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7章 :未雨绸缪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陈胜发妻在蕲县以簪自尽,为陈胜和他建立的楚国殉葬。

来到河北的陈胜家眷,除了其纳下的几个美人,只有一个双亲皆亡的孤女。

陈胜昔日曾有过儿子,但因疫病夭折,留在世上的血脉只有眼前的小小菱儿。

“从今日起,你叫我叔父便是。这河北就是你的家,以后在这里勿要拘谨。”

吴广将小女孩叫到身前,摸着她的脑袋,温声安抚。

或是经历变故后有了成长,也或是提前受过邓说的教诲。

菱儿顺从的叫了声:“叔父。”

这清脆的声音,以及隐约带着陈胜模样的五官,让吴广想到了那位与他共倡首义的英雄。

阿胜。

吴广轻叹了一声。

陈胜的性格或许有各种缺陷,可他几乎没有负过吴广。

在将要被秦军覆亡的最后时刻,陈胜把自己的家眷和一些楚国朝臣托付给吴广。

不仅是托付血脉,更是将其创立的整个楚国法统给了吴广。

这份信任和嘱托,吴广心中自有思绪起伏。

邓说见到吴广对菱儿温声抚慰,伸手抹了抹眼角的泪。

“吴王,此番北上的兵马由我率领,诸位朝臣和其他事项则由左徒负责,随从者有……”

邓说将此番北上的几位重要人员,以及途中的表现都说了出来。

吴广微微颔首。

有两人引起了他的注意,等后面会再见一见。

向邓说与菱儿嘱咐了几句,又见过陈胜所纳的几个哭哭啼啼的妻妾后,吴广这才转身离去。

陈胜托付的妻女,他会好好抚养。

把她们安置于邯郸,使其一生无衣食之忧,这样也不算负了陈胜的嘱托。

等出了府门,随侍的吴冲低声道:“叔父,可要回府了?”

吴冲眼神有些激动,这一次被邓说护送北上的可不只是陈胜妻女和楚国朝臣,还有吴伯夫妻。

自从听闻陈胜战死后,吴冲就对父母十分担忧。特别是忧心母亲的安危,他日夜辗转难眠,现在好不容易回到邯郸,自是迫不及待的想去见一面父母。

吴广理解他的心情,道:“你先回去吧,我将去郡府处理一些事项,待到晚间再回。”

吴广抵达邯郸后先见陈胜亲眷,这是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也是在安抚吕臣、张黡以及邓说等北上将领的心,属于必要之举,并非私事。

当今天下纷乱尚未平息,他要抓紧一切时间处理政务,轻易不能拖延,这同样是在给手下诸将做表率。

所谓上行下效,若是吴广这个君主都将私事放到公事前,那手下臣子还不都是有样学样。

先公后私,当由君主始。

至于回家可以稍微推迟些。

吴冲听到此语,脸上急迫的表情收了收,他肃然道:“冲今为君上短兵将领,自当护卫随侍,安能弃主而归。刚才是冲鲁莽乱言,还请君上责罚。”

说着,吴冲当着他人之面行礼请罪。

吴广略一惊愕,看向吴冲的眼神里多了些欣慰。

从称呼改变,再到当众请罪,说明他这个侄儿确实成长了不少。

吴广让吴冲起身,笑着宽慰:“子忧父母,乃人之常情,此事称不上什么罪过。不过你能明悟公私之别,算是多有长进,日后更当勉励才是。”

吴冲郑重道:“君上放心,冲定不负君上期待,努力上进。”

吴广见侄儿面色坚毅,话语比以前成熟多了。再加上这两年来饮食多有肉类,身材开始变得健壮,颇有男子气概,不由在心中赞叹一声。

“吾家良驹将长成矣。”

吴广已在心中盘算,等到明年吴冲满了十八岁后,就可以派出去让他独立做事。

这种血缘关系极近,还被自己带在身边培养过一段时间的吴氏子弟,将成为吴广最值得信赖的臂助。

勉励完侄儿后,吴广又前往邯郸郡府,召集手下诸人处理一些急切的政务。

首要之事当然还是辽东三郡的归附,涉及到如此大一片土地,该如何处理臣子们可不敢决定,都需吴广亲自处理。

“辽东三郡新附,其原本的秦守吏熟悉当地情形,不宜随意更换,以免引起骚动。愿意留任三郡者皆以其原职留任。欲归内地者则许之,尔等再甄选吏员前去赴任。”

“至于当地边军守卒,先从燕地募一部分兵卒前去更换,余者在后续两年慢慢轮换,另让广阳郡的徐晖、张婴调拨一部分物资前往辽东,安抚当地人心。”

吴广对于新附的辽东三郡做出安排,一切还是以稳定为主。

别看这三郡地广人稀,气候严寒,称不上什么好地,但其战略位置很重要,除了可以从东边威胁广阳郡外,更是诸夏抵抗胡夷的前线。

东拒獩貊、朝鲜,北挡东胡。

若无这三郡分隔,东北的蛮夷野人将一路杀到富饶的蓟城。

这也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要将长城筑到辽东,秦二世登基后也要巡游辽东的原因。只有北疆安定,方可护佑华夏无忧。

既然收了辽东三郡,吴广便顺势询问了一下长城以北的情况。

他在占领燕地后,曾让曹季想办法探查塞外各部的情况。

“从塞外传来的消息,说是匈奴的老单于死了,是被其子冒顿射杀。”

坐镇邯郸负责各地情报的曹季,送上一则引起吴广重视的情报。

这让吴广的脸色一下变得凝重起来。

冒顿。

这个名字他很有印象,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的人在没有注音的情况下,百分百会读错。

读错别人的名字后,记忆想不深刻都不行。

更别说冒顿可不是个小角色,其事迹惊人,在汉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围刘邦于白登,写信求偶于吕后。

汉家朝廷献女和亲,就是从此开始。

这个时代,不管是谁统一了诸夏大地,冒顿率领的匈奴都将是一个大敌。

对于占据诸夏北疆的吴广来说,两方为敌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既然知晓冒顿的情况,吴广不介意在其还没有成事前,先出手阻挠一番。

“冒顿弑父,心思残忍。日后若统一草原,定会南下对我诸夏之土形成威胁,当先扼之才是。”

吴广当着众人之面,脸色严肃的开口。

舒欣听得愕然,道:“君上,可是来自塞外的消息说,当今草原诸部的胡夷中最为强盛者乃是东胡。冒顿此人虽然弑父得位,自号匈奴单于。可匈奴势力尚弱,在东胡面前抬不起头。就算草原混一,那也应是东胡为首才是。”

陈平是魏人,不明塞外情形,暂时闭口不言。

蒯彻则瞥了一眼李左车,道:“臣居燕地,对匈奴有所听闻。此乃胡人之一部,昔日侵袭赵国,被武安君以计破之,杀其人马十余万,元气大损。后来好不容易恢复一些,又遇秦皇遣蒙恬北伐,将其大破逐走。这些年来虽偶有袭边,但算不上什么草原大势力。而胡夷又无礼义廉耻可言,弑父篡位乃是寻常,君上如此看重冒顿,是否严重了一些?”

李左车听到自家大父的名号,略一犹豫,也对吴广禀报道:“今暴秦当前,君上之敌在于塞内。而塞外胡夷来去如风,向来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君上若欲扼此冒顿,恐有些乏力。”

蒯彻、李左车为燕赵之人,对于匈奴有所了解,他们不明白吴广为什么要重视这个昔日曾被诸夏大破两次,而且实力还不如东胡的草原部落。

匈奴可能会侵扰边疆,但完全不至于形成大患。

他们觉得还是要将注意力放到秦国和塞内诸侯的身上,塞外有长城防御便够了。

吴广颔首。

以他现在所处形势,有强秦当前,肯定是无力出兵草原的。

可有些事情,不一定需要出兵才能解决。

吴广望向一直闭口不言的陈平,笑道:“陈生可有良策?”

陈平略一犹豫,道:“臣乃魏人,不知匈奴虚实。但从诸君所言来看,此匈奴在草原上实力尚不如东胡。君上若只虑其首领冒顿,不如遣使向东胡之王悬赏冒顿首级,以金玉玩饰相买。如此君上不用出一兵一卒,便可得冒顿之首。”

吴广眼前一亮。

此计不错啊。

当年张仪用六百里地诈骗楚国,楚怀王为了还没到手的好处都能和齐国绝交,被骗的团团转。

胡人向来贪婪好利,比楚怀王贪心多了,以利诱之绝对能成功。

现在东胡强而匈奴弱,若能花钱贿赂东胡王,使其对匈奴抢先动手,不说真能弄死冒顿,但只要把匈奴重创,都可以为吴广解决一个潜在的大敌。

不用出兵,只需花钱。

对拥有九郡之地的吴广来说,能花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情。

以草原和诸夏的经济对比,他随便从一个县城的府库掏点草原没有的东西出来,都能让东胡王心甘情愿的办这事。

“陈生之策,乃驱虎吞狼也,甚为不错。尔等觉得如何?”

吴广拊掌赞了一声,又询问手下众人。

听闻不用派兵出征,将力量浪费于塞外,舒欣、李左车等人皆点头表示赞同。

蒯彻嘴里跟着叫好,可那双眼睛却紧紧盯着陈平。

长得浓眉大眼,没想到也是个善用阴谋诡计之徒。

初见时就有所察觉,现在一看,果然是来抢饭碗的。陈平的能力和他蒯彻有些重合了,带来的威胁比李左车还要大。

陈平则侧首,对蒯彻微微一笑,报以明面上的礼貌。

二人的对视,被李左车看在眼里,嘴角浮现些许戏谑。

他李左车强的是军略征战,和这两个喜欢搞阴谋的谋士不是一个赛道,不管如何竞争都影响不到他。

对于属下的关系变化,吴广略有察觉,不过没怎么放在心上。

有竞争,人才会上进,才会想要寻求进步。

只要手下人不互相诋毁算计,他不会管这些事情。

今日陈平提出的驱虎吞狼之策甚为合他胃口,见无人反对,吴广便正式定下此事。并交给曹季去负责,给那位历史上的草原雄主一个惊喜。

远在草原的冒顿单于,想破天也想不到,千里之外竟有一人已瞄上了他。

而这事对吴广来说其实很重要。

匈奴和东胡打成一片,塞外诸部混战,吴广的后方就能稍微安稳一些,不用再分心去顾虑北疆的事情,能将所有的精力和心思全放到覆秦和诸夏争霸上。

从辽东三郡的安排,再到干涉塞外之事,等到这些政务处理完毕后,天色也开始昏沉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