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4章 :文氏之亲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毋死黥面狰狞,如同恶鬼复生。

他向着少年逼近,带来可怕的压迫感。

周围兵卒也都纷纷持握武器,冷目望来。

文秀脸色微变。

他咬牙道:“唐王欲杀效命之壮士乎!”

壮士?

吴广看了看他的模样。

十多岁的少年,身体还未长开,难与壮士二字搭边,不过从其行为来看,胆魄还是有的。

他冷冷道:“壮士效命,自可前往宫廷拜访,安得乱了规矩。”

文秀一怔,已是明白了吴广的意思。

他也干脆,被吴广这么一说,不再开口争辩,任由那壮汉将其擒下。

从这壮汉凶恶的面容,粗大的手臂来看,被他用力一捏怕不是得当场骨断筋折。

文秀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他被擒住时,却有些惊讶。

因为这壮汉看似凶恶,下手却留了许多力,文秀只要不挣扎,对方几乎不会伤他。

文秀回首,见这壮汉面容看似凶恶,但那双看向他的眼睛却有些温和。

让毋死将拦路的小子拿下后,吴广没有过多驻留,继续摆驾回宫,只留咸阳街上众多民众在惊愕后,兴奋的小声议论。

少年遮道,阻拦王驾。

这事情可是个上好的谈资。

吴广则当做无事发生。

回到宫中后,他将自己欲要在河北募兵的想法与李左车这位参谋进行商讨。

因为有魏武卒、齐技击等有先例的精锐募兵存在,李左车对唐王想要募兵为精锐的想法并不感到奇怪,只是觉得数量太多的话,会极大拖垮国家财政。

“诸郡新定,尚不稳固,君上不宜施以重税,河内之前被秦军肆虐,君上免了两年租税,这两年燕赵供应军需,人多疲乏。我唐国虽据有秦廷之财,可终归有限,之前在关中募兵两万,河北之地最多再募两万,如果再多,恐怕会力有不支啊。”

吴广点头,同意李左车的看法。

募兵的成本比征召兵高太多了,以唐国现在的情况募兵四万便是极限了,若是再多,就会影响到行政、生产等方面。或许以后休养生息,将地盘消化后能够攒点钱继续养兵,现在还是不行的。

少府的钱已经被吴广花了大半来赏赐兵卒,治粟内史那边的国家财政也太不乐观。关东造反一年半,秦廷从东边收不到多少田租赋税,还得自掏老底来供养章邯王离的大军,损耗比较大。

现在吴广手里的钱,都是秦二世和赵高拼着民心败坏,以严刑酷法强行从黔首手中搜刮出来的,每一枚钱都来得不容易。

要是秦二世和赵高下手不够狠,没有给吴广攒下家底,别说养兵了,他甚至连赏赐的钱都拿不出来。

想到此处,吴广又在心中感叹了一声赵丞相对他的帮助。

“就暂定两万人吧,李君可先下去定个方略出来。”

吴广让李左车思考一个方案,吴广看完若是觉得可行,就会送到邯郸去,让两位丞相根据实际进行操作。

有专业人才处理这些事情,吴广不算太费心。

李左车刚走。

侍立在旁的毋死开口了:“君上或许能给那文家小子一个机会。”

吴广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平日不怎么吭声,没想到今日会为一小子求情。”

“他是君上亲眷,又是文嫂子的家人,心中有些不忍。”

毋死外表凶悍,实则是个重感情的人。

之前他受刑黥面,恶名在外,常被人嫌弃忌惮。后来认识吴广后,也同文姬见过几面,文姬并不对毋死的凶相感到畏惧,平和相待,这让毋死心中感动,如今那文秀既是文氏族人,他自然会生出相扶之意。

吴广解释道:“那小子仗着姻亲关系当街拦路,颇有些狂傲,若不收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以后他还更容易嚣张跋扈。现在收拾一顿,敲打一番,也算救他。至于日后如何对待,就看此子的表现了。”

毋死明白吴广的意思,就不再多言。

吴广将文秀扔给卢陵关押,又命阿牛去调查文氏在关中的情况。

阿牛的速度挺快,不仅很快就收集到了文氏这十余年来在关中的信息,还顺带把文秀的父母带到了宫外。

“文氏一族被迁入关中后,各家被秦人打乱分散在不同里闾中,这些年来往不算紧密。文嫂子的长兄在前年章邯征召,音讯全无,估计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项梁坑杀了,或者被押回了楚地。唉,君上,文嫂子可是只有这个弟弟了啊。”

阿牛同毋死一般开口求情。

吴广瞪了他一眼,也不多言,只让他将文秀的父母叫进宫来。

文志夫妇大概五十余岁,或许是背井离乡在关中生活的不太好,也或许是因长子生死不知而忧伤过度,夫妇二人皆头发半白,面容沧桑。

他们已被外面的宏伟宫殿震惊,此刻畏缩的走入殿中,甚至不敢正眼打量吴广,便噗通跪在地上不断叩首求情。

“大王在上,小人之子不肖,竟胆敢冲撞王驾,真是罪该万死。然小人只剩这个儿子了,还请大王看在旧日姻亲的关系上,能饶恕这不肖子的命,若欲治罪,小人欲以身代之。”

文志泣声求饶。

文妻边哭边不断的向吴广磕头,嘴里不听说着:“大王饶命,还请大王饶命啊。”

见到这般场景,吴广叹了口气,摇头道:“先起来吧,文氏之亲,寡人是知晓的,尔等无需多言。卢陵,将文秀带上来吧。”

“唯。”

卢陵在殿外应了一声,让去去带文秀。

文志夫妇见唐王说无需多言,便不敢开口,目光皆望着殿门,既期待又害怕。

片刻后,文秀一身布衣走入殿中,他抿着嘴,脸色很平静。

直到看见自己的父母跪在殿中一旁。

“父亲,母亲。”

文秀唤了一声。

文志忙道:“不肖子犯下大罪,还不快请大王饶命。”

其妻在旁痛哭不已。

文秀看在眼中,脸露愧色。

他上前两步,向吴广跪下俯首道:“文秀有罪,还请大王责罚。”

吴广眼波微动。

请大王责罚和请大王饶命。

同一件事,两字之差,却显露出不一样的态度。

他问道:“罪在何处?”

文秀低首道:“文秀不知轻重,为引大王注目而当街拦驾。此举不仅惊扰了王驾,更坏了规矩礼仪,日后若有人效仿此事,皆乃小人之罪。”

“你倒是清楚。既然明白,为何还要这样做?”

“一时激动,只想着能靠胆气拦驾,得大王赏识,日后就可为大王效力,被大王重用。当时没想到此处。现在来看,是小人冲动鲁莽了。”

文秀尴尬开口。

吴广点点头。

在他看来,文秀明明可以走正常流程前往宫殿求见,却选择了这种方式。

除了胆子大外,肯定是想要名声和出风头。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可取的,坏了规矩礼仪,就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日后万一有人学他呢?

不过细想下来,吴广其实也未怎么生气,甚至还有些理解。

人不轻狂枉少年嘛。

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容易热血上头的时候,做出这种事情很正常。

有胆子才有冲劲,才有干大事的魄力。

教训一番,再进行约束引导,或许能比那些循规蹈矩的人更能立下功业。

当然,吴广会这么想,最重要的还是文秀的身份,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文氏。”

吴广在心中低语。

他吴氏人丁凋零,整个家族就只有侄儿吴冲还可培养,宗亲势力薄弱,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有文氏子弟主动寻上门,除了嫂嫂的关系外,若是对方真有能力,吴广并不介意培养使用,以平衡唐国内部的势力布局。

他再度打量了这文秀一眼。

少年愧疚的咬着唇,眼神澄澈,并无那种怨恨不满之情,看样子是真知道错了。

吴广道:“你既知错,便要受罚。”

文秀没有迟疑,道:“请大王责罚。”

吴广点点头,道:“服役十日,以作惩戒。”

听到这话,殿中的阿牛和毋死皆轻吐了一口气。

文志夫妇则大喜过望,忙跪下叩首道:“多谢大王饶不肖子性命!大王宽仁啊!”

吴广再度打量了一眼少年文秀,见其面上如释重负,没有喜色,也无怨恨,看上去是很清楚的认识到这本就是自己该要接受的惩罚。

“有胆魄,也能明事理,是个可造之才。”

吴广暗暗思索,心中已有想法。

他让卢陵将文秀带下去,在这小子服完役,接受完惩罚之前不会接见。

目光转向文志夫妻,吴广绷着的脸色舒展开,温声道:“文氏乃我吴氏之姻亲,两位皆乃寡人之亲族长辈,无需如此多礼,快坐下吧。”

处理完小儿辈的事情,吴广对于文家的两位长者也不端架子,温声抚慰着。

文志夫妇看到儿子没有性命之忧,又见唐王和蔼开口,心中恐惧变成了喜悦之情,开始想念起自己那多年未有联系的女儿来,大着胆子询问文姬的事情。

唐宫中的气氛逐渐变得和睦起来。

……

在唐王于咸阳思虑着建设军队,并与旧日姻亲重聚的时候。

经过一路驰行的齐国使者娄敬,终于回到了齐都临淄,汇报他们齐国大计划的实施状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