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0章 :乱从魏始

书名:覆秦 作者:起飞的东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4

魏国。

自渑池之会后,项梁按照协定从魏地撤军,交还砀郡诸城。

魏国这个四战之地,终于是暂时稳定下来,有了可以发展的时间。

只是关于魏国的都城所在,在选择时颇有些争议。

昔日魏国复起,一开始将都城放在砀郡的睢阳(今商丘),那里是商宋之都,也是古来之大城,作为魏都并无不妥。

只是秦将章邯率军东征,先灭了陈胜的楚国,又北上扫荡砀郡,魏军不敌,魏咎率兵北上临济以抗秦,砀郡便失陷于秦军之手,后来被项氏趁机攻取。

楚军交还睢阳,就有魏臣建议继续定都于此。

魏咎犹豫未决。

有将军郦商之兄郦食其,前来求见。

他给魏咎分析道:“渑池之会,诸侯约盟休战。然项氏杀秦军于新安,唐楚多有积怨,日后必有争斗。今我魏国亲唐,若大王定都睢阳,他日唐楚两国开战,楚军自陈郡北上,数日之间便可兵临睢阳城下,则魏危矣。不若徙都于濮阳,以得唐国庇佑。”

说法看上去有道理,但遭到了魏国司徒武蒲等人的反对。

他们说濮阳城离河北太近了,同唐国的邯郸郡仅一河之隔。

如果唐国以后生出坏心,出兵魏国,那唐军渡河南下便可瞬间围魏王于濮阳,数日之间就能灭魏。

为了国防安全考虑,不如定都于濮阳、睢阳之间的定陶。

定陶位于魏国腹心,距离唐楚两国都有一段距离,有一定的战略纵深,不管哪方有变,都能从容应对。

魏咎被武蒲等人说动,就将都城定在了济水南边的定陶城。

“魏王还是目光太过短浅,看不清以后的天下大势啊。”

定陶城中的一间大宅,郦食其一边喝酒,一边摇头感叹,吐槽着魏咎的选择。

郦商在旁擦拭着手中利剑,听闻此语,笑起来:“我觉得定陶挺好的啊,武司徒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唐王驻军白马津,大河渡口掌握在唐国的手中。一旦唐王有攻魏的心思,一日之间就可兵围濮阳,把都城定在那里,无异于将性命交付于他人手中。兄长言魏王目光短浅,怕还是怨他不听汝言吧。”

“你这竖子受我教导多年,如今还当了将军,怎的目光也这般短浅。真以为将都城放到定陶就安全了吗?”

郦食其将手里的酒杯往案上一拍,哼道:“魏乃中枢之要地,北接唐,南邻楚,东西与齐、韩相邻,天下诸侯中,魏国与四国相通。楚欲攻唐,就要先打我魏地,然后取濮阳城,这才能进攻河北。如果是唐国要攻楚,也要从白马穿魏地南下才行。以地势来看,日后天下之战端,必从魏国始。”

“不管是唐还是楚,以魏国之力皆不是对手。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唐国后续真有攻魏之心,将都城定在濮阳,和放到定陶有什么区别?莫非都城在定陶,我魏国的军队就挡得住唐军吗?唯有将都城定于濮阳,向唐国表明忠心,一心借助唐国的庇护,方可在日后的变局中得一息之残喘。”

郦食其边说边摇头。

唐楚日后必定会开战,魏国被这两个大国夹在中间,根本不可能挡得住,只能紧抱一方的大腿方才有活命的机会。像现在魏咎这种既想得到唐国庇护,又怕被唐国攻灭的心思,并不可取。

不过每个人站的位置不同,魏咎作为君主,和郦食其的想法不同,倒也不必强求。

只是想到自己的弟弟在魏国做将军,郦食其心头还是有些担忧。

和历史上项梁死后,楚怀王命沛公刘季西行灭秦,郦食其兄弟于秦二世三年投靠刘季的情形不同。

本时空因为唐王的出现,魏咎和周巿没有被杀,魏国政权在唐国庇护下依旧存在。沛公刘季虽然也从砀郡经过,然其名声和地位远不如历史,只是项梁麾下一个别将,自然不可能得到郦氏兄弟的效忠。

反而是魏地乱战的时候,郦商收兵数千人投靠了魏咎,被任命为将军。

郦氏是魏人,又绑在了魏国的战车上。

郦食其自然会担忧魏国的情况。

而事实证明,他基于魏国地势作出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天下战端,将从魏国始。

……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

有东阿令派来的使者骑快马急驰入魏都。

“大王,齐国调集大军屯兵于谷城一线,其兵卒有数万之众!”

听闻这消息,魏咎大惊失色。

“寡人与齐国素无仇怨,他们在此聚兵是要干什么?”

除了魏王外,其余魏臣也都一脸懵。

自临济之会后,魏国和齐国就结成了盟友,不仅组成齐魏联军共同伐秦,在战后两国还多有经济交流,互通有无,两国的外交关系还算不错。这种情况下你齐国突然聚集大军在边界,是什么意思?

东阿使者报上了一个缘由。

“禀大王,据齐人宣扬是因为有商队在巨野泽附近为我魏人所劫杀,不仅丢了齐王所欲购求之珍宝,还有齐王的亲族被杀。故齐王大怒,欲发兵攻我魏国,要讨回公道。”

魏咎惊愕看向群臣:“可有此事?齐国商队在我魏国境内被劫杀了?”

魏相周巿尴尬道:“巨野一带水泽遍布,多藏盗匪逃民,劫杀外国商队也不是不可能。我会派人前去询问昌邑令彭越此事情况。齐国方面,大王派使者前去解释,先将他们稳住,让我等去调查。不过齐国驻大军于边境,吾等也不可松懈,当传令边境诸城严加防备,并调军前去驻守,以防万一才是。”

“相邦所言,确是正理,此事当先稳住齐国为好。”

魏咎颔首。

这时代的治安状况并不好,走出官府控制的城池,外面的山野水泽多有盗匪出没。

齐国商队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有没有,魏国不能一口否定,得详细调查一下。

让魏咎等人最忌惮的,其实还是魏国在东界的防御有些空虚。

因为魏国假想的敌人是南边的西楚,国中军队主要由大将皇欣率领,驻扎在砀郡一线。

东界兵力不多,魏国不敢对齐国有任何强硬态度,只能先将齐人稳住。

魏咎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前往齐国赔罪,并承诺会好好调查此事,会给齐国一个交代。

可使者才走到半路。

一个可怕的消息就从东阿传来了。

齐人在魏国还未回应此事前,就打着复仇的旗号,率先发动了攻击。

齐国大将田横率大军三万袭破东阿城,杀魏国东阿令。

同时齐将华无伤率兵两万攻取茬平,又北击聊城,二城皆破。

五万齐军杀入魏地,魏国东部三城瞬间失守。

战争,从魏地率先打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