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8章 :河内乱起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淇水南岸,黑色秦旗连绵不绝。

数万秦军分三座大营,分别扼守淇水的上、中、下游,力争控扼全线,不给对岸的唐贼任何一丝过河的机会。

位于正中的是秦军主营,由主将司马欣坐镇,驻扎了整整五万大军。

每日皆有游骑进进出出,将沿线情报和主将军令及时送抵,使秦军保持最高的行政效率以抵御敌军。

到了下午时候,有数百骑兵纵马奔出秦军主营,前往淇水方向巡视。

这是司马欣每日都要做的事情,一天要是不巡查一次,到了晚上他都睡不着觉。

之前有王离顶着,他只需当个副将听命令执行就好。哪知道突然有一天王离没了,自己反成了九万秦军的老大,承担起抵挡唐王吴广十多万大军的重任。

司马欣又愁又惧,为了不落到王离战败问罪的下场,他打起十二分的精力来防御。

用心做事的效果很不错。

一直到七月底,唐军依旧被死死挡在淇水北岸,多次进攻都被他打退,这让司马欣颇为得意。

唐王吴广,不过如此嘛。

只是最近有几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让司马欣彻夜难眠,今日巡河时他将在另一营地负责的董翳叫来。

两马在淇水南岸并步前行。

司马欣先说了一件重要事情:“上党有信传来,发现唐贼偏师踪迹,观其模样是想要袭击长子。唐贼应是见从淇水攻不过来,就欲先取上党,然后再从上党出兵河内。我准备让你率兵去支援上党,守住北边不失。”

董翳脸色微变,问道:“贼有多少?”

“两三万左右,但难保唐贼后续不会继续增兵上党。你且率两万人北上,借着上党诸多险要,应能守住不失。只要守住上党,则我只需固守淇水一线,不用担忧唐贼从其他地方过来。”

“可唐贼人数众多,我若率两万人走,司马君这边可能挡住?

董翳有些担忧的问询。他和司马欣关系不错,没人时常与私交称呼。

司马欣笑起来:“七八月正是雨季,有这淇水为阻,唐贼想要过河基本不可能,这也是那吴广为什么要派人去攻上党的原因。别说他只有十多万人,就算再来十万,我也挡得住。其实相比对面的贼人,我更忧虑的是朝廷……”

脸上笑容逐渐消失。

司马欣挥了挥手,让后方短兵走远一些。

他驾马靠近董翳,低声道:“我前段时间派亲信回了一趟关中,欲询问李相大战当前,朝廷为何治罪前方大将,使得军心尽丧。”

司马欣派人回去,其实是因为他接替王离当了主将,害怕自己一不小心战败也落到和王离一样的下场,故而要先向李斯探个底。

哪知道亲信从关中带回来的消息,如一道晴天霹雳,将他惊得目瞪口呆。

“上个月冯相和冯将军上书皇帝请求减免黔首赋役,被治罪下狱,二君言将相不辱而自尽。这个月,李相听说是意图谋反,被下狱了。”

司马欣脸色难看,声音更带着颤音。

他是法吏出身,曾任栎阳狱掾,属于是李斯一系的秦吏。之所以能任长史率兵东出,也是李斯的推荐。

现在李斯一入狱,司马欣的后台直接就倒了。

董翳则听得双眼大睁,脸露惊恐:“冯相和冯将军死了?他们可是国之支柱啊,其他人死也就罢了,怎得连丞相都死了!”

董翳是冯劫的旧部,他的后台就是冯氏。

冯去疾和冯劫一死,他的后台同样没了。

这也是司马欣为什么要和董翳分享这个消息的原因。

两人的后台都没了,所处的困境一样,堪称难兄难弟。

司马欣苦笑道:“别说是丞相了,之前的公子公主,皇帝丝毫不顾念手足之情,说杀就杀。又如今日之武城侯,那么高的爵位,还肩负着抵挡贼军的重任,结果说拿下就拿下,也不管前线战事如何。还有李相,你相信他会谋反吗?皇帝啊皇帝……唉……”

董翳咬唇道:“冯相和冯将军皆死,李相和武城侯入狱。吾等若在前线吃了败仗,是否也会落到那样的下场?”

沉默。

司马欣没有回答,但两人都知道答案。

良久,司马欣长叹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吾等毕竟是秦人,总不能与那些叛贼为伍吧。你此去上党,当好好守备,吾等将这河北防住了。等到上将军击退齐、魏,或许天下局势另有转机。”

董翳默默点头。

两人又说了一些军事上的安排,董翳便离去,准备支援上党的事情。

看着董翳驾马远去,司马欣突然有些发冷。

李斯下了狱,他这个李氏一系的将领,真的会安然无恙吗?

司马欣不由侧首,望向不远处的淇水。

淇水汤汤,流淌不休。

恍惚间,他像是能看到淇水对岸有红色隐现。

司马欣知道,那是唐国的旗帜。

他听说唐王吴广宽仁大度,麾下有一支数万人的秦军降卒。

他还从那支自太行归来的秦军偏师中知晓了一个消息。

昔日曾侍奉秦二世的巨鹿郡尉李良,现在被吴广赐为封君,率大军坐镇井陉,很受重用。

降将降卒,并不受吴广歧视。

想到此,司马欣的心动了一下。

然后他猛地摇头,将一些不好的想法逐出脑海。

“吾乃秦将,自当为大秦战至最后。”

司马欣盯着对岸,低语着。

“有我司马欣在此,你吴广休想踏过淇水一步!”

……

时间进入八月,天气越发炎热起来。

天一热,人就容易烦躁。

河内郡野王城,城中的居民正烦躁到了极致,已经处于将要暴动的边缘。

“秦贼残暴!”

“这些狗秦人还要不要人活了!”

“上半年抢了吾等的粮食,如今又来抢掠。天啦,现在田里的粮食还没熟,吾等家中却无果腹之物,这还怎么活下去!”

“呜呜呜……”

满城黔首怨声载道,家家皆是哀嚎之声。

野王的北边,是河内通往上党的一条重要道路。

秦将董翳这一次率兵支援上党,就是从东往西,然后经野王北上。

因为是急行军赶路,后方的粮队跟不上,所以两万秦军基本是带着干粮前行,沿途路过城邑时就地取食,大吃一顿,顺便再带一批粮食离去。

野王城,就是刚刚被这两万秦军扫荡了一遍。

上一次扫荡是在十二月底和一月初,几乎抢走了他们大半的粮食。

这大半年来野王人全都是节衣缩食,靠着稀粥加上些许野菜度日。

一个个那是饿的面黄肌瘦,许多黔首走路都在打摆子。

但好歹撑到了八月。

眼看下个月就要开始秋收,他们在收获之后能大吃一顿。

每个人都对未来怀抱着希望。

这时候,董翳来了,带着他的两万秦军来了。

正因为是快到秋收,秦军对他们毫不客气,将他们家中仅存的粮食尽数征走,连稀粥都不给他们喝。

敢反抗的人当场斩杀。

人头落地,血水流淌。

两万秦军威慑下,没人敢反抗,乖乖交出了家中活命的粮食。

现在秦军走了,钻进太行山道里去了,留下这些野王人面对没有粮食可吃的现实。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真到要命的时候,田里那些没熟的粮食也是可以吃的。

但明年又怎么办呢?

难道要吃人吗?

哀怨之后,野王城中有不少人双眼发红,充满着仇恨。

镇守野王的一百秦卒可是顿顿吃干饭,个个面容饱满,平日里巡城时更是趾高气昂,完全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这种对比下,满城黔首无人不怀怨。

城中一座大宅。

韩喜面色蜡黄,身体比年初时缩水了一圈。

作为野王豪族之首的韩氏家主,韩喜本该吃喝不愁,家中粮食到了发霉时也吃不完。可在秦军的统治下,他现在每天饱一顿饥一顿,眼中早没了光。

再大的豪族,也经不起秦人的摧残啊。

此刻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哀叹不已。

“卫侯之智,非吾等能及。早知有今日下场,吾等当初就该随吴王大军北上,也不用受秦军折辱。那张氏也不会被秦军灭了满门,一时之误,后悔无穷啊!”

“卫君子,你可知吾等这大半年来,皆是身处后悔之中,若上天再给一次机会,吾等定然跟着卫侯去邯郸。去跟着吴王啊!”

当初韩喜笑卫角傻,竟然将野王城的田宅低价出售给他,带着全族跟吴广北上,随时面临被秦军剿灭的风险。

直到今日他才明白傻得是谁。

人家卫角现在被唐王看重,复国封侯,他韩喜却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悔啊!

说着说着,韩喜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卫方摇摇头,道:“韩公既然觉得当初的抉择是错的。那今日就勿要再误了。”

“唐王今率大军二十万兵临淇水,正与秦将司马欣激战。而那刚刚北上的董翳则是被我军在上党的偏师牵制。二人早晚抵挡不住,这河内、上党将落入唐王手中。”

“当此之时,韩公若能主持野王举义,策动河内之人响应,断秦人粮道,助唐王速胜,岂非大功一件?功劳摆在眼前,韩公这一次可勿要再错过了。”

举义。

韩喜知道了卫方此来的目的。

若是放在之前,他考虑家族情况,或许还会犹豫一二,不想冒险。

但现在嘛。

堂堂野王城的首富家族,被秦人掏空了家底,连一顿饱饭都吃不起。

韩氏立足野王上百年,何曾遭受过这般屈辱。

此仇不报,岂能罢休!

更别说唐王在漳水一战灭十万秦军,威名响彻天下,现在攻打河内,定然早晚拿下来,此时正是韩氏投靠唐国的最好时机。

“卫君子放心,河内之人苦秦久矣,吾等便反了这暴秦,以应唐王!”

韩喜咬牙切齿,接受了卫方的策动。

当日晚间,他暗中召集野王大族的家主和当地豪杰,商议举义反秦之事。

没有人反对。

这暴秦,他们早就恨透了。

翌日清晨,韩喜率各家族青壮突袭镇守野王的秦军。

城中只有一百秦卒,守城的百将没想到平日里被呼来喝去的野王人竟然有造反的胆子。

秦军百将当场被杀。

同时在当地豪杰的鼓动下,野王黔首纷纷举臂呼应,一时间聚集起上千人,将城中的秦卒尽数斩杀。

野王这边一造反,其余山阳、修武、河雍等城邑,都在唐国派来的间人鼓动下响应。

这大半年来被纳入秦军的军管统治,各种剥削征缴,使他们早就恨透了秦人。

一时间河内出现了当初陈胜、吴广造反时的场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过数日时间,河内诸城皆是反旗。

成千上万的河内人组成军队,攻占城池,并突袭秦军后方的辎重粮秣。

当消息传到淇水前线时,正满是信心将吴广挡在北岸的司马欣惊呆了。

“怎么会这样?”

“他们怎么敢的!”

秦军前线奋战御敌,结果后方反而出现了大叛乱,司马欣一时有些迷茫。

而位于淇水北岸的唐军大营,也收到了间人冒死送来的消息。

吴广当着众将的面,大笑道:“陈生之计已成,今河内诸城皆反,秦军后方起火,正是我军渡过淇水,一举击破司马欣的时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