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9章 :卧榻之侧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使者?”

吴广初闻禀报时略微惊愕,等听到对方身份,眼中不免闪过寒光。

唐军拿下广陵城后,据投降的楚王亲信交代,东楚太子熊翔和糜干等人在唐军抵达前就已经消失无踪。

吴广与谋士们猜测熊翔是逃到了江东,或许是想从彼处征兵来救援,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刚杀其父,其子便派人前来,莫非是想要谴责怒斥?

“让使者进来吧。”

吴广淡淡开口。

片刻后,江东使者走入王帐。

群臣诸将云集于此。

就连肩膀伤势未好,腰间又中新创的刘邦也挺着身子过来,想看看这熊翔有什么花样。

和想象中义正言辞的怒斥不同,那使者一入王帐,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吴广五体投地,高呼叩拜。

“先王受宋义及齐人蛊惑,不识天数,弃昔日唐楚之好而不顾,妄图联齐袭唐,此实乃背信弃义之举。吾主屡劝先王而不听,终招致大邦之怒。”

“大王率雄师南下,征伐小楚,此实应当之事,吾主无丝毫怨言,又闻大王厚葬我楚之先王,心中颇为感激。”

“今吾主熊翔愿自降为楚侯,以江北之地尽数献给大王,并奉上美玉宝物,如臣妾奉主,以大唐为尊。大王素有仁善之名,还请能许此之事,饶恕小国之无礼,存续楚之社稷,以续芈姓血食啊。”

使者跪在地上,哀泣婉转,尽述求饶之意。

帐中众人听得愕然,转而便都露出鄙夷之色。

忠孝仁义,是这时代的道德准则之一。

唐国刚杀了楚怀王,作为儿子的熊翔不仅没有丝毫为父报仇的意思,反而还卑躬屈膝,意图讨好吴广而求活命。

作为一个小国,这样为了生存的做法无可厚非。

可熊翔作为一个人子,在德行上还是很让人瞧不起的。

至于他自降为侯,献江北给唐国以求宽恕的想法,在蒯彻、陈平等人的眼中,更是搞笑。

江北是唐军实打实拿下的,还需你来献?

而且仗都打到现在了,哪有放过的道理。

蒯彻出言道:“大王,臣闻昔日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困越王勾践于会稽,有一举灭越之势。然勾践以美女宝器献给吴王,自贬为臣妾,求得夫差赦免,饶其一命。其后勾践归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之时必先尝胆。自呼‘汝忘会稽之耻邪?’”

“最终勾践暗中积蓄力量,得能臣之助,趁着吴国破绽而出兵攻伐,一举灭吴,尽雪前耻。自此吴国陨灭,越国大兴,夫差饶恕勾践之事被天下人所耻笑。”

“今我大唐灭东楚,杀楚王,反手之间便可拿下江东,万不可因一时之仁义而徒增隐患!还请大王即刻发兵渡江,一举剿灭楚之残余!”

蒯彻之言铿锵有力。

他这些话不只是说给唐王和诸将听的,更是说给帐中的韩、魏众人,免得有人不识好歹,还真站出来为熊翔求情。

韩王成和张良对视一眼,低着脑袋,不吭声。

蒯彻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例子摆了出来,没人敢劝唐王放过熊翔。

伍徐、吕臣等将领更是高呼要打去江东,抓熊翔来献。

江东使者脸色煞白,向吴广辩解道:“大王,吾主是真心欲为唐之附庸,绝无效仿勾践之心,还请大王明察啊。大王……”

吴广笑了笑,扫视帐中。

视线掠过兴奋叫嚣的诸将,恐惧害怕的江东使者,在低首不语的张良和韩王成身上略微停顿了下。

吴广收回目光,豁然起身,拔剑指向使者。

“汝无需多言,今寡人已据楚地,江东在望,安可弃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诸将听命,明日渡江!”

一声令下,诸将应诺,声音震天。

而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是惊得张良抬头,一脸苦涩的望着唐王。

唐王,终于不再掩饰他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

一切,都摆到了明面上。

江东使者被驱赶离去。

翌日,唐国大军自广陵南下,汇集于江边。

广陵是临江重镇,不缺船只。

此时江面上有上百艘渡船起伏,江边则有数万大军列阵,旌旗飞舞,矛戟林立。

这次攻伐江东,以楚人为主力。

主将是吕臣,副将则是曹参、周殷,他们将率两万楚地之卒南下渡江。

“大王放心,臣等必为大唐攻取江东,取熊翔之首归来!”

“好,寡人便在这江东等尔等喜讯。”

吴广下了命令。

吕臣率麾下将士正式开始横渡江水。

大江东去,波涛滚滚。

吴广站在江边,望着那上百艘战船破开江水,浩荡南行,场面颇为壮观。

此情此景,让他心情激荡,不免有话想言。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蒯彻、陈平侍立在旁侧,突然听唐王嘴里冒出两句话,皆不由一怔。

霸王?

二人相视,面露疑惑。

第一句他们听懂了,这是要表达不放过熊翔这支“穷寇”的意思。可后一句里的霸王是谁?

为什么不能学他?

这霸王如何沽名了?

吴广见二人神色疑惑,微微一笑,也不多做解释。到了他这种地步,已不需要太过在意他人眼色,有什么感想说出来便是,无需憋在心头。

他再度看了看前方的浩荡江水,转身望向北方。

唐国大军南下,江东之事应无反转的余地。

“定鼎天下之大敌,就只剩齐国了。”

……

东郡,甄城。

唐国的北部主力军正聚集于此。

韩信在顿丘大败田荣的十万大军,并一路尾随追杀到甄城战场,被田横率领齐军逼退。

他没有趁着濮阳之胜发动大决战,因为田横手下的齐军人数并不少,不是疲惫的唐军能一口气吃下的。

而且邓说这支援军在顿丘之战后也必须要返回河北,重新固守大河防线,不可能跟着他来甄城大战。

韩信放缓攻势,传令剧武、田假等人严守防线,他自己先带人回去收拾了濮阳之战的收获。

整顿安抚数万齐军俘虏,医护伤兵,重新整编军伍。

在唐楚战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东郡这边反而陷入大战之后的诡异平静中。

直到韩信将俘虏处置完毕,休憩好了兵卒,这才率军来到甄城战场。

这时候齐军也从大败中缓了过来。

田荣收拢了后续归来的残卒,再加上田横原本的人,齐军的数量还有五万以上。

不过田荣没有和韩信再战一场的勇气,听说韩信率兵前来甄城后,田荣在犹豫再三,还是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撤!”

“放弃所有魏国城池,撤回齐地去!”

“魏地不是吾等的主战场,在此作战对我齐军不利,还是先退回国内。若是他韩信不追击,我可再继续征召兵卒,卷土重来。”

“若是韩信敢追到我齐国来,我占了主场之利,定要他好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