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53章 :天下无敌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三月的风带着春的气息,轻盈的跃过田野,唤醒大地的生机与活力。

气候在转暖,天下局势也从寒冬乱战中走出来,走向平静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庐江郡的战事结束的很快。

吴广刚从蕲县启程,在前往陈县的路上就收到了南边传回来的捷报。

“启禀大王,右将军于大江以南击破贼军主力,生擒吴芮,并阵斩英布,共获俘虏约三千人。”

“周将军自鄣郡出兵,已夺下番阳,除去小部分贼军遁入荒野外,庐江之地已无大敌。”

报捷的使者很是激动。

吴广脸上也闪过喜色。

“岳将军一战而杀英布,真乃我大唐良将也!”

他毫不吝啬的夸了岳成一句。

这场仗确实打得不错,不仅结束快,在一个月时间里就打完了,而且敌军首脑或杀或擒,高层被一锅端,没有拖泥带水的留下隐患,确实值得赞扬。

消灭了吴芮和英布的反抗力量,庐江郡就将纳入唐国的领土范围。

开疆拓土,岂能不赞!

“恭喜大王,吴芮、英布之军已灭,楚地都是我唐国的了。”

“韩、魏俯首,齐地平定,江南贼寇尽诛,纵观四海之间,大王已无敌于天下!”

蒯彻、陈平、伍徐、栾布等人闻讯,纷纷恭喜称赞,脸上有喜色闪过。

吴芮和英布是最后两个敢和唐国叫板的敌人,唐军将他们平定后,放眼诸夏之地,就再也没有能和唐国对敌的势力了。

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自秦国灭亡后出现的诸侯乱战争霸的局面即将消失,天下将要重归太平了。

虽然明面上还有诸侯割据,可齐、韩、魏三国只是唐国的附庸臣属,既没有名义也没有实力来和唐国作对。

唐王,将成为天下当之无愧的主宰。

他们这些唐营将领和谋士自然是各个带笑,坐等论功封赏了。

唐营之外的人就没有这么高兴了。

韩王成、张良在表面恭喜的时候,眼底深藏的忧色越发浓郁。

二楚皆亡,齐国俯首,现在连江南的吴芮势力也被平定,唐国已经没了敌人。南边那些还未拿下的城池,几乎可以无视,唐军一至,他们便会望风而降。

没有了外在的强敌,唐王接下来会不会将目光转到他们韩国的身上?

“我韩国地处中原要冲,特别是三川之地连接了关中和中原,是天下的干道。之前项梁让郑昌强据此地,以唐王的雄才大略,肯定是不会任由三川被我韩国掌控的。”

“三川郡要主动献纳,可唐王是否能将颍川留给我韩国,还是难以保证啊。我得再想想办法讨好唐王,让他对我韩国手下留情才是。”

张良暗暗打了个寒颤,心里为韩国的未来做着打算。

而相比欣喜的群臣,担忧的韩王成、张良等人。

一直跟随在吴广身畔的文秀、张敖等近臣,更关注于吴芮和英布的下场。

“纪君为大王出使,被吴芮和英布残杀,此乃挑衅我大唐国威之举,还请大王能为纪君报仇!诛杀吴芮!”

“还请大王能为纪君主持公道!”

纪信曾是他们的同僚,相互关系还不错,文秀和张敖对纪信的遭遇十分同情和愤慨,想要为他报仇。

同时这也是为他二人以及日后的唐国使者提供保护。

万一他们以后也被派出去做使者呢?

敢诛唐使者,尽诛之!

只有把这件事落实了,唐国使者才能成为一个安全的职业,出使时不用再为性命担忧。

吴广颔首。

“传寡人令,肢解英布尸身,传示江南诸郡,以示杀我唐国使者的下场!”

“至于吴芮,将他押回淮北,寡人将亲自处决!”

如果说吴广之前还想着收降吴芮,好尽快平定庐江郡,可随着纪信被杀,所有的和谈都成为了不可能的事。

唯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吴广派人向岳成送去了夸赞,并给出了后续的命令。

他让岳成可以酌情释放俘虏,缓和唐军同庐江当地人的关系,特别是那些山野中的越人部落,都要以招抚和收买为主,能收服的就收服,勿要强行剿杀。可若是有不识抬举顽抗的,也要以雷霆手段进行剿灭,恩威并施,以尽快安定庐江。

确定好了庐江郡的处理,吴广不再停留,启程往陈县出发。

大敌皆被消灭,战事已接近尾声。

吴广准备经陈郡,走魏地,从白马津转回河北,然后在邯郸与众臣商议接下来如何处理天下的事情。

在此之前,唐国派出去的韩信、吕臣、岳成、李左车等将领还是得率兵镇守当地,等待后续的安排和替换。

三月下旬时,唐王车驾率先抵达陈县。

陈县外的鸿沟上,船只来来往往,为淮水沿线的唐军输送着各类物资,颇有一副繁忙景象。

当地楚人的心情因为唐王的驾临而变得激动起来。

“唐王回来了!”

“没想到啊,咱们陈郡竟然出了唐王这般了不起的人物,以布衣之身而霸天下,真是盖世之英雄也!”

在那无数的夸赞和颂扬声中。

陈县的三老、豪族们眼神有所异动,心里涌动着一些想法。

唐王是陈郡阳夏县人。

阳夏离陈县很近,算起来陈县也可称作是唐王的家乡。

而唐王反秦起事后,和陈王建立的国都就在陈县。

陈县在春秋时代曾是陈国的都城,在战国时代曾是楚国的都城,在秦末是陈胜、项梁所建楚国的都城。

一陈而四都!

所以为什么陈县就不能成为唐国的都城呢?

那邯郸算个什么东西,能和他们这个唐王的家乡比吗?

想法越发强烈,陈县的三老、豪族们私下聚集商议,并达成了一致。

等到唐王大驾抵达陈县的这一日。

满城陈人皆出城迎接。

“吾等拜见大王!”

“大王万年!”

“大唐万年!”

声浪冲天,响彻四野。

吴广坐在华丽的车驾上,打量着周围万众俯首高呼的场景,眼神有些恍惚起来。

他想到了三年前,他也曾和这些人一样趴在这条道路的两旁,向着皇帝的车驾跪拜高呼。

三年。

只用了三年时间。

他就从一个在泥地里夯土修路的下层黔首,一跃而坐上了这辆象征着王者身份的马车。

曾经那高不可攀的秦二世呢?

已经和他的帝国一起消失了。

“鸿鹄高飞,就是这般感觉吗?”

吴广喃喃自语,想起了曾经听过的这句话。

他没有学秦二世躲在车里,做出一副高不可攀,不与臣民接触的模样。

自绝于百姓者,不可取也。

吴广走下车驾,招来当地的三老、豪杰进行询问安抚。

陈县的长者们拜倒在吴广身前,大声的颂扬了一番吴广平定天下的功绩。

到了最后,他们趁势提出了陈县人的请求。

“陈乃天下中枢要地,又为四海之大都。昔日陈、楚皆定都于此,到秦末之时,陈王、项梁也于此称王,一陈而四都,可见此城之重要。”

“大王乃我陈人,王后、相邦及诸公卿也多出自陈地,此地既是古之都城,又是大王之家乡所在,此真乃天意也!”

“大王何不定都于陈,身居家而治天下,岂不胜过于那河北之地乎?”

“吾等还请大王迁都于陈,为唐国之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