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57章 :帝驾北行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魏地,砀郡,睢阳。

魏豹在屋中来回踱步,神色阴沉似水。

“唐王攻杀项氏,击灭东楚、吴芮,尽占故楚之地,又遣大军平定齐国,声威震于天下,他登临帝位乃是理所应当。”

“我本想在唐王归来时,率先奉他为帝,这样就可以得到唐王的垂青,届时再请他立我为魏王,唐王高兴下想来不会拒绝我的请求。哪知道……哪知道竟会被韩人抢先了一步!

说到此处。

魏豹脚步停了下来,转向一旁的柏直,咬牙切齿道:“韩成也太过心急了吧,怎么在半道上就拥戴唐王称帝了。这让我慢了一拍,拥帝之功,就这样被韩人抢了过去!这些该死的韩人,打仗不行,谄媚奉承倒是抢在前面,可恶,太过可恶了!”

韩王成和张良想讨好唐王,以期保全韩国社稷。

魏豹同样也想讨好唐王,达成自己的目的。

魏地联结河北与楚地,唐王除非从齐地绕道,否则他北上河北必经魏地。

魏豹计划等唐王从这里经过时,他就带着魏地各大豪族一起前去拜见,称颂唐王平定天下的功绩,并当场尊奉唐王为皇帝。

唐王登上帝位。

接下来魏豹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再向唐王讨要魏王的位置。

他之前多次明里暗里请求当魏王,可都被唐王婉拒,虽然唐王也给了他一些暗示,魏豹总觉得还是不保险,所以才想出了这个办法。

我拥立你当皇帝,你封我做魏王,这很合理吧?

魏豹为此做好了充足的计划。

可没想到他还没开始,事情就已经结束了。

韩王成与唐国群臣在陈县拥立唐王称帝,唐王接受了下来,在名义上成为了唐国的皇帝,魏豹的所有盘算都落了空。

这让他越想越气,不由抱怨起来:“还有这个唐王,真是一点都不知道谦让。韩成拥立你当皇帝,你就当皇帝?你多辞让一番,到魏地来又如何,至少也能让我表现一下啊。”

柏直见主君满腹怨言,他忙安慰道:“公子,这拥立之功虽然被韩国抢了。但公子这些日子坐镇睢阳,帮助唐军转输粮秣多有功勋苦劳,唐王看在眼中,必然不会忘记公子,这一次向他请求为魏王,定然能成。”

魏豹闻言摇了摇头:“要是真像你说的这样就好了,但以我的观察,唐王似乎不太想立我做魏王啊。他要是有这个心,早就立了,没有必要等到现在。我也是怕他不喜欢我,所以才想拥他为帝进行讨好啊,哪知被韩人坏了事。”

柏直眼珠子转了转,低语道:“小人听说韩王这次拥唐王为帝,还当众献出了三川郡为贺礼。”

“嗯,是有这事。”

魏豹点头。

唐王称帝,韩王献三川以贺,这事值得大力宣传,使者跑的比唐王车驾快多了,魏地这边也收到了消息。

魏豹讥讽道:“韩成那厮是个没骨气的东西,你说他尊唐王为帝就算了,怎得还把三川郡给送了出去,那么大一片地方啊,说送就送,真有他韩国先王向秦国献土讨饶的风范。咦,你的意思是……”

魏豹猛然明白过来,双目直勾勾的盯着柏直。

……

吴广在阳夏停留了三日。

陈县不是他理想中的国都,这一次北上,日后想要再回家乡就不知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他在离去前,将微末时生活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吴广还带着群臣去祭拜了一株高大的柳树。

“此乃太康乡所祭之社神,朕尤记得曾在一次社祭上为里中人分肉。章伯,你可还记得此事?”

吴广望向章伯。

章伯眼中闪过追忆之色。

吴广分肉的事,就是他亲自主持的,怎么会不记得呢?

章伯点头道:“小人当然记得,陛下为里中社宰,为众人分肉,所分肉食甚均,大家都赞不绝口呢。”

吴广微微一笑,转头看向群臣中的一人。

“陈生,朕听说你以前也曾为里中社宰?”

陈平正有些发懵,心里琢磨着皇帝怎么也干过和自己一样的事情?

听到皇帝突然询问,陈平一个激灵。

皇帝分肉甚均,他陈平分肉能均吗?

陈平忙道:“是有这事,不过臣不敢同陛下相比。臣宰肉时颇有些私心,多给了自家兄长那么一点,比不得陛下一心为公。与陛下之大公无私相比,臣真是远远不如啊。”

吴广见陈平一脸紧张的模样,不由哑然失笑:“你这小子啊……也是个人才。”

陈平尴尬的跟着笑。

从今以后,他陈平怕是得担上一个“分肉不均”的名声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嘴角又露出笑容。

“身有污点,便不怕君主猜忌,此亦是吾之福也,不均就不均吧。”

皇帝祭祀完柳神后,在离开阳夏前,又宣布了一条命令。

“朕生于阳夏,长于此地,自奋臂反秦,得三千阳夏子弟追随,前驱破阵,多有功劳。朕得天下,阳夏乃为大功。以阳夏为朕之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赋税之忧。”

这是吴广称帝后的第一次封赏。

赏的是整个阳夏县。

他以阳夏为皇帝封邑,免除阳夏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都不必再向官府纳税服役。

这不仅因为阳夏是吴广的故乡,也因为阳夏子弟是他能成帝业的中坚力量。

阳夏人中有岳成这样的军方大将,有罗云这样主掌后勤的大司农,还有阿牛、毋死,以及无数的中下层军吏。

他们为唐国的建立而奋斗拼杀,浴血而战,不知有多少人战死疆场。

在对吴广帝业的支持上,天下之县没有一个能和阳夏相比。

现在天下大定,他自然该回报那些追随他的阳夏子弟了。

诏令一出。

阳夏之人尽数大喜,皆跪呼“皇帝圣恩”。

“吾等没跟错陛下啊!”

阿牛、毋死等人眼中有泪花闪烁,觉得自己一路的跟随是真正的值了。

来自其他地方的人虽然有些忌妒和羡慕阳夏的待遇,可这事没人能说什么,甚至都觉得理所当然。

阳夏不仅是吴广的故乡,在吴广刚起事攻打河北时,整个阳夏一县还贡献了整整三千子弟。

凭这个贡献,就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皇帝的车驾在阳夏人的含泪叩拜中一路北行,即将进入魏地。

到了这时,韩王成、张良、公孙信等人也到了归国的时候。

“陛下复立韩国,又诛灭欺我韩国之项氏,对韩大恩,臣无以为报,恨不得以身随陛下北上,日日侍奉于陛下身前。”

韩王成拜在吴广身前,一边说话一边流泪,表现的很是不舍。

吴广也不知他是真情还是假意,至少面上功夫做的很足。

他起身走到韩王成身前,将其从地上扶起来,并宽慰道:“韩王且安心归去治理国家,待日后有所空暇,朕将召韩王前来唐都饮宴,以续今日之情。”

韩王成唯唯应下。

张良在旁向吴广行了一礼,道:“臣等归国,当宣告韩民献土之事,还请陛下遣吏治理三川诸城。”

吴广眉头一挑,知道这是张良在强调他们韩国的付出了。

他颔首道:“朕已命人送信前往邯郸,后续自有吏员前往接收。韩王和子房的忠心,朕是清楚的,韩国社稷将在天下长存。只要将来韩王无造反之心,朕与后嗣绝不加兵矣!”

一个等待已久的承诺。

韩王成与张良大喜过望,忙俯身称谢,脸上尽是喜意。

这一次,他们赌对了。

吴广微笑点头。

他确实没有灭亡韩国的心思。

人家都这么恭敬讨好,你要是再以武力诛灭,那就太过无情了。

只要日后韩国不造反,不抵抗朝廷的命令,那容许这个国家留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想要解决诸侯隐患,有的是其他方法,没必要诉诸武力,弄得面上不好看。

得了皇帝的承诺。

韩王成与张良满意离去。

吴广得了皇帝尊号,又有三川郡的实利,北上途中不免心中喜悦。

他的车驾出阳夏后,沿东北方向前往睢阳,准备从睢阳走东郡,然后在白马津渡河,回到河北。

帝驾抵达睢阳。

坐镇此处的刚武君魏豹,带着一众魏地名士、豪杰前来迎接皇帝的车驾。

魏地黔首站在道路两旁欢迎,绵延出去十余里之长。

魏豹和众魏人尊者则站在前方,一见车驾,便拜倒在吴广面前,高呼皇帝万年。

这本来是一次正常的迎接。

但让吴广没想到的是,魏豹在对他叩拜起身后,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一句让人惊讶的话。

“陛下兴义兵,逐齐贼,复我魏国疆土。又亲率大军诛灭项氏,横扫熊氏、吴芮等乱贼,安定天下,此功德之大,自当为帝。臣心中尊奉陛下,愿率魏人献东郡之地以为陛下贺!还请陛下笑纳此地,以明臣之忠心也!”

魏豹高声大呼。

话中的内容很惊人,吴广和众唐臣皆听得愣在当场。

魏豹竟然要将东郡献给唐国?

这可是好大一片地盘啊!

且东郡北边隔着大河遥望燕赵,东边是齐地,西边则为三川,属于是天下的中心地带,唐国如果能名正言顺的得到东郡,那可真是大有益处。

魏豹见到唐国君臣面露惊愕,他心中暗笑一声,嘴角微微勾起。

没想到吧!

韩王能献三川,我魏豹怎么就不能献东郡了?

而此事最关键的是他魏豹并非魏王,以他的身份本来是没有资格献土给唐国的。

皇帝想要名正言顺的得到东郡。

那就只能先立魏豹为王,然后由他这个魏王来献土。

这就是魏豹的阳谋。

你皇帝想要东郡,那就封我为魏王吧。

“失一东郡而让我为王,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