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3章 :约法三章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自吴广采用蒯彻之策,以爵位为赏,并遣范阳令徐晖乘坐朱轮华毂在燕地各城驱驰,所过之处,守城秦吏大多望风而降。

各县长吏虽多是秦人,然始皇帝既死,二世皇帝登基后又胡作非为,连续诛杀大臣宗族,将秦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各地秦吏看在眼中,对于那位年轻的至尊便无多少效死之心。

吴广大军兵临城下,许多秦吏拼死抵抗,无非是因秦人与六国之民的矛盾尖锐,怕投降后没有什么好下场。

现在吴广不仅宣传只反秦政,不反秦人的统战政策,还明码标价给出了秦吏献城的待遇。

加之范阳令这个例子在前,打消了许多秦吏的顾虑,他们纷纷开城投降。

短短时间,还真形成了蒯彻所言传檄而定的效果。

不过守城的秦吏降服,各城的燕人心态则尚未转变过来。

广阳郡,涿县。

这里是曾经的燕国督亢之地,其地势平旷,土壤肥沃,为燕之膏腴。

昔日燕太子丹便是以进献此地为名,遣荆轲西向刺秦。

现今在吴广招降政策下,涿县令不战而降,开门迎楚,一日之间城头黑旗换红旗。

对于上层统治者的转换,涿县燕人在兴奋中也带有丝丝不安。

有人惶恐询问:“我听说楚人贪婪好利,当年帮着齐人抵抗昌国君,后来又反手把齐国给抢了,不是什么好东西啊。如今楚人进城可有滥杀和抢掠,他们日后会不会欺辱吾等?”

“没有吧,我看那些楚人挺讲规矩的,有几个兵卒向我买履,还给了钱呢。”有卖鞋的小贩为城外的楚军辩护。

一个屠夫颔首赞同:“然也,昨日那吴广犒兵,让吾等杀猪宰羊送到城外去,也是给了钱的,并无欺凌之处。”

询问之人心中略安,道:“那就好,这吴广既讲规矩,那我也就放心了。”

“有什么好的。”

旁侧却有长须男子哼道:“不管是秦人来统治,还是楚人来统治,对吾等来说还不都是一样。日后服役缴税,受那严法盘剥,哪样少得了?秦人统治的时候欺负吾等,楚人现在来了,难道就不欺负吾等了吗?以吾观之,在这吴广治下,与在那秦国皇帝治下并无多少区别。”

话一出,众人点头。

有道理啊。

秦吏也好,楚人也罢,都是外来的统治者,对他们这些燕人来说似乎并无两样。

以前该咋样,以后还是该咋样。

想到此,对于吴广与楚军的态度就淡了。

燕人们或许欢迎楚军将他们从秦吏统治下解救出来,但不会太过热情的去拥护。

吴广是楚人,他们是燕人,双方哪有什么感情。

甚至还有人暗中想到:“楚人复国,听说齐人也复了国,那咱燕人就不能复国吗?燕人治燕地,总比那些外来者好吧?”

就在这种种情绪在燕人中酝酿蔓延的时候。

吴广则在军营中召集了涿县及附近城池的投降秦吏,大族名门,父老豪杰等人。

宽阔的主帅大帐中,各摆案几酒食。

诸多秦吏、父老豪杰、大族长者皆被引导入内,按照地位身份坐下去。

“吴王将吾等召集于此,看上去十分隆重,不知是有何要事与吾等商议?”

有人小声开口。

一大族长者玩弄着手中酒卮,笑道:“怕不是想让吾等出钱出人,为其提供粮秣以攻略燕地。”

“应是如此,今楚军虽不战而下数县,可广阳郡守屯兵蓟城,有死战之意。蓟城乃昔日燕都,城高难破,怕是不好攻打。楚军想要吾等出力支持也是正常。”

众人低声议论,对于今日之宴多有猜想。

没过一会儿,帐外传来脚步声。

吴广在蒯彻、阿牛、吴冲等人的簇拥下走进大帐。

“拜见吴王!”

帐中诸人见状连忙起身参拜。

吴广几步走上主位,转身跪坐,目光扫了众人一眼,微笑道:“诸位不用多礼。”

接下来便是吴广与燕地诸人的寒暄,或是问各大族的情况,又或是问今年的收成等等。

待到酒过三巡,气氛渐热之后,他才正式进入主题。

吴广转头,对坐在下首的蒯彻点了点头。

蒯彻笑着起身,对众人道:“自秦国吞并天下,关东之民便为秦法统治,距今已有十余年矣,不知诸位对于秦法有何看法?”

对秦法的看法?

涿县令等秦吏低下脑袋。

其余燕人纷纷开口。

“秦法苛责细密,稍有不慎便动辄罚为刑徒,其斩人手足,割鼻黥面,真乃天下之酷法也!”

“然也,秦法之最无情者当属连坐。一人犯法,则什伍同罪,全家连坐。使人相互告奸,父子相告,夫妻相疑,邻人相见不敢言语,此等酷法断绝人伦,真乃无耻之法!”

“还有禁止吾等说话之法,秦人徭役繁重,动辄征发转输千里之外,为此破家亡族者不知凡几,而吾等只要言说一句不好,便是诽谤、妄言,动辄判罪诛族。秦皇帝以酷法堵天下万民之口,真是让吾等有苦而不得说啊!”

蒯彻一句话,便把众燕人的情绪挑了起来,将这十多年来积累的情绪爆发出来。

秦并天下之前,各国都有法律,但却无一国的律法像秦律那样严苛细密,惩罚极重。

特别是连坐制度,告奸制度,还有诽谤妄言等言论罪更是六国之人难以忍受的东西。

燕赵多慷慨,好私斗杀人。

齐人善辩论,常聚稷下议论君王政事。

这些是他们六国之民几百年来的风俗习惯,但都为秦法所不容。

当秦法凭借各种酷刑来强行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风俗传承时,自会引起六国之民不满。

连坐告奸、诽谤妄言等反人类的行为则更让这不满得到加深。

关东之地,下到黔首庶民,上到各县大族豪杰,就没有喜欢秦法的人。

至于涿县令等关中来的秦人,见众人情绪激烈,生怕殃及自己,也忙跟着附和说秦法的各种残酷严苛,为自己以前治理地方时的行为辩解,称都是为秦法所迫,同时还说着自己在关中时是如何被秦法统治的。

说着说着,这些关中老秦人竟然有不少真的流下泪来。

严酷的法律和宽松的法律哪个过起来更舒坦,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

“在商君变法之前,吾等过得也不是这般日子啊。”

这场酒宴很快就成为了对秦法的批判和诉苦大会。

吴广静静饮着酒水。

直到众人说完,他才起身道:“吾观诸父老豪杰皆对秦法不满,天下万民也苦秦法久矣,既是如此,那吾便尽废秦法苛刑如何?”

话音一落,帐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盯着吴广。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楚军虽然打着反秦的旗号起事,但在夺城后治理地方,那也得需要有个规矩来执行,大多数时候基本还是按照秦法来,只删减了一些太过严酷的条文,具体判刑也是靠当地官吏来酌情操作。

因为用秦法为蓝本才是最简单也是最省力的。楚军扩张的太快了,每日都是攻城略地,哪有时间和人才来细修合适的法律。

所以才会出现在许多燕人眼中,不管是被楚人统治还是被秦人统治都没有太大差别的观点。

可现在,吴王竟然要尽废秦法苛刑!

在场的不管是投降秦吏,还是诸父老豪杰、大族长者都知道这事情的重要性。

有长者哆嗦着嘴唇道:“吴王欲废秦法,那日后如何治理麾下?”

废除秦法说起来简单,可废除之后呢?各种杀人劫掠的罪刑又该如何惩治?

吴广对着众人朗声道:“吾当与万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者皆除去秦法,只要在我吴广治下,则再不受严刑酷法残虐!”

“尔等,可有意见?”

吴广扫视帐中诸人。

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便有兴奋激动的声音响起。

“吴王尽废秦法,与天下约法三章,真乃圣王也!”

“吴王只要有令,吾举全族相助!”

众父老豪杰欣喜万分,纷纷叫喊。

而涿县令等秦吏听到吴广“尽废秦法”时,神色很是复杂,有人稽首相拜,对着吴广长跪不起。

整个军营中,尽是一片欢欣之色。

同时吴广又让阿牛利用他的宣传能力,从涿县开始,宣传他尽废秦法苛刑,与民约法三章之事。

涿县城最先受到影响。

当投降的秦吏和当地豪族在里闾市肆之间,宣扬吴王约法三章之事的时候,整个城池陷入了狂欢的海洋。

“吴王废秦法,吾等日后自由了!”

“干他母的秦法,终于滚蛋了!”

“我以后当每日喝酒喝到烂醉,喝完还要骂死秦皇帝,谁也管不了我!”

“哈哈哈,终于不用害怕被隔壁的狂徒犯罪牵连了!”

当桎梏了燕地之民十余年的秦法枷锁在这一日被除去,所有的燕人都欣喜若狂。

最终,这股情绪又在阿牛等人的引导下,汇聚到吴广的身上。

“吴王仁善,真乃圣王!”

“吴王就是青天!”

“吴王就是太阳!”

“吴王就是吾父!”

燕地之民原本对吴广的到来并无多大感触,可现在约法三章一出,无数人尽皆欢呼拥戴。

当这消息传播到更北边的蓟城、传播到上谷、渔阳等地时,所有尚被秦法统治的燕人全都睁大了眼睛,等着吴广大军的到来。

这一刻,燕地之民尽心属吴广。

当他大军北上蓟城,所过城池不仅是守城的秦吏主动纳降,城中燕人也是纷纷响应。

若有秦吏不肯投降,则城中燕人便会杀官举旗。

整个燕地都流传着一句话。

“开城门,迎吴王,废秦法,约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