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9章 :一条生路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夜色深沉,笼罩于新阳之野。

因主帅受创,东楚军只紧守营垒,没有趁夜出击的意思。

白日厮杀不休的战场,在这一刻变得平静起来。

可西楚将士都知道这平静只是短暂的,在他们的身后尚有一支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汇合了岳成、李良等部下的唐王吴广,其麾下兵力将达到了五六万人之众,足以对西楚军形成碾压。

“打不过了,等唐军追上来,项王一定会输的。”

“我想回家啊,若能逃回淮南,我找机会就跑到山野中藏着,等到战乱完了再出来。”

“吾等还能回去吗?”

一些兵卒对未来感到迷茫。

他们是淮南人。

淮北诸郡丢了就丢了,他们只想渡过淮水,回到家乡去。

可眼前的形势对西楚军很不利,这些淮南人心里缺乏希望,士气很低落。

如果说这些淮南兵卒尚有追随项羽杀回去的心思。

那军中来自淮北诸郡的士卒可就不太愿意了。

一旦项羽逃往淮南,位于淮水以北的南阳郡、陈郡、泗水郡和薛郡就相当于是被西楚放弃,这些地方都将成为唐国疆土,他们这些淮北人也都会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妻儿。

最关键的是项羽连战连败,怕是连打回淮北的可能性都没有。

故而楚军从陈县一路南下,路上不断有淮北兵卒寻找机会逃跑,数量很多,足足有近千人。

项庄带人不断巡逻,发现逃跑者就当场斩杀,并传首全军,这才略微控制住局面。

可使用武力镇压,终是压不住这些淮北楚卒的心思,到了夜深时分,营中有人相互低语,为未来寻找出路。

不仅是底层小卒。

楚军众将也各有心思。

“刘邦率军挡住南下道路,西、北皆是唐国大军,东侧泗水郡又被东楚占据,吾等已被四面合围,当今局面,为之奈何呀。”

一处帐中,周殷看着面前友人,不觉唉声叹息。

曹咎闻言哼了一声,道:“要不是周将军你被项缠支开,郢都岂会丢失。若是郢都不丢,吾等也不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我看大王没将你当场砍了都是好的,你还在这里哀叹些什么。”

周殷脸色尴尬,不过他很快就反击道:“你说的是,我一时不察,才中了项缠的花招。可按照当时的情况,项缠打定主意要造反,我就算不被他支开,也会被项缠挟持或者当场杀了,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

“反而是你曹兄,令尹让你死守睢阳,拖延唐军南下,结果你弃城逃跑,连项声都跑丢了,曹兄真是做的一手好事啊。依我看大王就算要杀,也得先杀你才是。”

曹咎面色涨红道:“我和你能一样吗?我是城中魏人欲反,如果不出城,别说是项声了,就连我也得死在睢阳,至少我这一退,还给大王带回来了千余人。”

周殷哼道:“那我也给大王带出了千余人啊,你又为何说我。”

二人争辩了一番,结果发现都是差不多的水平。

声音渐止,沉默相对。

半晌后,周殷叹道:“照眼前情况来看,项氏败亡已成定局。吾等家人都在郢都,如今怕是已被唐军所得,曹兄,你可有想法?”

曹咎眯着眼道:“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两人四目相对,已心照不宣。

就在这时,帐外有脚步声接近。

“周将军,项王召见,言有要事相商。”

周殷惊愕道:“要事?这大晚上会有什么要事?”

二将心中惊讶。

等他们与其余楚将应命到项羽帐中时,更被项羽的话惊住了。

“刘邦阻道,我军不得南撤,后方又有唐人逼近,事情危急,不谷欲率军夜走东路,突入泗水郡,再寻机南下渡淮。”

项羽径直道出自己的打算。

桓楚惊道:“大王,可泗水郡也被东楚所占啊。”

“刘季率大军来新阳堵我南下之路,则其东部必定兵力薄弱,大王若以精兵突击,定能突围而走。总好过在此坐以待毙,被唐军围杀上来。”

范增开口,掷地有声。

在唐军围上来之前往东逃跑,这是他给项羽的谋划。

不往南,反而往东?

众将面面相觑,仔细思索后,又觉得范增这话确实是唯一的生路。

他们被刘邦堵住了南下的道路,短时间内是绝不可能冲过去的。

西边和北边是正在围上来的唐国大军,这两个方向也不能走。

南、西、北,三方都不行。

那就只有往东边去了。

东边的泗水郡现在被东楚占领。

东楚军的战力不如唐军,其主力又被刘邦带到新阳来了,留守在泗水郡的兵力必定不多,确实是四个方向中最有可能逃生的一处。

“从新阳一路往东,走下城父、蕲县、垓下,然后往南折向钟离附近,那里水势平缓,最宜渡淮水。”

范增让项庄将地图挂起来,当着项羽和众将的面规划出一条逃亡的路线。

下蔡和钟离两地在淮水附近建城,选的就是宽阔平坦之地,两岸多有人烟,收集船只很方便,是这时代渡淮水的首选之地。

刘邦在南边堵路,肯定会在下蔡驻兵,以防止项羽突进。且下蔡太近了,绕道走这里很容易被追上堵截。所以远不如一路直冲,和追兵拉开距离后,绕一圈路从钟离方向南下,来一个出其不意。

“从垓下南折钟离,这确实是一条生路。”

项冠赞了声,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可我军一撤,东楚和唐军必定会追袭,想要在彼辈追击下跑这么远的距离,怕是难啊。”

范增道:“所以大王只率精兵东走,剩下的兵卒留守此营,在这里打出大王旗号以迷惑敌军。我军尚携六日之粮,只要能守住这六日,大王就可顺利冲出重围了。”

众人脸色皆变。

留人守此大营打楚王旗号,项羽趁机率精锐东走。

听上去很有成功的可能,确实是当前情况下最优的策略。

可留守在这里的人就要被唐军和东楚围攻,这是必死的局面啊!

谁跟项羽走,谁留守此营?

这是个问题。

“我愿随大王突围,吾乃六人,只要能回淮南,我便可在六县等地再拉起一支兵来。且我妇翁番君镇番阳之地,拥兵万人,若得其支援,大王便有杀回淮北之力!”

英布率先站起来,义正言辞的开口。

他摆出了自己淮南六人的身份,又明言自己的妇翁吴芮在南边还有军队,这一来他要跟着项羽冲回淮南就显得名正言顺了。

项羽颔首,又扫视诸将道:“军中淮北之卒多恋故地,途中多有逃亡,若强行挟持,必于途中造反。故我此番离去,只率军中精锐和淮南籍贯者,如此可保无虞。只是这留营镇守之将,谁可为之?”

帐中一时沉默。

范增怒声道:“老夫一老朽尚且自请留守于此,与营垒共存亡。尔等沙场血勇之将,受君王信重,当此危急之际,岂无一人可堪大任乎!”

项羽和范增之所以不指定留守的主将,乃是怕对方心中不愿,为此怀恨在心,等项羽一走,这主将就率兵投降了唐军。

留下来当死士,还是得自愿才行。

范增刺激的话一出口。

帐中便有一人豁然起身,朗声请命:“大王身负国之重任,还请放心离去,季布愿留守此营,为大王断后。营在布在,营亡布死,为大王守到最后!”

季布声音洪亮,话中满是坚定。

项羽喜道:“好一个季将军,有将军守此营垒,不谷便放心了。”

而随着季布主动请命,帐中又有两将接连起身:“末将周殷愿留守大营,助季将军御敌。”

曹咎见周殷这家伙主动请命,心中一动,也跟着起身道:“末将曹咎,也愿留守此营,辅助季将军。”

“好,国家危亡,果有忠义之士啊!”

范增抚着颌下白须,脸上挤出了笑容。

他愿意为项羽留守大营,坐镇此处,以迷惑唐国和东楚的军队。

可范增年纪大了,在营中出出主意还行,沙场上领兵厮杀是他做不到的,必须要依靠厉害的武将进行指挥。

现在有季布、周殷、曹咎三将在此辅助,想来可保无患。

范增的目光,再度落到帐中那张悬挂的地图上。

下城父、蕲县、垓下、钟离。

只要项羽能沿着这条路线顺利渡过淮水,杀回淮南,那么就还有希望。

这是一条项氏楚国的生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