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0章 :分攻四郡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有大军屯驻城外威慑,有城中豪族帮忙安抚,巨鹿城一夜安稳,没有出现任何的乱子。

到了第二日,楚军士卒还沉浸在昨日的大赏中,吴广召集诸将处理夺下巨鹿后的事情,以及决定接下来的攻伐路线。

诸项事情中,最紧急的就是对投降的秦吏和秦卒的处理。

“秦人与六国之民仇恨甚深,麾下兵卒恨不得让关中秦人都去死,这股情绪引导好自然能发挥出不弱的战斗力。可同样会激起秦人反抗,对于日后大事不利。”

吴广对六国之民与秦人之间的关系早有忧虑,也想要进行解决。

可之前邯郸郡是交战后拿下,郡尉王贺被伏杀,郡守张宾饮鸩酒自尽,没有给吴广统战的机会。

现在的巨鹿则不同,其郡守孙攸、郡尉李良先后投降,两人都是秦国高级官吏,正是吴广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帅帐之中,诸将云集。

“吾等反秦,反的是秦法!是秦政!是暴虐的秦国皇帝!”

吴广立于正中,对着众人高声道:“大多数秦人与吾等一样,同样被秦法苛责,他们同样苦秦久矣。故而对那些愿意投效我吴广,愿意与我共襄反秦大业的人来说,我自当倾心结纳,引以为友,而不以敌看待!”

“今孙攸、李良以郡中长吏之身举城相投,以两人为五大夫,并入我军中为将吏。”

吴广宣示了日后的反秦纲领,并大手一挥,给了投降的孙攸与李良二人五大夫高爵。

“这怎么被迫投降的秦人比咱爵位都高了。”

帐中如张婴等将领不由眼热心妒,感到不满。

不过也有智谋者能看出吴广的用意。

“吴王善待降吏降卒,并以高位待之,日后攻略城池的时候,守城的秦人就会更倾向于投降,此种做法甚妙。”张耳点头表示赞赏。

听到吴广的封爵与承诺,原本坐在帐尾心中忐忑的孙攸立刻大喜过望。

兵败之后才投降,这般待遇已经是极好了。

他忙起身,对着吴广叩首下拜:“吴王大恩,孙攸愿为吴王效命。”

李良也起身相拜,眼中有感激闪过。

他是被围而降,近乎于被楚军擒获,本该被充作俘虏,没有什么尊严可讲。

现在吴广不以他战败为耻辱,反而以礼相待,还封以高爵,这份尊重足以让李良对吴广充满感激,并在心中暗道:“吴王,真乃仁善之主也。”

见到两个降吏的表情,吴广淡淡一笑。

别说是五大夫了,如果孙攸、李良不搞诈降这出戏码,一开始就真心投降,吴广甚至会按照之前的承诺给两人封君之位。

目的自然是想将他们树立为典型,以赢得各地守城秦吏的归降。就像他之前重赏司马卬,以赢得赵地人心一样,都是一样的套路。

爵位这东西不要太过吝啬,只要能带来实际利益,高爵这东西封也就封了。

吴广的目光从张婴等人脸上扫过。

对于手下将领吃味不满的心理,他同样清楚。

可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将秦人吸纳到自己麾下,建立反秦统一战线的好处太大了。

至于将领的不满,倒也问题不大。

一来是吴广能靠着威信镇压,二来则是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昨日从郡府中搜到不少奇珍异宝,正好分给他们。”

只要给的够多,可以解决大多数人的不满问题。

安排好孙攸、李良后,吴广又对那些投降的关中秦卒做出了安排。

独立成军,由他进行直辖。

如果将这些秦人划分到李良手下,虽然更易统率,可秦将统秦卒,万一领头的将领突然起了反心那就危险了。

要是让其他六国出身的将领来统帅,说不定会出现欺凌秦卒并将他们逼反的情况。

吴广思来想去还是由自己来统领最好。

“阿牛在邯郸改造那些秦人俘虏的思想,也不知效果如何了。稍后就命他将邯郸的秦人一起带过来合并成军,再让他多加宣传指导,建立一支效忠于我的秦人军队。”

吴广做好了对秦吏秦卒的安排,今日的军议也进入了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决定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今巨鹿已下,我军坐拥两郡,兵卒众多。我当分兵略地,以席卷之势横扫河北!”

听到分兵两字,诸将双目放光。

特别是张耳、陈馀两人皆面露笑意,脸上颇为期待。

他们可是一夜没睡,净想着这事情。

目光从两人脸上掠过,吴广嘴角微勾,也不卖关子,径直说出自己的安排。

“今周巿将军已略东郡,与我军南北相接,为呼应周将军攻势,并为我邯郸屏障。我当出一军西向攻河内郡。河内曾为魏地,而张君乃昔日魏之豪侠,带兵攻河内,定当事半功倍,不知张君可愿?”

话音落下,张耳激动起身,朗声道:“张耳定为吴王下河内!”

魏人攻魏地,非常合理的安排。

吴广又转头看向陈馀。

“河内以北乃是上党,素为兵家必争之地,还请陈君为我取之。”

陈馀见自己也成了独立领军的将领,心中激动,哪会说个不字,立刻昂首答应下来。

吴广又道:“吾闻张君与陈君乃刎颈之交,今命二君分攻河内、上党两郡,正是希望二位能同心协力,在打下两郡后可进取河东,一举夺下灭秦之要道。如此安排,两位可知我意?”

张耳、陈馀一听便明白过来。

河内、上党紧邻河东,而河东正是进入关中的一条重要通道。若他们能攻下河东,便可绕开函谷关,直接渡大河杀进秦人的关中老巢。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吴广把这任务交给二人,让他们去西边打配合,这绝对可以说得上重用。

两人兴奋交加,拱手应道:“蒙吴王不弃,命我二人为将。吾等自当为吴王下河内、上党,以取河东要道!”

“好,二位各率兵三千,可足?”

“足矣!”

见张耳、陈馀很是高兴,吴广暗暗点头,他这安排自是有深意在其中。

河东、河内、上党是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同样也是秦军东来的必经之路,是抗秦的桥头堡。

当章邯出关,王离东渡后,这三地必先与秦军接战。

张耳、陈馀两人颇有能力,吴广将他们派去此处,就是希望他们在秦军出关后,能顶在第一线,给后方的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

两人是刎颈之交,遇到秦军攻伐时,定然会相互支援配合,要比其他人更用心,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战力抵挡秦军。

而且从明面上来看,这三地位置很重要,吴广派他二人去攻取,也能让他们感受到重用与信任。

可以说这种安排,大家都高兴。

处理好张耳、陈馀之事后,吴广的目光则望向了李良。

“我听闻李君与恒山郡诸多长吏有旧,不知可愿为我攻略恒山?”

李良愣了下,他没想到自己投降后竟还能有独立领军的机会,吴广的看重如暖流充斥他的心中。

他低首道:“良愿为吴王取恒山郡,若此事不成,当以头颅为献。”

“无需如此,李君奋力便可。”

吴广笑着摇头,又分配给了李良三千人。

转眼之间,吴广就决定好了三路攻秦之策。

张耳取河内,陈馀攻上党,李良略恒山。

他吴广自然不会闲着。

当着诸将的面,吴广昂然道:“三路大军既出,我当率主力北上广阳郡,取燕都蓟城,一举定燕地!”

“吴王万胜!”

众将皆兴奋欢呼。

四路出兵,齐攻四郡。

如此豪壮之事,让无数人心中热血澎湃。

河北之地,将被他们如秋风扫落叶般一举席卷!

广阳郡,范阳县。

当听说南边的吴广已经连下邯郸、巨鹿两郡,并率兵北上将要来攻广阳时,整个县中顿时被恐慌惊惧的情绪笼罩。

和南边的赵地诸郡不同,这里本属燕地,城中多为燕人。

他们对于南边发生的事情了解较少,相比于喜迎吴王,听闻楚人大军北上时自是恐慌情绪居多。

一处食肆中,有几人围坐,一边吃食,一边讲着南边来的传闻。

“听说那吴广生的两丈高,力大无穷,最善杀人。此人在战场上十分厉害,一个人便可打上百人,所以他一路领着楚人北上,没人挡得住!那些嚣张的秦人在吴广面前,全都怕的和兔子一样。”

“嘶……两丈高啊。怪不得都说楚人是蛮子,竟长得如此高大。只是我听说南边的百越蛮子会食人,不知荆楚蛮子也食人否?”

燕楚不接壤,且距离甚远,在许多燕人眼中,楚人的形象是模糊不清的。

再加上官府宣传的叛军杀掠各地之事,让他们心中多生畏惧,不免生出各种想象。

就在众人聊着楚人如何凶残可怕时,邻座有一人听得有趣,不由拍案而笑。

听到笑声,众人侧首看去。

刚才讲吴广形象的燕人男子皱眉道:“楚人即将北上,大家都害怕他们,这有什么好笑的?”

“咦,你不是城东的蒯彻吗?”

同时有人认出那发笑之人的身份,反开口取笑起来:“我可认识你,以前吹嘘说要学什么苏秦、张仪纵横天下,佐王侯得富贵,结果还不是窝在咱范阳。蒯彻啊蒯彻,吾等今日聊楚人你却发笑,我看你才是该被笑话的人。”

“就你这般穷破模样还想得富贵?”

众人打量着蒯彻身上的粗麻衣服,皆笑起来。

蒯彻被取笑,不仅不怒,反而也跟着众人大笑。

“诸公看好便是,富贵之事,我蒯彻取之易也。”

笑毕,蒯彻付完钱,大步走出食肆。

食肆外,秋风正飒。

蒯彻立定,望向大雁飞走的方向。

那是南方,赵地,也是吴广大军前来的方向。

“秦灭六国,四海一统,十余年来再无我纵横策士的用武之地。而今四方烽火冲天,天下纷纭,正是我蒯彻奋起,继苏秦、张仪之业,搅动乾坤之时!”

“天下,我蒯彻来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