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8章 :秦皇帝陵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齐人诡诈,私下暗行挑拨之计,想要让我唐国与楚相争,他们好渔翁得利。现在齐人的阴谋败露,可日后是否还有其他招数就不知道了,此事不得不防,还有楚国那边也要多加注意。寡人将回河北,这关中之地,就交给李君了。”

吴广在离开前,对关中重新部署了一番。

他采纳蒯彻的意见,采用多都制,将咸阳提到了都城的位置。

自此唐国有两都。

邯郸为东都,总揽河北。

咸阳为西都,控扼关中。

这是周代就有的多都并存制,昔日周公营洛邑,周朝就有了东西二都之分。

以咸阳在关中的地位和城池规模,将其设为都城是绰绰有余的,而且这样并不改河北都城的地位,吴广麾下诸将便无人反对。

消息传出去后,关中沸腾起来。

从唐国的情况来看,东都邯郸才是一国之中心,咸阳更类似于陪都的地位。可对咸阳秦人来说,他们好歹还能将自己继续称作是帝都居民,大大的满足了内心虚荣感。

许多秦人对唐王的决定大呼英明,对唐国的认同感再度增加了一分。

确立了咸阳西都的地位,吴广就对留守关中的兵力和人员做出了安排。

李左车以献谋灭秦之功得爵为左庶长,任职为西都留守,掌关中之军政。

辅佐他的是后将军葛婴以及秦将司马欣。

李左车有军谋,负责坐镇指挥,具体带兵操作需要葛婴、司马欣等将领去做,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他会因权力过大而生出不轨之心。

而李左车是赵人,葛婴则是跟随吴广起事的楚人元从,司马欣是投降的秦将,李左车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二人都不会随他。

且镇守上郡北地的是燕人臧荼,陇西的是秦人杨虎,巴蜀是楚人陈泽,这三地既护卫着咸阳的安全,一旦咸阳有变,又可从三路直击咸阳。

关中形成一种平衡的局面,不会出现一人势力独大的情况。

加上李左车和主将的家眷多在邯郸,吴广对自己的安排是很放心的。

李左车对唐王的重用满怀感激。

他向吴广发誓道:“君上放心离去,有左车在,关中之地必不让君上分心。”

“嗯,军政之事我不担忧。不过少府那边的几个项目,你要多加关注。”

吴广又嘱托了关于科技的事情,让李左车要经常进行过问进展。

咸阳有上百年的成熟“工业体系”,少府下辖工坊极多,许多资源相互配套,不宜贸然搬到河北去。

故而吴广回河北只带走一批匠人,以预备他突然有了想法后能有人立刻去研究。至于唐国的科技中心还是放在咸阳。

这段时间里吴广之前提出的几样简单的东西,在工匠的钻研下做了出来。

通过踩踏杵杆一端,使杵头起落以帮助舂米的踏碓。

舂米是个重要活,也是个苦累活。

秦国刑罚中的城旦舂,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惩罚女性刑徒去舂米,将其与筑城等同,可见此事的重要与残酷。

踏碓的出现提高了舂米的效率,解放出一部分女性劳动力,一旦普及开,对天下万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而另一个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便于犁田时调头和转弯的曲辕犁,不仅节省畜力人力,还能大大提升耕田时的效率,称之为国之重器也不为过。

经过试验对比,确认了这种新式犁的作用后,吴广便将曲辕犁的制作方法下发各郡县官署,让他们在春耕之前尽量将旧犁换成新犁,以增加耕田效率。

相比以上两者比较容易的研制过程,吴广报以希望的造纸术还需要大量时间。

他前世没造过纸,除了大方向外具体操作是不太清楚的,过程全靠工匠去摸索研究,到现在为止能够书写清晰的纸张还没弄出来,不过用来擦屁股的粗纸倒是有了成品。

“这玩意儿也是个好东西啊,日后若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使用,对天下人来说重要程度不比书写纸小。”

吴广感到满意,他对厕筹颇有怨言,还是用纸来得舒服。

让李左车多注意书写纸的研究情况后,吴广又招来葛婴等人交代了一通。

“大王让我在关中的意思我知道,不就是防着那项氏嘛。大王放心好了,若是项梁敢率兵来犯,我定率兵打得他屁滚尿流!”

葛婴拍着胸膛,充满了自信。

吴广笑了笑,说道:“军争之事,你当听李君吩咐。有李君和你葛将军在此,寡人放心的很呢。”

李左车有能力,葛婴有忠心。

二人配合,关中问题不大。

安排了西都留守的事情,吴广在正式离开关中前,还去了一个地方。

骊山北麓。

总长达到十二千米的巍峨山峰排成一列,如一长龙坐卧,俯视着北边的渭河平原。

秦之帝陵便在其间。

巨大的封土堆如山岳般高高耸立。

封土下则埋葬着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个皇帝。

“不愧是皇帝之墓,如此规模,自古以来绝无能与之相比者。”

蒯彻、陈平等人跟随吴广前来,赞叹着秦帝陵的雄伟壮阔。

吴广默默点头。

别说是前无古人了,就是后世的华夏也找不出能与其相媲美者。

他的目光扫视周围。

除了前方高耸的封土外。

周围是大量的宫殿陵寝建筑,都是新修不久,华丽辉煌,足以和咸阳的一些秦宫相媲美。

再往外,则是呈长方形的内外两重墙垣,其外墙南北长达两千余步,东西宽近千步,墙体的厚度则在七八步之间,占地极其广大,如同一座小城。

墙外还有大量陪葬的兵马俑坑、铜制车马坑、石甲胄坑……

如此辉煌的帝陵,就是数十万刑徒、役夫这些年来在骊山不分昼夜劳动的成果啊。

吴广在攻入关中后,没有像历史上的项羽那般在这里大肆焚烧和劫掠,相反还派了一支兵卒保护。

不仅是为了收拢秦人之心,也是舍不得无数人的心血平白的毁掉。

当然,更可以作为警告后世帝王的一个标志。

想要秦始皇这样的帝陵吗?

那就将整个天下作为代价吧。

秦的灭亡,就是最好的警示。

“胡亥的墓在哪里。”

吴广的目光从帝陵收回,看向一旁侍从的子婴。

子婴咽了口唾沫,忙道:“回大王,胡亥之墓葬于东侧,因其为无道之君,又是篡位登基,吾等以庶人之礼埋葬,不封不树。”

吴广吐了口气。

他没有戮杀秦二世的尸体,也没有以帝王之礼埋葬,而是交给子婴等秦国宗室,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庶人之礼,不封不树。

再对比眼前这高大如山岳的始皇帝陵,就显得有些讽刺了。

父子二人。

一个是开国之君,帝陵高大如山。

一个是亡国之君,坟墓如同庶人。

偌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啊。

吴广的目光再度转回眼前的帝陵。

他之所以在离去前来到这里,并非想要戏谑。

而是因为吴广现在所处的天下局势与秦始皇时很像。

他想要看一看秦始皇,坚定自己未来的道路。

“始皇帝啊,你虽以暴政奴役天下之民,为世人所恶。然昔日兵出函谷,扫荡诸侯,并一宇内之伟大事业,寡人很是钦佩和向往。”

吴广在心中向着那帝陵下的始皇帝低语:“而今天下再度分崩离析,诸侯并起,割据一方。寡人亦当效你秦皇之业,奋扫六合,使诸王俯首,再度让天下定于一。”

“六王毕,四海一。”

“这是你昔日的伟业,也是寡人将要去做的事情。”

“始皇帝,你就在这里看着吧!”

吴广转身,大踏步离去。

他和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打碎了整个秦帝国。

接下来,他将用自己的力量将这个打碎的天下再度合在一起。

唐二年二月底,唐王吴广将关中之事尽数托付给李左车,率兵渡过大河,一路前往东都邯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