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3章 :章邯双杀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荥阳西望洛阳,南眺嵩山,自古被称作关中咽喉,向来是兵家所必争之地。秦始皇统一后在城北敖山置仓积谷,号做敖仓,又加重了此地的战略意义。

楚国复立,陈胜就派大军北上攻打荥阳,试图占据这个中枢重地。

因荥阳地理位置特殊,陈胜本是想派遣假王吴广监诸将以攻。

哪知道吴广以婚事推诿,后来又借着陈馀之谋请命攻伐河北,一举跳出了原历史上由他来打荥阳的宿命。

现在代替吴广攻打荥阳的是主将伍徐、副将田臧。

两人自秦二世元年八月率军北上以来,距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依旧没有拿下这座城池。

镇守荥阳的三川郡守李由,乃是秦相李斯的长子,他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先后跟随李信、王翦伐楚,多立战功,颇有威名。

战争一开始,李由见叛军势大,便果断集中力量死守荥阳,凭借城中囤积的大量军备物资,不管楚军如何攻城,荥阳都如一块礁石,任由浪潮如何冲击而岿然不倒。

平日里伍徐、田臧等人都恨不得攻破荥阳城,砍了李由的脑袋,以抒这三个月来的郁闷之气。

可现在他们已经来不及顾虑荥阳的情况,甚至脑海中没有任何进攻荥阳的想法。

因为在西边,有一支可怕的军队正向着他们逼近,将无边的恐惧投向他们的心中。

“章邯的速度太快了,吾等尚未来得及发兵支援周将军,他便破渑池,克洛阳,直奔荥阳而来,吾等当如何为之?”

主将伍徐在召开的紧急军议上商量这件要事。

周章大败的消息在半个月前就传到了荥阳,紧随其后的是武臣轻骑快马赶来的求援。

可面对友军惨败的消息,伍徐和田臧等人在惊骇恐惧后,对于是否要派兵去救周章产生了争议。

救不救?

谁去救?

多少人去救?

有了争议,那就得相互攀扯。

直到渑池沦陷,周章战死的消息传过来,才终结了大家的争议。

友军死了,就不用再纠结救不救的问题。

反而是他们需要考虑如何对付秦军了。

“还请两位将军坚守此处,我当立刻赶回陈县向陈王求援,我与陈王乃是故友。有我劝说,他定然会派遣援兵相救。”

武臣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开口便揽下求援的差事,生怕被人抢了似的。

自从河北主将的位置因他开口太慢而被吴广抢走后。武臣便以此为戒,平日里常练习说话速度,不容他人进行争夺。

伍徐、田臧见武臣态度坚决,又拿出他和陈胜的关系来说事,听上去确实是求援的最好人选。

而且武臣是陈胜任命的将军,并非是他二人手下,只是因为周章求援来此,武臣如果想走,伍徐二人也不能阻止。

“既如此,那求援之事便交给武将军,还请将军向陈王禀告此荥阳危急之情,速发援军相救啊。”

“两位将军放心便是,武臣定求得援兵来此。”

武臣面容严肃,又以军情紧急为由,拱手与众人告辞,转身大步走出营帐。

一出中军大帐,他长舒了口气。

“荥阳之地太过危险,还是要回阿胜身边才安全啊。”

武臣没有犹豫,立刻带着从渑池跟随的亲卫跨上早已准备好的快马,纵马扬鞭,以最快的速度往陈县奔去。

而在武臣南下求援后,伍徐、田臧等将领继续考虑如何应付章邯秦军的问题。

“成皋已失,吾等已无险可守。若留在荥阳,彼时秦军西来,城中李由军抓住机会出击,将会使我军内外受敌,恐不利。不如南下退往京县等地,据城池而固守,以等待陈王援军。”

伍徐提出了一个稳妥的办法。

主动解除荥阳之围,保存军力南下退守以待援军。

副将田臧却不同意。

他起身道:“不可,我军若撤兵南下,则章邯所率秦军就可据荥阳之地,食用敖仓之谷,彼时他与李由联手,携威势南下,我军如何能敌?今兵卒士气衰落,纵使陈王派遣援军相救,怕也很难与秦军抗衡。以我之见,唯有趁秦军立足未稳之时进攻,方才是唯一机会。”

伍徐皱眉道:“田将军何策?”

田臧朗声道:“将军不如在此留少量兵卒围荥阳,悉起精兵以迎秦军。趁其西来未有防备,打章邯一个措手不及,或可得胜。”

伍徐沉默了。

田臧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章邯这支秦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周章十几万大军说败就败,洛阳、巩县等城池在其攻势下就没有能多撑一会儿的。

他们这里原有兵卒四万多,后来收拢了一些从西边逃过来的残兵,总数在五万左右。

不管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不如秦军,如果主动撤退,等到章邯与荥阳的李由联合,秦军在荥阳站稳脚跟,靠着敖仓没了后勤之忧,彼时章邯携大军南下,他们确实难以挡住。

见伍徐没吭声。

田臧又进逼道:“秦军势大,吾等若退则生机全无,唯有奋勇一战,方是破敌的机会。将军若是惧怕秦军,由我田臧率兵前去便是!”

“田将军说的是,吾等愿随田将军突袭秦军,以得胜利!”

附和的将领叫做李归,是田臧亲信。

他一开口,就有好几个将领连续出声支持。

这让伍徐脸色很不好看。

派系之争。

别看楚国地盘不大,建国时间短,内部派系同样不少。

伍徐投靠义军的时间很早,当时是在铚县投于吴广麾下,跟着吴广一路攻略了好几座城池,两人私交不多,但常被人视做吴广一系的将领。

田臧则不同,他是中途直接投在陈胜手下的,属于是陈胜一系的亲信。

吴广不愿来攻荥阳。

陈胜就派了投效较早,有作战经验的伍徐为主将,同时又让更亲近一些的田臧作为副将以制衡。

而田臧这人,别看平日说话不多,但实际上性格强势,做事情也很有胆魄。

这三个月来他常挤兑伍徐,在这军中话语权很重。

伍徐性格稍弱,加之考虑到他与陈胜的关系远不如田臧,怕田臧向陈胜打他的小报告,平日便多有退让。

直到现在出现了田臧当众驳斥他的意见,试图迎战秦军的事情。

眼见诸将附和,田臧对他大睁双目,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

伍徐叹了一声,再度退让了。

他低声道:“田将军若执意如此,那便依你的意思吧。”

田臧笑道:“将军放心便是,我定抓住这机会,破秦军而还!”

秦军已兵至成皋,随时会杀向荥阳,田臧这边在做好决定后,也不迟疑,立刻率军中较为精锐的两万兵卒自荥阳离开,向西迎击章邯率领的秦军。

田臧的计划是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以突袭赢得胜利,来一场以少胜多的辉煌战役。

可在秦军方面,领兵的将领多出身将门世家,平日兵书没少读,又常受族中长辈教导,行军之时多派骑兵斥候在前方巡视探查。

当田臧的楚军出现在秦军十里外,就被秦军斥候探得。

“列阵,迎敌。”

秦军前锋大将杨熊军事素养深厚,在察得楚军踪迹后,立刻命手下兵卒列阵迎敌。

两军相逢于汜水与荥阳之间,展开一场激烈大战。

战斗刚开始时,楚军因为都是精选的战卒,凭借血勇之气将杨熊部压着打,使其战线不断后退。

这优势场面让亲临前线指挥的田臧很高兴。

其部下李归道:“将军突袭之策甚妙,吾等若能击破秦军前锋,便可驱赶溃卒去反冲其中军,最终形成席卷之势,得一场大胜啊!”

田臧微笑颔首。

他的想法就是这样。

突袭速破秦军前锋,然后以快打快,以大胜之势驱赶溃卒击破秦军主力。

可事实出乎他们的预料。

杨熊部的秦军仓促应敌,一直被田臧压着打,但表现的十分坚韧。

秦军前锋都是关中征召的秦人,不仅善战勇猛,战斗意志也比其他地方来的兵卒强多了,加上杨熊指挥得当,他们死死顶住楚军攻势。

这一顶便是一个多时辰。

战斗形势胶着,让田臧有些慌了神。

现实与他预想的速破秦军前锋,反冲其中军的计划背道而驰。秦军前锋顶住他的攻势,代表后方的秦军主力在接到消息后会立刻赶来支援,他反倒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此时双方大战正酣,田臧不可能下令撤退,否则一退就成了溃败之势,将被秦军追袭大破。

他只能咬牙坚持,寄希望于能尽快击破对面的杨熊部。

又半个时辰过去后,对面秦军突然呼声擂动。

很快,大量的秦军车骑出现在楚军两翼,并向他们发动了凶猛攻势。

杨熊部在田臧猛攻下坚持了两个时辰,终于等来了援军。

当章邯的将旗出现在秦军后方时,这场战斗的结局便已经注定。

楚军久战不胜,气力已竭,此时见到秦军援兵出现,并袭击他们侧翼,士气瞬间崩溃,开始大溃败。

“田将军,秦军凶猛,吾等快撤回荥阳,与伍将军合兵一处再与秦军相战!”

见胜败已分,田臧的亲信短兵立刻劝他离去。

田臧骑于马上,见己方败卒四散奔逃,被秦军杀戮追袭,场面十分悲惨。

他不由凄声道:“此战皆乃我一己之意。今既败,岂有颜面复见伍将军,我自当殊死奋战,以赎罪责!”

说着,田臧脸上露出决然,拔剑纵马,迎着对面的秦军兵卒冲去。

身后短兵相互对视,一部人也跟着田臧迎了上去。

这一日,秦楚两军于荥阳以西大战。

秦将章邯击破楚军两万,杀楚将田臧、李归。

败军将己方大败的消息迅速传回荥阳,送到了镇守此地的伍徐手中。

“田臧竖子丧我精兵,何其可恶!”

“将军,吾等现在已守不住此地,还请速速南下,固守京县以待陈王援军!”

诸将听闻田臧大败,精兵尽丧,已是吓破了胆子,皆仓皇无比,纷纷劝伍徐立刻率兵南下,不要在荥阳与秦军交战。

伍徐面色冷冽。

他现在手下尚有三万兵,但战斗力不如田臧丧掉的兵卒,士气上在听闻己方大败后更是跌落低谷。

从荥阳退走是必然的。

只是退往南方,等陈王的援军嘛。

伍徐想到这三个月来,从陈县传过来的许多消息。

陈王不念旧情杀昔日故友。

陈王以朱房、胡武为吏苛责诸将,动辄以罪严惩。

“田臧之败,虽是他一力为之,然我伍徐是此地主将,罪责自是少不了。且田臧乃陈王亲信,他死而我活,怕是更让陈王心中不满,我若率兵南下,恐有诛灭之罪。”

伍徐心中自有想法。

他没有理会手下人劝他速速南下的劝说。

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北方。

那里,大河流淌,横断南北。

就在河对岸的北方,还有一个可以供他投奔的人。

而荥阳以东的几个渡口,也尚在楚军的手中。

“吴王素爱人,以仁善为名。我是他旧部,若带人前去投效,定不会受责,岂不比南下被陈王严惩的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