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6章 :韩国附唐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西楚欺孤日久,视我韩国为奴仆,肆意凌虐我韩国百姓。今日孤便将率尔等驱楚贼,复我韩国!”

“奸贼郑昌之首在此,楚贼已群龙无首,正是复仇之时!”

韩王成亲率卫士,持郑昌之首杀出王宫。

在张良的预谋下,一千韩军加上新郑城中的诸多大族一起动手,突袭楚军大营。

楚军兵卒此时因三川郡战败的事情,正处于对唐军南下的恐惧中,哪料到平日里被他们视为奴仆,软弱无能的韩军竟敢向他们挥刀。

这一下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而郑昌率先被斩首,不仅使楚军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军心士气更是受到重击。

同时驱楚杀贼的声势一起,平日里被楚军欺负怀恨的普通韩人都纷纷高呼响应,加入攻打楚军的队伍中。

两千楚军败退出城。

公孙信此时率六千韩军归来,闻新郑之变,立刻挥大军压了上来。

韩军战力有限,打硬仗不行,但痛打落水狗却是把好手。

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又占据主场优势,一拥而上,竟超常发挥打得楚军尸横遍野。

楚将王布带着百骑跑掉,剩下的一千余人尽数被韩军斩获。

大战得胜,新郑重归韩人之手,满城韩人欣喜雀跃,奔走相贺。

韩王成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这个君王的权力,顿觉全身清爽。

“项梁贪婪无道,渑池之盟后不遵诸国之约定,派郑昌率军祸我韩国,将吾等韩人任意驱使。孤名为韩王,实则楚之臣仆也。直到今日,方才得到自由,做一个真正的韩王!”

韩王成大喜下,以诛杀郑昌之功任张良为韩国相邦,转而又任命公孙信为韩国太尉,主掌兵事。

封了将相,又将从楚军处所得的钱财赏赐了有功将士。

韩王成心中的喜悦退去,开始害怕楚军的报复,以及唐军南下后会不会将韩国消灭。

张良知道韩王成心中的担忧,对其建言道:“大王,吾等杀了郑昌又大败楚军,同西楚已经成了死敌,再无缓和的机会。项梁听闻后,必定会派兵来报复,吾等想要保全韩国就只能跟随唐国一路走到底。”

“至于大王担忧唐国是否会对我韩国不利,可先看魏国情况。自唐王复立魏国,从未派人去干涉过魏国内政,听闻魏国被齐楚攻袭后又立刻发兵救援,实乃仁善之主,其所作所为远胜于项梁。”

“我韩国只要打明旗号,附从唐国,助其攻楚。唐王必定不会对吾等韩国动手,否则其名声必坏,甚至为了对抗西楚,唐军也会竭力保护吾韩国,大王无需忧虑。”

张良一番建言,听得韩王成点头。

哪怕略过唐王的仁善名声,现在唐楚交战,唐王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不可能对韩国动手。

韩王成又想到渑池之会上,唐王为韩、魏两国恢复疆土作出的提议,以及在会后送给他的那颗夜明珠。

“依唐王的过往来看,他是个好人啊。”

韩王成不再犹豫。

他一边命公孙信再度征兵训练,以增强韩国的军事力量。

一边派张良北上去同唐国的三位将军联系,告知他们韩国已经驱逐楚军,愿意归附唐国的事情,免得对方不知道打一个误伤出来就不好了。

至于唐王那边,因为砀郡诸城被楚军占据的缘故,韩国没有直接前往的道路,需要从北边绕一绕,张良想要见到唐王,至少还要一段时间。

……

韩地发生惊变时,三川郡的战事基本接近了尾声。

听闻丁固在大河南岸战败,洛阳方面的楚军直接士气暴跌。

葛婴和李良一顿猛攻便拿下了这座中原大城。

“听说岳成那小子一天就把大河防线拿下来了,他的速度怎么这么快?我还想着他久攻不下,待我率飞熊军赶去大败丁固,再放他小子过河。岳成这样一搞,我堂堂葛将军还怎么立大功?”

葛婴听闻荥阳之战的情况后,不由抱怨起来。

李良宽慰道:“如今战事刚刚开始,日后有的是立功的机会,以葛将军的能力不用着急。且岳将军那边能快速突破防线,对吾等接下来的战事也有好处。”

葛婴笑道:“李将军说的是,我就随口抱怨两句,其实我和岳成那小子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到时候让他请我喝几顿就好了,哈哈哈!”

李良听到这话,眼神闪了一下。

唐王麾下诸将来自地域不同,相互之间关系也不大一样。

比如葛婴、岳成,二人既是楚人,又都是跟从唐王北上的旧部,私下关系就很不错。

又如司马卬和李左车,二人都是赵人,加入唐军的时间相近,相互关系也很近。

反观他李良,因为投降后就被派往井陉防守,接下来又攻伐太原,和其他将领联系不太紧密。关中的那些秦将,如司马欣、董翳等人也和他没什么交情,唐营中几乎没几个李良的好友,让他生出不安。

此次出兵,是一个和葛婴结交的机会,可李良和他接触一番后,觉得此人的行为举止太过粗俗,与他不是很对胃口,难以深交。

他暗道:“遍观唐营,既得大王看重又与我关系近的怕是只有虞子期一人,我当多与他书信沟通才是,先与他打好一个关系,日后这虞子期立功回朝,也可与我互为友人,若是遇到问题,也可说得上话。”

此时洛阳既下,葛婴、李良二人率军一路过巩县、成皋,打到荥阳附近,与正在这里的岳成部顺利完成会师。

三将汇合,代表唐国发动的攻韩之役取得初步成功。

不过这成功也有些不完美的地方。

比如荥阳城就还在楚军手中。

三将站在城外,打量着眼前雄伟的城池,以及那城头上飘扬的赤色楚旗,神色皆严肃起来。

岳成道:“丁固乃楚将季布之弟,用兵作战颇有章法,此战若非是韩军主动败退,露出防线破绽,我想得胜也不容易。今丁固以军退守荥阳,借城防死守,我军攻了两次,皆无功而返。若照此情况,短时间内怕是打不下此城啊。”

荥阳是中原枢纽,从秦国开始就是当做军事堡垒打造的,防御之强堪称天下坚城。

昔日陈胜大军席卷三川,所过之处城池尽皆陷落,唯有荥阳坚守不下,一直到陈胜败亡,楚军都没拿下这座城池,可见其城防之强大。

此刻丁固以楚军锐卒守城,唐军想要夺城,确实不太容易,就算强行将城池拿下恐怕也会死伤惨重,而且还不知会在这里耗时多久。

可如果打不下荥阳,唐军一旦前往他处进攻,丁固突然率兵出城进攻,就很容易截断唐军后路,这种要害之地不能不管。若一直留大军围困,又未免太过牵扯兵力了。

除了荥阳外,唐军现在还有两件事情需要尽快去做。

一个是向南进入颍川,趁着楚军新败,一举拿下新郑,夺取韩地,避免郑昌的反扑。然后进攻楚都陈县,这样就可以通过威胁敌方要害,来扰动正与唐王对峙的项梁主力。

另一个则是率兵向东,攻打龙且带领的偏师,救援东郡。

两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攻敌之要害,一个是救援自己的腹心。

特别是救援东郡最为重要,是必做之事。

只是三人如何安排,又成了一个问题。

就在此时,张良从南边来了。

他带来了韩王夺权,郑昌身死的消息。

这事情让诸将惊讶,他们没想到一向孱弱的韩国竟然能自己从郑昌手中夺权。

不过这对唐军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不用担忧郑昌会征召军队反攻回荥阳,短时间南边都无隐患。

张良在了解荥阳的情况后,给出了一条建议。

“以荥阳之坚固,若强行去攻,不仅耗时费力,还将损失惨重。故欲取荥阳,强攻是不行的,唯有攻心之术。”

“今丁固坚守城池,是想等待龙且和郑昌率兵前来救援,今郑昌已死,龙且大军尚在。诸位将军可先以留兵力围困荥阳,再合力速破龙且,届时龙且、郑昌皆亡,荥阳城再无救援的希望,其兵卒定无死战之意,此时再辅以攻心之法,便可拿下这荥阳城。”

张良分析眼前情况,建议集中力量先速破龙且,再回头收取荥阳。

三将都有军谋,可大局观上要稍微差一些。

张良一番话出来,他们皆听得点头。

再加上龙且深入东郡,本就是他们必打的人物,便当场应下来。

三川郡唐军的战略目标很快确定完毕。

岳成、李良、葛婴三将,再配上一个临时入伙的张良,将发大军攻龙且后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