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4章 :螳臂当车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天下之名山大川,最为著名的是五岳与四渎。

四渎者,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

眼前这条隔开了唐楚两军的浩荡大河,就是四渎之一的淮水。

楚怀王站在南岸,望着淮水对面的大群人影,以及那风中飘荡的赤色旗帜,脸色阴沉的像是能挤出水来。

“子干,你说的没错,这刘邦早就和唐国在私下勾结,否则唐军不会来的这么快。他们这才几日时间就打到了淮水,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啊!”

楚怀王的声音没有底气。

眼前的淮水是一条很好的阻敌防线,其水势虽不如夏季湍急浩大,但宽阔的水面还是能阻挡住唐军的步伐。

如果楚军在南岸安排上一两万人,将几个重要渡口掌握在手中,再日夜不停的派人沿河巡视,就能确保无患。哪怕对面来个五六万人,他们也能守住。

唐军想渡淮水,楚军发现后就可以来一个半渡而击,稳守此条防线,将唐军死死挡在淮北。

可问题是楚军的兵力不够。

楚怀王从广陵带来了两千人,羽婴带回来的残兵则是三千左右,加上原本盱台附近的守卒,总共只有六千。

而且这六千人有一半是刚从兵变中逃出来的残军,士气低沉,战心不稳。剩下的也是才征召不久新卒,训练程度有限,他们想要守住这条天险有些困难。

糜干苦涩道:“大王,吾等现在只有尽力守住淮水,然后等待后方征兵前来支援。”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

但楚怀王也知道他们现在除了死守之外,确实没有什么办法。

实力对比在这里,谁来也无用。

“若是刘季那竖子没有背叛不谷,不谷手中有两三万兵力,就算唐国来攻,我楚国也可以稳守淮水,哪会像今日这般心中忐忑。”

“都是刘季,老竖子该死!当初就该死在南边永远不回来的!”

“老竖子祸我楚国,最后渡淮水时淹死在这里!”

楚怀王在岸边大骂诅咒,仿佛回到了他当初给人放牛时的粗鄙模样,最后还对着淮水对面狠狠吐了口唾沫。

发泄完心中情绪,楚怀王恢复理智后,带着糜干等亲信巡视淮水防线,将手中捉襟见肘的兵力布置在几个重要的渡河地点,希望能撑得久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里,唐军从附近乡里收集船只,同时伐木制造船筏,积累渡淮的工具。

淮水两岸陷入难得的平静中。

直到一天清晨,红日刚从地平线冒出了半个脑袋。

淮水河面上飘荡着一层淡淡的白雾。

北岸的唐营里钻出无数人影,在岸边列阵以待。

吴广站在后方的土台上,挥剑斜指远处晨曦照耀下的淮水,发下了进攻号令。

“渡淮!”

唐王一声令下,军士们将早已准备就绪的船筏推入淮水中,然后一个接一个跳了上去。

“樊哙,拿下这先上岸的功劳,不要给我丰沛乡党丢脸!”

刘邦大声叫嚷着。

他投入唐国,被任为太尉,封汉侯,现在又得唐王赐字,受到的恩宠远超群臣。

刘邦心里感激,就请命拿下了这次渡淮先攻的机会,要带着手下儿郎给唐王打出一场胜仗来。

“汉侯放心,看我樊哙立功就是。”

樊哙跳上一艘船,舞了舞手里的铁戟,叫道:“二三子,上船!”

片刻之后,上百艘船筏离岸,在船上兵士的用力划动下直奔对岸的楚军防线。

冬日的水面被雾气笼罩,这会对唐军的渡河造成一些影响,让他们不容易判断方向,可同样也能为这次的行动提供掩护。

再加上前几天时间里,唐军闷着脑袋收集船筏,没有弄出什么动静,导致南岸的楚军颇有些松懈。

他们知道唐军会渡淮水,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从哪个方向渡淮水,这一来就失去了先机。

直到十多艘船只从雾气中冲出,逼近南岸十多米时才被岸上的楚军发现。

“敌袭!”

“唐军渡淮了!”

尖厉的喊叫拉开了这场渡淮之战的序幕。

岸上驻扎的楚卒们从营地中惊起,纷纷拿起武器赶往岸边。

离得近的,还能操起弓弩,对着离南岸越来越近的唐军船只射上两箭。

离得远的,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船只靠岸,上面的唐军甲士一个接一个踏上南岸之地。

樊哙高大的身躯跃上岸边泥地,见迎面奔来一队楚卒想要围杀自己。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狞笑。

“吾乃沛县樊哙,挡我者死!”

咆哮声在耳边震荡。

樊哙上前,先用手中铁戟格开戳过来的长矛,一个前冲逼近,然后猛然挥戟,就重重的砍在了那持矛楚卒的脸上,当场扎了个大窟窿。

周围几个楚卒叫喊着扑来,可樊哙身后的短兵也围了上来,一齐动手,扑向这些楚卒。

在他们身后,越来越多的船只穿过淮水薄雾,靠在南岸的泥地上,船上的士卒们蜂拥登岸,加入不远处的战团。

这是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渡淮之战。

楚军兵力不足,又需要分开防守几个重要渡口,导致每处防守地的人数都不多。需要在发现险情后通告快马传信,才能得到他处守军的支援。

而唐军不仅人数占据优势,更拥有战场的主动权。

不动则已,一动便是铺天盖地之势。

再加上樊哙等猛将率兵先冲,唐军只是一轮进攻,就已经在楚怀王率领的援军赶到前击破了此处渡口的守军,建立了稳固的岸上阵地。

接下来他们不需要胡乱出击,只需守住阵地,等待船只来往,将北岸的大军运送过来就是。

楚怀王立在一辆战车上,愣愣的看着数百米外的河岸,那里登岸的唐军人数越来越多,楚国守军已经被杀散了。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这点兵力是挡不住唐军的。

但在楚怀王的设想中,这场战斗应该是唐军几次渡淮水进攻,被他奋力打退,杀得唐军死伤惨重。最终楚军因为兵力劣势,不得已选择撤退。

哪知道现实是楚军的淮水防线一个照面就被打了下来,在唐军的攻势面前连一丝抵抗能力都没有。

“螳臂当车。”

楚怀王牙齿里蹦出一个词来。

这是他之前听一个学黄老的人说的,当时觉得很有道理,就记了下来。

现在的局面就像极了这个词语的形容。

唐军是那辆滚滚驶来的大车,而他楚怀王却是那个在车轮前挥舞着手臂的螳螂。

螳臂岂能当车乎?

“大王,唐人登岸了,吾等阻挡不住!还请大王撤离,末将护送大王离去!”

羽婴急促的叫喊。

糜干也跟着催促道:“大王,渡河的唐军现在正守着河岸,等待对面的大军过来,没有前来攻打吾等,这是最好的逃走机会啊。若是等到他们人来的多了,吾等恐怕就撤不了了!”

楚怀王回头,看了眼羽婴和糜干焦急的脸色,又望向身后畏畏缩缩的兵卒。

他叹了声,低语道:“撤吧,撤吧。”

一声令下,众人皆如释重负,露出轻松之色。

而楚怀王说出这句话后,就像是抽干了全身的力气,面上死灰一片。

淮水防线被唐军突破。

接下来从盱台到广陵之间,再无险要之地可守。

只需数日时间,唐军就可以杀到广陵城下。

“不谷的楚国,要完了吗?”

楚怀王抬头,看着远处那冉冉升起的朝阳。

阳光落在他的身上,只有一片冰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