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1章 :洛水之誓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有河水自北方上郡蜿蜒南下,一直汇入南边的渭河。

其名为洛水。

这是秦人抵挡唐国大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王离带兵抵达后,就对各处防线进行了微调。

他是真正打过仗的大军主帅,军事经验远比中尉军的将领丰富。在王离的安排下,洛水防线不能说固若金汤,可一句差强人意还是能说得过去的。

唐军想要渡洛水过来,必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王离的目的也不是击败吴广。

靠着两万多残兵去击败十万士气如虹的唐军,这不太现实。

洛水的条件,也不足以让他复刻吴广水淹之计。

王离要的是撑到章邯率军回援。

“一个月时间,章邯便可从关东杀回来,从侧翼袭击吴广,届时胜负之势或将逆转。我王离不可能一个月都撑不下去。”

王离将击败吴广的希望放在关东援军的身上,那是他唯一的复仇机会。

当然章邯也很有可能会因楚军纠缠而拖慢回援的时间,如果函谷关被唐军夺取也可能会对未来的战局造成影响。

但这些影响因素都不是王离能够改变的,以他现在的兵力,只能堪堪守住洛水一线,希冀日后形势向他想要的局面倾斜。

在战争开始前,位于西边的秦军大营先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吴广派使者渡洛水而来,欲要见我?”

王离听闻禀报,第一反应是惊愕。

卓全问道:“君侯,不知这使者该如何处置,可要召进来?”

“等等。”

王离抬手,止住卓全,他有些不自在的问道:“此使者前来,可提及有呈送吴广书信?”

卓全一怔,摇头道:“没说有书信,使者只言吴贼有话相传,并说是好意。”

王离这才点点头,说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或许能从这使者口中探出些东西,让他进来吧。”

“唯。”

不久后,王离在大帐中接见了来自唐军的使者。

或许是害怕王离还记着漳水的仇恨对使者不利,也或许是这一次的任务不算太重要。

吴广没有派出蒯彻、陈平等游说强者,只指派了一个伶牙俐齿的臣子前来。

“小人卢陵,奉唐王之命前来拜见君侯。”

卢陵上前便是一拜,行礼极为恭敬。

他曾是燕地边军中的一员,后来边军被吴广收服进行整编,卢陵在那时候抓住机会,于吴广询问士卒未来时大拍马屁和表忠心,引起了吴广的注意。吴广便让阿牛进行观察,发现此人是个可用之才,就收在身边任用,现在正好作为使者出使。

王离坐在主位,面无表情道:“吴广让你来见我,是有何图谋?”

没将吴广贬低为贼,可言语中也充满了不客气。

卢陵并未愤怒,反而满脸堆笑道:“君侯误会了,吾王怎会对君侯有所图谋?我可常听大王说,自他在蕲县举兵后,征伐天下近两载,唯有武城侯才是他最为敬佩的对手。”

话音落下,卓全等秦将皆愣了下。

王离是吴广钦佩的对手?

钦佩自己的手下败将,这是个什么道理?

就连王离自己也感到错愕。

他不由问道:“此话何理?”

卢陵笑眯眯道:“吾王言,他曾经面对过的敌人,不管是昔日燕赵之秦将,还是河东、河内之守尉,在他面前都非一合之敌,哪怕是名震天下杀了二王的章邯,也被吾王吓得连夜遁逃,丝毫无交战之意,唯有君侯不一样。”

“昔日我大唐连取燕赵之地,进军河内、上党,声名正盛。君侯彼时率兵来攻,败我陈馀、张耳等大将,先后夺取二郡,又杀至漳南,威势之凶猛,就连吾王也不能抵挡,只能撤走漳南之民,退守长城防御,如此还被君侯压着打了数月。”

“故而吾王言,他在漳水之所以能胜,并非君侯不如他,而是有上天庇佑方能侥幸取胜,若无漳水上游适时降雨,若无天命在我大唐,吾王安能胜君侯?除此外放眼天下,也唯有君侯一人曾将我大唐逼之如此境地,故吾王言他最钦佩者,非君侯莫属。”

帐中一片寂静。

乍听荒谬,但若细想起来,那还真有些道理。

王离虽觉得卢陵话中的天命二字有些刺耳,可这一番话听下来还是颇为受用的。

他摆手道:“无需用这些巧语惑我,你直言那吴广让你前来是为了何事?”

“吾王言,君侯乃天下名将,他甚服之。然昔日交战良久却无一面之缘,还望君侯能与他隔洛水相见,好一睹君侯之威仪。”

卢陵躬身行礼,正式道出此番来意。

若是放到一开始就这般说,王离或许会立刻拒绝。

可有了前面的铺垫,他倒是有些犹豫起来。

卢陵又道:“君侯无需担忧,双方可率军隔洛水相望,并派使者相互乘舟传话,则无兴兵戈之祸患。”

王离哼了一声:“无需以此激我,既然那吴广派你来求我相见,我也给他一个机会,那就定在明日。”

卢陵见任务已经完成,忙道:“君侯答应,吾王必然心中喜悦。”

双方又约定了时间地点,卢陵就告辞离去。

待到唐国使者走后,秦将卓全道:“君侯,吴广素来多智,之前就以诡计诱惑我军分兵,如今他派使者相邀,怕是另有诡计,不可不防啊。”

王离冷声道:“吴广之奸诈,我岂不知。可如今他派使者前来以好话相邀,我若不见,岂非是堕了军心锐气。”

“且吴广邀我相见,不外乎是想要当面劝降,或是趁机从他处袭我。若当面劝降,我当严厉呵斥,反震他军心。同时广派人巡查上下游,防止他偷袭。而且他既有计,我岂无智?”

“我亦可趁相会之机,派一支精兵从下游渡河,袭他营垒。吴广以为我军兵少,只有防守之力,定然想不到我敢在这时候主动进攻。不说能杀他多少人,只要破其一偏师营垒,折其将旗归来,都能大振军心,并挫一挫叛贼锐气!这就是打他一个出其不意!”

王离声音冷厉,听得卓全等将目光发亮。

“叛军人众而我军人少,确实想不到我军敢在相见时渡河攻袭,此事成功概率极大!”

“兵不厌诈,唐贼之前以奸谋诈我,今日吾等也借机诈一诈他们。”

“君侯高见!”

在众人的称赞声中,王离紧紧抿着嘴唇。

他想到当初的漳河之战,那时候的他假意受吴广所激,猛攻长城,也是为了给一路偏师偷袭作掩护。

只是当时没想到吴广敢在上游蓄水,让他大计未成,就先全军覆没。

现在王离早已严密调查上游环境,确保不可能再出现类似的事情,再加上洛水沿岸并无长城可作为堤坝掩护唐军,想来同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出现。

“这一次,吾计当能成功了吧?”

……

当日,洛水风平浪静。

到了第二天,天色则有些灰暗,冬日的太阳无力的悬挂在天上,在云层中半遮半掩,懒洋洋的抛洒着光芒。

下方洛水流淌,一个两岸都平坦的地方,皆有大军云集。

西边是黑旗飘扬,大概有五千秦军聚在此处。

东边则有接近五万以上的唐军在此列阵,不管是旗帜还是那些站立的人影,都远远超过秦军这边的数量。

一眼望过去真是无边无际,给人带来极大的压迫感。

这十倍的人数差,让五千秦卒个个胆颤,在心中庆幸好在有洛水隔绝,否则对面一冲过来,怕是立刻就能将他们吞个精光。

王离敏锐的察觉到士气的变化,眉头不由暗皱。

这两军才刚见面,秦军的士气就先堕了一截,似乎有些失算。

不过转念他又想到唐军大举聚集在对岸,其他地方的防备必然减少,正是他计谋实施的好机会。

“此事若成,必能给你吴广一个惊喜。”

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王离欣然走到岸边。

大军安危系于主帅一身,为了主帅安全考虑,两人不会面对面相见。

这处洛水河段的宽度在一百多米,加上河边有风吹拂,除非使用强弩大规模覆盖式射击,并且避开护卫的盾牌,否则不用担心被对面暗杀。

但也因为距离的缘故,双方很难直接对话,所以两方军阵前的河面上都停着小船,作为传话之用。

“我今日便看看吴广邀我相见,是想要说些什么。”

王离站在西岸,望着对岸,看着对面的人影。

被一群人围在中间的那个穿黄袍的戴冠男子,似乎就是吴广,看上去倒是有些魁梧。

王离等着吴广派人来先问话,然后再酌情回答。

他现在与吴广相会的目的是为了给奇兵拖延时间,自然不用着急。

但可惜没看到对面有人上船,反而是见到一个侍从将某个物件递到那吴广手中。

就在王离皱眉思索时,就看到吴广将那物件举到嘴巴前。

紧接着,一道声音便随着风吹过洛水,飘到了王离这边来。

“寡人是唐王吴广,对面可听得到?”

声音不算大,但还算清晰,将这边的秦军吓了一跳。

有人下意识的答道:“听得到,吾等听得到。”

回答声很快就被风吹散,根本去不到对岸。

有人惊愕道:“这是什么巫术,那唐王怎么能将声音传到此处来?”

秦军上下,从王离到普通小卒都陷入一片惊讶中。

而在东岸。

吴广见对岸只传来一片微弱的声音,听不清说得是什么,便尴尬的晃了晃手中的喇叭,对左右道:“吾等位于顺风侧,有这东西就能让他们听到。但他们逆风,又无喇叭放大声音,故而听不清也是正常。”

这铜喇叭是吴广之前为了方便阿牛搞宣传和自己讲话时做的,原理非常简单,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能将声音放大许多,颇有用处。

上一次对外使用还是在蒲坂攻城战时让司马欣等人拿着去劝降,关中的秦军还没见过。

陈平在旁笑道:“如此更好,他们能听到君上的声音,而想要回话却必须派人到河中传信,气势被君上所压,今日之事对我大唐有利啊。君上,他们派人来了。”

吴广侧首,果然看到河对岸那戴高冠的秦将向身侧人吩咐了一声。

那人便坐渡船至于洛水中央,对唐军这边叫道:“我家君侯问,唐王邀见,是有何事?”

唐王。

王离为了将这场会面拖延下去,给了吴广一个面子,免得吴广怒而散会。

吴广笑了笑。

他将喇叭举在嘴前,向对面的王离和五千秦军大声道:“王将军,诸位秦军的将士,今日秦皇帝无道,杀戮宗室血脉,屠尽朝中良臣,以严刑酷法残虐天下,让尔等秦人受苦久矣。”

“而天数有变,神器更易,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今天命在吾大唐,故寡人兴兵诛秦,为民伐罪,只诛暴君,余者皆赦。寡人已在临晋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我大唐若灭暴君,尔等日后再不受严刑酷法所残虐!”

声音通过喇叭的增强迅速传到西边的秦军阵中。

约法三章!

在秦军阵列中引起极大轰动。

不仅是关东之人苦秦法久矣,关中人同样如此。

特别是二世皇帝上台后,颁布的法律越发严苛,比秦始皇时代还要严重的多。

现在连路边遗矢都可能被抓去做城旦,如此严刑,岂能让秦人心甘情愿的忍受。

约法三章,对于西岸的秦军颇有杀伤力。

王离脸色大变。

他没想到吴广会来这一招!

宣扬这什么约法三章,这岂不是让秦军的军心尽数坏掉吗?

“不要相信反贼的话!”

王离大吼。

从对岸刮过来的风带来了吴广新的话语。

“寡人可指洛水为誓,对岸秦军只要降唐,所有人皆可饶恕,并放归乡里,与家人团聚!”

吴广再度抛出一个杀手锏。

秦军中其实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二世皇帝卖命,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喜欢打仗。

而秦军和六国之军对于俘虏的处置,常常是会抓去做奴隶,或是收编为军,很少无条件的释放。

所以秦军哪怕知道吴广不杀俘虏,也很少会有主动投降的心思。因为投降保命,并不代表他们可以回家,反而未来还是不确定的,心中难免有所忐忑。

现在吴广宣布要将他们放归乡里,这对秦军的影响很大。

而且吴广以唐王之尊指洛水为誓的做法,也让这话变得很有说服力。

就在五千秦军骚动的时候,王离大叫道:“不能相信,他是反贼!”

“什么洛水之誓,都是狗屁!”

王离大骂出声。

吴广的攻心战术,让他难以招架。

此时对面又有声音传来。

“此誓非止普通军士,若王将军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我大唐侯爵之位。待寡人灭了暴君,彼时休兵罢战,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