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6章:吴王来了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邺城一日拿下,吴广并没有马上出兵进攻邯郸,而是屯兵在漳水畔修整了三日。

主要原因还是整编俘虏和收拢溃卒。

那夜伏击战后,七千秦军被歼灭数百,俘虏两千,剩下四千多人除了一小部分渡河逃跑外,其余皆在漳水南岸游荡。

吴广要在河北立足,刚刚拿下的邺城以及安阳都得好好经营。若不先剿收秦军溃卒就带兵北上,万一那些溃卒里冒出个有能力的秦吏,收拢兵马来偷袭他后方,甚至断楚军粮道,想想还是挺危险的。

吴广宁愿多拖延一下攻打邯郸的时间,也要先将这个祸患解决掉。

而且在他看来,这些溃卒多是邯郸赵人,若能将之收拢,对攻取邯郸的帮助非常大。

“吴王,这两日我率人奔驰漳水南岸,四处宣扬吴王之令,共收得溃卒一千九百余人。”

司马卬意气风发,前来禀报他的战果。

吴广任命他为军中司马,并承诺司马卬能收多少人,这些人就都在他手下听令,是他未来的部曲。

有这个诱惑在,司马卬干的十分卖力,这两日堪称是殚精竭虑,日夜不停的带人游走南岸,四处搜罗寻找溃兵。

因为他是邯郸赵人,一口乡音,一句呼唤,更容易得到那些赵人溃卒的信任。

当听到司马卬宣扬只要投降便既往不咎,大家还可一起打回邯郸,从秦人的残暴统治中解放家乡父老时,大多数赵人立刻选择了归附。

这效果可比吴广派出去的其他人好多了。

吴广赞许道:“做的不错,我再从降卒中补百人过来,为你凑够两千人。”

司马卬一怔,接着大喜道:“多谢吴王看重,司马卬必不让吴王失望!”

等到司马卬喜滋滋的离去,吴广笑了笑。

他之所以看重司马卬,除了对方确实有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想立一个“千金买马骨”的例子。

吴广要以此来告诉河北的赵人,只要你们有能力,愿意来向我投效,必重用之。

这司马卬,便是你们这些赵人的榜样!

同时吴广以赵人为将来统率本地兵卒,也可减少普通赵人的顾虑,能助他更容易得到本地人的拥戴。

三日时间,司马卬这边收拢了一千九百余人,其他将领也收罗了差不多四百。剩下游荡在漳南的溃卒可能有一千多人,大多跑的没了踪影,吴广也就懒得再去搜寻。

被收罗归附的溃卒,加上之前俘虏的两千余人,吴广手中的降兵就达到了四千五百人左右。

“赵地降卒编为两队,两千人归司马卬统帅,余下则为阿牛统领。”

吴广略一盘算,做出了安排。

但降卒中除了赵人外,还有一些投降的关中秦人,数量有三百左右。

按陈馀、葛婴等人的意见,是将这些秦卒全部杀掉,以血祭来激励军心。

“秦人暴虐,这些年来压在吾等头上作威作福,他们全都该死。”

“让秦人多吃一口粮食都是浪费!”

持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

十余年来被秦法、赋税、徭役压在头上喘不过气,让六国之民对秦人抱有很深的恨意。

群情汹汹中,舒欣则持反对意见。

“天下各郡皆有秦吏、秦人。吴王若是每到一处便将秦人杀光,那各县秦吏听闻此事,更不会选择投降,这是平白为吾等后续征伐增加难度,还请吴王对投降的秦人示之以宽,如此传扬出去,有助于吾等攻城。”

“舒君所言甚是。”

吴广当众赞同,并下令将那些投降的秦卒暂时关押在邺城,几个擒获的秦吏则随军北上。

“秦与六国之间仇怨太深,日后还得想办法来调和一下。”

吴广清楚自己如果想做大事,就不可能对秦人尽数屠杀,政策早晚得进行转变。

只是如今大战当前,时间上太紧了,他只能将此事往后推一推,等打下邯郸站稳脚跟后再想办法处理。

不杀秦人降卒,吴广也自有办法激励军心。

他打开邺城府库,以金钱进行赏赐,又杀牛宰羊大飨士卒,将全军士气往上提升了一点。

接着留罗云、张婴率三千楚卒坐镇安阳、邺城,保障粮秣辎重。

吴广自己则率诸将,带余下六千多楚军与四千多降卒渡漳水北上,兵锋直指昔日赵都。

“数日过去,不知邯郸城可被恐惧笼罩?”

……

邯郸郡府,群吏脸色发白,低首做事不敢吭声,唯有郡守张宾的咆哮不时响彻。

“七千人啊,这可是整整七千人!”

张宾愤怒的来回踱步,边走便对屋中两个从漳水逃回来的五百主吼道:“他王贺不是号称将门子弟,熟读兵书吗?他怎么就想不到叛军会在途中设伏,他怎么能被一群叛贼伏击啊!人家设了陷阱,他就闷着脑袋往里钻吗?”

“耻辱,天大的耻辱!”

两个五百主低着脑袋不敢说话。

“什么狗屁关中王氏,什么废物将门子弟,就这点本领也敢带兵,早知如此就该让他守城,我亲自率兵南下!”

张宾越骂越生气,一脚就将堆满简牍的木案踹翻。

简牍在屋中四处滚动,没人敢吭声。

待到平静片刻后,一直站在角落的郡丞才大着胆子道:“郡君,我军中叛贼之计,兵卒尽损,邯郸城中空虚。那叛军接下来定会北上邯郸,吾等该如何应付?”

张宾长吐了口气。

如今王贺战殁,他作为邯郸郡守,自当一个人撑起这个烂摊子。

“王贺率军南下,邯郸尚有兵卒千余人。这几日陆续有败卒回归,加上武安、信都来援,邯郸守军有差不多两千三百人。”

“传我令,再于邯郸城中征兵两千,各召青壮守城,如此兵力加上邯郸坚城,只要我闷头不出,坚守于此,他叛军也打不下来。我已向巨鹿郡求援,那巨鹿郡尉李良是个有本事的,他若率兵来援,自可为我解围,叛军不足为虑。”

说完这些,张宾已是神色疲惫。

他打量着地上狼藉之景,叹道:“竖子无能,坏我大事啊!”

而相比郡府的情况,邯郸城中各处里闾更是愁云惨淡,人心惶惶。

“听说郡尉南下平叛,在漳水被叛军伏击,已全军覆没矣!”

“天啦,郡尉大军都被干掉了,那叛军打到邯郸来,吾等又该怎么办?”

“吾儿被郡府征召,哪知道一去不复还,儿啊……我的儿啊……”

各种惊骇、恐惧、悲伤的情绪在邯郸城中蔓延。

郡府在此时下令再征召两千人守城,一时间得到了许多人响应,因为许多邯郸赵人也怕叛军北上攻取邯郸后会对他们进行杀戮。

当南方的军队渡过漳水北上,离邯郸城越来越近时,一个接一个的消息传来。

“好消息,叛军在漳水大胜后并未滥杀吾等赵人!”

“听说楚人将数千俘虏收编,如今他们正跟随北上!”

“楚将竟重用赵人司马卬,并让其率领降卒!”

“假王吴广派使者宣示各处,言降者不杀,有才者重用!”

随着越来越详细的消息传到邯郸,城中赵人的想法也在不断的转变。

数日后,当那支打着赤色旗帜的军队出现在邯郸城南时。

邯郸城中,许多人低声议论着。

“吴王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