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68章 :镇北将军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云中之战,我甘居于韩信之下,听他指挥调动,最后还把所有的战功全归到韩信的身上。”

“在给唐王的信中我又对韩信大肆吹嘘,称其可与昔日秦将蒙恬相比,若让韩信镇守北方,则边疆安定,胡患尽消。”

“我这样费尽心机的吹捧韩信,唐王看在眼中,肯定会将他留在北疆的吧?这一次使者前来宣谕命令,或许就是要将我调回去了!”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虞子期纵马奔腾。

心中的思绪就如迎面吹来的风。

迅疾而激烈,让他难以自持。

虞子期和韩信在云中郡大破入侵北疆的胡人,收复九原、云中两郡所有失陷的疆土,将唐军实控线推进到原本的秦长城一带,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

接下来虞子期将精心准备的捷报送往中原后,就一直等待着唐王的回信。

等啊等,等啊等。

终于等到了唐王派来的使者。

虞子期的军营扎在西边,听闻唐王派来使者的消息后,他迫不及待的出发,前往东边的韩信军营一起迎接唐王的使臣,以及那道可能会实现他期望的命令。

“项王和项将军遣我入唐为间,我本想在唐王身侧潜伏,传递信息给楚国。可惜北上后就被调入李良手下,随他攻打太原,接着又率兵打雁门、云中,没有任何与南边通信的机会。也不知现在的中原局势怎么样了。”

“项王和项将军,应该等急了吧?”

虞子期心中思绪翻飞。

半个时辰后,他抵达了目的地。

韩信收到禀报,带人出来迎接。

虞子期打量着前方布置周整,交错有序的军营,以及那位正向他走来的年轻将军,心中暗暗叹息。

“韩信行军打仗的本事确实很厉害,远胜于我之上。这样的人才,也不知道项将军为何没有重用他,反而落到唐王手中?”

虞子期和韩信在楚营的时候其实见过几面。

不过当时韩信只是项羽手下一个微不足道的执戟郎,和虞子期级别相差很大,两人没什么交情。

后来虞子期与韩信在云中相会,他想要借着同在楚营的经历拉近关系,同时又怕韩信看穿他的底细,便不断进行试探。

韩信对虞子期说的那些项羽凌辱他妹妹的事情并不太感兴趣,也不愿多说自己在项羽手下的遭遇,让虞子期讨了个没趣。

韩信只想杀敌立功。

虞子期刚好有捧他之意,便甘居其下辅佐,二人合作期间相处的还算愉快。

“虞将军来了。”

韩信微笑相迎,看上去心情很不错。

虞子期也笑着拱手,叫了一声韩将军,并询问唐王使者的事情。

“使者刚到不久,我正等着虞将军一起接令呢。”

虞子期神色一喜。

使者前脚至,他后脚到,正好免去了一番等待的时间。

“既是大王使者,吾等不可怠慢,快前去拜见才是。”

虞子期说着,脸上既有期待,又有一些惶恐。

北疆已定,只需一将留守,他和韩信之间肯定会有一人回去。

虞子期担忧唐王会让他在这里留守。

但又想到自己在捷报里对韩信的吹嘘,加上韩信年纪轻正是该历练的时候,唐王让韩信留守北疆的概率还是要更大一些。

“不是我,肯定不是我!”

虞子期在心中低语着。

二人向营中走去。

“因为要等虞将军,我让使者在偏帐待着。杨喜,你去把使者叫来吧,就说虞将军到了。”

韩信吩咐了一句。

见杨喜领命离去。

虞子期心中一动,问道:“不知这使者何人,可是唐王近侍?”

韩信随口道:“好像是太仆的儿子,叫什么张敖的。”

虞子期面露惊色。

太仆张耳!

这位可是唐王老臣啊,唐国九卿之一,算是位高权重了,他的儿子前来传达王令,正好可以巴结一番。

虞子期心中盘算和张敖拉一拉关系,却瞥见韩信神色淡然,似乎并未将对方放在眼中,不由暗暗摇头。

这段时间他配合韩信击胡,见识过韩信的军争之能,心里佩服。

可他还发现韩信为人自视甚高,做事相处一点都不懂谦让,也无任何赞扬他人的行为。

比如虞子期和韩信级别相当,他为了某种目的甘居韩信之下,听其调遣。这要是将韩信换成其他人,多半会和虞子期客气一番,相互夸赞吹捧是少不了的。

韩信却毫不客气,还真将虞子期看做是自己的部下,各种调遣分派,行为举止十分随意。

这也就罢了,虞子期是主动屈居的。可现在太仆张耳之子前来传诏,韩信还表现的不太在乎,甚至还把人家安置在偏帐等待,这就有些缺乏情商了。

“韩信太过傲慢自负,这性格以后得吃亏的。”

虞子期再度摇头,但明智的没有多说。

他和韩信入帐后不久,张敖便在杨喜的引领下走过来。

不知是不是被韩信慢待的缘故,张敖绷着一张脸,直到虞子期对他逢迎两句后,张敖才笑了笑。

“两位将军在北疆大破胡人,大王听闻后十分高兴,特有封赏和调令在此。虞将军既然到了,我当宣读王令,还请两位将军接令!”

听到接令二字。

虞子期忙跪下,以恭敬之态聆听。

韩信平淡的表情也多了丝激动,和虞子期一同行礼接令。

“寡人闻北疆大胜,斩获甚众,大振我唐国声威,心中甚喜……”

虞子期听着张敖传达王令,心脏越跳越快,直到那最为激动的时刻抵达。

“将军韩信通兵道,知军伍,在北疆多立功勋,今命其南下于寡人面前听令……”

虞子期怔住了。

韩信被唐王调到身前听令,那他虞子期呢?

张敖声音顿了下,给了虞子期一个恭喜的眼神,接着念下去。

“将军虞子期,自归唐以来屡立战功,先后从前将军攻太原,率军下雁门,今又于云中大胜,逐破胡人,扬我诸夏声威。特赐爵一级,封镇北将军,统九原、云中、雁门之兵,为我唐国镇守北疆……”

虞子期张着嘴巴,愣愣的跪在原地。

“镇北将军掌三郡之兵事,乃是我唐国一方大员,恭喜虞将军!”

张敖传达完王令,笑吟吟的向虞子期恭贺。

虞将军刚才对他态度很亲切,甚于韩信,这让张敖心生好感。

加上虞子期年纪轻轻就成了唐国的镇北将军,张敖之前听唐王的口气,以后说不定还会以虞子期为主将率兵北伐,前程那是大大的有,自然要想办法拉近一下关系。

而旁边的韩信听到自己的调令后,也颇为满意。

唐王答应过韩信,只要他能在北疆立功,就可以南下获得重用。

现在唐王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韩信心中喜悦,对于虞子期的升职毫无嫉妒。

他难得的夸赞道:“虞将军善于军争,坐镇北疆,日后定无边患。信恭喜镇北将军了。”

张敖、韩信一人一句恭喜,一人一声镇北将军。

直听得虞子期双眼迷茫。

镇北将军。

统三郡之兵,镇守北疆。

我不是项王派来唐国潜伏的间人吗?

我怎么变成唐国的镇北将军了?

我以后要镇守唐国北疆?

那我还能回去吗?

无数的问题在虞子期脑海中闪烁。

特别是近一年下来,他率军在北疆征战,为唐王夺取秦国郡县,为唐国驱逐胡人,在军队里那些文宣导员的影响下,不时也会说出效忠唐王的话,久而久之,他心里对唐国有了些许认同感。

这一刻,虞子期心中迷茫越发浓郁。

我是楚国的间人?

可我为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下三郡,破胡人,砥定边疆,战功赫赫。

那我是唐国的将军?

可我又是项王寄予了厚望,派到唐国潜伏的间人。

我是谁?

我是什么身份?

就在虞子期对自己的身份认识陷入迷茫状态时,韩信又笑着开口。

“虞将军,我将南下,这北疆可就交给将军了。”

“将军当要努力,日后说不定还能继续高升!”

……

唐国北疆进行军事调动。

韩信率一队亲信骑兵南下,虞子期则升职为镇北将军,掌三郡兵权,镇守边疆。

同时燕地的龙骧军也已进入了赵地。

而在南方的唐楚主战场。

吴广率大军自北而南进入了陈郡范围。

唐王大旗在楚地飘扬。

吴广的前方是苦县,苦县的西北边则是柘县和阳夏。

唐军的前进路线,同两年前吴广率起义军杀入陈郡时一模一样。

唐王吴广,二入陈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