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4章 :歃血为盟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魏国给出的条件很不错。

对吴广来说,他在南方确实需要一个助手,既能在攻秦时为自己护卫住要害之处,又可以在日后南下楚地时作为桥头阵地。

现在的他并没有扫平天下的力量,那就先团结足够多的势力。

多拉朋友,减少敌人,也是一种打法。

所以当魏豹再三恳切相求后,吴广起身,朗声答应下来。

“魏王既愿将社稷存亡寄托于吾身,那我吴广自不会吝啬军力,当率军南下,救魏国之危!”

吴广声音铿锵有力。

落在魏豹耳中,犹如天籁之音。

魏国有救了!

魏豹大喜过望,跪在地上当着诸将之面,向着吴王叩首:“外臣魏豹,代吾兄魏王及魏国上下臣子庶民,拜谢吴王拯救之恩德!若魏国之厄得解,魏必以吴王之命是从!”

国与国之间没有小事,为表正式,这等救援之事必须要立盟约誓才行。

不一会儿,吴冲从外面端着铜盘走进来。

盘中是深红色的牲畜之血,还热乎的散发着腥味。

歃血为盟!

结盟双方或是吮血,或是以其涂唇,以示诚心立盟。

当年毛遂前往楚国求援,就是同楚王分别吮吸鸡狗马之血以为盟约。

吴广在盘子里象征性的沾了一下,涂红嘴唇就算结束了。

魏豹或是为了表示魏国的诚心,竟一口气吸了小半。

“吴王放心,吾魏国日后定追随吴王,绝无悔意。”

魏豹咧嘴一笑,牙齿嘴唇尽是血淋淋一片。

歃血为盟后,就代表这份盟约有了正式效力,如果日后违反,将为天下人所不齿。

背信弃义的事情在战国时代时有发生,比如当年张仪就以六百里地诈骗楚怀王。

不过这毕竟是少数,所谓无信而不立,一旦赖账,失了信誉,那以后再面临危局时,就没有人愿意相信你了。失信带来的害处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现在吴强魏弱,吴广不怕他魏国赖掉。

而且敢赖他吴广的帐,后果怕是也承担不起。

既定下了救魏之事,接下来就要规划进军计划。

“河内方向转攻为守,以司马卬、韩广率军三万以荡阴为据点,占据淇水北岸,与秦军对峙。”

司马卬曾在淇水与秦将涉间鏖战良久,熟悉当地情况,自身能力很不错,让他带三万人防守,哪怕王离整军再来,也难以攻破其防御。

吴广还会留两万人镇守漳南,负责此地的防御和运输工作,如果司马卬那里兵员吃紧,也可从漳南这边调集。

有这五万守军在,加上邯郸那边也可增调兵员,足以保障他后路不失。

剩下的八万人则随吴广南下去援救魏国。

当然,吴广手里的是八万兵力,等到他对外宣称的时候就会变成十五万。

反正具体兵力只有吴广军的高级将领才知道,外人哪知他有多少人,能吓一个算一个。

要是能借着大胜之威把章邯吓走,不费吹灰之力就解了魏国之围,那更是好事一件。

在率兵南下前的一夜,吴冲在私下有些忧虑的问道:“叔父,自从与王离在长城对峙开始,你就没有回过邯郸一次。现在好不容易大胜了,你也没有回去,反而要率兵南下去救魏国。如此焦急,何日能回去呀?”

吴广看了侄儿一眼,叹道:“你当我不想回邯郸得一宿安息么。可是现在魏国已被章邯围困许久,若是耽误几日,说不得就要亡国了。等到秦军占据了魏地,章邯就可从白马北上威胁我军。到时候西边有王离,南边有章邯,我将遭受二人夹击,这样的危局你可清楚?”

“若是南边的反秦势力挡得住章邯,我自可不用着急南下,而是从容整军,消灭河内的王离,甚至回到邯郸整顿一下内政,巩固基础再缓图天下。可是彼辈无能啊,一个个的只知道勾心斗角,面对秦军缩着脑袋不出手,我也没办法呀。”

吴广确实有些无奈。

历史上魏国被围,齐国好歹还出手救援,阻拦了一下秦军兵锋。

哪知道这时空里,齐王田儋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屯兵平原而不救魏,真是让人无奈。

项梁那边和景驹狗咬狗,也不知道决出胜负没有,短时间内帮不到魏国。

吴广想要静下心发展都没办法,只能亲自南下救魏。

听到解释,吴冲明白的点了点头。

“叔父说的是,都怪这些诸侯无能。特别是那个齐国,我听说当年秦人兼并天下的时候,齐国就是不战而降。”

“现在那秦军再次打过来,齐人不仅不和秦军交战,还背地里劫持吾等亲眷,打仗不行,背地里害人到是熟练。我看齐人就是群没胆子的鼠辈,要是秦军再次击败其他诸侯,他们说不定还会再投降一次!”

吴冲满怀恶意的骂了几句。

吴广看了看少年愤怒的模样,知他是担忧身在齐国的吴伯夫妻。

他们已经从吕臣那里知道陈胜在蕲县托孤时,让许多朝臣家眷都跟着一起北上,其中就包括吴伯夫妻和舒氏的一家子。

“冲儿勿要担忧,蒯生已前往齐国,算算时间这两日也该到了。若是那田儋真的不顾反秦之义,强行扣留吾等家眷和陈王妻女,那我也不会对他客气。”

吴广眼中冒出一抹冷色。

打秦军不行,背地里捅人倒是有一手。

这种友军不要也罢。

安抚了吴冲一通,吴广又与他讲了些军略上的事情进行培养。

他这侄儿脑子转的挺快,军略上的事情听吴广讲述后也能明白个大概,算是个不错苗子。

可吴冲年纪小了些,今年只有十七岁,再加上底层出身的限制,见识和综合素质上比不过那些豪贵之家的年轻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学习。

吴广准备再培养一年后,等吴冲十八岁便真正派遣出去历练。

到了第二日,吴广命岳成为先锋,与魏豹先行南下。

“章邯知我在河北战胜,说不定会派人绕开临济先去白马、濮阳,以绝河津。尔等当抢先渡河去守住白马渡口,否则秦军若占据彼处,吾等将难以过河。”

吴广下令之时,神色严肃。

对于南边那位秦国的上将军,他有着很深的忌惮。

等到岳成和魏豹领命,率领先锋部队急行军南下后。

吴广也自率中军拔营出发。

这一次,他将与当今大秦帝国最强的将领对阵。

……

与此同时,蒯彻作为吴广派遣到齐国的使者,并没有在抵达临淄的当日被齐王召入宫中,反而一直在临淄城中待了整整三天,才收到了田儋的召见。

富丽堂皇的齐国宫殿,在今日响起了一声接一声的传唤。

“召吴广使者蒯彻入见。”

“召吴广使者蒯彻入见。”

……

蒯彻小步跟着侍从往前,眼神颇为凝重。

不管是将他晾在临淄三日的举动,还是传唤时直呼吴王大名的情况,都显示出今日的觐见绝不会顺利。

果不其然,当蒯彻在齐国礼官一声“趋”的呼声中,小步快速走入正殿,眼皮便跳了一下。

殿中宏伟宽广,特别是撑梁的柱子十分硕大需要数人方能合围,各处悬挂的金玉装饰,精致的雕刻都显示出齐国的雄厚财力。

身穿朝服和甲胄的文臣武将各坐在两旁。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许多全副武装的高大勇士,他们手持刀斧,昂然挺立,皆以冰冷的目光望着蒯彻,给他带来极大的压迫感。

齐王田儋坐在主座上。

并非正襟危坐,而是随意斜躺,眼皮子耷拉着。

特别是田儋身前宽大的木案上还摆放着一些残羹剩菜,其余臣子身前的案几上也都各有酒食。

这样的场景,就像是齐王君臣吃完酒宴后,突然想起他这个吴王使者的存在,这才临时召见的一样。

随意,无礼,轻视。

若换成当初的楚使公孙庆,定然当场暴怒,指着齐国君臣大骂。

蒯彻却是面不变色,上前对着田儋一拜:“楚国吴王麾下,五大夫蒯彻拜见大王。”

吴广继承的是陈胜的法统,在官方上还是以楚国为号。

“楚国的使者?寡人怎么记得前几日才接见过一个楚国的使者?”

田儋抬头,瞥了一眼蒯彻,对左右笑问起来。

左右道:“禀大王,前几日确实有一个楚国使者前来觐见,是楚之宗室,名唤公孙庆。”

田儋颔首道:“那这楚国使者公孙庆在于何方啊?”

殿中有大将华无伤笑起来:“大王,那公孙庆在鼎中呢!”

“哈哈哈。”

“早被炖烂了。”

“应该骨头都化成汤了吧。”

殿中齐臣尽皆笑起来。

蒯彻将齐国君臣的模样尽收眼底,然后也跟着他们笑。

他这一笑,倒是让齐国君臣愣了下。

你不该害怕吗?

笑什么笑!

田儋收敛笑容,盯着蒯彻,冷声道:“楚使为何发笑啊,可是想见一见那公孙庆的模样,或可一饱眼福。”

殿中陷入寂静,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蒯彻。

蒯彻脸上毫无惧意,反而笑意吟吟。

“区区一个被烹杀的死鬼有什么好看的,还是那被斩首的秦人尸身有意思。”

“只不知大王和在座诸位可曾见过十万秦军之尸首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