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1章 :杞人忧天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渔阳郡,因位于渔水之北而得名,为燕时所置旧郡,秦国统一后没有更改,依旧以渔阳为名。

这里一向以苦寒贫瘠著称,又因为此地是帝国的北疆,在边界处修筑长城抵挡塞外的游牧民族,其沿线就需要兵卒驻守。

这些兵卒大多来自内地,因服戍役而来,被称做戍卒。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就是从内地征召新兵与在渔阳驻守了一年多的戍卒交换,让这些为帝国守塞的将士归家团聚。

然而大泽乡烽火一起,原本该前往渔阳轮替的那支新卒转眼就成了帝国的掘墓人,在中原腹地将一个偌大的天下搅得翻天覆地。

这一变故不仅让帝国震荡,位于渔阳的戍卒们同样受到很大的影响。

渔阳边塞,寒风凛冽。

数个戍卒就在城塞中聚在一团,一边搓手取暖,一边吐着白气讨论。

“听说叛军打下蓟城了,吾等日后该怎么办啊?这后路一断,别说是回家,怕是过几个月都没东西吃了。”

渔阳贫瘠,物产有限,其边塞戍卒所需的粮秣辎重大多要从蓟城输运,蓟城被拿下,他们这些边塞守军不一定断粮乏食,但后勤肯定是不会有保障。

有人叹道:“竟然还想回家和粮食,尔等就不怕那叛军杀到渔阳来吗?我可听说叛军人数众多,有好几万呢。”

另一人接嘴道:“就算叛军不杀过来,说不定都尉会听郡守的命令,领着吾等南下去和叛军拼杀呢。”

众戍卒脸色微变。

有人当场哭起来:“我不想打什么叛军,我只想回家啊。前年服役离开的时候,我那妇人还大着肚子,家中老人又患病不能做事,她既要照顾老者还要去耕种田地,也不知如何才能过下去。我好想回家,好不容易才熬过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就想着早点回去。我不想连自己的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就在这里死掉。”

哭声低沉,引来众人叹息。

戍卒大多来自内地,远离家乡一年多,甚至还有赀戍受罚达到两年以上的人。

故土难离。

谁不想家,不想自己的亲人?

就在这阵阵叹息中,突然有笑声响起。

“哈哈哈,我听闻古时有杞国之人心忧天地崩坠,怕自身因此覆亡,故废寝食而日夜忧虑,结果最后呕血死了。我看尔等今日之担忧,正如那杞人一般。”

众人转头望去,见说话之人是角落一个戍卒。

这人差不多三十岁,卧在角落的草堆上,嘴里叼着根干草,正一脸讥讽的打量着他们。

“卢陵竖子,你今早又偷吃了马屎吗?嘴巴怎得如此臭!”

“臭嘴卢陵,我看你才会呕血死掉!”

众戍卒纷纷骂了回去。

卢陵嘿嘿一笑,毫不在意。

有一老卒止住众人辱骂,望向卢陵道:“你这小子素有见识,刚才既嘲笑吾等是什么杞人忧天,定有个说法才是?”

“是呀,你有何说法,速速讲来。”

众人好奇的看向卢陵。

这人与他们不同,据说是因为某事而遭谪戍,已经在边疆待了好几年了。

一番相处下来,大家对卢陵的臭嘴很讨厌,但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有些见识,平日里能想出许多人想不到的主意。

“呸。”

卢陵将嘴里干草连着唾沫星子吐出来,翻身箕踞而坐,这才笑起来。

“尔等刚才说叛军打下蓟城,可知那领头的吴广打得是楚国旗号。楚距燕有上千里之遥,中间隔着魏、赵之地,他能带着楚军杀到燕地来,证明沿途诸郡县皆被其攻占,既有如此威势,区区渔阳小郡安能抵挡,我看要不了多久渔阳城就会被其拿下。”

“而我听说吴广以爵位招降秦吏,又与燕民约法三章,这种好策一施展出来就让各地的城池纷纷向他投降,统兵的秦将秦吏也都归服。统领咱们的都尉最爱财物,平日里常用塞内物品与胡人交易牟利,此等爱财之人,哪有什么为秦效死的意思。”

“等到渔阳城被吴广拿下,他只需派一使者过来,都尉必率吾等降吴。到了那时候,吾等不用和吴广大军厮杀,说不定还能跟着他一起南下回家呢。事态如此清晰可见,你们刚才还担忧什么与叛军拼杀的事情,在我看来这与杞人忧天有何差异,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脸色惊讶。

当听到叛军打下广阳郡时,他们心中多是忧惧害怕,哪有人能像卢陵一样竟算到了后续的发展。

卢陵见众人惊愕模样,嗤笑一声,又翻身躺了下去。

这一次他背对众人,双眼盯着眼前的夯土墙,眼中有希冀闪过。

“卢敖老头在咸阳混的好好的,结果一张臭嘴恶了秦皇帝,自己倒是跑的快,反连累一堆人被杀,就连我这隔了老远的小辈也被抓来边疆遭罪。”

“今吴广大军北上,倒是能救我离去啊。”

……

三日后,渔阳城陷落的消息传到北疆边塞。

同时到来的还有一中年策士。

城塞之中。

渔阳都尉脸色发白,一脸惶恐的看着蒯彻。

“今吴王征伐河北,麾下已有邯郸、巨鹿、河内、上党、恒山、广阳、上谷、太原诸郡,麾下之民三百万,车五千乘,骑万匹,带甲之士五十万,兵锋所至,无城不取,无兵不破。区区渔阳转瞬即落,今大军即将北上,面对这五十万大军,不知都尉是想死呢?还是想活?”

蒯彻脸带微笑,声音缓慢。

但他每说一个郡名,每说一个兵力数字,都让渔阳都尉的身体颤栗一分。

当听到最后一句时。

渔阳都尉已是再也忍耐不住。

他噗通跪地,对着蒯彻乞求:“自是想活,还请先生救我!”

蒯彻颔首:“既是如此,那都尉还请整顿边军戍卒,举旗为楚,随彻归降于吴王吧,届时不仅都尉能保全性命,更还有富贵一场呢。”

“听先生的话,一切都听先生安排。”

渔阳都尉立刻应下,并马上让人去传令召集麾下兵卒。

“君上将这些戍卒看得挺重,但在我大军兵威下,彼辈哪有什么勇气抵挡,这种轻易就能完成的使命真是没意思。”

眼见任务轻松完成,蒯彻无聊的摇摇头。

在他看来,纵横策士自当是要在群雄之中纵横捭阖,方能一展身手。

现在吴广大军与这些郡县的秦将实力相差悬殊,加上有约法三章和爵赏的政策,除了那些一心殉国的秦将外,蒯彻完成说降任务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这让他觉得难以显示出自己的本事。

“君上今已平定燕地大部,剩下的右北平、辽西、辽东几个郡都是人少空旷的地方,只需遣一偏师东去便可拿下。”

“渔阳郡入手后,君上稍微整顿兵卒,就会率兵南下与强秦相争,与陈王合力破秦。不过今君上贵为河北之主,拥民百万,兵卒十万,却还要居于陈胜之下,有些可惜了。我当想办法试探他是否有独立之心才是。”

“若有,那就好了。”

蒯彻舔了舔嘴唇。

纵横之士,最是唯恐天下不乱。

唯有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才是他们大显身手扬名立万之时。

苏秦、张仪莫不如此。

不搞点大事情出来,那也不配称做纵横策士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