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3章 :临终之言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蕲县城外,有一军营。

在吴广东征楚国时,这里长期驻扎着一支两千人的军队,扼守要道中枢,保证前线军队的粮道不会断绝。

营中有几处军帐,常被唐卒持戟守卫。

吴广走到一个军帐处。

还未进去,就闻到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臭气。

帐外看守的几个唐卒全都面露苦色,只是因唐王前来,他们不好像平日那样离这营帐远一些。

随行的文秀也闻到了这味道,脸色微变,向吴广劝谏道:

“范增不过是一败军老朽,大王怜他年老,饶其性命。可此人不知好歹,为项氏效忠而死不投降。今日他患了恶疾将亡,又求见大王,臣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前去相见,万一他的恶疾有损大王之体,就不美了。”

“疽发于背,乃是体内之疾,无碍的。”

吴广摇了摇头。

范增是年纪大了,再加上听闻项羽垓下战死,心情抑郁,导致愤懑而患疾,最终引得背上恶疮发作,这才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恰好吴广率军回到蕲县,范增听守卫的兵卒在外面谈论,便请求见吴广一面。

背上生疮,并不是什么恶性传染病,吴广倒是不害怕。

范增作为历史留名的人物,项梁、项羽的谋士,在这时代也算是一杰出人物,其人将死,吴广见他一面倒也无妨。

他让兵士捞开帐帘,大步走了进去。

这处军帐不算小,木床被褥齐全,和司马级别的待遇一样。

吴广对于俘虏,特别是像范增这样高级俘虏还是很优待的。

范增趴在床上,因为疼痛而轻轻的叫唤着。

帐中还有两个侍从,他们已经用布搭在了范增的背上,以遮掩那骇人的恶疮。

见唐王进来,侍从慌忙下拜行礼。

吴广抬手,让他们起身。

范增听到声音,勉强撑起脑袋,用那双晦暗的满是眼屎的眼睛望过去。

吴广站在门口,身后的光从他身后照进来,从范增的角度看去,那就是一个被光芒所环绕的男人。

一时间,范增有些失神。

直到吴广从光芒中走出来,与他隔了数步,面目尽显,范增才回过神来。

他咧嘴道:“唐王风采依旧,只是恕老朽有疾在身,不能向唐王行礼了。”

“范公乃长者,无需客套。”

吴广摆了摆手。

这时他也被帐中臭气熏的有些不舒服,径直问道:“范公欲见寡人,不知有何赐教?”

范增将死,在死前请求见吴广一面,肯定是有话想说。

范增没有马上开口,而是再度打量了吴广一眼,这才道:“大王想做皇帝,想做秦始皇那样的人。”

“胡言!我家大王乃是天下反秦之首义者,是覆灭暴秦的大英雄,是天下有名的仁义君王,岂会做秦始皇那样的暴君?你这老朽,安敢在此胡言乱语!”

文秀大声呵斥,怒不可遏。

秦始皇。

在这个时间点可不是什么好形象,在大部分人眼中这位就是实打实的暴君。

范增用秦始皇来比吴广,这是赤裸裸的骂人啊。

不仅是文秀发怒,就连那两个帐中的侍从,也对范增怒目而视。

吴广倒是没生气,反而因为这句话来了些兴趣。

他挥手道:“尔等先出去吧。”

“大王……”

“出去吧。”

“唯。”

见吴广语气坚决,文秀只能带着侍从、近卫走了出去。

帐中只剩吴广和范增二人。

短暂的沉默后,范增笑道:“大王以反秦起事,号称仁善,据燕赵并关中,得天下之大半。今又得韩魏仆从,灭东西二楚,下一步大概就是发兵攻灭齐国,再顺手占了韩魏之地,之后就可效仿秦始皇,称作皇帝,成为天下至尊了吧?”

吴广没有否认,他淡淡道:“范公欲见寡人,莫非只是想以此讥讽寡人?”

范增长长的吐了口气。

“讥讽谈不上,老夫这段时间因疾而卧榻,不能动弹,便常思索天下之事,对大王的功业越发明晰,甚至感到惊骇。”

“秦并天下,乃是续祖宗之业,以五百年之国,数代秦王之奋勇才能做到亡灭六国一统天下。而大王却是布衣之身,起于微末,一年亡秦,又一年而据天下之大半,统一天下怕是也就这两年的时间了。”

“数年时间,大王就做到昔日秦国花了五百年才做到事情,如此能力,非项氏与天下诸侯所能相比,天下人称大王为英雄,实乃名实相符也。”

范增由衷的赞了一声。

他将吴广视为大敌,一直以来对于吴广的事迹多有关注和研究,项梁在时,范增就劝项梁效仿吴广的各种政策,可以说对吴广很了解了。

自项羽死后,范增心中愤懑,引得背上恶疮发作,只能窝在床上等死,死之前他再度复盘了一下吴广这个敌人的成长轨迹,然后就震惊了。

一年覆秦,一年亡楚,以唐国之势最多再来一两年就能统一天下。

三四年的时间,吴广就能达到从布衣成为天下至尊的成就。

亘古未闻!

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

这让范增感到惊骇,原本对吴广的仇视逐渐消弭,甚至生出些许敬意。

项氏败在吴广这样的人手中,好像也挺正常的,这样一想也就没什么好不甘的了。

吴广能感受到范增说的是真心话。

他挑了挑眉,道:“吾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范公今日夸赞寡人,是有助我唐国之言乎?”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范增愣了半天。

过了一会儿,他才苦笑道:“是了,大王说的是,老夫快死了,是该说些有用的善言了。”

“其实老夫欲见大王,正是有一言相询,韩魏居中原之地,控扼天下中枢,故昔日项王归国,尚要派郑昌控制韩地。今韩魏为大王仆从,一心侍奉,大王以仁善为名,不知日后该如何夺其地?”

吴广皱了皱眉。

韩魏两国确实是个不太好处理的问题。

他们和楚、齐等敌国不同,乃是唐的属国附庸,一路出兵出力跟随唐国打天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种情况下是不好公开从其手中夺地的。

强行做肯定是能做到,但名声上会损失很大,难免背上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头。

但韩魏两国的地理位置又太过重要,比如那连通河南、河北的白马津和濮阳就在魏国。韩国更有古都洛阳、荥阳敖仓等重地,吴广不可能放任在别人手中。

且国中之国,也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吴广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见范增主动提到这事,看样子是已经有了想法,便道:“还请范公赐教。”

范增身体虚弱,也不卖关子,说了两个字。

“徙封。”

“徙封?”

范增咳了一声,说道:“昔日周王翦商,分封诸侯,徙北侯于南,徙姬姓于东,以御敌之名转封他处,大王可效仿周天子之事,徙封韩魏于边疆,以此立国,则天下无人可说。”

吴广心思一动。

周朝灭商后,对原本的诸侯封地曾做过调整,比如将晋南一带的异姓诸侯改易到江汉一带,又将商朝的一些方国改易到他处。甚至还对自家姬姓国改过封地。

比如卫康叔原本的封国是在康地,后来又被周公徙封到卫国。

总之西周初年,曾对天下诸侯的封地进行过大调整,各种改封易地,调整战略布局。

这是一个先例。

吴广强行夺取韩魏封地,会背上刻薄之名。但他如果提前让阿牛宣扬周代徙封的事情,用周人的做法来进行背书,然后再改易诸侯封地,在明面上是绝对说得通的,毕竟此事已有前例,无人可以在明面上指责。

甚至以周礼为核心的儒家门徒,还会举双手大力支持徙封的做法,因为这是他们的圣人周公曾做过的事情。

“把韩国封到半岛去?”

吴广脑袋里莫名冒出一个想法。

转而他又摇摇头,具体操作,日后还要和众谋士斟酌谋划。

不过这确实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能够一举解决韩魏等占据中原重要地域的问题。

他望向范增,微微躬身,道:“长者之言,寡人受教了。”

范增见状,便知唐王是听进了自己的话。

他点点头,脑袋趴在床上,闭着眼睛不再多言。

吴广又说了两句,便转身离去。

等到吴广走后,范增才睁开眼,愣愣的看着吴广离去的地方。

“没想到啊,老夫与吴广为敌一场,到了最后竟会为他谋划。”

顿了顿。

范增低语着:“为他谋划,亦是为天下人谋划。项王,你不会怪我吧?”

范增又一次闭上了眼。

再也没有睁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