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4章 :吴王四军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燕地范围内的边郡总共有五个。

其中右北平、辽西、辽东因距离太远尚未被吴广收入囊中,眼前归附他的戍卒主要来自上谷和渔阳两郡,数量加起来有五千多人。

吴广着一身戎装,在吴冲、毋死、臧荼等人的簇拥下走到阵前。

“吾等恭迎吴王!”

阿牛一声喊,手下人跟着高呼。

五千多戍卒被影响,一个个跟着山呼相拜。

尊卑之序不可乱。

这些仪式能让首领更容易在军队中建立威信。

吴广对着众人点头,示意无需多礼。

同时他也在打量着眼前的这支军队。

这些戍卒的年龄大部分在二十到三十左右,都是青壮有力之辈。原因很简单,秦的戍役规定一个男子只需要服役一次,一次时间一年。

所以戍卒大多是正在役期的年轻人,岁数大一些的早就服过了戍役,不用再来边疆受苦。

也有部分人年龄稍大,他们是因罪刑或犯禁而被谪迁到边疆。这些人的戍期很长,甚至有达终生者。相比普通服役的戍卒,这些被贬谪戍边的人对吴广是最为感激的。

吴广有意在定下尊卑后对他们示以亲近,便像身前的一群戍卒问道:“尔等今日归附我麾下,有何想法?”

众人受宠若惊。

只是他们大多数出身底层小民,平日里几个人围在一起吹牛十分厉害,但真被身份尊贵的上位者问话,大多唯唯而不敢言。

有人小声道:“我……我想回家。”

吴广颔首,这是预料中的问答。

他看着身前的众多戍卒,正要做出一番承诺,以收人心。

就在此时,戍卒中有人大声开口:“吴王大恩,救我等脱离戍边之苦,吾等现在想要的就是跟着吴王,一起诛灭暴秦。”

吴广转头看去,见说话者是个三十左右的男子,中等身材,皮肤微黑,看上去经历了许多风霜,一双眼睛很是明亮。

他的回答让吴广来了兴趣,问道:“愿随我诛灭暴秦,不想着先回家?”

“回吴王,秦皇帝残暴,大修陵寝、宫殿,滥使天下民力,以严刑罪责黔首,让吾等苦不胜苦。如果不灭暴秦,就算大家都回了家又能如何?等以后暴秦重新统治了天下,吾等还是会被抓去修路、戍边,甚至过得比现在还要苦。不仅是吾等,吾等的子子孙孙也将过这种苦日子。”

“唯有跟着吴王诛灭暴秦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灭了秦,吾等回家后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为长远计,为子孙计,吾等这些戍卒最应该做的就是跟随吴王,共诛暴秦。我卢陵不愿回家,只愿为吴王效死!”

卢陵一番话语说得铿锵有力,周围戍卒听得目瞪口呆。

吴广也没想到戍卒中会站出一个能说会道之人,他侧首看向阿牛。

托?

阿牛神色迷茫,他没有安排啊。

吴广若有所思,转向卢陵赞赏道:“说得不错,确实只有消灭了暴秦,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否则暴秦仍在,一切都是空谈。”

说着,他又看向众戍卒:“尔等以为如何?”

卢陵带头,戍卒中不乏机灵者,跟着一起道:“吾等愿随吴王诛灭暴秦。”

有人带动,其余戍卒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在这种场面下也只能从众,纷纷向吴广宣誓效忠。

收服五千边军的过程比吴广想的要顺利的多。

戍卒们主动宣誓跟着吴广灭秦,可比强迫他们要好得多。

“那个叫卢陵的戍卒谈吐见识颇为不凡,是个有眼色的人。你且关注一二,如果没有问题那就进行任用。”

吴广离去前在私下向阿牛吩咐了一句。

而在戍卒一边,众人皆惊讶的打量着卢陵:“你这小子平日不是嘴臭的很,怎得今天如此会说话了?”

“哼哼,什么叫会说话?那是我真心实意的想法好不好!”

卢陵高傲的抬起下巴。

卢敖那老头私下里和侯生诽谤秦始皇,导致皇帝坑杀诸生,连累他也遭了罪。有此前车之鉴,对于如何与上位者说话,卢陵有自己的想法。

一些话心里可以想,但万万不能说出来,嘴里说出来的话,那得是上位者爱听的才行。

……

边军的归附,加上吴广在燕地的征兵,让他手下军队数量大为膨胀。

秦军即将东出,吴广就抓住这最后的时间,对手下军队进行了一番梳理安排。

首先是司马卬和岳成统领的虎贲军,他二人原本的职务是左、右司马,各领三千精兵。

经过燕地的攻伐后,两人带兵的本领长了不少。

吴广给二人各增益兵卒两千,两人合计便是万人,都是从诸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锐卒,号称虎贲。

这万人是吴广军的核心力量,由他直接统辖。

在虎贲外,吴广又将燕、赵各郡县收服的关中秦卒单独组建了一军。

这些秦军或是主动投降,或是被俘而降,在经过阿牛的一番宣扬教育后,向他吴广宣誓效忠,愿意跟随反秦。

吴广将其中的老弱伤病裁撤掉,保留下来五千人,组建出一支关中军。

这五千关中军的将领,吴广略微思索后,选择了臧荼。

臧荼原本是广阳郡尉手下的都尉,本就有带兵的本领,指挥五千人没有什么问题。

他曾是秦将,相比其他仇视关中秦人的将领来带领这支关中军,无疑更加合适,不会出现将领和兵卒敌视的矛盾。

另一方面,臧荼能指挥这支关中军。但他本身是燕人,同时还曾经献蓟城投降,这些因素让他不会受到手下关中秦人的真心拥戴,可以形成一种制约。

“这支关中军战斗力不弱,同时他们也是我对秦人打出的一个招牌。”

关中军后,吴广将刚刚归附的五千余边军也另立出来,由燕人剧武率领。

之前剧武跟随张婴攻略渔阳,在蒯彻说得边军投降后,就是由他暂时接掌边军南下蓟城。

这位剧氏子弟将门出身,通晓兵道,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后,吴广就进行了大用,任其为将。

虎贲军、关中军、边军。

这三者外,吴广既然攻下燕地,当然要组建出一支当地特色的军队。

渔阳鼙鼓动地来,北疆之地骑兵最盛。

汉光武帝占据燕地,招募上谷、渔阳突骑,横行天下,攻必克,战必胜,威名震于四海。

秦末这两郡的开发程度不如后世,可与同时期的内地诸郡对比,骑兵质量依旧属于顶尖。

吴广在上谷、渔阳两地招募了三千骑兵,号为幽州突骑。

其统兵将领为韩广。

他是上谷人,跟随葛婴拿下上谷郡,立下的功劳很大,后来又在招募骑兵中出了不少力,吴广肯定要对其进行褒升,让他来统领这支骑兵能够发挥出很大的战斗力。

不过为了进行制约,吴广让阿牛安插了不少手下进去,在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同时,也能帮助他更好的掌控军队。

到这里,吴广手下四支精锐部队基本成型。

虎贲军万人,由司马卬、岳成统率。

关中军五千,臧荼统领。

边军五千,剧武统领。

幽州突骑三千,韩广统领。

这四军加起来有两万三千人,是吴广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

除此外就是七、八万的杂兵、辅卒以及各地守军,由葛婴、张婴等将领来率领。

精锐加上这些杂兵,就是吴广麾下的十万大军。

另外还有李良、张耳、陈馀那边带出去的偏师并未统计在内,如果数量一相加,人数还是不少的。

“有此十万大军,我也可以来争一争这天下了!”

吴广意气风发,对于西边的秦军,心中没了多少惧意。

他已可以从容面对。

……

与此同时,恒山方向的李良部,此时正顿兵于井陉关外。

恒山郡陷落的时候,井陉关的守关都尉就收到了警报,他立刻闭关自守,借着井陉天险阻挡叛军西向的步伐。

得知前来攻关的叛军将领是昔日的巨鹿郡尉李良时,井陉都尉心生一计。

他派人送给了李良一封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