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3章 :寡人有策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秦使曲宫面色灰暗的回到咸阳。

他是二世皇帝的亲信,素来知晓君王的心意。

昔日曲宫曾被皇帝派去代郡杀上卿蒙毅。

蒙毅哀泣求饶,可曲宫知道二世和赵高杀意已决。

他毫无同情心,甚至亲手持剑杀了蒙毅这位秦国重臣,以证明自己对皇帝的忠心。

正因为了解皇帝和赵高,曲宫知道自己任务失败回到咸阳,怕是讨不了好。

“说不定会革职下狱?”

曲宫暗暗猜想,但他不敢跑。

一跑,全族就完了。

当曲宫回到秦宫,战战兢兢的将唐王吴广的那番话呈上时。

二世皇帝勃然大怒。

他猛地起身,一脚踹翻身前案几,大骂道:“吴贼好胆!区区低贱黔首,竟然敢拒绝天子的好意!如此贱民,就该腰斩,车裂,夷灭三族!”

“朕要灭了吴广全族,将他们通通杀干净!”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侮辱!

极大的侮辱!

吴广言语间,毫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中。

这让二世皇帝如何不怒。

要是吴广在他眼前,他绝对要拔剑将其当场砍杀。

只是骂完后,愤怒完后,二世皇帝又陷入深深的恐惧中。

斧钺加身。

吴广的话充满了威胁与杀意,哪怕隔着数百里的距离,通过使者的转诉,他都能感受到吴广坚定的灭秦之意。

二世皇帝转头望向侧首的赵高,颤声道:“赵君,赵君……吴贼不欲同吾等和谈,还扬言要杀入咸阳,革了吾大秦之命。彼辈如此决绝,吾等该如何办啊?赵君,你不是说吴广定会答应的吗?”

赵高脸色也极为难看。

他说动皇帝给出了丰厚的条件,不管是名声、地盘,还是大量的金玉美人,都足以显示出他和谈的诚意。

哪知吴广不为所动,反而还出口威胁,如此不识抬举,让赵高又惧又怒。

心里有一股气堆着无处发泄。

又见皇帝质问他的策略。

难道是他赵高的献策有问题吗?

赵高没有回答皇帝的话,而是转头盯着曲宫,阴沉道:“吴贼如此决然,莫不是你出言有误?”

曲宫大惊道:“丞相,臣一切所言皆按丞相吩咐,绝无误处,一切都是吴贼无和谈之意,还请丞相明察。”

“明察?不管怎么说,出使无功,就是你无能!竖子坏吾大事,来人,给我拉下去斩了!”

赵高低吼一声。

他赵丞相的方略是绝对没有错的。

如果出了问题,就是办事的人搞砸了。

殿外立刻有郎卫走进来,去捉曲宫。

“丞相,陛下,不关小人的事啊!饶命啊!”

曲宫大叫着想要挣扎,但被虎背熊腰的郎卫一按,便没了还手之力,拖着往殿外走去。

听着惨呼声越走越远。

赵高和二世皇帝皆长吐了一口气。

“使者无能,坏朕大事,杀得好啊!”

二世皇帝赞了一声。

杀人泄愤,心里舒坦了不少。

只是舒坦完后,君臣二人神色再度阴冷下来,回到了吴广带来的威胁。

“吴贼不知好歹,欲要与我大秦死战。他既然要战,那就与他交战!”

赵高冷声道:“中尉甘阳已率军三万在大河布防,有此天险防守,纵使吴贼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过来。等到我后方大军来援,定让他后悔今日拒绝之事。”

二世皇帝也给自己打气道:“没错,有大河天险,吴贼一定过不来的。”

“一定过不来的!”

……

大河滚滚,水浪滔天,上有百舸争流,蔚为壮观。

每一艘船上,皆有数名到十名左右的唐军士卒,除了掌舵和划桨的人外,其余兵卒皆手举盾牌,船只顶着如狂风暴雨般的箭矢向前行进。

嗖!嗖!嗖!

大河西岸,排列成阵的秦军,以手中弓弩猛烈射击河面船只。

箭如飞蝗,部分落入水中,溅起一片浪花。

同样有数不清的箭矢射中船上人影,震得唐卒手中的木盾、皮盾摇颤不已,甚至有箭矢从刁钻的角度击中目标。

一些唐卒惨叫着摔落船下,甚至还有因失去平衡而使船只倾覆的情况发生。

咸阳有着天下最大的武库,库存的箭矢堆积如山。

工坊中那些工匠、隶臣每日产出的箭矢也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足以供应秦军奢侈使用。

他们见人就射,无需吝啬箭矢的损耗。

对唐军来说,顶着箭雨过河已经很困难了。而就算顶过了箭雨,当船只靠岸时,他们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秦国中尉军。

“杀!”

一船的唐军士卒刚刚上岸,眼前就出现了几十个秦军手中的长矛和铍、戟。

这是没有悬念的战斗,渡河唐军的下场已是注定。

秦军战阵后方,中尉甘阳立于高处盯着大河战场。

唐军人数众多,是秦军的数倍。

然大河天险横亘其中,足以抵消两军数量上的差距。

甘阳招来麾下司马,对他们再度叮嘱道:“尔等要多派快马飞骑巡视大河沿岸,并严密注视唐军船只动向,绝不可出现失误。”

“唯。”

麾下秦军领命而去。

甘阳遥望大河对岸,隐约能见到赤色大纛飘扬。

他脸露自信,低声自语。

“有我甘阳镇守大河,区区吴贼休想踏入关中半步!”

大河东岸,有一临时用土木搭建的高台。

唐王吴广立于其上,面无表情的打量远处战场。

良久,他转头对左右道:“鸣金收兵,让儿郎们回来吧。”

“唯。”

吴冲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传令。

吴广再度将目光放到大河对岸,眉宇间满是凝重。

今天的这场战斗,是唐军发起的试探性攻击。

刚开始渡河的时候,对面的秦军数量并不多。

可没过多久,就有大量黑甲秦卒从后方涌来,占据要地。

秦军大营就在河水西岸不远处,一旦收到驻防士卒的警戒,其主力就会立刻来到岸边防守支援。

反应速度之快,防御之严密,都足以让吴广皱眉。

当然,秦军的战力还在其次,真正让人难受的是眼前的这条大河。

“君上,大河之险,远胜昔日淇水。对面驻守的秦军又皆是关中精锐,沿河布防,行事谨慎,我军想要强渡怕是有些困难。”

李左车、蒯彻等人皆摇头不已,对强渡大河并不抱乐观态度。

当初司马欣率军堵在淇水,就让唐军伤透了脑筋。

而大河之险要,水流之汹涌远胜于淇水,对面的秦将甘阳率领的中尉军也非庸人,唐军想要过河绝不容易。

等到收兵回营后,唐军这边一清点损失,竟然一战就达到了五百余人。

这更让顶着秦军防守强行渡河的方案,成为了不可能。

真要是这样做,哪怕最后渡河成功,士卒死伤绝对是个巨大数字,是吴广难以承受的。

“既然强攻不行,那就依照君上之前在淇水的策略,在上游渡口进行佯攻,然后集中力量猛攻此处,一举杀过河去,或许能行?”

葛婴在接下来军议中率先发言,提出了沿用唐军渡过淇水的策略。

这让陪坐的司马欣十分尴尬,有种被当众鞭尸的感觉。

李左车则摇头道:“大河水势和两岸地形远比淇水恶劣,加重了我军的渡河难度。而对面中尉军装备精良,防守严密,士气也同之前的淇水秦军大不相同。这种情况下想要复现淇水一战怕是有些困难。”

吴广轻轻点头。

是的,两者情况是不一样的。

淇水的渡河环境一来比大河容易多了,二来当时的秦军先经历了漳水大败,紧接着主将王离被朝廷抓走,然后又是后方河内乱起,各种因素叠加使得军心跌落谷地。

这才让唐军有击可乘,只要大军渡河就能迅速击破防守的秦军。

现在大河对岸的中尉军士气并不低,特别是大量关中秦卒斗志昂扬,欲同唐军死战到底。

他们的背后就是咸阳帝都,就是秦人的家园,不可能退却。

渡河环境、敌军士气都不一样,淇水之战的胜利就很难复刻了。

“我军欲渡大河,强攻损失太大,胜算渺茫,只能智取。”

李左车、蒯彻、陈平等人皆思索着策略。

其余诸将也都想着如何能过河的策略。

吴广的目光在帐中扫视。

最终落到了一个新来者脸上。

魏豹眨了眨眼。

他是奉其兄魏咎之命率三千魏军前来跟随吴广灭秦的。

自从阳武之战,齐、魏联军大败后,魏咎便收兵回守东郡,再没了和齐国联手攻秦的胆子。

没过多久传来了唐王收降司马欣、董翳,占领河内上党两郡,并进击河东的消息。

魏咎便决定派其弟魏豹率兵襄助唐国攻秦。

魏豹并不理解,道:“我魏国遭阳武之败,之前被秦攻取的砀郡诸城又被楚人项羽、刘季等趁势占据。吾等为何不想着趁楚、秦交战,夺回这些城池,反而要分兵去助唐国?”

魏咎当时语重心长的说道:“楚乃大国,其将占据砀地诸城,我军若是攻取,必与楚开战。一来我军不是对手,二来趁着楚秦交战之际,对楚人动手,会丧失灭秦之义。唯有紧随唐王身后,为其效力,日后求其主持公道。今唐王兴兵灭秦在即,正是我魏国显示忠心的时候,你当率兵前去,以显我魏国尊唐之心。”

魏国不是楚国的对手,还是得抱一个更粗的大腿,求其帮忙。

在兄长的教诲下,魏豹率军来了,归入吴广麾下,听从指挥。

现在被吴广一注视,魏豹有些口干舌燥。

唐王莫非以为他有渡河之策?

魏豹有为吴广效力之心,可如今大河横亘于前,唐王麾下那么多聪明的谋士都暂时想不出渡河的法子,他魏豹何德何能有渡河之法,唐王未免高看他了吧?

魏豹忙低下脑袋,打量着脚上的鞋子,暗示自己的无能为力。

魏豹这一番动作,让吴广思如泉涌,想到了一个渡河之法。

历史上韩信奉刘邦之命从关中攻伐河东,魏豹率军占据蒲坂渡口,严守大河一线。

魏豹带兵的本事说不上有多厉害,可在大河天险的加持下,强如韩信也没有从魏豹手下强渡的能力。

那一战,是汉军从西边来攻河东,如今的局势则是唐军从东边去攻关中。

两军遇到的困境极其相似。

最后韩信成功渡过了大河。

那他吴广自然也能过去。

吴广收回目光,扫视帐中诸将,淡淡道。

“寡人已有渡河之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