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8章 :王重虞君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唐军伐秦,正值关键时期,人心和士气十分重要。

有了能够激励将士的好消息,吴广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他在收到太原捷报的时候,立刻召集麾下将领,当众公布了这个来自北方的好消息。

“晋阳为昔日赵都,太原枢纽,其位置就同河东郡的安邑一般。嘉信君今拿下晋阳,太原其他城池已无抵挡我军之力,全郡入手已成必然,如此河东太原连通,则我唐国西疆无忧矣!”吴广声音高昂。

“太好了,太原也在我军手中,那接下来就可以毫无顾虑的去打关中了!”

众将听得欣喜,纷纷拱手恭贺。

河东、太原是两个重要大郡,这两个郡收入囊中,不仅能为唐国增加上百万的人口,以及盐、铁等重要资源的产出,更是将疆域向西延伸到大河的边上。

唐国在西、南两侧将以大河为塞,河北本土得到了护佑,对国防安全来说非常重要。

既然晋阳之战的意义重大,吴广也就在会议上多提了两嘴。

“太原郡的郡守与这安邑的王淳一样,都是秦国的死忠,不愿意向我军投降。他与太原郡尉收缩兵力,在晋阳城据城死守,抵挡我军的进攻。”

“因晋阳城太过坚固险要,嘉信君顿兵城外,耗时无功。是虞子期将军献上了一个计策,向城中扬言我军将要掘晋水以灌城,对城中军士黔首进行恐吓。”

“嘉信君依其计而行,将掘晋水灌城之事射书城中。晋阳城里的兵卒和黔首果真害怕我军掘水灌城,恐惧之下杀太原郡守、郡尉,打开城门将晋阳城献给了我军。”

吴广微笑开口,言辞间对于虞子期的这个夺城策略十分赞扬。

不战而取坚城,乃是兵家上乘之法。

“好个虞子期,竟有这般本事,立下了一个大功啊。”

葛婴羡慕的嘴巴都歪了。

说起来惭愧。

他葛婴位至大唐后将军,地位居于众杂号将军之上。可实际上他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功劳,既没夺过雄城巨都,又没斩杀敌军高级将领,全靠着资历和小胜积累上去。

对于这些刚入唐营不久就立下大功的新人,他是羡慕到了极点。

蒯彻则拊掌而笑:“当初智氏水淹晋阳,使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给晋阳人留下的印象极深,世代难忘此事,他们最怕的就是再有人来一次掘水灌城。今虞将军以此为恐吓,正中晋阳百姓之要害,真是好策呀!”

“然也,没想到虞将军颇有智计,真是一员将才。”

陈平等诸人也开口称赞。

以一计而拿下晋阳城,这种大功,怎么都要夸赞一番才行。

吴广点了点头。

他之前已经考察过了,虞子期此人有统兵之能,可为一军之将。

现在虞子期在太原立下功劳,展现了自己的智谋,李良在来信中也多夸奖此人的能力,吴广觉得可以考虑再提拔一下。

“我大唐素来是有功必赏,虞将军献计取晋阳,寡人自当重用。”

吴广让人在案前铺开地图,目光在其上搜寻。

他决定给虞子期一个展现自己的新舞台。

……

吴广将封赏任命以及后续的战略规划让人快马加急,送往北边的太原郡。

同时开始布置河东及后方的防务。

他命将军剧武率兵一万镇守安邑,负责整个河东郡的军事守备,同时保障后勤供给,维持唐军的粮道通畅。

接下来命左将军司马卬为前锋,带着司马欣、董翳二员降将继续向西进发,前去夺取蒲坂要地。

吴广自己则率主力大军在后方缓行。

在前往蒲坂的途中。

吴广还带着几位谋士顺路去了安邑西南方的一个特殊地带。

盐池。

吴广于盐池附近远眺,只见中条山下,尽是波光粼粼一片。

湛蓝色的盐池长达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头。

随着秋风吹动,空气中带来一丝咸味。

这般景象,像是点燃了蒯彻的兴致。

他在吴广身侧引吭高歌起来。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吴广听得嘴角抽搐。

怎么话都不说就开始唱歌了?

蒯彻平日里辩论说话是一把好手,但唱起歌来却是跑调的厉害。

这也就是吴广给他面子,耐心听下去,换成二世皇帝来怕不是把舌头给他割了。

吴广侧首,打量了旁侧的陈平,见其同样一脸苦笑,心里顿时舒坦了不少。

等到蒯彻兴致勃勃的唱完。

他才对吴广道:“臣刚才所唱,乃舜帝所做之《南风歌》,描绘的正是此盐池带来的丰厚财富。”

“盐者,乃国之命脉,万民所根系。昔日管仲在齐,以食盐专营,使齐国大富。后秦夺此河东盐池,也在此设置盐官监营专卖,虽颛川泽之利,使民怨之,然其府库殷实,可供征战。今天下尚处战乱中,臣以为君上夺此地,当在此设盐官专营,勿要因仁义而行东方之制。”

吴广眉头微挑,不由多看了蒯彻一眼。

他知道蒯彻是什么意思。

吴广在立国后改用秦制治国,但是在许多地方上都做了仁义的改变。

比如秦有山林之禁,在许多时候是不准黔首上山入林的,使得天下万民怨之。

吴广为了收拢民心,对于这些使黔首不便的地方多有放开,这一点和秦国的做法相反。

蒯彻就是怕吴广对这盐池的管理也和秦国相反,去学习之前关东六国大肆放开山泽盐铁的政策,任由黔首贩卖私盐,这才开口劝谏。

他希望吴广能学秦国的盐铁专营政策,把这笔财富收进自己囊中,不与黔首分润,这样就有了钱财征战天下。

旁侧陈平听得皱眉。

他是黄老门徒,黄老学说素来崇尚不与民争利,蒯彻的提议和他理念不合。

但陈平明智的没有开口,他看出这位唐王是个崇尚实利的君主,怕是会听蒯彻的建言。

果不其然,吴广只是略一思索,便点头应了下来。

“先生所言有理,天下战乱不休,纵使我唐国能够灭秦,也不知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在这耗费钱粮的时候,盐铁等大事得妥善管理才是。”

吴广对于蒯彻的建议有更深刻的看法。

战国时关东六国对盐铁管制松弛,官府无能为力。

秦国则是用商鞅之法,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一切收归国有官营。虽然百姓穷困,但国家富裕,府库充实,为秦国战胜六国提供了很强的经济来源。

到了原历史的汉朝时,汉帝又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导致私人铸币、贩盐的事情出现不少,最终到了汉武帝打仗时没钱,便又开始施行盐铁官营,结果怨声载道,再往后还闹出了一场规模极大的盐铁之争。

既然历史走向最后都会走到盐铁官营的路子上,吴广也不准备开历史倒车,在正需要钱的时候将盐铁之权开放。

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还是得抓在自己手里好。

决定好后续要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唐国的盐铁专营之事。

吴广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好奇道:“先生既然言齐管仲最先施行盐铁专营等事,使齐国大富。怎得齐国后来反倒放开了禁制,任由黔首自取了?”

蒯彻嘴角勾起诡异的笑容。

“山木如市,不加于山,鱼盐蚌蜃,不加于海。”

他低语道:“昔日田氏篡齐,与姜姓齐君争夺百姓,故开山海之利,以此收罗民心也。”

吴广眼皮跳了跳。

好吧,原来是权臣篡位改变的前朝政策。

……

唐王吴广在西进途中决定了唐国后续的盐铁专营政策。

从河东出发的使者,也在疾驰数日后抵达了太原郡晋阳城外的唐军大营。

嘉信君李良很是高兴,召集诸将宣布唐王的赏赐和接下来的命令。

低爵者升爵。

高爵者受赏田宅或是金钱,以及一些职位上的升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夺取晋阳的唐军第一功臣虞子期的赏赐。

“这一次我军能在太原大胜,不战而取晋阳,虞将军居功至伟,当为首功。”

李良先当着诸将的面夸奖了虞子期一声。

这引得诸将羡慕的看着虞子期。

邵骚坐在虞子期旁侧,低语道:“虞兄智计卓绝,立下这等大功,君上必有重赏啊。”

“邵兄过誉了,虞子期一时侥幸想出的计谋,说不上什么智计卓绝。”

虞子期谦虚摇头。

但他那泛红的脸颊,以及紧盯着李良手中诏书的双目,都显示出了他此刻内心的不平静。

绞尽脑汁,费尽心机,走访晋阳周围的当地人,虞子期才想出了取城之策,立下一个大功。

“我这般尽心竭力,李良又如此看重我,在捷报中多为我表功。唐王应该会认可我的能力,将我调回他身边吧?”

虞子期希冀的望着李良。

晋阳拿下,太原郡几乎全取。

接下来吴广很有可能调一部分兵力南下,助主力攻秦,这就是虞子期心中想要的。

他想南下。

他想前往唐王身边。

他想做一个有用的间人。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李良当众宣读了唐王对众人的封赏。

说到虞子期时,还特意加重了音调。

“将军虞子期,多谋有计,为取晋阳之首功。寡人甚为看重,今以其为将,率兵北上,为寡人攻取雁门……”

随着李良的宣读。

虞子期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恭喜虞将军!”

“君上命虞将军去攻取雁门郡,这可是重用啊!”

“独立率军攻取一郡,君上这是将虞将军当做大将来培养,啧啧。”

“虞兄将成为一军之主将,真是羡煞吾等!”

诸将皆出声恭喜,毫不掩饰脸上的羡慕。

唯有虞子期愣愣的呆立在那里。

我成了独立率兵的一军主将?

我要北上去打雁门郡了?

虞子期神情恍惚。

他立功了。

但他好像离唐王越来越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