王一行进入最重要的武器工坊。

秦弩、秦剑、秦戟……

吴广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工坊中的东西。

渐渐的,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吴广伸手抄起一柄秦剑,看了看上面所刻的名字。

三年丞相赵高造,寺工陵,丞石,工柱。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一旦所造器物出现问题,可以从最上级的丞相一路追究到制造的工匠头上,层层追责,谁也跑不掉。

放下手里的秦剑,吴广又拿起旁边的另一柄剑掂了掂,脸上神色越发严肃起来。

物勒工名他以前就知道,算不上什么新知。

他今日亲来工坊,反而是发现了之前一个没怎么在意过的点。

“这些武器皆是同长同宽?”

“回大王,按《工律》言: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故而吾等所制相同器物,皆为同等,否则就是违法犯律,必有严惩。”

殷昌忙开口解释。

吴广眼中闪过明悟。

工律是针对工匠的法律,他以前没怎么接触过这一层面的群体,对一些制度不太了解,如今一看,这妥妥就是早期的标准化生产啊。

一套以性命作为赌注的制度,让所有的工匠都拥有了大秦版的匠人精神。

用心去做事,用命去做事,造出来的东西自然就好。

这也是秦国在制造业上优于关东六国的一点。

现在这套班底属于吴广,接管了天下第一大国的完整工业体系,想要达成先期的几个小目标应该不难。

巡视完两座工坊,了解大概的程序后,吴广没有继续看下去。

他让殷昌聚集一些老匠人,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寡人要造一种书写材料,其名曰纸。”

“纸者,既薄又轻,可以书墨于其上。用布头、麻线、树皮之类,浸泡捣烂后进行晾晒,或可得之,尔等当多加试验,寻出最好的配方与成品,若能造出好纸,寡人将不吝于赏赐,爵位金钱皆有之。”

吴广将自己知晓的一些造纸知识说了出来,并随手画了一个小饼。

众工匠一听将会有赏赐,全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将唐王说的每个字都记在心头,让自己能率先造出这种名为“纸”的好东西。

见众人满脸渴望,又斗志昂扬的模样,吴广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想起前世看过一些穿越,主角来到古代后造出纸张、曲辕犁之类的东西献给上位者,以换取对方的宠信和赏赐,不时还会跳出几个不相信主角能力的人物来充当反派进行质疑。

而对现在的吴广来说,他想要造什么东西,只需一句话的事情,上上下下全都会奋力去做,无人敢进行质疑,他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这些想法的来历。

这就是君王的权威。

没有人能够制约吴广,他索性就放开了。

今日除了纸张外,他还有许多东西要造。

“曲辕犁,改直辕为曲辕,改长辕为短辕,此物可在犁田时便于调头和转弯,节省人畜之力,以提升效率。”

“踏碓,以脚踩踏杵杆一端,便能使杵头起落,可用来舂米。”

“水车……”

“高炉……鼓风箱……”

吴广一个接一个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说的做法和制造流程不一定对,毕竟吴广不是专业搞这些的,只是凭着对这些东西的印象去说。

但这点问题影响不大,因为东西不是吴广去制造,而是那些能工巧匠跟着他指出的方向研究。

吴广只需要提出一个思路,一个目标。

具体的制造,自然有数不清的匠人去研究和改良,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去想办法把吴广想要的东西弄出来。

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脱离时代生产力的高科技,集合整个少府工匠之力,想要将它们弄出来问题不大。

相对于这些东西较为简单的制造难度,它们带来的作用可就大多了。

纸张的出现,使以往十车才能拉完的竹简,小半车就能给你装下,不管是官方的行政,还是民间的文字沟通,效率都能得到极大提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曲辕犁、踏碓、水车这些东西则能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同样对国家和民众皆有大利,称上一句国之利器也不为过。

至于高炉的研究,则能提升冶炼水平,不管是兵器还是其他器物的制造都将大有裨益。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发明,吴广后面还会让人选出一批能干可信的工匠,参与军事武器的秘密研究。

枪炮之类的以本时代的科技水平几乎不太可能造出来,但其他一些符合时代水平的好东西还是可以试着弄出来的。

吴广的君王身份,让他可以毫无顾忌的想要造什么就造什么,无需去考虑他人的想法。

也正因为他的君王身份,少府的这些工匠几乎没人怀疑吴广口中那些东西的真实性,甚至充满了动力。

“唐王素以慷慨闻名,之前分少府十万万钱以赏士卒,吾等若是将这些东西造出来,又将得到什么样的赏赐呢?”

“我一定要努力钻研,发家致富就在此时!”

唐王慷慨的名声,让众工匠像打了鸡血一样,跃跃欲试。

就连考工室令殷昌也被唐王一句“若能立下大功,日后寡人必将重用之”,激动到全身发抖。

他当场发誓一定会监督手下工匠,将唐王吩咐的每一样东西都努力弄出来,绝不让唐王失望。

眼见殷昌及其手下工匠个个斗志昂扬,吴广这才满意的离去。

等到这些东西弄出来并实际推广运用,他所建立的这个唐国,必将越发的强盛。

“寡人拥河北、关中、巴蜀之地以窥天下,你项氏又该如何抵挡呢?”

吴广在上车前,侧首望向东南方。

那里,是楚国的方向。

……

在吴广回到关中进行军事部署,稳定内政,开启科技树提高国力的时候。

项梁率军回到了楚地。

他的归来,让原本还算平静的楚地瞬间波涛汹涌起来。

渑池之会的内容在项氏的通告下传遍楚地各郡。

无数楚人为之震惊。

其中最受震动的人,当属楚怀王熊心。

这位名义上的楚王在国都盱台听到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便在手下众臣面前愣住了。

“项梁当了楚王,那不谷算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