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8章 :欲结外援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这就是王宫啊,要是我也能在这里住一晚就好了。”

刘季迈步在楚宫的台阶上,一边往前走,一边左右打量,心中颇为羡慕。

陈县王城修建于七十年前,那时楚国国力已衰,修出来的宫殿规格一般,称不上多么宏伟壮观。去年陈县又被秦军攻破,大肆抢掠了一波,就连王宫也被波及,许多地方都有损伤。

可破损的王宫,还是王宫,是君王所居的地方,代表的是一种身份象征。

项梁称王,当日便搬进王宫居住,要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

不过羡慕的感觉只存在了一会儿,刘季的心里就被不安充斥。

“我这一路上本本分分,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就想着不引起项梁的注意,让他忘记渑池的事情。怎么他刚一称王就把我叫进宫,这是想做什么?”

刘季暗自猜测,敏锐的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不是项氏族人,也非龙且那样的项氏亲信,属于是后期加盟的外姓将领,在楚军中的地位不算高,怎么也不该有这种单独召见的待遇啊。

不安感在刘季进入楚宫大殿后,越发强烈起来。

因为范增那老匹夫也在这里,见刘季进来,范增咧嘴一笑,露出缺了大半牙齿的口腔。

刘季被范增这笑容弄的头皮发麻,忙上前扑倒在地:“臣刘季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沛公入座吧。”

项梁先让刘季坐到一旁,笑问道:“沛公可知不谷找你来是有何事?”

“末将不知。”

“渑池之会,不谷与唐王共定天下,分楚地为二。吾西楚之国,囊括大江以南诸郡,今不谷将要前往盱台与怀王商议大事,欲遣将南下收彼处郡县。不谷素知沛公之能,可为一军之大将,欲重用沛公,不知沛公可愿前往?”

项梁笑眯眯的开口。

刘季一怔。

收江南之地?

项梁从江东起兵后就北上东海郡,然后向西进发,与秦军进行交战。大江以南的许多郡县确实来不及收罗,现在西楚国新建立,派人去收这些地方很正常。

刘季是淮北人,心里不太想去江南之地,听说那里颇为湿热,不是什么好地方。

可现在项梁一副重用之意,要让他做领兵大将,这让刘季不好拒绝。

而且项梁刚刚称王,下达的第一个军令你就拒绝了,那他这个西楚王的面子往哪里搁?

拒绝,说不定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刘季认清现实,立刻拍着胸膛道:“大王信重之意,季十分感激,此番必为大王取江南诸郡,大王还请放心就是。”

“好!”

项梁拊掌叫好,侧首对范增赞道:“我就说沛公乃是豪爽忠直之人,绝不会对不谷的命令有异议,你看这答应的多爽快。”

范增呵呵笑道:“沛公的豪爽,老夫也是知道的。不过南海辽远,其地还有秦军驻守,欲取彼处宜早不宜迟,沛公还要尽快动身才是。”

南海?

刘季懵了。

项梁对侍立在旁的亲信道:“为不谷传令,任沛公刘季为征南将军,率军南下取南海、象、闽中、桂林诸郡。”

“大王,刚才不是说江南之地吗?”

刘季大惊失色,他以为是江南的长沙、黔中、庐江等郡,怎么跑到南海去了?

范增笑道:“南海诸郡不也是大江以南吗?沛公何疑耶?”

项梁则盯着刘季道:“沛公莫非是不愿为不谷效力?若是不欲南下,大可说来,不谷亦不会强人所难,可撤回刚才之令。”

话是这样说的。

可刘季见项梁浓眉紧皱,眼中有冷意弥漫,哪敢说上一句“我不愿意”。

“他妈的,乃公被坑了。”

刘季心中大骂,面上则挤出笑容道:“为大王效力,季之愿耳。”

“好,我楚国有此忠臣,不谷心中喜哉。沛公且放心南下,汝之父母妻儿,不谷会好好照看,待沛公平定南海诸郡归来,不谷将以君侯之位相待!”

项梁开口鼓励,给出了一个君侯之位的诱惑。

刘季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他低着脑袋:“末将谢过大王。”

项梁又说了几句,可刘季已经没有什么心思听下去,他唯唯诺诺的应了几声,然后晕乎乎的走出宫殿。

一出楚宫大门,有冷风吹来,刘季一个哆嗦,清醒了过来。

他回头,盯着那略显陈旧的楚王宫,再没有了刚进宫时的羡慕,唯有满腔怒火在燃烧。

项梁欺我!

刘季在心中愤怒的咆哮。

“项氏匹夫,乃公早晚干死你们!”

……

楚宫中,目送刘季离去,项梁摇头道:“这刘季怕是会怀恨在心吧?”

范增道:“南海诸郡非善地也,不管派谁南下,都会心生不满,刚才若是直言,说不得刘季会找借口拒绝,故用这种手段最为便捷。且南海诸郡有秦军驻守,必当派善兵之大将才行。若不遣刘季,大王莫非要派龙且、桓楚等亲信诸将乎?”

“刘季得唐王推崇,如今正是让他与唐隔绝的好机会,他就算生出怨言大王也无需忧心,毕竟刘季的父母妻儿都在大王手中,他年已五十,岂不为子嗣虑哉?且百越险恶,以他的岁数,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呵呵。”

项梁听得点头。

是这个道理,因为刘季之前当着英布的面碎玉明心,项梁不好随意杀戮和惩罚,又担忧刘季以后可能会和唐国有勾结,那派到南边去自然是个好选择。

父母妻儿在项梁手中,再加上他到时候派几个亲信南下跟随,进行监督,也不怕刘季翻出什么浪花来。

解决了刘季的事情,项梁心情不错,又让项缠和钟离眛留守陈县,处理四万秦军俘虏的事情,他自己则前往东海郡盱台,准备将楚怀王的事情了结。

东海郡的盱台城外人山人海。

项梁的到来,在这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不管是支持项梁的,还是暗中骂他的,都改变不了如今项梁的西楚王身份。

就连楚怀王心中不爽,可在陈婴等人的劝谏下,还是选择了出城迎接。

两个楚王在城外相见。

项梁身后的军队排成一条长龙,威武而壮观。

反观楚怀王身后,除了一批朝臣外,也就数百兵卒护卫。

两方气势差别很大,这让楚怀王脸色颇为难看。

项梁倒也给了他面子,率先上前道:“不谷在渑池之会上为唐、韩、魏诸王推举,因时间紧迫,未来得及知会大王,还请大王见谅。”

只是楚怀王一听这话,脸色更难看了。

不谷?

在不谷面前自称不谷。

赤裸裸的示威啊。

楚怀王心中愤怒,可还是竭力控制住了情绪,面无表情的开口:“项王功勋甚大,为王亦是应当,不谷并无什么意见。只是这地域之分,不谷觉得或有商议的地步。”

楚怀王承认了项梁的西楚王地位,毕竟当场否认的代价太大了,不仅会得罪唐、韩、魏三国,还可能激怒项梁,让其当场翻脸。

项梁的身后,可是跟着一支大军,楚怀王还是有些发憷的。

对楚怀王的话,项梁早有准备,笑吟吟的开口。

“既如此,不谷当与大王再细细商议。”

东西两个楚王入城,正式进行协商。

楚怀王的诉求很简单。

他认可渑池之会上诸王推举项梁为王的事情,但认为东楚国的地盘太小了。

“东楚者,皆古之吴越地也,非吾芈姓之宗庙所在。若居此地,则让历代先祖何安?不谷欲得泗水、九江二郡。寿春之城,亦是昔日楚都,若得此地,则楚国列祖列宗方可得一丝安息,而项王亦能得天下楚人之赞誉也。”

两个郡?

这让跟随在项梁身后的项羽脸色冰冷。

他盯着楚怀王的脑袋。

光是这话,就已有取死之道。

要是让项羽来分,别说是再给两郡出去,就是东海、江东诸郡他也要拿回来。

最多给楚怀王几座小城养老,甚至一城不给,路上找人悄悄暗杀了,伪装成盗贼出没,就能一了百了。

项梁却脸带微笑,面对楚怀王的诉求,他并不开口,只让范增出面。

“天下之划分,乃由唐王所主导,由韩、魏等国所商议。若项王胡乱分割领土,或将有罪于三国,背信而弃义,此不利也。盟约既定,自当按盟约执行,还望大王恕罪。”

范增再次使出了打太极的手段,将一切责任推到三国身上,左一句唐王主导,右一句诸王划分,就是不给楚怀王重新分割领土的理由。

眼见楚怀王气的脸色涨红,项梁这才悠悠开口,做出好人的模样道:“渑池之会,不谷与诸王歃血为盟,不该违约。然则芈姓治理楚地日久,分一楚都亦是应当,不谷当分寿春一城为芈姓祭祀之地,大王日后若欲祭祀先祖,可前往寿春也。”

范增和项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唱一和,让楚怀王难以坚持。

他手下多是项氏的人,不仅不帮他说话,甚至还反过来帮着项梁。

一场谈判下来,楚怀王想要再得两郡的提议被驳斥,最后只争到了寿春、曲阳、钟离三座城池,使盱台和寿春之间连成了一条线,能让他前往寿春祭祖,也可以将都城迁到寿春去。

不过楚怀王是不敢迁都的,项梁将寿春给了他,可周边的安丰、六县等地都是西楚国的地盘,若迁都于此,那就落入了西楚军的包围中。

三座城池,就是项梁的极限。

楚怀王心里不太满意,但也只能够接受。

项氏的军力太强了,远非他这个东楚王能比,能得三城,聊胜于无。

要是惹火了项梁,说不定最后一城都得不到。

作为利益交换,项梁给东楚三城,楚怀王也将公开承认项氏的西楚王之位,并给与项梁所需要的名义。

一场交换。

对名声颇为在意的项梁满意离去。

这场盱台之会后,他项梁将成为名正言顺的西楚王,再无人能质疑他的正统性。

楚怀王这边心里则不太舒服。

从真正的楚王,变成了以吴越之地为地盘的东楚王,不管怎么样,都让他这个芈姓之后感觉很膈应。

而且楚怀王心中还有一种危机感。

“项氏绝非善人,他如今初立国,需要不谷给予他名声,故愿和平相处,甚至给我三城。可待他彻底立足后,怕是会对这东楚生出觊觎吞并之心啊。”

“且不谷手下多为项氏之人,皆身居高位,控扼东楚之要害,江东又是其起家之地,若是将来项氏欲行不轨,不谷又当奈何?”

楚怀王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

比如他现在的上柱国陈婴,就是项氏的人,项梁的话绝对比他这个东楚王的话管用。

而且他还不能随意撤换,毕竟陈婴就是东海郡的人,又素来有忠厚的名声,若动陈婴,影响会很大。

类似于陈婴这样的人,在东楚国还有很多,不是能轻易撤换的。

“不谷欲与项梁相抗衡,日后不被其所吞并,可有方略?”

楚怀王找来宋义。

这个他之前安插在项梁身边,现在又被项梁赶回来的亲信,楚怀王向其询问可有解决的办法。

宋义倒也有些见识。

“东海之地,与齐相邻,大王可遣使前往齐国与齐王建交,共约盟好。如此则有齐国在侧,可御项氏也。”

“另据臣观察,之前渑池之会,唐王并非与项氏真心盟好,反而多次派使者前来索要秦国俘虏被项梁拒绝,唐王必然心生怨言。大王可派使者从齐国绕道,前往河北,与唐交好,若将来项氏起不轨之心,大王亦可借唐国之力以制约。”

“魏者,唐之仆从也。大王与唐交好,则魏国必从,如此大王便可得唐、齐、魏三国之助,何惧项氏哉?”

宋义一番话给楚怀王打开了一条思路。

没错,我在内部搞不赢你,那就多结交外边的盟友,给自己增加筹码。

以后你项梁想要动我,怎么也得考虑下国际影响,以及其余诸国的反应吧。

楚怀王抚掌赞道:“义之言,高哉。不谷当立刻派人前往齐、唐,与彼建交,以增外援。”

宋义笑道:“除了此二国外,在离开陈县时,我还听说沛公刘季被项梁派去南边攻取百越之地。”

“沛公?”

楚怀王怔了怔。

这人他是见过的,说话颇为爽朗豪气,在楚军中也算是个人物。

宋义道:“沛公,楚之长者也,素有仁善之名,因渑池之会为唐王所推崇,遭项梁嫉恨,此番项梁让他率兵攻取南海等地,便是报复。沛公心中必然不满,大王若暗中遣使者与之结交,将来或可为一臂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