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76章 :两王惊怒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唐国将要迁都了!

皇帝诏令正式发出,公告于天下。

除去一些有见识的智者外,余众皆大为惊讶。

其中尤以邯郸之民最为激动。

“怎么就要迁都了,难道咱们邯郸不配做都城吗?”

“皇帝能成今日大事,多亏我河北子弟为其浴血奋战,怎么刚定天下就要将都城迁走了?朝中的司马将军难道就不反对的吗?”

“听人说咱河北的将军都是反对了的,最开始是那些楚人提议要迁都到陈县去,然后又有秦人说要迁到咸阳,最后被司马将军等人据理力争这才改到了洛阳。”

“原来如此,相比陈县和咸阳,这洛阳的位置还算不错,离咱们邯郸也不远,倒是能够接受。”

“管他的,皇帝这次迁都还下诏要为咱邯郸之民免税一年。之前吾儿曾被征去为大军转输粮秣,赐免租税两年,现在皇帝迁都又给免了一年的租税,这岂不就是三年都不用缴纳租税,我觉的不错!皇帝给的够多了!”

这一次的迁都,邯郸人多有不满,不过皇帝的免税政策平息了一部分舆论。

对下层黔首来说,减免租税是实实在在的优惠,能为他们减轻家庭的负担,这让许多人在感叹之余,对迁都的决定并不是很反对。

最为不满的大概就是邯郸当地的大族了,一旦国都迁移,他们就会失去帝都居民的身份,利益损失是极大的。和这比起来,减免一年的租税连屁都算不上。

可现在下层被皇帝抛出的利益安抚,上层的公卿贵族在迁都之事上达成了一致,这些邯郸大族的意见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迁都的事情很快进入了流程。

吴广先派左丞相舒欣前往洛阳,查看当地的具体情况。

洛阳王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

姬周灭商后,为了方便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区域,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作为周之东都,以成周八师戍卫,控扼东方。

到犬戎之祸时,周平王东迁洛阳,存续了五百余年。一直到五十年前秦王灭周,才终结了洛阳天子之都的地位。

正因为洛阳是周天子所居的缘故,这几百年里天下就算打得再乱,洛阳也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战火波及。就连秦国灭周也是轻易夺取,没有在彼处进行屠杀和摧残,这让洛阳王城保存的很不错。

舒欣传回来的消息就是洛阳可居。

其宫室虽然比不上咸阳的壮丽繁华,但该有的东西都有,很多都是现成的,只需后续修葺和扩建一下,就可适配天子的地位。

“洛阳既可居,整饬之后,下月正式迁都。”

吴广深知迁都这种事在立国之初最好快速完成,拖得越久越容易出问题,当即定下了具体的日期。

历史上刘邦是在决定迁都的时候,便“是日驾,入都关中”,做的那叫一个果断。

唐国的摊子要稍微大一些,也没有外在的危险,不用表现的那么急迫,一个月应该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整个唐国朝廷就以迁都为中心忙碌起来。

一批官吏和工师先行前往洛阳进行各官署机构的规划,同时邯郸城内的府库物资也逐步进行转移。

洛阳方面,得知大唐皇帝将要迁都于此的消息,当地人欣喜若狂,特别是那些洛阳的豪门大族更是嗅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咱洛阳好啊,周定都于洛阳得享八百年天下,秦定都咸阳则二世而亡。可见洛阳才是真正的天子之都,皇帝真是好眼光!”

“皇帝迁都需要什么,吾等皆全力献纳,为天子效忠!”

洛阳当地的豪杰父老、大族尊者,尽数主动加入进来,出人出力,为唐国迁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希冀能够得到皇帝或者是唐国高官的赏识,为自己和家族博一个光明的未来。

邯郸人忧虑愤懑。

洛阳人欣喜若狂。

而在洛阳南边,仅相距几百里的韩国,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中下层的韩国人一时间意识不到皇帝迁都洛阳代表了什么。

甚至一些商贾还为此感到高兴,觉得唐都就在隔壁,那肯定会带动三川、颍川两地的经济发展,让他们的生意做到更好一些。

新郑城的韩王宫。

韩王成脸色难看,对召入宫中的张良和公孙信大倒苦水。

“洛阳离新郑不过三四百里,车骑来往一两日就可抵达,就算是步行也用不到十天。皇帝离得这么近,孤在韩国做点什么事情,他即刻就能知晓。若是要对我韩国不利,其羽林军一动,几天之内就能打到新郑来,这让孤如何能够安寝啊。”

韩王成说着还打了个冷颤。

唐都在邯郸,有着北边的三川郡和大河作为阻隔,两地来往并不是很方便。

天高皇帝远,他就可以在韩国体会到真正做王的感觉。

一言九鼎,十分霸气。

可要是皇帝搬到洛阳来,隔壁突然间多了个领导,他说话做事就得小心翼翼了,堂堂韩王从此得夹着尾巴做人,心里哪能舒服的起来。

听到韩王成为这事担忧,公孙信略微犹豫后,道:“大王既然担心,不如吾等练一些精卒守卫新郑……”

“不可!”

张良大惊失色,连忙阻止道:“皇帝迁都洛阳,你在这里练兵岂非要造成误会?若是因此被皇帝视为威胁,那是对我韩国不利啊。且练兵有何用处,难道挡得住唐国大军吗?此时不仅不能练兵,大王还要将除维持治安外的兵卒尽数解散,好让皇帝放心,日后才会对吾韩国宽仁。”

话到最后,张良叹息起来:“我早知邯郸不宜为都,以唐皇的见识定然会选择迁都他处,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公孙信闻言,默默低下脑袋。

他建议练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听韩王成说他忧虑的难以安寝,就想为其增加点安全感。

第二则是他听闻同名的韩信在齐地屡立大功,成为天下名将,心里不免有些忌妒,就想趁此机会增长点练兵的能力。一时没想到这事太过敏感。

韩王成知道张良说的是现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闷闷的苦着一张脸。

张良没有宽慰他,反而还神色严肃的叮嘱:“皇帝迁都洛阳后,大王要准备一份厚礼亲自前往恭贺,以示我韩国的诚意。”

听到要准备厚礼前去恭喜唐皇迁都。

韩王成想到了颍川郡被秦军、楚军肆虐后的残破模样,又想到自己府库中寥寥无几的珍宝,甚至自己的车驾连同花色的马都凑不齐。

“天下,会有孤这么穷的君王吗?”

他的脸色更苦了。

而在韩国隔壁的魏国。

魏豹也知道了皇帝将要迁都到洛阳的消息。

如果说韩王是惊惧。

那魏王就有些惊怒了。

“这吴广迁都到洛阳来,孤看他肯定是想更好的控制我魏国,可恶啊。孤都把东郡献给你了,你竟然还得寸进尺,不断欺辱孤。”

魏豹的心情很恶劣。

他对皇帝的不满主要来源于魏相栾布。

此人软硬不吃。

送他金玉珠宝,不收。

送他美女舞姬,不要。

拒绝完了,还要劈头盖脸的教训魏豹一顿,甚至还传信到邯郸告状,这让魏豹十分生气。

这事也就算了,魏豹大不了放弃拉拢就是。

最让他愤怒的其实是修建宫殿的事情。

魏豹新登王位,想要在睢阳城中修建一座富丽的王宫,好匹配自己的王者身份。

他准备下令征召大量魏人服役,并加收赋税作为资金。

但这时候栾布站了出来。

他以大战之后民生凋敝为由,强行阻止魏豹大修王宫,说至少要等到明年农忙后才可慢慢做这种事情,而且以魏国现在的情况也不宜将宫室弄得太过华丽,让魏豹暂且将就一下,多考虑黔首的负担。

魏豹很是愤怒。

“竖子欺孤!”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他当场就拔剑砍了,可栾布的背后是皇帝,这让魏豹不仅不敢向他发怒,还得强笑着点头称是。

除此外,还有许多事情魏豹和栾布一旦在看法上有了冲突,最后基本都是魏豹进行退让。

一个君王竟然向臣子妥协,这真是毫无当王的体验。

我魏豹是魏王?

还是你栾布是魏王?

魏豹心头的怨恨越发积聚,甚至转移到了皇帝的头上。

这时候吴广又宣布迁都到洛阳的消息,更加让魏豹气愤了。

“民生凋敝,不可劳师动众,那吴广为何要在此时迁都,而且听说他还要在洛阳扩建宫室!这吴广能做,我还不能做了?”

魏豹怒火澎湃。

他觉得栾布就是吴广专门派来控制他的,现在皇帝迁都到洛阳来,也是为了更好的监视自己。

“孤如此忠心他吴广,不仅一路相从,为其同秦楚两军征战,甚至还把想要的女人都送给了他。结果还被这般对待,真是伤透了孤的心!”

“世间竟有如此无情之人!”

可愤怒归愤怒,魏豹很清楚弱小的魏国绝不会是唐国的对手,他也没有任何造反叛逆的想法。

和亲信柏直进行商议后,他决定表面讨好皇帝,内里实则要想办法夺回自己在魏国的权力。

“这栾布的手伸太长了,现在就不准孤这样,不准孤那样,等到吴广正式迁都洛阳,离我魏国近了。他怕是要将孤彻底压住啊。孤得想办法将权力夺回来才是。”

“我魏豹,才是真正的魏王!”

韩、魏两国因为唐皇迁都之事各有反应。

时间眨眼即逝。

在唐国上下的全力运作下,迁都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八月十九日。

唐皇吴广带着百官群臣正式离开邯郸,迁唐都于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