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2章 :后方稳定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南方剧变,天下形势为之大改。

同时期的济水主战场则处于平静中。

唐楚两军都是数万人,兵力上没有悬殊差距,双方主将也都能稳住大局,不会乱出昏招。

这一来想要速胜就成了很难的事情。

两军暂时保持对峙之势,偶尔会通过斥候交锋进行试探。

说是试探,其实这里面也有陈平等人的诡计在。

“项梁此贼仿造我军装备,增强骑兵战力,算是一个威胁。我军可派斥候骑引诱对方出兵追击,不断将其消耗。今日杀一骑,明日斩两骑,我军骑兵日增,而项氏骑兵日减,待其醒悟之时,项氏之骑已不足为虑。”

陈平神色阴险,向唐王献上这条针对敌方骑兵的诡计。

以骑换骑。

唐军占据大量产马地,战马数量近乎无穷,光是韩信和虞子期在北疆大败胡人,抢到的马匹就有数万之多,在骑兵上唐国完全耗的起。

吴广觉得此计不错,欣然同意。

唐军斥候便经常游弋于楚营附近窥伺。

楚军一开始没有在意,照常派出骑兵进行驱赶,然后就被唐骑收拾了一顿。

唐军的骑士大多来自燕赵和关中,骑术要比南方的楚人好得多,有马镫和高马鞍的加持,弓马驰射之类的手段许多人都能使出来,同等数量下,战力远比楚骑强。

出营的楚骑在战场上处于下风,常被唐骑射杀。

楚骑偶尔可能会赢上一两次,但总体上是败多胜少,死伤人数远多于唐骑。

不过楚军诸将也非愚蠢之辈,交锋多次后就看出了唐军的用意。

“吴广奸诈,定是想损耗我方骑兵,绝不能让他如意!”

面对唐骑挑衅,楚军或是闭营紧守,或是以步卒出营配合骑兵用弓弩驱赶。

若是唐骑撤退,楚骑也绝不追击,避免任何被唐军歼灭的机会。

这样做算是止住了骑兵的损失,可军营外的主动权就被唐军骑兵抢了大半。

唐骑来往如风,甚至胆大者敢跑到楚营附近对着里面射上几箭,在楚军出来前调头就跑。

楚营这边见招拆招,拿出绊马索、壕沟、鹿角等堵路手段进行应付。

可这种打法终归太过被动,在气势上输了唐军一截,导致军中士气日渐衰落。

而在两军于济水对峙的时候,后方状况也在不断的变化。

唐国方面,就有来自北方的使者抵达。

“大王,龙骧将军已出兵尽诛燕地反贼,灭族三十二,廓清北疆!”

“在文宣将军的劝导下,燕地诸郡大族,率百万黔首皆呼愿行唐律,以防再出现叛国之反贼。此乃燕地诸豪杰联名施行法制之上书,特送大王批示。”

使者跪地,送上了一封联名帛书。

帛书很长,足有八尺。

吴广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满了姓名,都是燕地的大族豪杰,三老名士。

他们以血写名,联合上书,陈述燕地没有律法后出现的各种乱象,又痛斥燕地数十个家族勾结敌国叛乱的恶劣行径,说如果没有律法作为威慑,就会使恶人目无法纪,欺民害国,最终出现这种叛乱之事。

“吾等为燕地百万之民计,请大王能施行唐律,震慑奸邪,以保万里之土安稳。还请大王悯之!”

吴广将陈平、蒯彻两个入幕亲信招来,将这帛书递给他们瞧看,并笑道:“燕地之事果然还是要文武联手,双管齐下,方才能处理周全啊。”

蒯彻道:“燕民素来剽悍,那些大族豪杰因法纪不施行而祸乱当地,从庶民身上夺取大量好处。若不杀上一批,他们是不会放弃的,此乃畏威而不畏德也。”

吴广颔首。

之前他让阿牛处理燕地约法三章的事情,试图通过鼓动舆论,让燕民主动来向官府请求施行法制,通过和平的方式转变燕地的施政方针。

燕地的黔首听说这事情后,都是拍着双手表示支持。

因为底层人民都是被剥削的阶级,已经尝够了没有法律保护的痛苦。

可有被剥削的,就有剥削人的。

燕地的大族、豪杰这些既得利益阶层,吃到了没有法律约束的甜头,自然不想再在自己头上戴一层枷锁,便不断的阻挠,甚至许多家族联合起来以“唐王约法”为名,公开进行抗议。

还说要是在燕地推行法制,就是让唐王当年给燕民的承诺成了空,将陷唐王于不义。

抗议非常激烈,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有燕地大族被人撺掇,派出刺客前去暗杀唐国的文宣将军,只是刺客技术差了一些,被“早有防备”的将军短兵拿下。

暗杀唐国将军,这性质就可和抗议不一样了。

当地官府立刻封锁调查。

同时在燕代等地招募了一万精兵的龙骧将军韩忠,收到消息后立刻率兵前往。

最终官府顺藤摸瓜,调查出三十多个燕地家族在暗中勾结齐楚,意图刺杀文宣将军,扰乱唐国后方的大阴谋。

勾结敌国,刺杀唐军大将,并祸乱燕地以扰动前线战场。

这些罪刑一被揭露,龙骧军立刻重拳出击,将那些同敌国暗中勾结的家族尽数诛灭。

一时间杀得人头滚滚,燕地震动。

这一下,那些抗议的燕人安静了。

抗议最激烈的数十个家族被杀了个干净,其余大族豪杰见状全都幡然醒悟,明白了没有法律的危害。

然后就有了现在的联合上书,请求唐王能够在燕地推行法制。

不仅如此,这些燕地大族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反贼,没有同敌国勾结的心思,纷纷主动献纳粮草,愿为大唐在前线的战争出力。

见燕地之民如此忠诚,唐王自然是欣然笑纳,同时针对他们在燕地施行唐律的请求,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后,唐王做出了相应的回复。

“寡人昔日在燕地尽废秦法,乃是为燕民驱逐暴秦之害。没想到这般作为反使得燕地动荡,黔首受欺,甚至出现了勾结敌国之反贼,反有损我唐之国本,如此种种,皆乃寡人昔日有失考虑也。今燕地之民请愿寡人,欲在燕地施行唐律,以得律法之保护,并震慑奸邪之众。”

“寡人以为,可。”

“即日起命廷尉北上,负责燕地施行唐律之事,不得有误。”

唐王诏令下达,使者快马送往北方。

吴广当初为了速取燕地而与燕人约法三章,留下了诸多隐患。

最明显的就是官府在燕地的控制力大为减弱,使得燕地近两年来越发动荡不稳,地方豪族大肆聚敛财富,底层黔首遭受压迫满心怨言。

像这场战争的动员,官府能从燕地征收到的粮草就远少于其他郡县,让吴广无法有效的利用燕地这个后方。

直到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吴广不由松了口气。

“有燕地这个例子在前,日后再于关中施行律法,想来会容易的多。这一来,我唐国的后方就算是稳定了。”

唐律的施行,会增强唐国在燕地的控制力,能更好的约束地方势力,重新打造出一个法律管控下的稳定秩序。

虽然这样会损害当地豪族的利益,可另一方面会有利于底层的上百万黔首,给他们提供律法的保护,这些底层燕人会对官府生出感激之心。

且秩序定下来后,日后官府不管是征兵还是收缴赋税,效率都会大为增强。

唐国的后方环境正从混乱向稳定转变。

另一头的西楚国,后方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项梁自从接到陈婴回信,说东楚王这次开始配合征兵,愿意派军队前来相助他的时候,大大的松了口气。

“算他熊心识相,如此不谷也可集中力量和吴广大战了。”

有了东楚国即将出兵的承诺。

项梁下令让驻守泗水郡的项声率兵前往砀郡。

项声手下有六千兵。

南边的项冠则有一万人。

两支军队前来中原战场进行支援,将大为减轻项梁的防守压力,增加胜算。

同时项缠也在陈县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征兵,好补充之前的损失。

“有了项声、项冠的支援,等到秋收后齐国出兵十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项梁眼中有希望的光芒在闪烁。

直到这一日,后方的消息被快马昼夜疾驰的送入楚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