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0章 :天命转移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出咸阳城往东,有宽阔驰道直行,一路通往关东大地。

前秦丞相赵高垂首跪地,心中颇为忐忑。

唐军先锋是司马欣和董翳两员秦国降将,而这二人的全族皆被秦廷诛杀了。

称一声血海深仇也不为过。

“都是皇帝干的,这事和我没有关系。”

赵高心里给自己打气。

他对司马欣努力挤出笑容道:“皇帝残暴,最喜好杀人。我曾多次进行劝诫,然皇帝不听,之前的事项皆是皇帝旨意,如果其中有所误会还请司马将军海涵。日后吾等同为弃秦投唐的臣子,要多亲近亲近才是。还请将军通报吾等迎接唐王之事。”

司马欣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眼神让赵高打了个寒颤。

但司马欣没有多言,只平静的点了点头,转头命人去通报唐王车驾。

很快,位于大军中央的唐王吴广,收到了赵高率群臣手捧玉玺向他请降的事情。

“走吧。”

他只说了这两个字。

咸阳城发生的事情吴广已经知道了,赵高今日之降也是由陈平出面约好的。

有了赵高在咸阳作为内应,这座帝国的都城将完整的交到他的手中,如此大利,他自然不会放过。

前面的军队列于道路两侧,周围欢迎的秦民在唐王车驾经过时都恭敬的低下脑袋,最多悄悄用目光斜瞥,想看清楚他们新的君王长得是什么模样。

马车辚辚,在众骑士的护卫下行驶到一干秦臣面前。

“臣赵高倾慕大王之心久矣,今能见大王,如见圣天子。大王万年!”

赵高捧着玉玺膝行上前,口中说着逢迎的话语,脸上则尽是谄媚的笑容。

决定他未来的时刻,那肯定得拿出所有的本事来。

赵高这一带头,其身后的赵成、阎乐及秦廷群臣全都跟着呼喊道:“吾等拜见大王,大王万年!大唐万年!”

呼喊口号以表示忠诚,这是降臣应有之意。

“嗯,尔等既知天命,愿弃秦投唐,寡人自当纳之。”

吴广将眼中的厌恶深深埋藏,当众开口安抚,算是稳住了这些秦臣之心。

听闻此话,众秦臣欣喜若狂。

吴广则眯着眼打量赵高的模样。

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细目薄唇,额下还生着几缕胡须。

赵高不是太监。

这大概是后世常被人误导的地方。

赵高被史书记载为宦者,可宦者在东汉以前,并非全部用的阉人,其中就有许多正常男子侍宦天子之侧。一直到东汉开始悉用阉人,这才有了后世将宦者与阉人等同的说法。

赵高此人不仅精通律法,为秦国书法大家,同时还有女儿女婿,更担任丞相之职,甚至在历史上他杀二世后还引玺而佩之,欲要登君王之位。

这样的人物,不会是常人眼中的阉人太监。

但不管他是否为阉人,此时这位在华夏历史上留下过赫赫声名的赵丞相,正跪在吴广面前,满嘴逢迎谄媚,试图能乘上唐国这艘新开的大船。

“秦二世昏庸无道,致使秦国为上天所弃。今天命归唐,大王率王者之师以覆秦,二世畏罪自刭,更显天命之转移。臣率秦之文武,特奉上天子玺印,还请大王受之。”

赵高将皇帝玉玺高高举起。

其身后众人皆道:“还请大王顺应天命,受天子之玺。”

吴广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赵高以秦国丞相的身份率领群臣奉上玉玺,对唐国很有好处。

这是一种预示秦国天命转移的仪式。

吴广接受下来,就代表了唐国代替秦国成为了天下正统。

在天下人眼中,秦国就是曾经的天子,皇帝就是天下的统治者。

唐国灭秦,又受天子玺印,那唐国就取代了秦国的位置,如同商灭夏、周灭商而成天下共主。

甭管其他诸侯承不承认,唐国的地位在大多数人眼中就是要高出齐、楚、魏、韩一截。

而且受降后,唐国还能光明正大的统治关中,得到秦地的法理统治权。

名与利双收,吴广没有理由拒绝。

这也是他之前从感情上既想要二世和赵高死,从利益上又想收降的原因。

吴广当众颔首道:“寡人效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今承天命,自当受秦玺,治秦地。”

一句话,吴广当众宣示了对秦地的主权。

他同时示意身旁的侍从上前接玺。

卢陵迈着小碎步走到赵高身前,从赵高手中小心地捧过玉玺。

“我的老母亲也!我卢陵竟然有一天能摸到天子的玉玺,这岂不是能沾上点帝王之气?看来这双手三天内都不能洗了,待我晚上睡觉时还要好好回味下这滋味才行。”

卢陵在心头激动的呐喊。

他双手微微发颤,捧着玉玺走到车边,恭敬的向唐王奉上。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吴广接过这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的玺印,并打量着上面的八个篆字。

哪怕是沉稳如他,此刻的呼吸也不由急促起来。

传国玉玺!

自秦始皇开始,代表了皇权交替的信物,今日落在了他的手上。

他吴广将成为继秦始皇、秦二世之后的第三个玉玺持有者。

强行压住心中的激动,吴广将此玉玺佩在身上。

这东西以后想把玩多久都可以,唯有现在不行。

这种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吴广深吸口气。

他佩玺之后,当着万众之面,拔出腰间佩剑。

剑刃上有日芒闪耀,晃得人侧目以避。

“昔日秦皇无道,施暴政于万民,以酷法残虐四海,天下之人苦秦久矣。”

吴广持剑指向远处的咸阳城,朗声开口:“故寡人与陈王奋起于泗水,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欲伐无道,诛暴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惜陈王战不利,中道崩殂。”

“而寡人则率天下豪俊,并起而入关。”

“上天弃秦,天命在唐!”

“秦皇死,暴秦亡!”

“寡人,于今日覆秦!”

吴广仰天,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广阔天宇,大声喊出了他近两年来一直想要喊出的那句话。

曾将天下人视为奴仆隶臣的秦国,在今日正式覆亡。

覆秦者,是吴广。

是昔日大泽乡中,那九百戍卒之一。

也是那一夜曾谈论何为英雄的二人之一。

吴广紧盯着天空。

那里仿佛还有另一个人在看着他。

“阿胜,你看到了吗?这暴秦,我已经覆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吾等已亲身告诉了天下人,这王侯之种,并非生来就有。”

“吾等布衣,亦可为天子也!”

吴广在心中呐喊。

他向陈胜宣告着二人昔日的梦想,在今天已由他吴广来完成了。

吴广来自后世,本没有王侯天生有种的想法。

可这个时代的人大多信奉这一点,王侯贵种天生就是高于黔首百姓,这是一条让无数人认可的真理,也是无数人想要复立六国后裔的原因。

陈胜和吴广的揭竿而起打破了这一点。

什么秦国皇帝,天下至尊。

我一个布衣黔首同样可以称王为尊,照样能将你几百年的贵族王侯踩在脚下,将你硕大的帝国打得灰飞烟灭!

今日吴广覆秦,就是用实际行动向天下人证明了这一点。

将那自上古以来,王侯将相生来有种的观念打得粉碎!

随着吴广激昂的话语落下。

其身后阿牛振臂高呼:“今唐王覆秦,天命在我大唐!”

“暴秦已覆,天命在唐!”

“天命在唐!”

一声接一声。

唐军中的燕人、赵人、楚人、魏人,以及无数的关中人都在跟着高声呼喊。

赵高、赵成、阎乐等等一干秦国公卿也跟着高呼秦已覆,天命在唐的口号。

巨大的声音在渭水之畔回荡,在咸阳上空徘徊,甚至随着风传荡到了远方的骊山处,传入了那高大巍峨的帝陵中。

就连地宫中的始皇帝棺椁,仿佛也能听到了那一句句“天命在唐”的欢呼声。

若是始皇帝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

对吴广来说,这当众受降佩玺,并引众高呼,是代表了秦国天命的转移,也是代表了吴广对关中秦地的统治权正式建立。

做完这一切,吴广没有停留。

他先让董翳、司马欣等人率兵进入咸阳城,去控制城中各处要道,及皇宫、官署、府库等要地,将整座咸阳先抓在手里。

同时又让赵高等群臣在前开路,引导唐王车驾正式进入咸阳城。

在入咸阳前,吴广向赵高问了一句。

“为何迎接之人中不见秦宗室?”

赵高眼皮一跳,忙笑道:“秦宗族乃祸乱天下的源泉,臣之前已命人将他们尽数擒捕于狱中,等待大王处置。若是大王不愿留之,可尽数杀戮,绝一后患。”

听闻此话,吴广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秦始皇对赵高已经算是很好了,据说昔日赵高犯罪当死,蒙毅请求将其诛杀,秦始皇以君王特权将赵高保了下来,后续还多加信用,任命赵高为幼子之师,甚至就连秦始皇死前也是赵高随侍在侧。

这样的信任和恩宠,赵高又是如何报答的呢?

秦国三十余代先君的努力,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打下的帝国江山,自始皇死后才两年时间就变成了这个模样。

除了秦二世的昏庸无能外,赵高在其中也是出力颇多。

他还杀死秦始皇所有的子女后代,让其血脉彻底断绝。

今日,赵高为了讨好吴广,甚至提议可以杀掉秦之宗室以绝后患。

这般冷血的人物让吴广感觉汗毛倒竖。

谁还敢让此人为臣啊?

且这般品行事迹,又有几个人会不感到恶心。

吴广冷冷的看了赵高一眼,当众道:“寡人以宽仁行事,故天下之人愿归大唐。暴秦之祸皆由皇帝始,与其余宗室何干?寡人素来兴灭继绝,先后复立赵、卫之社稷,从无断人血脉之心思,又岂会滥杀秦族。”

赵高忙不迭的点头道:“大王说的是。大王素来仁善,绝不会做这种事情,皆是仆胡言乱语,还望大王勿要在意。”

吴广没有理他,转头对随侍在马车旁的一人进行吩咐。

“陈大夫,你且率人入城,处理秦宗室之事。”

“臣遵旨!”

陈平高声应了下来。

而听到眼前之人正是之前暗示他们的陈平,赵高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

此人浓眉大眼,仪表堂堂,真是生的一副好皮囊,看上去颇有君子之相。

陈平也对赵高笑了笑。

只是他的笑容里,隐藏着一丝阴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