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6章 :接头暗语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吾等一路行来,所见楚军抢掠奸淫之事都有三四起了吧?这些韩人过得可真是惨啊。”

“韩国让楚军驻扎,还不如让吾唐国帮忙呢,至少不会随意欺凌他们吧。”

“你们别说,这些楚人在韩国过得还挺好,我要是他们中的一员,那岂不是舒服死了。”

“呸,按我大唐的军法,你脑袋早就掉了。”

新郑城外,卢陵刚下马车,便听到随从小声议论着这一路的见闻。

他两眼一瞪,对随从们斥道:“吾等乃是奉大王之命前来出使,尔等勿要乱言,要是乱说话引出事来,就把你们的舌头全给割了。”

一顿呵斥恐吓,便将手下随从镇住。

卢陵回头瞥了瞥队伍两侧的楚军骑兵,眼中闪过凝重。

荥阳的楚将对他这个南下的唐国使者十分警惕,不仅百般盘问,最后还派了骑兵一路“护送”南下,确保他们路上不会四处乱走。

从沿途所见来看,卢陵这次的任务怕是不好完成啊。

果如卢陵猜测,听闻唐国使者前来,唐王想要约见的韩国司徒张良出城迎接,可领头的却是韩国相邦郑昌。

“唐国使者卢陵,见过相邦。”

卢陵躬身行礼,并打量着郑昌的模样。

这是个唇上生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

根据唐国得到的情报,郑昌是秦国任命的吴县县令,素来与项氏叔侄交好。

项梁在江东起兵造反后,郑昌率先归附,算得上项梁的元从老臣,深受信任,故而项梁才会将驻守韩国的重要任务交给他。

郑昌也对此事很上心,听闻有唐国使者前来后,不顾韩相的尊贵身份亲自前来迎接,就是生出了警惕心思,怕唐使和韩国臣子有私下接触。

待卢陵行礼后,郑昌笑呵呵道:“不知唐使来我韩国,是有何事?”

卢陵微笑道:“奉吾王之命,前来与韩王问好,叙邻国之情谊。”

“问好?”

郑昌愣了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唐王友善之意,本相知道了,自当启奏大王,明日便请使者入宫,叙两国之情。”

卢陵与郑昌客套了两句,又同周围的几位韩国公卿见礼,轮到张良时,卢陵他双眼飞快眨动,很不寻常。

因卢陵与张良正面相对,旁侧的郑昌等人看不见,只有张良看得清楚,心中一动,知道对方是有所暗示。

他微不可察的点点头。

二人没有多说什么,和其他人表现一样,并未引起郑昌的注意。

询问一番后,郑昌就引使者入城。

作为整个韩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郑昌不可能围着一个小小的唐国使者打转,在没发现什么问题后,他就将安排唐使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亲信王布。

有人监视唐国使者就足够了,在这三千楚军驻扎的新郑城,郑昌也不怕这几个唐人闹出什么事来。

他这一走,其余韩臣纷纷离去。

张良故意落在后方。

他当着楚将王布的面,在向卢陵告别时,突然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看到卢君,我突然想到渑池之会上被唐王誉为英雄的沛公。唉,说起来沛公昔日曾与我相约,欲共聚沛县而饮酒作乐,只可惜沛公今率兵去征伐南海诸郡了,这一去辽远,怕是不能再相见了啊。”

一番话周围人听得莫名其妙,卢陵却是心知肚明。

唐王当初在渑池之会邀约张良前往河北,卢陵此行就是为这件事而来。

只是照眼前韩国被楚军控制的情况,张良北上几乎没有可能。

这番话里,就隐含着张良的心思。

卢陵瞥了眼站在旁侧监视的楚将王布,知道自己一行人接下来在新郑将被一直监视,后续没有和张良私会的机会,错过此时恐怕就没什么机会交谈了。

卢陵眼珠子转动,顺着张良的话道:“沛公英雄人物,陵自是记得。吾王回去后还对他挂念呢,曾对吾等言,若能得沛公这般人物为客,不管其有何求,我唐国定将满足。”

听闻此语,张良双眼一亮。

他佯叹道:“岭南之地,蛇虫鼠蚁众多,山野多为越人蛮夷所占据,沛公此行艰难,其所求者,大概就是早日定南海诸郡而还吧。”

二人就着刘季南征之事说了半晌,方才告辞离去。

旁侧奉命监视的王布将二人的话听完了,但他不知唐王与张良相约之事,对这番谈话的内在含义并不清楚,听得迷迷糊糊。

不过一个重点人物的名字,他是记住了。

沛公刘季。

……

“相邦,唐使和张良并没说什么紧要的事情,但提到了沛公刘季。唐使说唐王回去后还挂念着刘季,如果能得刘季为客,唐国定会满足他的要求。张良又说到刘季南下离去的事情……”

到了晚间,王布命人监视管控唐使所居的府宅。

他则前去向郑昌汇报,按着自己的理解将听到的那些话复述了一遍。

“沛公刘季?”

郑昌眉头紧皱,他不明白这张良和唐国使者怎么说到沛公刘季的身上了。

“刘季是张良好友,又被唐王看重。项王让刘季南征百越之地,他心中必定怀怨,说不定在离去前曾暗通书信给张良,让他与唐国联系……”

思索片刻后,郑昌一拍脑袋,有了猜想。

“这唐国使者或许就不是为了韩国而来,他是意图和刘季取得联系。张良就是这个中间人,今日的对话是张良告诉唐国刘季已经南下,无法给他们做内应的事情。”

郑昌越想越有可能,可这件事情上也有一个很大的疑点。

张良和唐国使者为什么敢当着王布的面说出这种话?

“张良这厮不是愚人,他不该如此啊。”

郑昌心中怀疑,他没有擅自做决定,而是下令加派人手对唐国使者和张良进行重点监视,看看他们是否还会在私下进行见面。

可接下来的时间里,唐使卢陵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他在入宫拜见韩王成时,也是按照正常的外交礼节进行拜见,说的都是那些冠冕堂皇的两国友好互助之类的话。

郑昌一直陪同在侧,将卢陵和韩王成等人的对话听完,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直到卢陵出使完毕,带着唐国的使者队伍出城离去时,郑昌这边也没有发现韩王成及张良等韩臣与其有任何的私下接触。

这让郑昌心中越发疑惑。

“难道唐使此行真是为了刘季而来?还是说另有深意?”

“此事关系重大,我当传信项王才是。”

郑昌亲手写了一封书信,将唐王派人出使韩国以及关于刘季的对话都写在其中,命人加急送往陈县。

……

韩宫幽寂。

韩王成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颗漂亮的珠子把玩。

这是唐王在渑池之会上送他的礼物,也是韩国屈指可数的国宝。

有脚步声自外传来。

“大王。”

韩王成抬头,见到张良入殿,便将夜明珠放到一旁,挥手让殿中侍者下去。

郑昌把持了韩国的国政,可在宫中韩王成的命令还是有用的,王宫并未被楚人控制。

没多久,殿里就剩下韩王成和张良二人。

“子房啊,如你之前所言,唐国果真派人来了,可如今我韩国军政皆被郑昌把持,唐王真能助孤驱走楚人吗?”

韩王成希冀的望着张良。

“以良对唐王的了解,唐王会相助的。”

“唐楚渑池约盟,不过是权宜之计,两国早晚相争。我韩国地势重要,唐王深知此事,才会在渑池之会上相助吾等向楚国讨要城池,显露出交好之意。如今我通过使者主动向他示好求助,唐王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张良说到此处,不由轻叹了一声。

韩国太弱小了,在强大的楚军面前几乎没有反抗的力量。

这是绝对的国力碾压,就是多智如张良,也无能为力,只能将希望放到求助外国力量上。

张良从唐王在渑池的邀约上就看出对方有这个心思,便一直劝慰韩王成耐心等待。

现在唐王使者果真前来,并顺利完成接头,这对张良和韩王成来说是一个希望的开始。

只是张良想到他同卢陵说的那些话,心中不免生出愧疚。

那会儿时间非常紧急,和卢陵交谈的机会转瞬即失,他还要在楚人的监视下通过话语表露出自己潜在的意思,且说的话还要卢陵也能听得懂,同时最好还能将楚人的注意力引开免得被看出心思。

各种限制下,张良只能借沛公刘季来进行暗示。

“沛公啊沛公,良有愧于你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