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9章 :唐王驾临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皇帝死了。

宫中出现一片恐慌,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

阎乐率上千外兵入宫,赵成又控制了郎卫,有这些兵力在,他们很快就掌控了秦宫的局势。

皇帝加上诸多卫士的尸体,足以震慑人心,反抗的人都已经死了,剩下的人自然是以性命为重。

“斩草当除根,不可留下祸患。”

阎乐秉持着这个想法,又带人进后宫,找到二世皇帝的几个幼年儿女,将他们连同其母尽数杀光。

至此,秦始皇这一系的血脉被彻底杀绝,再无任何后裔留下。

做完了这一切,阎乐才去回报赵高。

“妇翁,二世及其子嗣已尽数诛灭,吾等大事成矣。”

听到这话,赵高叹了一声。

“唉,皇帝待我甚重,今日为求活命而诛他,我这心里有些难受啊。婿啊,你可知我心中的感觉。”

难受?

阎乐嘴角抽了抽。

这老东西在行事前,以保障安全为借口将阎乐之母接入赵府控制起来,就是怕阎乐临阵退缩不敢弑君,以其母作为人质威胁。

如此坚定的必杀之心,居然在皇帝死后还说心里难受?

这老东西嘴上说得好,下手却比谁都狠。

阎乐心头暗骂不已,嘴上却道:“妇翁心善,还请节哀。皇帝是为天下人和我赵氏而死,死得其所。接下来还请妇翁召集朝中群臣,告知此事,并准备迎接唐王。”

“你说的是。唐王将至,吾等是该打扫好咸阳城,迎接新的主人了。”

赵高点头,伸手抹了把脸,把对二世的怜悯悲伤之意尽数抹去。

他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绚烂的笑容。

秦国这艘大船即将沉没,在这个性命攸关的时刻,他赵高抓住机会,转身跳到另一艘新来的大船上,将去寻求一个新的未来。

赵高在心中暗道:“我将二世性命和整个咸阳城献给唐王,唐王一定会很高兴,并大大封赏我赵高的吧?”

皇帝崩殂的事情传出来后,在咸阳城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但和发生此事的皇宫一样,一时间造成的恐慌很强,引发的谈论很激烈,可没有人会为了皇帝的死闹事,更没有人想要为皇帝报仇,甚至还有人在私下拍手称快。

二世皇帝是个什么东西?

自上台后便杀诸公子公主,杀尽朝中老臣,又以严刑酷法株连下层黔首,修建各种宫殿、帝陵大耗民力,将天下万民折腾的困苦不堪。

在他的统治下,用一句民不聊生来形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且二世之前大赦天下后,又翻脸抓人的操作更是将整个朝廷的信誉败坏到了谷底。

除了之前那几个恪守职责为其反抗的皇宫卫士外,天下人早就恨透了这个皇帝,在其死后,根本没有为皇帝复仇的心思。

吴广那句“二世负天下之怨”可不是说的虚话。

皇帝这一死,咸阳城中无人感到痛惜,最多就是有不少人谈论皇帝是被臣子弑杀,对赵高以下弑上的行为唾弃和鄙夷。

以臣弑君,自古以来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赵高不在乎。

如今的咸阳城中,中尉甘阳是他的党羽,咸阳令阎乐是他女婿,郎中令赵成是他的亲弟弟。

中尉军、郎卫军以及咸阳临时征召的兵卒都听赵高的指挥,就连卫尉那边在皇帝死后也不敢有反对意见,向他俯首听命。

赵高掌握了咸阳的兵权,丝毫不用在意底层人的想法。

而在朝堂上,自指鹿为马事件后,敢和赵高唱反调的人已经被他清理干净了,整个秦国朝廷就是他的一言堂。

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面对皇帝之死,群臣唯唯诺诺,无人敢出言指责。

赵高则当众道:“秦始皇帝对我赵高看重,嘱以辅佐朝政。吾尽心竭力,意图使秦国昌盛。然二世施政无道,祸乱天下,又有李斯、冯去疾等奸臣乱国,吾虽竭力维持,为秦国诛戮朝奸,终究是秦国已失天命,为上天所弃,方使帝业沦落至此。嗟乎,非吾赵高无能,实乃天命弃秦也!”

“今天命归唐,唐王应天顺人伐暴君而来,二世畏罪自刭身亡,这秦国江山自当归唐王所有,秦之宗室也当为唐王处置。吾等亦当顺应天命,将咸阳城中的秦之宗室尽数擒捕,以献唐王处置!”

赵高大手一挥,发下了抓捕令。

历史上的赵高在杀二世后立子婴为秦王,是顾虑自身威望不足,想要借此暂时安抚局势,稳定人心。

可如今有了唐国大军逼近,在十万大军的威慑下,咸阳城中以投降派居多,局势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自从王离大军在洛水覆灭后,咸阳秦人早就没了抵抗的心思,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降唐。

赵高没有必要再立秦王,而是要趁机尽抓秦国宗室,再为唐王立下一个大功。

同时他还清理了一遍咸阳宫殿,为新王的到来做准备。

赵高在咸阳这边干的火热,唐国大军也在一路稳步推进。

兵过栎阳,挺进高陵,直奔咸阳杀去。

自从唐军打入关中后,咸阳城中关于唐军的舆论也在一变再变。

先是来自河北的无耻反贼在临晋渡口登陆。

接着是唐贼向重泉逼近。

贼首吴广进入下邽。

吴广占领栎阳。

唐王接近高陵。

直到最后,顺应天命的唐王陛下于今日抵达大唐忠实的咸阳城。

满城欢喜。

在前秦丞相赵高的组织下,城中精选迎接人员来到咸阳以东铺开二十里,高唱赞歌,喜迎唐王。

甚至赵高还心细的取下城中黑色秦旗,又临时命全城人缝制赤旗,以表达自己弃秦投唐的忠心。

吴广乘坐马车,在万军簇拥下进入咸阳地界的时候,看到的场面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道路两旁每隔二十步,便有一杆赤旗招展,迎风飘扬。

一片火红,就如咸阳秦人心中炽烈的情感。

咸阳父老聚于道旁,箪食壶浆以迎唐军,见到唐王车驾,皆纷纷高呼:“关中之民苦秦久矣,今日喜迎唐王,幸甚至哉!”

“唐王在上,吾等皆愿为大唐之臣民!”

欢呼声震天动地,让吴广颇为惊愕。

因为从许多秦人的表情来看,他们竟然都是真心的,而不是被人所逼迫。

吴广麾下诸将和兵卒也都神色各异。

“吾等可是来灭秦,是来灭他们的母国啊!这些咸阳秦人就不抵抗一下吗?如此模样可比关东的那些城池还要热情,这可怎么让我下手?”

葛婴嘴里嘟嘟囔囔。

唐军诸将皆知咸阳投降之事,可眼前热烈的场面,还是大为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仿佛眼前的这座城市不是秦帝国一百多年来的都城,而是一座对秦国怀怨极深的关东城池。

魏豹瞪着他的环眼,惊道:“当年我魏国大梁被王贲引水灌城,魏王无奈出降,当时我大梁子民对秦人咬牙切齿,恨不得秦军尽数死完,哪有眼前这般秦人高兴的景象。”

正常情况下,都城是一国统治最为坚实的地方,帝都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王室的尊崇效忠也应该是最强的,几乎很难出现眼前的场景。

六国之民对秦灭母国,皆持仇恨态度,哪里会像眼前这些咸阳秦民一样欢天喜地,故而眼前景象让人诧异,真是亘古所未有。

“秦皇无道,以天下人为虏,施严刑酷法治理四海,又大兴徭戍之役,疲累生民。不仅是关东之人,就连关中人也是苦秦久矣。今日之景,便是天下人皆弃秦的结果啊。”

蒯彻、李左车等人不由出言感叹。

而唐军在进入咸阳前,吴广曾对各部曲下达了军事严令,三令五申不得侵扰秦民,进入咸阳后必须谨遵军令,不得劫掠欺辱、奸淫杀人,敢有违反者尽数以军法诛之。

当然除了威慑,吴广也给他们承诺了好处,宣布在成功接手关中后,他将开府库大赏将士。

有威慑,也有利益诱惑。

再加上吴广特意让司马欣、董翳二人带领着投降的秦军作为先锋部队,使这一次唐军进入咸阳非常的顺利。

司马和董字两面将旗在前面迎风一展,咸阳秦人看在眼中,便知晓了唐军前锋的身份。

“是司马欣将军,我听过他!”

“还有董翳将军,我也听过。他们被皇帝灭了全族,都是咱关中秦人啊。”

“既然是关中人,那肯定不会对吾等动手。”

二人的身份,让沿途迎接的秦人都感觉很放心。

他们最怕的是关东那些嗜杀的楚将,比如之前襄城被屠的消息传来后就让许多秦人心中畏惧。

有些人杀人不眨眼,换成谁都得害怕。

而唐军前锋不是关东之将,是由关中秦人来担任,那秦人心里肯定会多出一点安全感。

这个安排对司马欣和董翳二人来说就不是那么愉快了。

带兵为先锋,挺近咸阳,灭亡这个昏庸无道的暴秦政权自然是爽。

可当见到赵高率着秦廷群臣,出咸阳十余里外跪迎唐王的时候。

他们的心里就没有那么舒畅了。

“臣赵高,率秦之众臣恭迎唐王驾临!”

赵高跪在道旁,手捧天子玉玺,低首垂声,向唐军请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