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2章 :项氏俊杰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时间进入十一月,天气越发寒冷。

阳夏以南的战场,两军兵卒被这股寒流侵袭。

“他母的,这南边的冬天怎么比咱北方还难熬,你们说不应该是咱北边更冷吗?”

“感觉南边就这种湿冷湿冷的,真是让人受不了啊,这还不如咱燕地的冬天呢。”

秦汉时的淮北要比后世湿润的多,冷冽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水汽。

来自北方的唐卒大多受不了这冬日的湿冷,许多人抱怨着跺脚搓手,想念着他们干燥的北方。

好在唐王占据了阳夏,有当地人支持,在花去大量府库钱财后,为军中兵卒添置了一大批冬衣,加上从后方运来的衣物,算是安抚了军心。

而在这冬日下,不仅是唐军受不了,由大量淮北人组成的楚军也多颤颤发抖。

“吾等需要衣物!”

“咱们应征那会儿还是八九月,身上的衣服穿起来刚合适,可现在这天气太冷了,若是没有冬衣那都快要冻死了,还怎么打仗啊!”

“要衣服穿,没衣服就不打了!”

楚卒们抱怨不已。

他们能适应本地气候,可衣服穿的少还是扛不住啊。

怨言声很大,楚营上层都很清楚。

“不谷让左尹送冬衣前来,怎得迟迟没有运到!”

项羽脸色很不好看。

本来阳夏这边的战事就不太顺利,自上次楚营反被唐军袭了一波后,他们就没有占据过任何优势,后续几次攻打唐营,都被唐军轻松挡了回来。

楚军死伤不算多,可战事无功,士气越发低落。

现在又因为寒冬而滋生怨言,这对一支军队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项羽和范增都很清楚,所以十月底的时候就下令让项缠收集冬衣运到前线来,可问题是项缠做事很磨蹭,竟拖拖拉拉的一直没送到。

范增哼道:“冬衣之事,事关军争,决不能怠慢。若是左尹对此事不上心,大王当命周将军负责此事。”

他当初劝项羽诛杀或是罢黜项缠父子,就是怕项羽在前线和唐军打得激烈的时候,项缠在后面捣乱。

现在这情况就有点被他预料到的意思。

范增心里恼怒,连带着看向项羽的目光都有些不爽。

项羽察觉到范增的不悦。

他心中烦躁,也不想多说,转而对一旁的吕马童道:“再发我命令去郢都,催促左尹速速送来冬衣,有多少送多少,不得耽误。”

吕马童领命下去后。

范增忍耐不住,对项羽道:“大王,我观左尹父子就是有怨言在心啊。你可定要小心,当命人好好看住项睢。至于左尹那边,若是实在不行,我亲自回郢都去,代替左尹行事。”

“亚父勿急,等我看看左尹回复再说。他这次若再不送来冬衣,那你便回去就是。”

项羽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他不喜欢项睢,甚至之前在恼怒的时候还想将其杀掉。

可项睢再混蛋,那也是他项羽的亲戚。

而范增,不过是一外人。

范增天天在他面前说项缠、项睢的坏话,这让看重亲缘关系的项羽心里很不舒服。

他干脆扔下一句巡营的借口,便往外走去。

范增在后面气的吹胡子瞪眼。

“这是什么态度!”

“竖子太不听话了,太不听话了!”

他之前立项羽为楚王前,其实是有过犹豫的。犹豫的理由就是项羽性格太过霸道刚愎,范增怕项羽以后不听他的谏言。

但项羽当时向他承诺日后会听其教导,还尊他为亚父。

范增就是被这一声“亚父”叫软了心。

他信了项羽的话,在项缠和项羽的争斗中,力挺项羽登上楚王之位。

结果项羽事前一口一个愿听亚父教导,等到上位后,却是经常不听范增的话,对范增的态度比项梁差远了。

范增望着项羽出帐时决绝的身影。

他恨声道:“大敌当前,你还不听老夫的话,将来定是要吃个大亏的!”

……

阳夏距离陈县不算远,项羽的命令在快马加持下,当天晚上就送到了项缠的手中。

夜色深沉,为大地披上一层黑衣。

项缠坐于宅中密室,看了眼项羽发来的那封催促命令,摇了摇头,又转而拿起了旁边的另一封军令。

“你说得对,唐军快打到长平来了。”

他阴着脸开口。

项羽所在的固陵位于鸿沟以东。

项缠在的陈县在鸿沟以西。

故而西边来的最新军情是先送到项缠这个左尹手中,再由他派人送往项羽那里。

烛火幽幽,照亮暗室。

墙壁上除了项缠略显臃肿的身躯外,还映照出一个瘦弱的身影。

“上一次有项梁挡在济水,阻住唐王大军,给了项羽击破李良的机会。可现在项梁已死,项羽手中兵力最多就两万人,还被唐王拖在阳夏。你陈县守军不过三四千,已经分不出兵力去阻挡,韩唐联军不日就将过长平而至陈县!”

张良看了眼面色阴冷的项伯,继续说下去。

“除此外陈郡各城被尔等视作奴仆的秦军降卒也在此时闹事,甚至有聚集上百人冲破乡邑的事情发生,各地陈人听从唐王号召者也不少,光是这陈县里就有不少人欲响应唐王。”

“这陈郡已非项氏所能久待之地。而泗水郡方向,刘邦又得唐王命令,将发兵来断绝汝等东逃之路。”

“届时内有陈人、秦卒暴乱,东西各有李良、刘邦袭击,北面则是唐王大军如山峦压倒,如此形势,那项羽就算再能打,又能支撑的了几日?”

“项兄啊,你我素来相善,吾不忍见你死于此处,这才特意向唐王请命为你求取一线生机,你可勿要犹豫啊!”

张良将形势分析透彻,使项缠为之色变。

他很清楚张良说的都是真的。

西楚现在的形势太不利了。

兵力不足,还要遭三面围攻,同时内部还有陈人、秦卒暴乱,面对唐国大军压境怎么看都不可能赢。

项缠心里清楚,但他却对着张良摇了摇头。

“当年我杀人避难,是子房收留救我。现在子房又于此危急之时前来告知我活命的办法。缠心中感激,无以相报。”

“然我受先王嘱以国政,今又被大王委以留守重任,我还是项氏族中的长者。若是在此时弃楚投唐,甚至自后方起事,断绝大王退路。岂非背弃了君臣大义,背弃了我项氏一族啊。”

项缠边说边叹,尽表自己的忠心。

张良与他相交甚久,则从中听出了项缠的意思。

我是西楚重臣,是项氏长者。

想要我降,那就得拿出更多的好出来。

张良心知肚明,对其劝道:“项兄所言差矣,今项氏虽居楚王之位,看似风光,实则已位于险境之中。一旦唐国灭楚,则项羽必死,项氏定被受到牵连而族灭。项兄在此时选择投唐,实则是保全项氏一族,能让尔项氏祖宗继续享用血食,如此行径乃是宗族之大义,岂能称作背弃项氏一族?”

“且项兄若是能在此时起事,为唐国立下大功,唐王必不会亏待项兄。我在南下前,唐王就曾允诺过只要项兄能相助大唐,就以封侯之位待之。”

“项兄,这唐国的侯位可不好得啊!你若因此封侯,则子孙世代继承不绝,哪怕西楚灭亡,项氏依旧能在唐国代代富贵,这岂非美事一件?”

“项兄,是随项羽死于此处,项氏族灭。还是你为项氏保全血脉,以求富贵。”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你可要想清楚啊!”

张良的声音带有某种诱惑力。

项缠一颗心砰砰跳动。

他本来就对项羽当王很不爽,否则也不至于扣留楚军冬衣,在后面给项羽搞事情。

现在唐王那边拿出侯位来让他背叛项羽,这对项缠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项缠脸色变了又变,最终下定了决心。

“子房,你说的对,项羽与唐国为敌,若是失败,我项氏便有灭族之危。”

“为了项氏,我只能投唐了!”

张良闻言,大笑道:“如此甚好也。吾闻唐王曾说过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看项兄今夜便是世间之俊杰也!”

项缠苦笑摇头:“什么俊杰啊,不过为了宗族罢了。”

说着,项缠想到一处顾虑。

“吾子项睢还在项羽身侧。”

张良道:“无妨,吾等可先想办法知会他离去,此事并不难做。”

项缠素知张良善谋,闻言再无顾虑。

他想了想,道:“前段时间,城中几个秦军降将有与我亲近之意,我听他们说话,都对项羽有所不满,你看看是否能用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