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7章 :西楚王国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盱台,就是后世的盱眙县,位于淮水以南,湖泽之间,是东海郡的一座小城。

芈姓楚国之所以将都城定在这里,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吴广击破王离大军南下,逼退章邯,与齐王、魏王会盟于临济,声威震于天下。

吴广当时是楚国假王,打的还是楚王陈胜的旗号。

他们担心芈姓楚国的建立会激怒吴广,两楚并立,从而引发一场大战,故将国都立于盱台,一来可以借助城北的淮水阻挡敌军,二来若是情况不妙,还能战略转移到南边的江东去。

后来局势变换,吴广收兵回河北,屡破秦军。项梁在南边同样高歌猛进,不仅收复陈郡、南阳、颍川等地,还将章邯围困在荥阳。

前段时间,项梁在荥阳收降章邯秦军的消息传到了盱台,万众欢呼,皆以为楚军即将灭秦,他们不用再整日担惊受怕了。

楚怀王甚至与上柱国陈婴等人商议,准备迁都之事。

是迁到彭城呢?

还是迁到陈县去?

彭城四通八达,为中原大城,且没有遭遇过秦军的屠戮。

陈县则是楚国故都,王宫殿宇齐全,但被秦军肆虐后状况不是很好。

两个地方都有优点,真是让人纠结啊。

楚怀王犹豫了好几天。

好了,现在他不用再继续纠结。

不管是彭城,还是陈县都与他无关了。

按照渑池之会的地盘划分,彭城与陈县皆是项梁的地盘,他这个楚王只能继续待在盱台,都不带挪窝的。

“岂有此理!楚国是芈姓的楚国,他项氏不过是楚国之将,岂得跃居为王,还要与不谷划地而治!”

楚怀王在惊愕后,暴怒无比。

“上柱国,不谷心中怒气难忍,欲传告天下项梁为楚之反贼,可乎?”

楚怀王咬牙切齿,在朝会上与上柱国陈婴说了这个想法。

陈婴吓得一个哆嗦。

他忙道:“大王,此事不可。项氏为王,乃渑池之会唐、韩、魏三国以武信君伐秦之功而进行推举,已得三国承认。若大王不认,必招来三国之反意,且武信君伐秦有功,素得将士拥戴,大王若有辱武信君,恐激怒军中将士,引来祸患啊。”

“是呀大王,武信君素有战功,楚国之复皆赖项氏之力,大王不可轻辱。”

“今按渑池之会,大王可得三郡之地为王,保楚国社稷,享富贵荣华,不可再起争端啊。”

楚国诸臣皆纷纷开口,或是劝慰,或是历数项氏之功,或是以项梁手中兵力进行威胁,这让楚怀王脸色越发难看。

“项氏之功,不谷知道。然则他以臣为王,终不得大义。不谷当在这盱台,亲自听他解释。”

楚怀王怒而起身,甩了甩衣袖,大步离去,只留下群臣面面相觑。

回到后方宅邸后,楚怀王脸上的愤怒反倒退去,重新恢复平静。

他坐在窗边,默默看着屋外的冬日景象。

没过多久,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个年轻人大步走进来,对楚怀王急声道:“父王,我听闻项氏称王,父王在朝会上大发雷霆,对群臣言欲传告天下项氏为反贼之事。此事万万不可啊,父王是被项梁拥立的,其手下兵多将广,若是欲对父王不利……”

“翔,这些说辞陈婴他们教你的吗?”

楚怀王平静开口,打断了熊翔的话。

熊翔愣了一下,接着尴尬的点点头,说:“父王,这楚国朝廷几乎都是项氏的人,如今项梁称王木已成舟,父王反对也没用啊,反不如借此机会与项梁交好,才能保我熊氏的富贵。”

楚怀王面色冷冽道:“这些话不谷自是清楚,项梁称王,非不谷所能控制。然项梁此人虽狡诈阴险,却向来爱惜名声,之前他假陈胜之旗而诛景驹,又借不谷旗号以抗吴广。其一切行为皆欲有大义名号,若不谷以反贼之号传诸天下,他必恐惧。只有这样,一些事情上才能与他谈判抗衡。”

“否则不谷若默默接受此事,必被其所看轻。日后这所谓东楚之国,名为熊氏,怕是实为项氏控制。这些东西,你听听就好,勿要在外说出去。”

楚怀王说着,轻轻叹了一声。

大义名号,是他唯一能够制衡项梁的武器。

他必须要在这个时候亮一亮自己的牌,才有同项梁进行利益交换的资格。

要是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表示一下自己的血性和愤怒,以大义之名展示的硬气一些,等以后项氏在西楚站稳了脚跟,称王之事为楚人所接受,楚怀王可就没有再谈条件的机会了。

当然,这一切的重点是项梁会顾忌名声。

而非像某些人一样直接掀翻了桌子,不顾后果的干掉楚怀王。

……

项梁确实是一个顾虑名声的人。

他担心以武信君的身份与楚怀王商谈,会在名义上被压一头,到时候楚怀王来一个不同意,那就不太好了。

故而项梁率大军抵达陈县时,就迫不及待的于此处建制称王。

“秦虐天下,万民受难。陈王奋起而反秦,惜哉中道崩殂,为秦所灭。不谷为陈王所任,率兵出江东而逐秦,复楚国之地,击章邯之军,颇有微功。”

“今于渑池得唐、韩、魏三国之推举,诸王言‘项氏功大,当宜为王’,不谷数让而不行,故以伐秦之功称王,今不谷以彭城以西之地为国,以陈县为都,建国西楚!”

项梁在陈县举行了称王仪式,正式建立西楚国,引得万众欢呼。

陈县是昔日楚国旧都,也是楚王陈胜的都城,陈县人相比其他地方的楚人一直带有种优越感,今日项梁在此建都,让陈县第三次成为一国之首都,这自然得到陈县楚人的热烈拥戴。

同时因为之前章邯攻破陈县,在这里进行过屠杀的缘故,陈县楚人对章邯率领的秦军满是恨意。

项梁击破章邯,在新安屠杀了三万秦军,现在又押着近四万秦人来到楚地,如同奴隶般进行对待,这让陈县的楚人感觉项梁为他们报了大仇,一个个呼唤雀跃,对项氏的支持达到了顶峰。

陈县人的支持,这也是范增建议项梁定都于此的缘故。

与陈县人一样高兴的,除了项梁手下诸将外,尤以项氏子弟为最。

项梁称王,建国西楚,他们项氏一跃成为一国王族,心头哪能不喜。

喜悦之后,另一件事情则在诸项氏之人的心中盘桓不去。

项梁有后代,是一个女儿,在江东时所生。

但他没有儿子。

准确的说曾经有过儿子,只是中道夭折,未曾活到现在。

这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西楚王没有继承人,西楚国没有王太子。

或许项梁以后在后宫努把力,有生出儿子的可能。

但至少现在的西楚国尚无法定的继承人,这代表一旦项梁出现意外,则王位无人接掌,很容易闹出大乱子。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非常大的隐患。

可对项氏之人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大机遇。

现在西楚刚刚建国,还无人敢提这个问题,等到后面稳定下来后肯定会有人向西楚王建言,确立一个继承人,以防不测。

项缠最为精明,一早就将自己的儿子项睢私下叫来,兴奋的叮嘱道:“我那族兄没有子嗣,日后西楚的王太子定会从宗族之中选择。你接下来当好好表现,我也会在其身侧多说你的好话,若是他能看上,你以后就能成为第二代的西楚王。一国之王啊!如此机会,可要好好把握!”

“父亲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赢得大王的赏识!”

项睢被老父打了鸡血,对王太子的位置憧憬不已。

这个机会,不仅是项缠父子看出来,其余项氏子弟同样在心中冒出渴望。

项襄、项庄、项冠、项悍、项声……

一个个项氏子弟双目放光,决意在项梁面前好好表现,以争取这个王太子的机会。

而在一些人的眼中,这个机会是不需要去争取的。

“我乃叔父亲侄,血缘远甚于诸人。又被他亲手抚养长大,少时便教我书、剑、兵法,如今我又为国中将军,居诸子弟之首,若论能力战功,何人能与我相比?此王太子之位,舍我其谁!”

项羽很自信。

在他的眼中,这个王太子的位置就是他的。

他项羽就是项梁的继承人。

没有人能够抢走!

……

手下宗族子弟的想法,项梁没有功夫去在意,因为他已经从陈婴等人派来的信使中得知了楚怀王的态度。

“好个楚王,这是以大义之名来威胁我啊。”

项梁眼睛微眯。

楚怀王并非是热血少年郎,而是一个在楚国灭亡后饱经风霜,为人牧羊,体会过世道艰难的老者。

以楚怀王之前的表现来看,并不是容易冲动的人。

现在他闻询则怒则怒,当着陈婴等楚臣的面斥责项梁,无非是想要借此谈条件,好在此事中获取利益。

而对项梁来说,芈姓熊氏在楚地的影响力确实很大,楚军中有不少人就是冲着楚怀王的名头来投奔。

比如那个宋义。

他就对项梁称王之事很不满。

这样的人数量并不少,如果在私下诋毁,对项梁的名声将会有所不利。

如果楚怀王能够公开承认项梁的功劳,认为项氏确实能立国称王,对西楚国的好处是很大的,名正言顺,至少能让这些人闭嘴。

反之如果楚怀王传告天下,说项梁是反贼,虽然不会改变项梁已经称王的事实,但对他名声不利,定然会在楚地造成一波影响。

项梁决定前往盱台,与楚怀王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

比如那个被唐王盛赞为天下英雄的沛公刘季。

“来人,召沛公来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