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9章 :秦军东渡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历史上的武臣到河北立足后就自立为赵王,紧接着又有周巿请魏咎为王复立魏国之事,陈胜因局势败坏而表现的无可奈何。

他不是不想收拾这些人,而是没有能力!

现在和历史不同,被派去攻略河北的是吴广。

这位陈胜的好战友从始至终都没有显露出自立的意思,来往书信都以陈胜为尊,陈胜自然是将吴广在河北的军队当做自己的力量看待。

巧合的是,周巿占据的魏地正处于陈胜和吴广的中间,若是两人联合出兵,从南北二路夹攻,以周巿新拿下的魏地力量恐怕难以抵挡。

如果陈胜更胆大心狠一点,将伍徐、周章的军力抽调一部分过来,从北、西、南三面攻魏,周巿必败无疑。

这也是陈胜暴怒下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我收拾不了淮南的邓宗,搞不定东海的秦嘉,我还弄不了你这个夹在中间的周巿吗?

带我的兵去打魏地,打下之后竟然要另立魏王,岂有此理!

这般行径,陈胜哪能忍得了,当着群臣的面就要做出攻打周巿的决定。

朱房、胡武等亲信附和道:“周巿不听大王诏令,竟欲复魏国,此等行为如同反叛,就应该出兵剿灭,否则日后诸将皆学周巿模样,大王之威严何在?”

在那阵阵附和中,同样有老臣奋起直呼。

上柱国蔡赐须发皆张,大声道:“大王不可!今强秦未亡而我军新败,此时正该联合天下之人共灭暴秦。大王若于此时攻魏,乃是自损力量而与反秦之士相互残杀,最终白白让秦人得利啊!”

“大王,你岂不见昔日六国之覆亡,正是自相攻伐内斗,终至秦人东出而取天下乎?大王今日若出兵攻魏,岂不是重蹈六国之覆辙!”

蔡赐痛心疾首,颌下白须颤抖不已。

他是楚国旧臣,曾亲眼看着六国自相残杀,相互削弱,最终被秦军一锅端掉。

陈胜今日欲攻周巿之事,正是要走昔日六国的老路,蔡赐心中哪能不难受激动。

他不想看着好不容易复立的楚国,再一次因为内讧而被秦军灭掉。

不仅是他,群臣中也有不少人看出陈胜行为的不妥。

一白发老者便道:“暴秦未灭,实力尚存。吾等当以反秦为第一要务,大王若是不欲复立魏国,可先婉拒周巿,待集中力量灭秦后,大王再行处置亦可。”

说话的老者叫做孔鲋。

他是孔子的八世孙,听闻陈胜复立楚国后,带着一批弟子前来相投,被陈胜任命为博士,在陈县颇有名声影响力。

孔鲋和蔡赐连续发声,让附和的群臣不好开口,陈胜的怒气也稍微减弱了一些。

此时群臣中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贤信君舒勋朗声开口:“大王,臣闻天下反秦之士多有奋起,除田氏复齐外,东海有秦嘉、朱鸡石、陈婴等辈各据城池,泗水丰沛之间有流民起事,淮南则有番君吴芮略庐江之地,至于江东亦有人杀官而反……此辈皆不听号令,似有观望之意,大王若此时攻周巿,怕是会使彼辈得利啊!”

话音落下,陈胜脸色骤变。

舒勋没有点明江东起事之人的名字,陈胜心里很清楚。

就在一个多月前,项燕之子项梁在江东举事,杀郡守殷通而反,占据了会稽郡。

项氏。

这是陈胜、吴广起事时借用的名号,当时狠狠为他们拉了一波人心,也让陈胜明白项氏这个名将世家在楚地的号召力到底有多强。

现在真正的项氏子弟起事了,而且起事一个多月都没有派人到陈县来向他陈胜效忠,仿佛他陈胜这个楚王不存在似的。

这代表了什么,陈胜很清楚。

他一直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蔡赐提出六国覆亡的前车之鉴。

舒勋说到项梁、吴芮、秦嘉等一干看他陈胜好戏的潜在对手。

加上孔鲋所言婉拒周巿,以后再找机会对付的办法。

三位老臣的劝谏让陈胜的理智略微回归。

现在强秦当前,诸将不听指挥,四周又有潜在敌人环伺,确实不宜和占据魏地的周巿翻脸。

陈胜略一思虑,低声道:“尔等所言皆有道理,不谷当斥退周巿,命他以灭秦为先。”

听到陈胜放弃攻打魏地之意。

众老臣皆长舒了一口气,齐声道:“大王圣明!”

等到下朝回宫后。

陈胜心里的气还是没有消尽。

“楚国之中,以阿广最为多智。之前关中秦军释放刑徒之事就被他言中,不谷要寄书一封予他,看他对周巿复魏之事有何想法。”

陈胜感叹:“阿广在不谷身边时,不谷只有开心,从无烦恼之事。哪知他这一北去,局势便开始败坏起来,唉。”

念着吴广的好,陈胜又不由想到前段时间吴广从河北寄过来的书信。

“他说秦军击败周章后没有出关,定然是在积蓄力量,让我多加小心。如果战事不利则往东退,保留力量而不与秦军硬拼。莫非日后的形势真会如此严峻?”

陈胜在上个月收到吴广书信时,没怎么放在心上。

当时周章虽然败了,但楚军实力尚存,陈胜不认为秦军真有这么猛,能打到陈县来。

可这一个多月时间,楚军战事越发不利,各路豪杰起事但不愿前来投效,陈胜手下的诸将也出现独立的情况。

邓宗据淮而不听令,王畔被秦嘉率兵所击,周巿欲求魏咎复国。

这些事情让陈胜在愤怒之余,也生出不妙的感觉,不得不认真考虑起吴广那封信的内容来。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吴广已经说中了关中战事的结果,万一后续又被他说中呢?

陈胜走到案前,打量着铺在案上的地图。

认真思考如果出现吴广说得那种情况,他该往哪个方向撤退。

陈郡以东是泗水郡,泗水郡以东则是东海郡。

……

东海郡,下邳。

“子房乃智谋之士,若能助我兄弟,定能成就一番大事。真不愿与我南下江东吗?”

项缠牵着马匹,立在路口,再度向身前的消瘦男子发出邀请。

张良摇头:“项兄是知道我心思的。”

“嘿嘿,你不就想复韩国吗?日后我项氏助你便是。”

项缠呵呵笑着,许下一个承诺。

张良笑着点头,道:“那良就先祝项氏能在江东大兴了。”

见张良确实没有跟随的意思,项缠不再多言,拱了拱手,道:“既如此,那我便走了。日后吾等相见,再痛饮一番!”

项缠上马,往南奔去。

张良立在原地,看着人马身影越行越远。

他低声道:“今天下纷乱,陈胜王于淮阳,吴广北征燕赵,周巿据魏,田儋复齐。匹夫之辈尚能为王侯,楚、齐皆能复国。韩国近两百年国祚,我张氏五世相韩,岂能无复国之志。我张良当寻韩王之后,为复国而奋起!”

东海郡如今纷乱不平,秦嘉、朱鸡石、丁疾、陈婴等人皆举义反秦,他张良正好借机行事,以成复韩之业。

至于江东的项氏,在张良眼中并非优选。

……

江东,会稽郡府。

项羽一身戎装,雄伟身姿立于堂中,给诸人带来很大的压迫感。

“叔父,吾等已经平定了诸县,占据了整个会稽郡,是否该渡江北上了?我听说东海郡的秦嘉将陈胜的部将赶走,现在整个东海一片混乱,吾等正好北上,一举将东海郡拿下啊!”

项羽神色兴奋,恨不得立刻渡江北上,做出一番伟业。

项梁将脑袋从案上的地图抬起来,摇了摇头:“还不是时候,吾等刚打下会稽,手下城池尚有隐患,兵力也不足。我准备再征召一批江东子弟,等凑够八千人后再北上攻伐。而且……”

说到此处,项梁脸色骤冷,他沉声道:“陈胜大军在关中被击败,其颓势已显,以我看来这关中的秦军怕是快东出了,吾等现在不宜出头,当再坐观形势变化,再决定下一步动作。”

项羽冷哼道:“现在的秦国早已不是十余年前的秦国,以那陈胜匹夫之辈尚成王业,叔父何必忧心。”

“你不懂。”

项梁眼中露出忌惮之色。

他曾在关中生活过一段时间,甚至因犯法被逮捕,对于秦国的底蕴有些了解。

“秦人能击败陈胜的大军,足以证明他们实力未损。且除了关中之军外,秦人在百越和北疆各有大军驻守,若是调动起来,难敌啊!”

“你别看现在陈胜王楚,吴广攻河北,弄得声势浩大。等到秦军大举东进,日后的形势尚未可知!”

……

关中大地,战鼓隆隆。

数不清的兵卒列阵原野,各式旗帜遮天蔽日,如同黑云罩地,到来巨大的压迫感。

战车滚滚,碾过大地,马蹄奔腾,如同雷鸣。

喊杀之声震天响彻,震得人双耳欲聋。

“好!好!好!”

丞相李斯看完了整场练兵的仪式,拊掌大赞:“少荣啊,没想到你竟有如此练兵之能,短短一月时间就练了一支精兵出来,有此大军为锋,何愁关东叛乱不平啊!”

章邯站在旁侧,身披扎甲头戴鹖冠,有着一身威武气势。

他微笑道:“主要还是兵员不错,从关中、蜀、汉之地征调的兵卒都颇为精锐,同时再选刑徒、奴产子中的精壮者加以训练,便成今日之大军。”

李斯颔首,又道:“关东那边战事吃紧,诸郡县多有沦陷,特别是那叛贼吴广渡河北上,又命人攻河内、上党,欲从河东入关中。皇帝心忧,已命武城侯领兵东渡大河,不知少荣几时率兵出关,与武城侯共平叛乱啊?”

章邯略一思索,道:“我欲集中全力一举破贼,需要多准备一下。半个月后吧,待到十一月,吾便率军出关,平叛破贼。还望丞相奏禀皇帝。”

“半月之后啊。”

李斯点头道:“如此也可。届时武城侯攻灭河北吴广叛军,少荣扫平河南的陈胜,还我大秦之太平天下。”

……

咸阳以北为上郡。

上郡以东则是太原郡。

上郡与太原郡以大河为界,东西相邻。

这一日,滔滔大河之上,有无数船舶航行。

大河以西的土地,数不清的黑色身影正排成长龙,准备登船渡河。

一个身材雄壮的秦将坐于马上,在诸将簇拥下,立于河边,眺望对岸。

“禀君侯,据太原来报,吴广偏师已据上党、恒山,其主力正攻燕地。”

有使者带来对岸的最新消息。

王离面色如常的点了点头。

待使者下去后,他才对周围诸将道:“吾等屯兵上郡,大河以东无锐卒,方使吴广等叛贼逞威,攻城下郡以显声势。而今我奉皇帝诏令,率兵东渡以平叛,当让那吴广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大秦锐士!”

“君侯所言甚是,吾等大军二十万,以此之众东向,定当一举平灭吴广!”

众将应声,皆器宇轩昂,有着强烈的自信。

王离淡淡一笑。

他举臂,下令。

“渡河!”

秦二世二年,十月。

二十万秦军渡过大河险阻,进入太原郡,兵锋直指河北的吴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