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9章 :唐使之殇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夜色深沉,有弯月悬空。

月光落在涌动的江面上,波光粼粼,颇有一番动人风光。

在其南岸,离江边较远的一处坚实平地,多有营帐遍布。

高大的身影被引导着走进一处大帐。

“唐国使者纪信,见过番君。”

纪信上前拱手一礼。

他没有行叩拜之类的大礼节。

因为纪信是大唐的使者,代表着唐国的尊严,不可能拜一个小小的番君。

吴芮也不在意,反倒是他旁边的吴臣有些激动。

吴芮瞪了他一眼,示意他稳住,然后向纪信伸手道:“纪君请坐。”

他努力表现出不太在意的神色,等到纪信落座后,才佯装平静的问道:“不知纪君此来,是为何事?”

纪信见吴芮态度并不凶横,可也表现的不算热情,猜测这位番君多半是想谈个好价钱。

他道:“禀番君,西楚联齐攻魏,背弃渑池之盟,故吾王兴义兵诛之,杀项梁于魏地,诛项羽于垓下。后东楚王熊心再度与齐结盟,意图偷袭我唐国,万幸我大唐汉侯,也就是东楚之上柱国刘邦明天道大义,率兵降我大唐,共诛不义之楚,今破广陵而收东海。”

“吾王为楚人出身,欲取江南而使楚地齐全,无分裂之苦。故派小人渡江,欲得番君之归唐!”

纪信没有提岳成和吴芮渡江交战的事情,而是三言两语说清楚了此行的使命。

唐王是楚人,他现在要取江南的楚地,派使者来说服吴芮归降。

吴芮心中大喜。

这还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啊。

更让他双目发亮的,是纪信故意提到的汉侯刘邦。

刘邦之前和东楚王眉来眼去,使者常从庐江经过,吴芮全都看在眼中,全程目睹了刘邦背刺项梁,成为东楚上柱国的事情。

“老匹夫还真是无耻啊,在项梁死之前转投东楚,如今又在东楚亡时转投唐国,而且还做了一个侯爵,无耻,太无耻了!”

吴芮心中羡慕的骂了两声。

他又带着期待问道:“唐王慷慨仁善之名,芮常闻之,心中多有仰慕。若我听从唐使之言,归附唐国,不知唐王欲如何待我?”

吴臣在旁,一脸期待的望过来。

投降,不是不可以,但得有个好价钱。

纪信并不拖拉,当场道:“大王认为番君乃是庐江豪杰,可为我大唐番侯,镇守番阳之地,日后助我大唐在庐江治理当地越人。番君以为如何?”

吴芮神色微动。

番侯。

一个侯爵的名号,并不辱没他的身份。

听唐使的说法,番侯的封地就是他的老巢番阳。

这其实是一种削弱。

现在的吴芮不仅有番阳为根基,还实际控制了整个庐江郡,手下拥兵上万,称他一声庐江王也是可以的。

如果转投唐国做了番侯,就相当于是要将番阳以外的城池全交给唐王,听起来有点不划算。

可转念一想,庐江郡原本是越地,被楚国征服后有所开发,但因为环境恶劣的缘故,开发程度其实很有限。就只有番阳县能和江北诸城比一比,其他几个城池全都是又小又破,而且原野中到处都是越人部落,称不上什么好地。

放弃其他破落的小城和蛮荒的土地,换取平安转换阵营,成为大唐的侯爵,世代传续下去,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吴芮父子对望一眼,皆有喜色闪过。

不过吴芮并不满足,接下来又试图再同唐使讨价还价,看看能不能再捞到一些好处。

纪信很有原则的拒绝了。

一番交锋,吴芮最终不再讨要。

因为纪信给出了威胁。

不抓住这个机会归附,那就等着唐国大军前来,将他们一起毁灭。

“还请使者回禀唐王,我吴芮归唐之心定矣,绝无二意!”

吴芮应了下来,顺带打听了唐王对英布的意见。

纪信回道:“英布为项氏余孽,若他愿归降大王,大王可赦免其罪,任为唐将。若是不愿,还请番侯自处之。”

“纪君放心,英布那边,我自会安排妥当。”

吴芮神色坚定的开口,又见纪信告辞,准备夜回江北,将吴芮答应归附的事情告知岳成。

吴芮也害怕夜长梦多,被英布发现,对吴臣吩咐道:“吾儿,你且送使者回去,勿要泄露此消息。”

“儿知道了。”

吴臣点头应下,转身送纪信出帐。

看着他二人的身影,吴芮脸上有思虑光芒闪过。

英布的性格他清楚,之前在江北没有投唐,到江南后又蛊惑自己父子与唐国敌对,想来是不会有投降心思的,甚至他知道吴芮想要投唐,少不得要生出事来。

若敢阻挡我投唐,女婿又如何?

一不做,二不休。

吴芮眼中闪过冷芒。

“来人,请梅鋗将军前来。”

……

月光照耀着江边一处渡口。

吴臣送纪信前来,准备夜渡大江。

可还未登上船只,不远处就有一队人影出现,向着他们快速走来。

吴臣眉头微挑,让短兵上前呵斥道:“将军在此处有事要做,尔等速速离开,勿要接近。”

本以为能将这些人呵斥离去,哪知道对面传来一道阴冷的声音:“兄长是有何事要做,竟这般神秘,莫非是要渡江前往唐营吗?”

吴臣脸色一变。

月光与火把之下,英布黥面狰狞,双眼暴凸,像是一头欲要食人的猛兽。

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队甲士,都是英布在六县招揽的同乡亲信。

吴臣大着胆子上前,强笑道:“阿布说的是什么话,我好好的去唐营做什么。不过是奉了父亲的命令,前来巡视江岸,”

“是吗?我刚才听说有人从江北过来,害怕是唐国派遣的间人,所以前来查探。”

英布冷冷一笑,目光早已捕捉到了纪信的身影,眼睛死死盯着他。

吴臣头皮发麻,辩解道:“我看是阿布多虑了,唐国派间人来做什么?”

英布没有理吴臣。

他抽出腰间佩剑,带着甲士大步向前,往纪信所在逼近。

“阿布,你……”

吴臣想要阻挡。

“滚开!”

英布一声低吼,如虎兽低嚎,吓得吴臣退了两步。

一直逼近到纪信身前数步,他才神色狰狞的打量着眼前男子。

“番君欲降唐国,唐王出价几何?”

没有虚言,只有赤裸裸的质问。

英布不是傻子。

就像吴芮了解他一样,他也早知道吴芮是个只知道安于现状的主。

自从反秦后,吴芮就一直窝在庐江郡当他的土霸王,不管北边打得如何激烈,他也不去掺和。

现在唐国大军灭二楚南下,以吴芮的性格怕是不会拼死抵挡。只要唐国抛出一个招降的诱饵,吴芮绝对会咬上去。

故而英布早就派人在营中和江边进行监视,纪信入营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正好在其离开前堵住。

面对英布质问,吴臣脸色煞白。

纪信在最初的惊讶后,再度变得镇静下来。

他沉声道:“我奉唐王之命而来,番君愿降,可为我大唐之番侯。”

“番侯?”

英布转头看向吴臣,讥讽道:“好啊,我这妇翁还真是谈了一手好价钱,转头就成了唐国的君侯,真是厉害啊,只是不知此事为何要背着我谈啊?”

吴臣哆嗦着嘴唇,狡辩道:“阿布,不是你想的那样。父亲正准备让我送走了唐使,然后就叫你一起商议这事……”

英布没有理他,再度望向纪信,既阴冷又隐含期待的问道:“那不知我英布若降唐,唐王又将如何待之?”

纪信沉默了。

他听出了英布话中隐含的期待。

如果他说唐王将封英布为侯,那今夜的事或许会很容易的解决,他有很大的可能会活着回到江北去。

但这不是唐王的命令,也不是唐王的意思。

唐王封吴芮为侯,是因为吴芮手里的兵力不少,而且还是庐江郡的掌控者,在当地颇有威信,庐江郡的越人部落都服吴芮。

吴芮投降,并作为唐国番侯镇守此处,唐军后续安定庐江郡会省下很多功夫,当地越人有吴芮进行安抚,也不会出现叛乱,更容易接受唐国的统治,这对整个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吴广愿意给出侯位,吴芮的性价比很高。

而英布呢?

西楚残将,手下兵力不过两三千,也无安抚越人的地位能力,凭什么得到一个侯位?

且英布之前讨价还价不成,又互相攻伐,让吴广很是不喜,不杀他都不错了,给侯位更是不可能。

纪信是使者,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唐王和唐国的信义与颜面。

他可以利用虚构的侯位脱身,但要是英布信以为真,事后向唐王索取侯位呢?

唐国的信义何在?

若是唐王为了保全信义给了英布侯位,那岂不是他纪信胁主了?

纪信不再多想,他平静的看着英布。

“吾王言,英将军若归附我大唐,可以卿位待之,做我唐国之将。”

卿位!

又是卿位!

英布的眼睛瞬间红了。

他想到了当初在魏地和唐军的战斗,想到了那场近乎全军覆没的大败。

现在吴芮的侯位,同他英布的卿位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好好好,他吴芮是侯,我英布只能为卿是吧?”

“吴广匹夫,欺我英布太甚!”

英布嘶吼着,手已摸向腰间剑柄。

纪信见状,面不改色,只冷冷道:“吾乃唐王使者,谁若伤我,必当承受我大唐的怒火,死无葬身之地!”

“那就来吧!”

英布被那句卿位刺激的近乎发狂,脸上黥字已扭曲成了一团。

吴臣在旁尖叫道:“阿布,不要!”

回应他的是月下闪亮的剑光,以及飞溅的鲜血。

英布在这大江南岸,亲手杀了唐国的使者。

殷红飞溅的血液中。

还有英布疯狂的声音响彻。

“我是西楚的六侯!”

“我是六侯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