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74章 :朝堂争端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迁都?

皇帝一言出口,除了蒯彻、陈平等有所预料的人,其余大多面露惊色。

特别是那些出身燕赵的臣子。

“陛下,邯郸之地,古来形胜。其西靠太行可绝敌患,北能控扼燕地,往南可入中原,东可眺望齐鲁,故昔日赵国迁都于此,乃国都之上佳选择。陛下不可听人胡言,弃邯郸而迁都于他处!”

许多人张口反对,大谈邯郸的好处。

司马卬这位赵系的代表人物,同样没有干坐。

他高声道:“陛下举义,北取燕赵,于邯郸为王,在此大破秦军而席卷天下,燕赵子弟出力甚众,河北乃是陛下之根本,不可轻易弃之啊。”

唐国的都城在邯郸,那这里肯定会成为天下发展最好的地方,光是国民待遇都要高人一筹,赵人哪能轻易接受迁都。

赵人不想迁都,其他地方的人想啊。

邯郸在河北,气候水土、饮食风俗与南边大为不同。

河南出身的臣子,特别是那些来自江淮的楚人就有许多不是很适应这里,现在听到皇帝想要迁都,立刻就来了精神。

“陛下虽在河北壮大,可举义在泗水,又是陈地出身,实则根基在于荆楚。昔日楚地为项氏所窃,故我大唐不得已定都在河北,今项氏已灭,天下大定,陛下自当迁都于陈啊!”

阿牛这个文宣将军率先开口。

葛婴跟着嚷了起来:“就是就是,这大唐的天下又岂只是你们河北人打下的?咱楚人才是元从!昔日楚国定都在陈县,义帝举事也定都在那里,就连项梁那老贼也以陈县为都,可见咱楚地的陈县才是好地方!我看就该把这个国都迁回陈县才是!”

紧接着,岳成、罗云、邓说、伍徐、张黡、陈泽等人接连附和,声势浩大,毫不输于河北系。

就连丞相吕青和舒欣两人也都有所意动,不过他们地位较高,心态比较稳,没有贸然开口。

若换到其他事情上,司马卬、韩忠、剧武等人可能会因为楚人势大的缘故选择退让,但国都之事乃是天大的利益,他们河北人要是放弃那可就亏大了,故而当场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邯郸好!”

“陈县好!”

“不能迁都!”

“就该迁走!”

殿中多有武将在,他们这些人的情绪上头后,很快就控制不住音量,当面叫嚷起来,一个个争的面红耳赤、口水乱喷。

甚至还有人下意识的摸向腰间,幸好是入殿前就解了剑,否则保不齐闹出什么事来。

饶是如此,整个殿中还是被各种叫骂声充斥,甚至有人骂着骂着搞起了地域攻击。

“毫无规矩,无礼至极!无礼至极啊!”

叔孙通站在殿尾,看的摇头不已,寻思着该想办法劝皇帝好好定一定这上朝的礼仪规矩了。

别说是他了,就连帝榻上的吴广也是眉头直皱。

让你们好好议个事,咋就吵成了这样?

这是一点都不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啊。

这场景以前也出现过,可那会儿吴广还没称帝,忍忍就过去了。

现在当了皇帝,还要看你们对喷吵架是吧?

“肃静。”

吴广大声说了一句。

没人理他。

啪!

皇帝重重一拍案几,用力之大,差点把上面的玉玺给崩了下去。

巨大的声音将争吵的众人吓了一跳。

他们寻声望去,见到皇帝正冷冷的看着,这才回过神来。

糟了,吵着吵着就把皇帝给忘了。

“臣等万死,还请陛下恕罪。”

阿牛、葛婴、司马卬、韩忠等刚才叫嚷的群臣连忙俯身告罪。

吴广这才点点头,冷声道:“诸君现在都是列侯公卿,有所身份,在这朝堂上怎能如此做事?吵成那样,有何用处。朕不希望再看到刚才那般景象了。”

受到皇帝警告,刚才吵架的臣子再度告罪请饶。

旁边的陈平、张耳、陈馀、司马欣等人看的暗笑,刚才可真是看了场好戏啊。

经此一事后,殿中变得清净不少。

吴广扫了群臣一眼,落到了蒯彻的身上。

他刚才看的清楚,这位燕地出身的臣子并没有参与刚才的那场混战。

“蒯卿认为邯郸可为天下之都乎?”

随着皇帝发问,众人的目光也都落到蒯彻身上。

司马卬、剧武、韩忠等人一脸希冀的望着蒯彻。

燕人赵人素来不睦,昔日唐国定都时,他们还为此有过争执。可现在面对迁都到河南的建议,还是要联起手来一同反对。

蒯彻被皇帝一问,也是愣了下。

不过他看着皇帝的神色就明白了过来。

蒯彻略一思索,道:“邯郸为昔日赵都,乃河北之中枢,据此城可控扼燕赵之地,同时背靠太行能御西方来敌,此昔日赵国能屡却强秦之故。然正因这太行之阻加上大河横隔,使得邯郸想要连通关中,就颇为不便,同时想要前往南方楚地也要隔着大河与韩魏两国,来往交通殊为不便,确实不宜为大唐之国都。”

众燕赵之臣脸色骤变。

好个蒯彻,竟然背叛了他们燕赵人的利益。

“素闻范阳侯心肠极多,不能依靠,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若是武安侯在这里,定会为吾等河北之人据理力争。”

有赵人心中叹息李左车不在,让他们在此事上少了一个大将。

不过仔细想想,蒯彻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邯郸距离关中有些远了,特别是西南边的巴蜀,政令传达十分困难,有着很强的滞后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

“范阳侯说得对!还是咱们陈县离关中不远,往西走南阳便可从武关入秦地,如此就可轻易控制关中,此乃大利!陛下,就该迁都咱们陈县啊!”

葛婴等人立马叫出了声。

蒯彻则瞥了他们一眼,又摇头道:“臣认为陈县亦不可,彼处在韩、魏以南,虽可离关中方便,但对于大河以北的燕赵就显得控扼无力,若想将政令传到辽东,更是遥远,亦不可为大国之都。”

刚才还为蒯彻叫好的众楚臣脸色一滞。

葛婴没好气的嘟囔着:“你这家伙到底在帮谁啊。”

眼见蒯彻接连否定了邯郸和陈县。

立刻有人双眼发亮。

李良站出来道:“昔日荀卿入秦,言关中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而秦国占据关中,一举而吞天下,此乃上佳之地。我大唐不如直接迁都关中,陛下据咸阳而称至尊。彼处正有秦皇所建之宫室殿宇,为天下之最,正可配皇帝之尊啊。”

咸阳!

此时司马欣、董翳等秦系诸将也都出面相劝。

他们毕竟是关中人,心里肯定想皇帝迁都到他们的家乡。

咸阳是天下第一大城,未经历史上的那把大火,富饶而壮丽,确实有成为大国之都的潜力。

吴广听得点了点头,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咸阳这个大秦帝都上。

不过李良的话一出口,又引得关东群臣摇头。

“不可不可,吾等可不想入关!”

“秦以关中而吞天下,但同样以关中而失天下,非善地也。”

“关中离燕地辽东同样遥远,而且这一来离齐地也远了,不可为都。”

“然也,昔日秦始皇多次出关东巡,正是因关中控扼东方乏力,有此前车之鉴,岂可将都城迁到彼处。”

不管是燕赵、还是楚地的臣子都出口反对了。

因秦之故,关中与关东之民矛盾颇深,关东人可不想将都城迁到关中去。

之前是燕赵和楚人对喷,如今又变成了关东群臣反对入关。

眼看气氛再度激烈。

一直没吭声的陈平,突然开口:“既然诸君不愿定都邯郸、陈县,又不欲迁入关中,那不如定都天下之中,如此北可控燕赵辽东,南能扼韩魏荆楚,西能近关中巴蜀,东可毗邻齐地。如此则天子居中而掌四方也!”

群臣向陈平望来。

葛婴挠头道:“天下之中?这是哪里。”

陈平淡淡一笑。

“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