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3章 :后方之患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唐楚战场的胶着之态,率先从北边打破。

睢阳楚军从魏地南下,直冲被唐军控制的柘县。

当地唐军配合后方追击的栾布进行拦截,斩获不少楚军兵卒。

但楚将曹咎亡命冲阵,率残军突破防线,逃向了南边固陵方向。

到此为止,盘踞在魏地的数千楚兵被消灭大半,能随曹咎突围回楚地的只有千余人左右。

此战落幕,唐军将开始南下支援。

捷报传回阳夏,满营将士欣喜雀跃。

“太好了,右将军攻陷睢阳,即将率军前来支援。我军在后方没有忧患,正好一口气向前打垮项羽!”

“天天都缩在防线里等着楚军来攻,乃公早就憋了一口气,反击!我要反击!”

胜利的消息引起万众欢呼。

吴广与手下众人也都很高兴。

岳成手下的唐军加上扈从的魏军,足有一万多接近两万人。

还不止如此,吕臣在这段时间里利用自己的楚人身份,加上唐王的楚地出身,对济水之战的楚军俘虏进行整饬收编,已勉强可以用来战斗。

这些俘虏整编来的军队,在战斗力和忠诚度说不上多强,但打顺风仗的时候还是能勉强一用。

加上吕臣手下本来的唐军,就有近三万人。

等到岳成、吕臣率军南下,那吴广手下的兵力将接近七万,是对面项羽的四倍,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这也是之前蒯彻等人建议吴广先平了魏地后,再集中大军南下平推的原因。

只是唐王等不及了,选择先率精兵南下扰乱陈地,这做法虽然冒险了一点,可效果很不错。

听闻唐王正率军南下,陈郡许多城池都有暴乱发生。

寝县、新阳等地的秦军降卒就闹得挺大,甚至有上百秦卒聚集在一起,攻陷了一个乡邑。

除了秦军降卒,本地陈人呼应唐王之事也不少,最典型的就是阳城。

阳城是陈胜的故乡,在陈胜建立楚国后,阳城人受到不少优待,许多人都以陈胜的楚国为荣。后来陈胜灭亡,项氏占领阳城,这种优待一下就没了,阳城人颇为失落,他们对陈胜的灭亡感到不忿。

现在陈胜的战友吴广将要打回来,许多阳城人为之心动。

陈平派出的间人趁机散布谣言:“唐王是陈王的挚友,其手下就有不少阳城子弟,邓说将军在陈王死后就率军前去投靠了唐王,在唐国身居高位呢。唐王素来仁善念旧,他若能占领陈郡,看在陈王的面子上,日后定会优待阳城父老,现在楚军被唐王牵制在阳夏,正是大家起事响应的时候啊!”

一些阳城的豪杰、轻侠被鼓动,举臂响应,召集人手和当地的西楚官吏交战,虽然还没拿下阳城,可也在西楚后方造成了不少混乱。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里陈地各处生乱,楚军已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唐军则是一片形势大好。

在这让人欣喜的局势下,吴广的好心情被来自魏地的几封书信破坏了。

“王兄身死,魏地无君,各地魏民心中彷徨,不知所归。今睢阳新下,其民心不定。豹思此城池乃大王后方之重地,万不能有失,故在睢阳坐镇,以为大王稳守后方,还请大王在前线安心作战,无需忧虑身后。”

先是魏豹请命留守睢阳的书信。

其中那句“魏地无君,各地魏民心中彷徨,不知所归”,引起了吴广注意。

如果这封魏豹的亲笔信还只是隐晦暗示。

那随后寄来的一封魏人请命书则直接将牌摊开了。

“先王为项氏所害,魏无君王主政,致使国政失常,法令不行,刚武君乃先王之弟,魏之公子,素有贤名。吾等奏请唐国上君,请立刚武君为王!”

两封书信一对比,魏豹留守睢阳之意已是昭然若揭。

除此外,还有一封由岳成派使者送来的信,里面说了魏豹自请留守睢阳,岳成留了一支兵马在彼处监视的事情。

“好一个魏豹啊,还真是会找时候上书,这是在要挟寡人吗?”

吴广神色冷冽,顺手将这几封书信传给前来议事的陈平和蒯彻看。

蒯彻只看了一眼,便冷笑起来:“大王说得没错,魏豹以留守之名控制睢阳,正是想借此事威胁我唐国立他为魏王,这小子胆子还真是够大的。”

陈平仔细将书信看完,放回木案上,说道:“魏豹与其兄相差甚远,魏咎虽不善听人谏言,可守信仁善,在位时侍奉我唐国甚为恭谨,可称作贤君。而魏豹贪婪好利,并非善者,立他为王,日后说不得会生出异心来。我唐国就算真要立一魏君,也决不能是他。”

“嗯,寡人知道。”

吴广点了点头:“魏豹不可轻信,岳将军留兵在睢阳看守是对的,就怕他在前线战事紧急的时候闹出乱子影响了大局。只是寡人正要集中兵力一举而灭项氏,这时候不好动他,你们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魏豹是魏咎亲弟,在魏国的名望很高,在他无罪的情况下,吴广不能对他动手,否则必会引起魏人恐惧和不满,生出一些隐患来。

所以如何回应魏豹的要求,就显得很棘手了。

陈平眼珠子一转,说道:“大王勿要答应,也勿要拒绝,将此事拖下去。可说现在战事急迫,我军当集中精力与楚决战,立魏王之事可等到拿下陈郡后再做。魏豹那边,大王再稍微施以暗示,暂时将其稳住。等以后把项羽收拾了,此人便无足挂齿了。”

拖字诀。

画一个假大饼稳住对方。

只要不公开拒绝,不立他人为王,魏豹就算不满,但想来也没胆子在这种时候闹事。

吴广觉得不错,拊掌赞道:“此言甚好,待我在回信里勉励魏豹,好好安抚一下他。”

说做就做,吴广执笔亲手写了一封书信,让文秀封好派人送回睢阳。

“有此信稳一稳魏豹,再加上岳成留下的兵力,短时间内睢阳应无大患,可以先集中力量收拾项羽。”

魏豹之事,让吴广想到前段时间南下的张良。

“我唐国有后方之患,你项羽同样不缺,不知后方闹起事时,你会如何处置?”

……

阳夏南面的楚营,此时军中兵卒的情绪很高涨。

“冬衣来了!”

“终于不用再挨冻了!太好了!”

楚卒们等了许久的冬衣,终于是从南边的阳夏运送来了。

这批冬衣的数量很多,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补给,足足装了数十车。

除了大量押运的民夫外,护送的军队也有上千人之众。

这事本来没什么问题,现在处于战争状态,让军队护送辎重补给是很正常的情况。

可当范增看到押运冬衣前来的楚将时,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周将军,大王让你同左尹一起守郢都,你怎么亲自押运这些东西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