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7章 :内外之势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定陶城被楚军围了一层又一层。

整日进攻不熄,喊杀声不停。

城池处于风雨飘摇中,有随时陷落的可能。

楚军大营里正有喜意弥漫。

除了攻城进展外,项梁还收到了来自上游项襄处发来的信息。

他将诸将招来,安排接下来的部署,并笑道:“吴广手段不错,在对岸虚张旗鼓,实则率兵暗从他处偷渡,若是没有防备,还真有被他打过来的可能。只可惜啊,吴广的打算已被不谷看破,项襄素来沉稳,有他守在彼处,不谷无忧矣。”

项襄一万兵力,加上济水为阻,短时间内挡住对方三四万人没什么问题。

项睢听大王有夸赞项襄的意思,心思一动,开口将功劳归于项梁头上:“吴广这厮名声响亮,号称是战无不胜,可那只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大王。秦军孱弱,故能让唐军逞一逞威风,可若遇到大王这样的天下名将,吴广也就无计可施,只能在此碰个头破血流了。”

诸将闻言,大多跟着夸赞,一个个马屁拍的项梁嘴角带笑。

项羽坐在帐尾。

只有他既没有笑也没有吭声,一双眼睛默默盯着项睢,放在膝上的手已是捏成了拳头。

等到笑声渐落。

项梁又向范增道:“之前派人去东楚那边催促出兵,熊心以迁都为名进行推诿,欲坐观中原形势。今不谷已打到定陶和唐军对峙,正是用人之际。范公再派人去催一催,告诉咱们这位东楚王,若是他不识大体,那日后可就别怪不谷不客气了。”

说到此处,项梁眼中闪过一抹冷芒。

东楚出兵助战,可帮他对敌唐军,减少压力的同时还能削弱东楚国的力量,日后收拾起来更容易一些。

而如果东楚国不出兵,那就给了他日后发难的正当借口。

怎么看都是不亏。

当然,东楚的问题还是其次,得战后才能解决。现在西楚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先拿下定陶和将唐军挡在济水之北。

“项襄既有豪壮之气,当不会让不谷失望。”

……

项襄此刻的感觉很不错。

济水正处于七月涨水的时候,水势凶猛,唐军临时打造的木筏下水很容易沉,就算能勉强渡河,一架木筏上也站不了多少人。

唐军渡济水的主要工具,是从宛朐附近搜罗的上百艘船只。

船只的数量限制了过河的人数,一次最多就几百人,这点人很难在南岸站稳脚跟。

故而唐军的攻势并不凶猛,轻易就被楚军挡了下来。

在项襄眼中,照这样的打法就算给吴广一个月的时间,唐军也别想从北岸打过来。

“七月雨季,天时也。”

“济水之阻,地利也。”

“我楚军将士战意高昂,人和也。”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在我手,对岸的唐贼又能奈我如何?”

项襄微微一笑,他也是学过兵法的人,自己除了兵力略少一些,怎么看都是占据了优势。

对面的唐军见势头不对,渡河作战只是徒增伤亡,很快就停止了攻势。

一日交战,唐军损失数百人,楚军伤亡则极少,这进一步增强了项襄的信心。

“以唐贼之力,绝不可能在此强渡。故很有可能会从上下游偷渡,尔等要多派兵卒巡视济水河岸,随时警戒,注意对岸的唐军动向。”

项襄再度嘱咐手下诸将要加强警戒,吩咐完后又将负责征粮的楚将蔡丙叫过来询问。

“我昨日已带兵前往周围乡里征粮,限令他们两日内将粮秣运到营中来。今日已有一个小乡的丁壮前来纳粮,最迟明日其余乡里也都会将粮草运过来。加上从定陶运过来的那批,我军粮秣足够一月之食,粮秣有末将管理,绝不会出差错,将军放心便是。”

蔡丙胸有成竹的开口,打起了包票,一如项襄对项梁的保证。

项襄赞道:“好,只要后勤无忧,本将便可把唐军牢牢堵在此处,日后论功行赏,当计你一功。”

“多谢将军。”

蔡丙喜笑颜开,感觉自己升职有望了。

……

南岸的西楚阵营信心满怀,北岸的唐军也是满腹冲劲。

第一日的攻势是一个试探,唐军损失了数百人,可也摸清了济水的水势和楚军的布防情况,为下一次的猛攻奠定基础。

“大王,臣已奉令在宛朐招募了三百个曾下过济水的壮士,皆愿为我军渡河夺阵。”

魏豹喜气洋洋,前来向吴广汇报他的任务完成情况。

“好,有这些壮士在,此战我军胜算大增啊。”

吴广点了点头。

有熟悉水性的当地人帮忙掌舵撑筏,对唐军渡河很有帮助。

吴广又问道:“寡人让刚武君命人收集城中罂缻,不知数量有多少了?”

魏豹曾随唐军渡大河攻秦,清楚吴广让人收集这些罂缻的作用。

他道:“此事臣交给了雍齿负责,这就叫他来问问。”

雍齿。

吴广听到这名字,神色微动。

他之前命人收集刘季的情报,雍齿这名字就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此人对刘季的影响很大,没想到辗转又跑到了魏豹的麾下。

雍齿很快前来。

他对拜见唐王很激动,一过来便行了一个大礼。

“禀大王,禀刚武君,臣这两日收集宛朐的罂缻约八千余件。”

雍齿在丰邑被刘季打跑后就投到了周巿麾下,周巿战败身死,他便领着一部分溃军逃到郦商手下。后来唐军南下,随同的魏豹顺手接掌了魏军的兵权,雍齿也就成了魏豹手下的将领。

这一次吴广在宛朐招善习水性者和收集罂缻等空心器具,就将此事交给了魏军负责,看上去雍齿干的还不错。

“八千余件。差不多了,足以让我大军给对面来一场突袭。”

吴广目露精芒,下达了命令:“楚军困魏王于定陶,我军时间紧迫,不可多留。明日一早便发动攻势!”

军令一下。

魏豹等魏国将领大喜过望。

诸唐将也神色兴奋,拱手应诺。

……

翌日一早,唐军就开始了行动。

其船只暗中调往下游十余里处的一处渡口,同时岸上的兵卒也往下游行去。

唐军做的隐蔽,但楚军早有防备,时刻有人严密监视对岸。

北岸一出现异样,南岸的项襄就收到了消息。

“哼,吴广果然欲从他处进攻。”

项襄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立刻调动兵力前往下游防御。

让项襄没想到的是唐军今日的攻势很强,一上来就有种决战的架势。

唐王大纛迎风飘扬,北岸鼓声不绝,唐军不顾死伤,一批接一批的派人渡济水作战,下游的守军很快就感觉到了压力。

“看来是吴广怕定陶被我军攻破,彻底心慌了,呵呵。”

项襄镇定自若,亲率主力南下,前往下游固守。

楚军在下游的兵力很快就达到了七千人。

宛朐南岸的楚军便只剩下了三千人,防御稍显空虚。

项襄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因为两地相距不远,上游若是遭到攻击,他从下游同样可以派兵进行援救。

只要不是转眼就阵地失陷,楚军随时支援都来得及。

……

下游战事打得如火如荼。

在唐军不顾死伤的进攻下,楚军主力已被牵制。

到了此时,宛朐方向留守的唐军开始了行动。

“快快快!”

“封好口子,全绑上去!要是沉进了水里,就自己拿命偿吧!”

大量临时打造的木筏被运到济水旁,在岸边绑上木瓦所制的罂、缻等器具。

这些空心容器能够为木筏提供浮力,使木筏能在汹涌的济水中入水不沉。

当年司马卬用这些东西连大河都能渡过,更别说是眼前的济水了。

上万大军快速行动,很快就有数百具木罂缻打造完毕,被唐军推入水中。

领头上筏的是魏豹招募的熟悉水性的宛朐壮士。

他们作为本地人在渡济水时有一些优势,能为唐军抢得一个先机。

战场之上,任何一点微弱的优势都值得争取。

“吾等应募作战,既是为了驱逐西楚,又是为了唐王的赏赐。此战若胜,人皆有一金之赏,哪怕死了,吾等家人也能得些抚恤。二三子,且随我靳歙拼了!”

三百宛朐壮士中,一个自称靳歙(jìn xī)的男子高声呼唤,率先踏上木筏。

一金。

对普通黔首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足以让人为之拼命。

“好好好,吾等和楚人拼了!”

“这济水乃公横渡了不知多少次,无需怕他楚人!”

众宛朐壮士被靳歙一鼓励,士气高昂,纷纷跳上木筏。

北岸之上战鼓擂响,唐军在此开辟了第二战场。

……

而在南岸,楚军有两千人在岸边布防。

一千人则在后方营垒负责守卫和管理后勤粮秣。

今日恰恰是周围乡里丁壮前来缴纳粮食的日子。

因当地牛马早在战事开始的时候就被征走了,故而粮食多由各乡里的青壮或是挑着,或是背着,或是用楚地传来的独轮车推着,排成一条长串前往楚营。

这些男子的数量加起来,足有六七百人。

领头的,便是白鸟乡中的陈大兄。

宛朐县有名的豪侠,陈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